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骨油纱辅助治疗痛风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04-29肖琪
肖琪
(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 急诊科,广东 广州 510000)
0 引言
痛风是一种复杂且常见的关节炎症性疾病,以急慢性关节炎反复发作、关节疼痛以及关节畸形为主要特征,严重时还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尿毒症等,具有较难根治、易反复发作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1]。目前西医方面主要以口服降尿酸类药物以及非甾体镇痛消炎类药物为主,虽然能较快速见效,但容易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以及肝肾功能损害等[2]。中医方面主要坚持辨证施治,不仅能有效增强西医口服药物的镇痛消炎效果,还可以减轻口服药物的毒副反应,在控制急性反复发作、降低血液尿酸浓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3]。目前,中医外治法已成为防治痛风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如膏药外敷、拔罐、针刺治疗等多种方法因不良反应甚少、疗效确切而受到越来越多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认可[4]。本研究运用驳骨油纱外用辅助治疗痛风,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62例痛风患者的病例资料。将行常规治疗的3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其中男26例,女5例,年龄26~85岁,平均(50.10±17.71)岁;病程1~7年,平均(4.68±1.54)年。将常规治疗联合驳骨油纱治疗的31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其中男27例,女4例,年龄28~85岁,平均(51.06±14.28)岁;病程1~9年,平均(4.71±1.68)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临床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诊断符合《原发性痛风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②近2周内未使用过其他防治痛风的外用药。③患者病例资料清晰、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有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血液病等其他严重的内科疾病者。②患有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其他关节病的患者。③病变关节皮肤不完整者,如存在破损、皮疹、溃疡等。④哺乳期或孕期妇女。
1.3 干预方法。两组患者均指导严禁烟酒;多饮水,每日保持饮水量>1500mL;低嘌呤、低脂类饮食,多食蔬果类食物,忌食动物内脏、海鲜、豆制品、饮料等;尽量卧床休息,且适当抬高病变肢体,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劳累。对照组常规口服苯溴马隆片(国药准字H19990335,常州康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50mg/片),每天晨起空腹口服一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驳骨油纱外敷治疗。驳骨油为本院制剂,由大黄、红花、冰片等组成。油纱制作方法:将无菌纱块或无菌绷带裁剪成大小合适的纱条,再将驳骨油与纱条放入无菌的器皿中混合均匀即可。将制作好的驳骨油纱外敷于受累关节部位,用弹力绷带包扎好。注意驳骨油纱外敷应略大于受累关节面积。每天更换1次,5天为一疗程。如外敷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出现瘙痒等过敏反应时,马上中止治疗。
1.4 评价方法。①受累关节部位疼痛评分: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0分为无疼痛,10分为难以忍受的剧痛,分值越高则疼痛程度越重。②疗效:从症状(15分)和体征(8分)两方面进行评价积分,其中症状方面包括受累关节疼痛(分无疼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以及重度疼痛4个等级,积分范围0~9分)以及关节红肿(分无红肿、轻度红肿、中度红肿以及重度红肿4个等级,积分范围0~6分)2个方面,体征方面包括关节压痛(分无压痛、轻度压痛、中度压痛以及痛不可触4个等级,积分范围0~3分)、关节触热(分无和有2个方面,积分范围0~2分)以及关节活动受限(分无和有2个方面,积分范围0~3分)。其中显效:受累关节红肿、疼痛等症状完全缓解,关节活动不受限,积分减少程度≥70%;有效:受累关节红肿、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均有所缓解,30%≤积分减少程度<70%;无效:受累关节红肿、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均无改善,积分减少程度<30%。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VAS评分为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治疗总有效率为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设定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VAS评分的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VAS评分的比较(±s)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VAS评分的比较(±s)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31 7.23±1.15 3.58±1.12观察组 31 7.16±1.13 1.65±0.61 t-0.223 8.463images/BZ_85_448_1605_450_1607.pngP-0.824 0.000
2.2 两组患者疗效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的为67.74%,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生活饮食方式的改变,痛风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且年轻化的趋势[5]。目前痛风具体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已有研究证实,其与生活方式、遗传、外界环境以及饮食习惯等因素息息相关[6]。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痛风患者就诊的最主要也是最常见的原因,患者因嘌呤代谢长期紊乱或尿酸排泄功能障碍导致血液中尿酸浓度异常升高,致使尿酸盐结晶并堆积在关节部位而引发关节炎性反应。急性发作时关节异常疼痛,甚至出现关节活动受限,给患者带来痛苦,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7]。缓解疼痛等临床症状,预防复发和并发症是痛风患者的主要治疗目标。目前西医在治疗痛风方面存在口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适用范围小等弊端。因此,积极探索一种安全、不良反应小、效果确切的治疗方案意义重大。
痛风属祖国医学“痹症”(又名“痛痹”)的范畴。其主要病机为湿浊,湿浊内积蕴热,脾胃运化失常,过食海鲜或肥腻寒凉之品,内化浊毒,浊毒湿热互结,流注于关节致经络阻滞,不通则痛,引发关节红、热、肿、痛等炎性表现,属湿热蕴结阻络之证。中药外敷治疗源远流长,且已被广泛运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中,具有疗效显著、患者接受程度高、安全等优点[8]。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运用驳骨油纱外敷治疗痛风患者,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治疗效果。驳骨油中大黄归胃、脾、肝、大肠、心包经,具有清热泻火、泻下攻积、凉血解毒、利湿退黄、逐瘀通经的功效[9]。红花归肝、心经,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的功效。冰片归肝、肺、心经,具有消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因此,驳骨油纱外敷能起到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止痛、祛瘀通经活络的作用,显著缓解痛风患者受累关节部位的红、热、肿、痛等临床症状。此外,本研究中观察组无一例不良反应发生,表明驳骨油纱辅助治疗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辅助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对痛风患者进行驳骨油纱辅助治疗,可显著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