APP下载

不同种类杀菌剂对6种葡萄致腐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2021-04-29尹向田杨立英王超萍

江苏农业科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毒力测定杀菌剂葡萄

尹向田 杨立英 王超萍

摘要:为研究不同种类杀菌剂对葡萄致腐病菌的室内抑菌活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8种生产中常用的杀菌剂对6种葡萄致腐病菌的室内毒力,以筛选出适合防治葡萄致腐病菌的杀菌剂。结果表明,18种杀菌剂对病原菌均具有一定的毒力,不同病原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己唑醇、氟硅唑、烯唑醇的抑菌能力较强,其EC50分别介于0.042~4.11、0.068~19.82、0.20~11.46 mg/L。多菌灵对灰霉菌、镰刀菌、交链格孢霉的抑菌活性较低,EC50均大于700 mg/L,代森锰锌对炭疽病菌的抑菌活性较低,EC50为1 621.06 mg/L。不同种类杀菌剂对6种病原菌的毒力为白腐病菌>溃疡病菌>交链格孢霉>灰霉病菌>炭疽病菌>镰刀菌。研究结果可为防治葡萄果实腐烂药剂的田间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葡萄;致腐病菌;杀菌剂;药剂筛选;毒力测定

中图分类号: S436.63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1)03-0099-06

近年来,随着葡萄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在葡萄的成熟过程中容易出现果实腐烂问题,严重影响了葡萄产业的发展[1-2]。葡萄果实腐烂病往往是多种病原菌混合侵染导致的,几乎在各个生育期均有发生,防治较为困难[3-4]。葡萄白腐病和葡萄炭疽病是引发葡萄果实腐烂最重要的2种病害,除了危害果穗,还能侵染枝干和叶片,并且发病迅速[5-6]。在果实成熟期遇到阴雨天,灰霉病的发生也很严重,并且可在健康果实内部高频检出,具有潜在致病性[7]。链格孢和镰刀菌是一种常见的腐生菌,在果粒、果梗和穗轴上均有发生,田间借伤口侵染后,也容易造成腐烂,并且在储藏期间仍能继续繁殖导致果实腐烂[8-9]。葡萄溃疡病也是导致葡萄果实腐烂的重要病害之一,引起世界范围内葡萄溃疡的病原菌有20多种,危害我国的溃疡病菌主要有Botryosphaeria dothieda、Neofusicoccum parvum、Lasiodiplodia theobromae、Diplodia seriata等。其中,B. dothieda是优势病原菌,可侵染葡萄枝干和果实,造成果实、果梗腐烂,导致严重减产[10-11]。除此之外,霉菌也会引起的腐烂,酸腐病也能引起葡萄生長后期烂果[12]。

目前,对葡萄果实腐烂相关病原菌的报道较多,但多局限于单一病害的研究,系统研究较少,目前化学防治仍是最常用的病原菌的防治方法,但报道较少,缺乏用药方面的指导,前期研究中,笔者在腐烂葡萄果穗中筛选出了白腐病菌、炭疽病菌、溃疡病菌、交链格孢霉、灰霉病菌、镰刀菌6种致病性较强的病原真菌,本试验选用18种田间常用的杀菌剂对6种病原菌进行毒力测定,以期筛选出对致腐病菌有综合防控效果的杀菌剂,为田间用药提供相关理论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 葡萄白腐病菌(Coniella diplodiella)、葡萄炭疽病菌(Glomerella cingulata)、葡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交链格孢霉(Alternaria alternata)、葡萄溃疡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分离自济南南部山区腐烂葡萄果实,由山东省葡萄研究院良种与栽培研究室保存,试验于2019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山东省葡萄研究院良种与栽培研究室进行。

1.1.2 培养基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otato dextrose agar,PDA)培养基: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g、琼脂粉20 g、蒸馏水1 000 mL。

1.1.3 供试药剂 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山东省济南一农化工有限公司生产;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山东百农思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25%嘧菌酯悬浮剂,利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江西禾益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40%氟硅唑乳油,陕西恒润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生产;15%亚胺唑可湿性粉剂,日本北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生产;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山东百农思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生产;50%己唑醇水分散粒剂,江西禾益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四川润尔科技有限公司生产;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日本住友化学株式会社生产;50%异菌脲悬乳剂,美国富美实公司生产;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利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京博农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50%氟啶胺可湿性粉剂,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先正达南通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20%抑霉唑水乳剂,江西禾益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方法

1.2.1 毒力测定 将药剂配成合适的浓度,在无菌条件下,向冷却至50 ℃的100 mL PDA培养基中加入适当药剂母液稀释成5个梯度(不同药剂终浓度见表1),摇匀,倒入9 cm的灭菌培养皿中制成含药平板,用5 mm打孔器打取病原菌菌饼,接种病原菌,以只加无菌水的培养基作为对照,每个处理3个重复,将培养基置于25 ℃培养箱中培养,5 d后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抑菌率,将药剂浓度转化为对数值,为横坐标,抑菌率转化为几率值,为纵坐标。求出毒力回归方程和EC50。

抑菌率=[对照菌落直径(mm)-处理菌落直径(mm)]×100%/[对照组菌落直径(mm)-5 mm]。

1.3 数据处理

试验结果使用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类杀菌剂对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

18种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见表1,己唑醇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为 0.083 mg/L,其次为戊唑醇、腐霉利、异菌脲、氟啶胺的EC50均小于1 mg/L,氟硅唑、亚胺唑、苯醚甲环唑、烯唑醇、啶酰菌胺、抑霉唑的EC50在1~5 mg/L之间,福美双、嘧菌酯、腈菌唑、百菌清、嘧菌环胺的EC50均小于100 mg/L,代森锰锌抑菌效果较低,多菌灵对灰霉病菌抑菌效果最差。

2.2 不同种类杀菌剂对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

18种杀菌剂对葡萄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见表2,氟硅唑对炭疽菌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仅为0.068 mg/L,苯醚甲环唑、多菌灵、氟啶胺的抑制作用也较好,EC50值低于1.0 mg/L。戊唑醇、己唑醇、烯唑醇、嘧菌环胺、抑霉唑、嘧菌酯、百菌清的EC50值低于10.0 mg/L,福美双、腈菌唑、亚胺唑、腐霉利、异菌脲的EC50值在11.46~57.59 mg/L之间,啶酰菌胺的抑制效果较差,代森锰锌的抑制效果最差。

2.3 不同种类杀菌剂对溃疡病菌的抑制作用

18种杀菌剂对葡萄溃疡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见表3,亚胺唑对炭疽菌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仅为0.06 mg/L,氟硅唑、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多菌灵、烯唑醇、氟啶胺、抑霉唑的抑制作用也较好,EC50值低于1.0 mg/L。代森锰锌、福美双、嘧菌酯、腈菌唑、己唑醇、腐霉利、异菌脲、百菌清的EC50值低于10.0 mg/L,啶酰菌胺抑制效果相对较低,为 267.56 mg/L。

2.4 不同种类杀菌剂对葡萄白腐病菌的抑制作用

从表4可以看出,18种杀菌剂均能较好地抑制葡萄白腐病菌的生长,氟啶胺、己唑醇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值分别为0.004 4、0.042 mg/L,氟硅唑、苯醚甲环唑、多菌灵、烯唑醇的抑制作用也较好,EC50值低于1.0 mg/L。福美双、戊唑醇、腐霉利、异菌脲、百菌清、抑霉唑的EC50值低于10.0 mg/L,代森锰锌、嘧菌酯、腈菌唑、亚胺唑、啶酰菌胺、嘧菌环胺的EC50值在10.68~91.71 mg/L之间。

2.5 不同种类杀菌剂对镰刀菌的抑制作用

18种杀菌剂对葡萄溃疡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见表5,己唑醇、烯唑醇对镰刀菌的抑菌活性较好,EC50值分别为0.104、0.74 mg/L,福美双、嘧菌酯、腈菌唑、氟硅唑、苯醚甲环唑、百菌清、抑霉唑抑菌活性较好,EC50值在2.04~5.93 mg/L之间,其次为代森锰锌、戊唑醇、氟啶胺,EC50值小于200 mg/L,亚胺唑对镰刀菌的抑菌活性最差,EC50值高达 138 872.66 mg/L,多菌灵、 异菌脲、 啶酰菌胺、嘧菌环胺抑菌活性也较差,EC50值大于3 000 mg/L。

2.6 不同种类杀菌剂对交链格孢霉的抑制作用

18种杀菌剂对交链格孢霉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见表6,亚胺唑对葡萄穗轴褐枯病菌的抑菌活性较好,EC50值为0.045 mg/L,代森锰锌、己唑醇、腐霉利、异菌脲、啶酰菌胺、 嘧菌环胺的EC50值均小于1 mg/L,其次嘧菌酯、苯醚甲环唑、氟啶胺、抑霉唑的EC50值在1~10 mg/L之间,福美双、腈菌唑、氟硅唑、戊唑醇、烯唑醇的EC50值在11.46~54.25 mg/L 之间,百菌清较其他杀菌剂效果较低,为336.90 mg/L,多菌灵的抑制效果最低。

3 结论与讨论

化学防治是控制葡萄果实腐烂的主要措施,目前,对于防治葡萄致腐病菌的杀菌剂已有较多研究,市场上的杀菌剂种类比较多,防治对象和作用方式都有很大差异[13]。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葡萄致腐病菌对有机硫类杀菌剂(福美双、代森锰锌)、取代苯类杀菌剂(百菌清)、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腐霉利)、苯丙咪唑类杀菌剂(多菌灵、异菌脲)、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嘧菌酯)、三唑类(氟硅唑、苯醚甲环唑、戊唑醇、腈菌唑、亚胺唑、己唑醇、烯唑醇)杀菌剂、吡啶类(氟啶胺)杀菌剂、嘧啶胺类(嘧菌环胺)杀菌剂、烟酰胺类(啶酰菌胺)杀菌剂、咪唑类(抑霉唑)等10类18种杀菌剂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18种杀菌剂对病原菌均具有一定的毒力,其中,三唑类杀菌剂抑菌效果优于其他类型的杀菌剂。杀菌剂对6种病原菌的毒力为白腐病菌>溃疡病菌>穗轴褐枯病菌>灰霉病菌>炭疽病菌>镰刀菌。

己唑醇、氟硅唑、烯唑醇3種三唑类杀菌剂的抑菌能力最强,其EC50分别介于0.042~4.11、0.068~19.82、0.20~11.46 mg/L之间。同一杀菌剂对不同的病原菌防治效果不同[14],如亚胺唑对溃疡病菌、交链格孢霉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分别为0060、0.045 mg/L,但对镰刀菌基本没有抑菌活性;代森锰锌对炭疽病菌的抑菌活性较低,EC50为 1 621.06 mg/L,但对交链孢菌的抑菌活性较好,EC50为0.14 mg/L;多菌灵对溃疡病菌、白腐病菌、炭疽病菌的抑菌活性较强,EC50在0.22~0.70 mg/L之间,但对灰霉菌、镰刀菌、交链格孢霉的抑菌活性较低,EC50均大于700 mg/L。葡萄炭疽病、葡萄灰霉病及链格孢属真菌都有研究表明,已经对常用的杀菌剂如多菌灵、百菌清产生了抗药性,防效较差[15-16]。蔡欣楠等研究表明,百菌清和多菌灵对葡萄白腐病菌抑菌活性较强[17]。徐成楠等研究表明腐霉利对辽西地区葡萄灰霉病菌的毒力较高,EC50为0.520 9 mg/L,百菌清和异菌脲的毒力分别为2546 4、2.954 4 mg/L[18]。

葡萄灰霉病在花期及整个果实生长期均有发生,白腐病、炭疽病、溃疡病在果实成熟期发病较重[19-20]。在防治过程中应当根据葡萄的生育期合理进行施药。除了化学防治,还应加强农业防治手段,及时清除田间菌源、加强栽培管理都能有效改善葡萄果实腐烂病的发生。本试验仅对病原菌进行了室内的毒理试验,将药剂应用于田间还需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赵荣华,白世践,陈 光,等. 无核白葡萄果实腐烂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9,37(5):257-261.

[2]李兴红. 几种葡萄果实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J]. 烟台果树,2015,131(3):28-29.

[3]邓 毅,杨雪莲,刘进平,等. 鲜食葡萄保鲜研究新进展[J]. 绿色科技,2017(5):29-31.

[4]尹向田,杨立英,徐 亮,等. 引起葡萄果穗溃烂的病原菌鉴定[J]. 植物保护学报,2019,46(2):493-494.

[5]符丽珍,党攀峰 .葡萄白腐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J]. 西北园艺:果树,2019(3):33-34.

[6]刘 丽,刘长远,王 辉,等. 葡萄炭疽病菌鉴定及同源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35):132-136.

[7]许 玲,张晟瑜,王奕文,等. 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采后致病性研究[J]. 植物病理学报,2006,36(1):74-79.

[8]敬雪敏,罗英花,秦忠成,等. 尖孢镰刀菌生物学特性及杀菌剂毒力测定[J]. 中国草地学报,2019,41(5):144-151.

[9]张 伟,刘保友,臧宏伟,等. 鲜食葡萄表皮生物性危害因子及链格孢毒素分析[J].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9(4):36-40,44.

[10]匡柳青,陈尚武,张 文,等. 越冬前北京和云南葡萄溃疡病组织内相关真菌的鉴定[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4,19(1):99-106.

[11]Yan J Y,Xie Y E,Zhang W,et al. Species of Botryosphaeriaceae involved in grapevine dieback in China[J]. Fungal Diversity,2013,61(1):221-236.

[12]杨立英. 葡萄酸腐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策略[J].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8(5):57-61.

[13]吴文能,吉 宁,雷霁卿,等. 貴州水晶葡萄病原真菌分离鉴定及室内抑菌活性测试[J]. 农药,2020,59(2):135-139.

[14]宋雅琴,娄兵海,陈爱军,等. 25种杀菌剂对葡萄溃疡病菌抑制作用及其对葡萄适用性评价[J]. 中国南方果树,2015,44(4):83-87.

[15]黄大野,李宝聚,石延霞,等. 三种多菌灵耐药性链格孢属真菌β-tubulin基因的序列特征[J]. 菌物学报,2012,31(5):710-716.

[16]杨敬辉,陈宏州,肖 婷,等. 14种杀菌剂对葡萄炭疽病菌的毒力测定[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2):163-165,166.

[17]蔡欣楠,李兴红,胡 盼,等. 几种杀菌剂和拮抗菌对葡萄白腐病的室内防治试验[J].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6):295-298.

[18]徐成楠,冀志蕊,迟福梅,等. 辽西地区葡萄灰霉病菌种类及4种杀菌剂对其毒力测定[J]. 辽宁农业科学,2015(5):1-4.

[19]范 昆,曲健禄,付 丽,等. 13种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病菌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J]. 江苏农业科学,2017,45(24):95-98.

[20]吉沐祥,邬 劼,王晓琳,等. 叶菌唑与肟菌酯及其复配对葡萄炭疽病菌及白腐病菌的室内抑菌活性及田间防效[J]. 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9):98-102.张月亮,刘宝生,王利华,等. 灰飞虱共生真菌P450过量表达介导的吡虫啉抗药性[J]. 江苏农业科学,2021,49(3):105-109.

猜你喜欢

毒力测定杀菌剂葡萄
12种杀菌剂对三线镰刀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葡萄熟了
当葡萄成熟时
新颖杀菌剂Picarbutrazox合成方法概述
咖啡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其毒力测定
真菌病害怎样正确选择杀菌剂?
不同杀菌剂对梨树腐烂病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