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探讨

2021-04-29梁海健孟琼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4期
关键词:胎膜胎龄早产儿

梁海健, 孟琼

(1 广东医科大学, 广东 湛江524000; 2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儿科, 广东 广州510317)

早产儿是指出生胎龄<37 周的新生儿, 其中胎龄<28 周称为极早早产儿, 28 ~32 周称为非常早产儿。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BPD) 是一种严重的早产儿疾病, 危及早产儿生命安全。临床统计显示, 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在一年内的死亡率高达10%[1]。 临床十分重视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防治, 但本病的发病机制异常复杂, 治疗难度大, 预后相对较差。 引发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危险因素较多, 与早产儿肺发育不成熟、 感染、 基因易感性、 营养障碍等密切相关[2]。本研究进一步分析极早早产儿和非常早产儿 (小胎龄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5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在我院新生儿科治疗的752 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 男419 例, 女333例。 纳入标准: ①出生胎龄≤32 周, 住院时间≥28 d; ②小胎龄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有明确肺部X 线检查证据; 排除染色体异常、 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等。

1.2 诊断标准出生后持续用氧≥28 天。 病情分度[3]: ①如胎龄<32 周, 纠正胎龄36 周或出院时未用氧为轻度, 吸入氧浓度<30%为中度, 吸入氧浓度≥30%或需CPAP、 机械通气为重度; ②如胎龄≥32 周, 生后56 天或出院时未用氧为轻度, 吸入氧浓度<30%为中度, 吸入氧浓度≥30%或需CPAP、 机械通气为重度。

1.3 方法由新生儿科医护人员收集早产儿的临床资料, 包括性别、 胎龄、 出生体质量等一般资料, 宫内窘迫、 宫内感染、出生第1 天血红蛋白等出生情况, 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出血、巨细胞感染等并发症, 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 (PS)、 吸入氧浓度、 有创机械通气、 出生2 周内输注红细胞等治疗情况。 根据临床诊断分为BPD 组 (n =104) 和非BPD 组 (n =648)。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s) 表示, 行t 检验; 计数资料以n(%) 表示, 行χ2检验。 将单变量分析显著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752 例早产儿中, 104 例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发生率为13.83%; 低胎龄、 低出生体重、 宫内感染史、 未应用PS、 吸入氧气浓度>40%、 机械通气吸气峰压>20 cmH2O、机械通气潮气量>6 mL/kg、 有创呼吸机天数>3 d、 出生2 周内输注红细胞、 胎膜早破、 未早期喂养等为小胎龄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影响因素 (P<0.05)。 而两组的性别、 民族、 卵圆孔未闭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 见表1。

表1 小胎龄早产儿BPD 组和非BPD 组的单因素分析 [±s, n (%)]

表1 小胎龄早产儿BPD 组和非BPD 组的单因素分析 [±s, n (%)]

因素 BPD 组(n=104)非BPD 组(n=648) t/χ2 P 值胎龄 (周) 28.3±2.1 30.93±0.85 12.607 0.000出生体重(g) 1254±189 1521±173 14.420 0.000性别 男 63 (60.58) 356 (54.94) 1.155 0.283女 41 (39.42) 292 (45.06)民族 汉族 104 (100.00) 636 (98.15) 0.956 0.328维吾尔族 0 (0.00) 12 (1.85)宫内感染史 43 (41.35) 166 (25.62) 11.048 0.001吸入氧气浓度>40% 50 (48.08) 162 (25.00) 23.575 0.000机械通气吸气峰压≤20cmH2O 33 (31.73) 310 (47.84) 9.374 0.002机械通气潮气量≤6mL/kg 26 (25.00) 316 (48.77) 20.413 0.000应用PS 90 (86.54) 618 (95.37) 12.690 0.000有创呼吸机天数≤3 天 19 (18.27) 548 (84.57) 212.364 0.000出生2 周内输注红细胞 25 (24.04) 256 (39.51) 9.161 0.003卵圆孔未闭 73 (70.19) 396 (61.11) 3.149 0.076胎膜早破 54 (51.92) 130 (20.06) 49.225 0.000早期喂养 32 (30.77) 308 (47.53) 10.164 0.001

2.2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选择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 早产儿胎龄、出生体重、 机械通气吸气峰压≤20 cmH2O、 机械通气潮气量≤6 mL/kg、 应用PS、 有创呼吸机天数≤3 天、 早期喂养是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的保护因素 (P<0.05), 而宫内感染史、吸入氧气浓度>40%、 出生2 周内输注红细胞、 胎膜早破是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的危险因素 (P<0.05)。 见表2。

表2 小胎龄早产儿BPD 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论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是一种慢性肺疾病, 病因复杂,是导致早产儿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 临床研究[4]显示, 胎龄在25 ~28 周、 出生体重<1 500 g 的早产儿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概率较高。 本研究中,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为13.83%, 而我国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调查协作组开展的关于BPD 发病率的多中心调查[5]表明, 胎龄<32 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为12.2% (1 511/12 351), 二者结果相近。 胎龄在28 ~32 周、 出生体重在1 000 ~1 500 g 之间的早产儿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概率较高。

影响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因素较多。 本研究中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宫内感染史、 吸入氧气浓度>40%、 出生2 周内输注红细胞、 胎膜早破是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的危险因素。 ①宫内感染。 持续性的宫内感染可增加母体炎性因子及前列腺素水平, 使胎儿肺部炎性因子水平随之升高, 磷脂分解, 造成胎儿肺损伤, 并可引发胎膜早破[6]。②吸入氧气浓度。 本研究中, 吸入氧气浓度>40%时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概率显著升高。 这主要是因早产儿肺部发育未成熟,若肺部持续处于高氧状态, 大量的活性氧与过氧化蛋白引发肺炎性反应, 促使肺泡及肺毛细血管上皮细胞纤维化[7]。 ③出生2 周内输注红细胞。 对于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合、 肺透明膜病、败血症等患儿, 输血会显著增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 这可能与早产儿肺成熟度不足、 肺水肿、 炎性介质、 血容量增加等有关[8]。 ④胎膜早破。 胎膜早破易导致早产和宫内感染[9],增加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概率。

综上所述, 小胎龄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危险因素较多, 临床应重视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防治, 并制定针对性防治策略, 以提高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防治效果。

猜你喜欢

胎膜胎龄早产儿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Toll样受体在胎膜早破新生儿宫内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足月胎膜早破256例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胎膜早破伴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不同胎龄胎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特性比较
胎膜早破和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胎膜组织中MMP-9、MIF的表达和羊水中IL-6水平检测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诊治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