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科研院所党建助推科技扶贫模式探索

2021-04-29师蔚群李捷

江苏农业科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党建模式

师蔚群 李捷

摘要:农业科技是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的有效支撑,“抓好党建促扶贫”是保障扶贫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举措。农业科研院所既肩负科技支撑脱贫攻坚的重要使命,又具备助推脱贫攻坚的技术优势,专业研究所的党建工作可以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政治保障、人才资源和科技支撑。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以科技创新和技术示范为引擎,以科技成果为纽带,以产业发展和增收增效项目为载体,以挂职干部和党员示范为动力,探索出一条可持续、有特色的农业科研院所党建助推科技扶贫之路。本研究通过实践案例分析,归纳总结了党建助推科技扶贫的3种模式与路径,即“研究所党支部+村集体+贫困户”“研究所党支部+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政府+龙头企业+研究所党支部+贫困户”,并从加强组织保障、聚焦产业发展、强化科技支撑、完善科技服务和狠抓队伍建设5个方面提出党建助推科技扶贫的建议。

关键词:农业科研院所;党建;科技扶贫;模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当前,我国正处于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最后攻坚阶段,更要依靠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全党动员、全社会参与,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1 研究背景

1.1 我国脱贫攻坚到了决战决胜关键时期

脱贫攻坚是党中央着眼于“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1]。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最好的成就,为人类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力量、中国智慧。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 899万人减少至2018年末的1 660万人,累计减少8 239万人,连续6 年每年减贫 1 000 万人以上,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17%,减少了将近9百分点。全国832个贫困县有436个宣布摘帽,12.8万个贫困村有10.2万个脱贫摘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同时,我国脱贫攻坚面对的挑战仍十分严峻,既有总量的问题也有结构的问题。2019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又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咬定目标一鼓作气,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2019年江苏省委1号文件提出明确目标:“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力实施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咬定既定脱贫目标,落实已有政策部署,确保6 000元以下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达标、12个重点帮扶县(区)全部退出。”但从基层现实看,江苏依然存在省定重点经济薄弱村如期脱贫难度较大,部分经济薄弱地区和低收入人口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等现象。当务之急,需要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时代背景下,更加注重提高脱贫质量,扶贫改革创新,优化扶贫政策设计,拓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鄉村振兴有效衔接。

1.2 时代赋予农业研究所新的历史使命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实施人才和科技扶贫计划”,并要求“动员全社会科技力量投入脱贫攻坚主战场,开展科技精准帮扶行动。以县为单位建立产业扶贫技术专家组,各类涉农院校和科研院所组建产业扶贫技术团队,重点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技术服务。”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把创新的动能扩散到田间地头。国务院《“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精准扶贫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特别是围绕全产业链技术需求,着力解决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实践表明,农业科研院所在提供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方案、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技术支撑作用[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是江苏省农业农村创新驱动和科技扶贫的主力军,理应肩负起这神圣又光荣的历史使命。

2 党建助推科技扶贫的重要意义

党的领导是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保证,各级党组织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将党建工作贯彻扶贫开发全过程。实践中,各地将坚持抓好党建促进脱贫攻坚,推动了党建扶贫与科技扶贫的交叉融合,为科技扶贫提供了有力支撑。

2.1 为科技扶贫提供政治保障

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这既是我国突出的政治优势,也是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重要保障。脱贫攻坚前面容易后面难,而且越往后成本越高、难度越大、见效越慢,也就越需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越是进行脱贫攻坚,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4]”因此,科技扶贫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的优势,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实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2.2 为科技扶贫提供人才资源

科技扶贫,人才是关键。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核心是鼓励和选派思想素质高、道德品行好、业务本领强、工作作风实、愿意为群众服务的优秀年轻干部[5]。当前,江苏省多数经济薄弱村除了缺少科技人才外,还缺少产业发展人才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人才。当地人才队伍没有组织培育好,只要外部的帮扶力量离开贫困地,脱贫攻坚的成效就难以巩固和持续。农业科研院所是农业高端科技人才的聚集地,是农业科技扶贫的中坚力量。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时指出,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有利于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培养更多具有理解力、倡导力、行动力、执行力和创造力的“一懂两爱”人才,为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出积极贡献。

2.3 为科技扶贫提供科技支撑

科学技术进步是科技扶贫工作的源动力。推进贫困户持续脱贫、防止返贫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科技对于增收致富的持久支撑作用。调查表明,江苏省苏北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科技服务的“缺位”现象普遍存在。原有农技推广体系由于体制机制原因早已是“线断、网破、人散”,大量的科技服务人员养在“深闺”,手中的科研成果根本无法满足农民需要,农业科技水平落后,难以转化为现实先进生产力。而一些民营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利用信息不对等和公共服务的缺位,打着技术服务的旗号做误农、坑农的事情,给农民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农业科研院所通过党建引领将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直达“田间地头”,将权威、专业的科技知识传播到贫困地区的各个角落,有助于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科技附加值,让农民真正实现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增强脱贫自信和致富能力[6]。

3 抓党建促脱贫的工作与成效

3.1 加强思想引领,主动对接时代要求

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以下简称畜牧所)为例,该所根据党的十九大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农业科研院所中心工作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一是通过召开党员大会、班子学习会、小组学习会,前往黄花塘革命根据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等,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学深悟透,自我革新,在脱贫攻坚中争当先锋,在乡村振兴中勇挑重担。二是坚持学在前、走在先,先后赴山东、盱眙、丰县、六合、太仓等地调研,围绕生产开展博士企业行,用数据思考,用事实说话,教育党员干部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产业需求开展科研攻关,为扶贫攻坚提供科技支撑。三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习弘扬赵亚夫献身农业、终身学习的探索精神,在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征程中,抒写好倾情服务三农的新篇章,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送到农民家。四是组织党员干部和科研专家赴安徽金寨革命老区开展红色教育,见证大湾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贫穷的小山村旧貌换新颜,不仅得益于国家精准脱贫优惠政策,也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引领,更加感受到自身肩负的职责与使命。

3.2 盯住关键环节,党建业务深度融合

抓住关键,转变观念,进一步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一是党支部书记分管科技服务工作,组织委员任科技服务部主任,这有利于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统一谋划、融合贯通。二是党支部通过调研,遴选和确定扶贫产业,并联合地方政府及企业开展科技对接活动,深化院地合作,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三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研共同体,联合申报苏北专项、科技帮扶、挂县强农、示范基地、现代农业等项目,促进科技资源向贫困地区特别是苏北贫困地区转移转化,切实解决实际生产中的关键问题,突破制约企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以点带面促进产业发展。四是发挥人才优势,选派科技特派员下乡开展技术培训和经营指导,或选派专业对口、业务过硬、综合素质好的党员干部赴基层挂职锻炼。应诗家任丰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顺河镇副书记,陈哲任高邮市龙虬镇一沟村驻村“第一书记”,董臣飛任淮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淮阴区人社局副局长。畜牧所入选“三区”人才支持计划4人、江苏省“科技副总”6人。

3.3 创新党建模式,齐心协力共谋发展

只有不断创新党建模式、夯实党建基础,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才能充分发挥。一是牵头成立了“科技扶贫临时党小组”,由江苏省委驻丰县扶贫办、畜牧所、江苏(丰县)科技镇长团、丰县农业农村局、徐州佳合食品有限公司、镇(街道)村分管领导等相关人员组成。党小组深入贯彻习近平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做到脱贫攻坚的“战场”在哪里,党建工作就拓展到哪里,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就发挥到哪里,为脱贫攻坚提供有力保障。二是立足丰县扶贫实际,依托党组织开展专题研究,争取项目资金,落实帮扶措施,指导产业发展,做好技能培训,发挥“1+1>2”叠加效应,着力解决困扰贫困农村发展的难题。三是加强结对共建,调动群众脱贫积极性。2019年,畜牧所党支部分别与高邮市龙虬镇一沟村党支部以及丰县顺河镇党委组成党建共建联建对子。以结对共建为契机,以挂职干部为连心桥,畜牧所党支部在两地开展了座谈交流、专业普及、驻点指导、爱心帮扶等活动,有效提升了党员干部扎根农村、服务基层、助力脱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4 加强技术培训,增强群众造血功能

将“内生动力”与“外生拉力”有机联系起来,让农民群众拥有长久直接的成就获得感,是脱贫地区最终走上稳定脱贫道路的关键。一是加强技术培训,创新培训模式,设计了江苏省专业技术继续教育基地培训课程,针对不同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菜单式”培训。2年来,累计培训2 500余人次。二是围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及规模牧场饲养管理技术、家兔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商品肉鹅舍内环保生产新技术、畜禽健康养殖技术、非洲猪瘟形势下生猪产业发展等生产关键问题,举办具有一定规模的现场观摩会、推介会,打造致富“领头羊”。三是将志愿服务向贫困地区拓展延伸,倡导广大党员干部争当科技帮扶志愿服务活动的“排头兵”,深入田间地头和农业生产一线,将一剂剂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良方”送到农户手中,扎实开展助农增收科技服务措施。2019年,党支部在贫困区域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项目对接、专业技术咨询、科技帮扶等多种形势的科技服务活动10余场,吸引党员参与100余人次,受惠群众近万人。扶贫志愿服务契合当前科技扶贫工作主题,切实增强了贫困群众自我造血功能。

4 党建助推科技扶贫的典型案例与模式分析

4.1 党建助推科技扶贫典型案例

4.1.1 淮安市西宋集镇戴梨园村 江苏省定经济薄弱村淮安市淮阴区西宋集镇戴梨园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全村没有像样的支柱产业,发展路径狭窄。2018年,畜牧所党支部坚持基层党建和扶贫工作共同推进、有机结合,依托“一室一村文明共建”产业帮扶项目,深入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一方面,积极改善村支部办公条件,捐赠会议桌椅与空调,为开展党建培训活动提供了基础保障。另一方面,通过专家团队深入调研,精准把脉,对症下药,将山羊作为该村的扶贫产业培育项目,赠送了50头种羊交由村集体饲养,并开展肉羊健康养殖技术培训,安排专家一对一指导、手把手教学。目前,羊群已经发展到143头,并分发到13个低收入农户家中饲养,每家仅养羊这一项就可获得约7 000元的收益。

4.1.2 高邮市龙虬镇一沟村 一沟村是高邮市龙虬镇的经济薄弱村,村里的主要作物为水稻和小麦,没有其他产业带动,传统种植收入微薄,且由于年轻劳动力少,产业发展基础薄弱。自畜牧所党支部群团委员陈哲任一沟村挂职“第一书记”后,注重长短结合发展乡村产业,取得了明显脱贫成效。首先,引导2名年轻村干部带头入股成立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 hm2,搭建钢建大棚22个,引进种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自主知识产权西瓜苏甜2号、苏甜4号、苏蜜8号等品种,实现年收入20多万元。产品成功在江苏省农科院明天农牧公司商城平台上架,成为“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销”的典范。其次,他为村企三益生猪有限公司争取到83万元建造补助资金,推广异位发酵床粪污处理技术,邀请专家指导生物安全防护,走种养结合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再者,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他还积极争取各类扶持资金130万元用于党群文化活动中心建设,规划面积900 m2,于2019年年底竣工。同时,积极盘活利用闲置资产,将废旧厂房改造出租,每年为村集体增收7.5万元。

4.1.3 徐州市丰县顺河镇马庄村 徐州市丰县顺河镇属于江苏省定六大帮扶片区之一的湖西革命老区,其中马庄村为江苏省定经济薄弱村。根据丰县肉鸭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产业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依托国家级龙头企业徐州佳合食品有限公司,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养鸭、环保养鸭技术为支撑,提高肉鸭养殖经济效益,构建种鸭养殖、种蛋孵化、肉鸭养殖、屠宰加工、品牌创建和产品销售为一体的产品架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目前,企业采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3项专利技术,建设标准化鸭舍47栋,占地面积27 384 m2。其中华山镇枣胡集养殖小区吸纳农户8个,年新增肉鸭100万羽,每户年收入超过10万元;华山镇三拔庄养殖小区吸纳农户4个,年新增肉鸭40万羽,每户年收入超过6万元;顺河镇养殖基地建成鸭舍19栋,已开始饲养第1批肉鸭8万羽,吸纳农户4个。与此同时,企业还积极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肉鸭加工和销售环节为60多名农户提供了工作岗位,人均年收入4萬~7万元。实践表明,良好的养殖效益促进了当地肉鸭产业的快速发展,项目辐射带动效应明显。

4.2 党建助推科技扶贫的模式

如上所述,农业科研院所参与科技扶贫方式多元、类型多样,在不同的对口帮扶县(村)中统筹利用技术培训推动、院地合作推动、科技项目带动、示范基地带动、专家驻村帮扶等多种模式,在扶贫工作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表现在调研遴选扶贫产业、设计扶贫产业规划、选派科技特派员和争取扶贫项目和资金等方面,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表现在落实扶贫产业规划、联系示范户、驻村驻点技术培训和经营指导、组织建立产业扶贫基地等方面。畜牧所党支部在抓党建助推科技脱贫的过程中,形成了较为成熟的3种典型模式。

4.2.1 “研究所党支部+村集体+贫困户”模式 该模式(图1)适用于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的地区,其特点是研究所党支部通过扶贫项目直接对接村集体与贫困户,操作便利,易实施、成本低。针对贫困村自然条件和生产状况,研究所党支部组织专家以“党建+科技服务”品牌创建为载体,结合当地资源禀赋深挖产业发展潜力,努力培育新兴产业,联合申报项目,争取资金扶持并推动扶贫项目落地生根,做到建设一个项目、富裕一批农民。该模式的难点是大部分贫困户对技术需求比较被动,对科技资源的吸收转化能力有限,短时间内难以形成长效脱贫机制,需要较长时期的持续帮扶才能形成产业优势。

4.2.2 “研究所党支部+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模式 该模式(图2)适用于资源禀赋比较丰富且城乡关系比较融洽的贫困地区。其特点是研究所党支部直接与贫困地党支部结对,通过帮办或协办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培训种养大户、脱贫带头人等多元主体,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通过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户脱贫致富。在这种模式下,可以把研究所党建工作的视角延伸到整个帮扶村,带动农民群众拓展新思维、开发新品种、新技术,为农产品找销路、为农业产业化找市场,引领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实践表明,通过组织建设互促、党员干部互动、党建载体互用、结对帮扶互助等方式,达到整村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双推进”的目的。该模式的难点在于培育形成的新型经营主体能否与贫困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真正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4.2.3 “政府+龙头企业+研究所党支部+贫困户”模式 该模式(图3)适用于地缘优势突出、特色产业有一定基础、已培育形成龙头企业支持的贫困地区。其特点是党支部通过科技融入和人才支撑,将政府、企业和贫困户与产业发展利益无缝链接在一起,实现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有利于整合扶贫政策资源、培育产业发展优势、放大扶贫投资效益以及降低贫困户“单打独斗”的经营风险。在这种模式下,党支部发挥智库作用,输出技术和人才,使前沿技术成果与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对接,帮助企业提升自我发展和带动能力。通过全产业链的拓展和延伸,拓宽贫困户增收和就业渠道。甚至在条件成熟时,该模式还有助于建立产业研究院(中心)实现更高层次的精准扶贫。该模式的难点在于同一地区扶贫产业同质化严重,龙头企业数量有限,产业融合度不高,且贫困户对龙头企业的依赖性较大,对产业扶贫项目的主体意识不强。

5 党建助推科技扶贫的发展建议

贫困地区发展状况参差不齐,适用的模式与路径也不尽相同。扶贫实践显示,单纯依靠项目带动、人才下乡的单线突击扶贫策略难以有效推进产业持久发展,必须由党支部发挥统领作用,整合相关扶贫资源,根据致贫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方案,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多点发力,实现扶贫资源精确化配置。

5.1 加强组织保障

党建助推科技扶贫就是要把扶贫工作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政治任务来完成,发挥党建对扶贫工作的引领作用,提高政治站位,发挥政治优势,强力开展脱贫攻坚。一要准确把握科技扶贫面临的新情况、新形势和新任务,加强顶层设计和机制创新,使党支部成为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的“主推手”、农村科技扶贫发展动态的“管理员”。二要以党建共建联建为契机,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织密建强贫困地区党的基层组织体系,不断增强党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充分调动农村党员脱贫攻坚的积极性,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堡垒[7]。三要突出农业科研院所的自身优势,形成党员领导干部亲自抓、普通党员下一线、整个单位都配合的工作格局,在帮扶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民科技水平、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真做事、做真事,为脱贫攻坚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5.2 聚焦产业发展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是脱贫的依托,更是长期稳定脱贫的保证,选准产业是农业产业扶贫的前提条件[8]。任何贫困地区的发展,关键都在于遵循自身的资源要素和比较优势来确立恰当的产业,党建助推科技扶贫也要符合这一原则。一要产业选择精准: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及条件,应因地制宜,从当地实际出发,综合考虑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市场需求等因素,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特殊优势产业。二要经营方式精准:按照“支部引领、产业扶贫、整村脱贫”的思路,结合“一县一业”“一村一品”行动,探索“研究所党支部+村集体+贫困户”“研究所党支部+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政府+龙头企业+研究所党支部+贫困户”等产业扶贫模式。三要贫困人口受益精准:要根据贫困人口产业脱贫的既定目标,倒排时间、明确责任,使产业发展项目有效转化为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强大内生动力,增强贫困地区产业科技支撑能力,构建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让支部作用发挥在产业链,党员团结一致到产业链,人民群众富裕在产业链。

5.3 强化科技支撑

农业科研院所要充分利用人才、技术、成果、项目等方面的优势,在加强科技创新的同时,结合地方产业特点在“扶贫、扶志、扶智”上做好引导和示范,因地制宜、多点用力,在贫困地区脱贫产业发展中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专业所党支部要主动融入全省脱贫攻坚主战场,在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的指引下,引导科研攻关向扶贫工作中的问题和难点聚焦发力,精准科研,精准创新。推动农业科研产出向扶贫产业靶向输出,以品种推广和技术示范为突破口,把贫困地区特色资源变为特色产业、特色产业变为富民产业,用科技支撑扶贫产业持续培育、发展和壮大。开展院地合作,在贫困地区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动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向贫困地区重点倾斜,示范推广各类新品种、新技术,开展技术服务与培养。加快构建符合贫困地区产业资源环境禀赋的高效绿色种养模式和安全生产标准体系,不断强化支撑引领贫困区主导产业发展的技术供给[9]。

5.4 完善科技服务

扶贫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的统一。要充分发挥科技在扶贫中的作用,一要建立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组织党员和科研人员赴贫困地区开展政策宣贯、农技指导和咨询服务,提高农民科学素养,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增强自主脱贫意识,消除“等靠要”思想,积极学习政策、领会政策,并运用政策不断激发内生发展动力。二要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贫困户开展相关生产经营技术培训,就地培养更多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本土化脱贫带头人。三是积极发展技术入股、二次分红、盈余返回等合作模式,引入市场机制,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构建市场化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充分激发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的生机活力。四是坚持科技扶贫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促进各类微观政策的转移接续,推动贫困村全面进步、贫困户可持续发展。

5.5 狠抓队伍建设

按照科技扶贫的实际需求,重点培养一批农业重点领域杰出人才、创新团队和科研骨干,夯实脱贫攻坚的科技人才支撑。一要调整人才评价导向,强化党员“科研为农、服务为民”的初心意识,引导科技人员真正把精力聚焦到社会和产业需求上来,充分调动农业科技人才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二要培养一支了解贫困地区和地方实际需求,切实关心群众疾苦,能将实际问题善于转化提炼为科学研究内容和技术攻关目标的科技干部队伍。三要健全人才管理机制,将扶贫工作一线作为党员干部历练的“主战场”,选派德才兼备的党员干部任职贫困镇(区)科技副镇长、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助推扶贫产业开发和科技脱贫。四要建立健全奖励激励机制,专业所党支部可以对参与一线扶贫的科技人员,在科研项目申报、拔尖人才选拔、干部任用提拔、职称岗位评聘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从“选育管用”的角度入手,充分调动各类科技人才全身心参与和投入精准扶贫一线。

6 总结

助力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农业科研院所的責任和使命。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所党支部以“党建引领助推脱贫攻坚,科技支撑助力致富增收”为工作理念,充分发挥农业研究所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坚持以科技成果为纽带,以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为抓手,以产业发展和增收增效项目为载体,以挂职干部和党员示范为动力,多措并举,精准发力,探索出一条可持续、有特色的农业科研院所党建助推科技扶贫之路,为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强大力量。

参考文献:

[1]郝 涛. 习近平扶贫思想研究[D]. 长沙:湖南大学,2017.

[2]林树恒,许忠裕,黎丽菊,等. 新时代农业科研单位科技精准扶贫模式创新与研究——以广西农业科学院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5):271-273.

[3]肖玉明. 习近平关于扶贫开发的十大观点[J]. 党政干部论坛,2016(7):7-9.

[4]康 民. 协调推进扶贫攻坚与基层党建的全面发展[J]. 社科纵横,2017,32(9):72-74.

[5]王 珂. 习近平脱贫攻坚作风建设思想述论[J]. 决策探索,2018(9):4-5.

[6]叶维雁,郑文武,欧景莉.马山县科技扶贫的问题及建议[J].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9):222-223,226.

[7]王 琳. 新形势下中国扶贫开发的思路创新[J]. 经济研究参考,2018(6):11.

[8]余欣荣. 特色产业扶贫重在“精准”[J]. 行政管理改革,2016(4):25-28.

[9]李丽颖. 科技发力:要啃深度贫困硬骨头[N]. 农民日报,2019-04-26(3).代大齐. 基于全域旅游的贫困县域旅游文化产业建设——以陕西省米脂县为例[J]. 江苏农业科学,2021,49(3):14-19.

猜你喜欢

党建模式
基于.NET的信息化党建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