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2010~2019年突发环境事件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2021-04-29王彬洁

四川环境 2021年2期
关键词:广元市四川省应急

王 东,范 龙,王彬洁,石 锦,胡 鑫

(四川省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成都 610041)

前 言

突发环境事件,具有突发性、公共性、不可确定性、多样性、灾难性及复杂性的特点,极易在短时间内造成大规模的财产损失和人身健康问题,致使社会进入紧急状态[1]。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风险正在逐步加剧,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多发、频发,特别是一些重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对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2],例如2005年11月发生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3]、2012年12月山西长治苯胺泄漏事件[4]以及2020年3月伊春鹿鸣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矿砂泄漏事件等。由于工业结构不合理、自然灾害频发[5]以及输入型环境污染突出等原因,四川省的环境风险形势相当严峻。四川省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和资源大省[6],同时又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在全国生态安全格局中的地位异常重要,如何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迫在眉睫。

本研究采用四川省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提供的2010~2019年四川省突发环境事件数据,分析四川省突发环境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综合考虑事件诱因、污染物种类、污染类型等因素,浅析四川省突发环境事件的规律特点,以期为四川省生态环境风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1 统计分析

1.1 事件时间分布特征

由图1可以看出,2010~2019年四川共发生突发环境事件163件,是同期全国突发环境事件平均数的1.23倍(2010~2019年全国共发生突发环境事件4 172件,数据来源于全国环境统计公报和生态环境部应急办);其中有61件发生在6~8月,占事件总数的37.4%,7月份突发环境事件最多。王俭等[2]对重庆市2009~2015年的突发环境事件进行统计发现,3~8月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占比为63.27%,其主要原因是期间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和自然灾害事故;陈建利等[7]统计分析福建省2006~2010年突发环境事件数据发现,6~10月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占比为59.7%。相较全国其他地区,四川省突发环境事件高发时段与重庆市、福建省具有较强的一致性。

图1 2010~2019年四川省突发环境事件月分布Fig.1 Monthly distribution of environmental emergencies in Sichuan Province form 2010 to 2019

1.2 事件诱因分布特征

由图2可以看出,四川省安全生产事故和交通事故次生的突发环境事件数量最多,均为55件,分别占事件总数的33.7%;其次为自然灾害次生的,为20件,占12.3%;违法排污引起的有14件,占8.6%。杨娅等[8]指出,交通事故、安全生产事故和非法排污是上海市突发环境事件的主要诱因。陈明等[9]对全国突发环境事件总体情况分析指出,企业安全事故和交通运输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数量最多,分别占比约为40%和35%。四川省突发环境事件诱因与全国较为相似。

图2 2010~2019年四川省突发环境事件诱因分布Fig.2 Inducing factors distribution of environmental emergencies in Sichuan Province form 2010 to 2019

1.3 行政区域分布特征

由图3可以看出,成都市的突发环境事件数量最多,占事件总数的26.5%;广元市次之,占比为16.6%;自贡市位居第三,占比为7.4%。10年间,县级城市中,广元市朝天区突发环境事件数量最多,为7件;广元市利州区和成都市龙泉驿区均为5件;乐山市五通桥区为4件。广元市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中,交通事故次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占59.3%;广元市朝天区发生的7件突发环境事件均为危化品罐车交通事故次生的。成都市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中,安全生产事故次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占47.2%。杨娅等[8]的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与人口数、企业个数和交通事故数

图3 2010~2019年四川省突发环境事件行政区域分布Fig.3 Administrative area distribution of environmental emergencies in Sichuan Province form 2010 to 2019

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成都市作为四川省的副省级城市,人口数量较大,经济较为发达;广元市作为北上出川的门户城市,山路较多,易发生运输车辆的交通事故;乐山市为四川省重要的无机盐化工集聚区,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这再次表明,城市的经济发达程度、企业数量以及交通情况与突发环境事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10]。

1.4 污染物种类分布特征

由图4可以看出,2010~2019年期间共发生涉油类污染物的突发环境事件30起,数量最多,占事件总数的18.4%;其次为涉酸碱类污染物的突发环境事件,共17起,占比为10.4%;涉消防废水的突发环境事件数量也较大,为7起,占比为4.3%;此外,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和涉苯及其化合物的突发环境事件数量占比不容小觑。肖筱瑜[11]指出,2012~2017年全国涉水环境污染事件的主要污染物依次为综合废水、油类、工业废水,分别占比49%、14%和13%。重庆市2009~2015年间突发环境事件的污染物中油类和酸碱类的占比最高,分别为16.42%和13.43%[2]。可以看出,涉油类污染物的突发环境事件在全国普遍存在,且占比较大。

图4 2010~2019年四川省突发环境事件污染物种类统计Fig.4 Pollutant types of environmental emergencies in Sichuan Province form 2010 to 2019

1.5 事件等级分布特征

由图5可以看出,2010~2019年期间发生的163件突发环境事件中,一般突发环境事件为148件,占总数的90.8%;较大突发环境事件为10件,占总数的6.1%;重大突发环境事件为5件,占总数的3.1%。15件较大和重大突发环境事件中,14件为跨界流域水污染事件;5件重大突发环境事件中,4件突发环境事件是跨省流域突发环境事件,均由嘉陵江上游的陕西、甘肃输入。有研究表明[12],2007~2017年全国共发生重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59起,占1.19%;上海市无重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但突发环境事件总数较大。这表明,四川省重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数量相对较高,与四川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工业布局密切相关。

图5 2010~2019年四川省突发环境事件等级分布Fig.5 Grade distribution of environmental emergencies in Sichuan Province form 2010 to 2019

2 典型案例

2010年以来,四川省5起重大突发环境事件中有4起均发生在嘉陵江(广元段),其中2起为交通事故次生的突发环境事件,2起为上游尾矿库泄漏诱发的重金属污染事件,严重影响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饮水安全。

2015年11月23日,甘肃陇星锑业有限责任公司尾矿库发生尾砂泄漏,锑浓度超标水顺西汉水进入嘉陵江,对广元市城区群众饮用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经过37昼夜的艰苦奋战,方终止应急响应,是广元建市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社会关注程度最高、处置难度最大的一次水环境污染事件。在此次事件应急处置中上下游协同联动、领导高度重视、部门通力协作、专家科学指导、信息及时公开起到了关键作用,但通过该事件也暴露出四川省跨界流域环境风险形势十分严峻。嘉陵江上游横跨陕西省和甘肃省的西秦岭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铅锌矿产区[13],存在大量的尾矿库,且大多沿嘉陵江支流而建,一旦发生泄漏,极易造成水污染事件。嘉陵江是长江一级支流,发源于陕西省凤县,流经陕西、甘肃、四川、重庆四省(市)[14],在四川境内流经广元市、南充市、广安市,是沿江群众的重要水源,一旦发生污染将对四川省群众生活造成巨大影响。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四川省突发环境事件多发、频发的态势依然没有改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流域环境风险防控还比较薄弱。四川省内流域众多,普遍存在环境风险底数不清,未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致使突发环境事件时有发生。尤其是河流型的饮用水源,一旦遇有突发环境事件,难以确保供水安全。

二是企业环境安全主体责任履行不到位。部分企业环境安全主体责任意识薄弱,未定期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未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备案、未储备环境应急物资等,极易发生突发环境事件。

三是环境应急物资储备不足。目前,四川省仅建设有7个省级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大多需要从外地调运环境应急物资,耽误应急处置的最佳时机,极易造成事件升级,扩大环境负面影响。

四是环境应急部门联动还不够深入。据统计,四川省已与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和青海等周边7个省(市、自治区)签订《突发环境事件联防联控框架协议》,并组织省内11条重点流域所涉市(州)建立联动机制,但部门间的协作机制还不够完善,尤其与应急管理、交通运输、住建、水利等部门的联动还不顺畅,生态环境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4 对策建议

针对突发环境事件多发高发的严峻形势,结合四川省环境应急管理现状,笔者建议重点推进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开展流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选取岷江、沱江、嘉陵江等重点流域,对风险源和敏感点进行摸底调查,建立流域环境风险数据库,并根据风险源和敏感点分布进行评估评级,划分低、中、高风险区域,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升流域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同时,要分类施策,加强重点区域管控,特别关注成都市的工业企业和广元市的罐车运输,强化风险防控,有效降低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率。

二是全面夯实企业环境安全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定期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健全环境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企业环境安全主体责任[15];生态环境部门尤其要加强汛期环境隐患排查治理抽查工作,从源头防范化解环境风险;要按照《四川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行业名录(试行)》,推动落实环境风险企业“一源一事一案”制度,提高应急预案质量,有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

三是建立健全环境应急物质储备体系。综合考虑区域环境风险特征、地理环境、气象和交通条件等多种因素,科学确定环境应急物资储备的布局、结构、品种和规模等,重点储备吸油毡、拦油绳、酸碱中和剂等适用于油类和酸碱类污染物的物资[16],建立“省—市—县—企业”四级环境应急物资储备体系,满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需要。

四是持续深化突发环境事件联防联控。要建立完善跨省流域水污染联防联控制度,健全环境应急联动工作机制。督促市、县生态环境部门建立跨流域水污染信息通报制度,建立健全跨部门应急联动机制,尤其要加强与应急管理、交通运输等部门的协同联动[17],理顺关系,明确职责,积极推进应急资源和信息共享,着力构建新时代环境应急大格局。

猜你喜欢

广元市四川省应急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四川省广元市通联站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前三季度四川省五大支柱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农村危旧房改造助力脱贫攻坚实践的几点思考——以广元市朝天区农村危旧房改造为例
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古风·关爱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