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三嗪治疗梅毒的疗效及安全性

2021-04-29欧新佳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8期
关键词:三嗪梅毒青霉素

欧新佳

(万宁市人民医院皮肤科,海南 万宁 571500)

梅毒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此病主要是由感染梅毒螺旋体所致。苄星青霉素是临床上治疗梅毒的一线药物[1]。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在为梅毒患者应用苄星青霉素进行治疗的基础上为其加用头孢三嗪,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万宁市人民医院2019 年1 月至11 月收治的68 例梅毒患者纳入本研究。其纳入标准是:1)病情符合《梅毒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中规定的梅毒的诊断标准,且经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综合检查得到确诊。2)其本人及其家属均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3)未合并有其他感染性疾病。4)未同时参与其他研究。其排除标准是:1)有糖尿病病史。2)存在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恶性肿瘤或其他系统性疾病。3)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4)存在认知障碍或精神障碍。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苄星青霉素组(29 例)和苄星-头孢组(39 例)。苄星-头孢组患者中有男29 例,女10 例;其年龄为21 ~55 岁,平均年龄(37.65±7.65)岁;其中有一期梅毒患者20 例,二期梅毒患者19 例。苄星青霉素组患者中有男19 例,女10 例;其年龄为24 ~55岁,平均年龄(39.45±5.36)岁;其中有一期梅毒患者15 例,二期梅毒患者14 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相比,P>0.05。本研究经万宁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

1.2 方法

为苄星青霉素组患者采用苄星青霉素进行治疗。苄星青霉素(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1320,生产厂家:苏州二叶制药有限公司)的用法是:肌内注射,每周1 次,每次240 万U。持续治疗3 周。在此基础上,为苄星- 头孢组患者加用头孢三嗪进行治疗。头孢三嗪(生产厂家: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83036)的用法是:肌内注射,每天1 次,每次500 mg。持续治疗2 周。

1.3 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2)两组患者RPR 结果的转阴率。治疗后,对患者进行6 个月的随访。在末次随访时,对患者进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然后观察其RPR 结果的转阴率。3)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参照《梅毒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将患者的临床疗效分为痊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其梅毒滴度降低2 ~4 倍)、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其梅毒滴度降低<2倍)和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未缓解,其梅毒滴度未降低)。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不良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呕吐、头痛、关节痛等。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²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治疗后,苄星- 头孢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痊愈的患者有30 例(占76.92%),为有效的患者有6 例(占15.38%),为无效的患者有3 例(占7.69%);苄星青霉素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痊愈的患者有18 例(占62.07%),为有效的患者有3 例(占10.34%),为无效的患者有8 例(占27.59%)。苄星- 头孢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2.31%)高于苄星青霉素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72.41%),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RPR 结果转阴率、住院时间的对比

治疗后,苄星- 头孢组患者RPR 结果的转阴率为87.18%(34/39),其住院的时间为(7.51±2.02)d,苄星青霉素组患者RPR 结果的转阴率为62.07%(18/29),其住院的时间为(13.21±4.53)d ;苄星- 头孢组患者RPR 结果的转阴率高于苄星青霉素组患者,其住院的时间短于苄星青霉素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RPR 结果转阴率、住院时间的对比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

苄星- 头孢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7.69%)与苄星青霉素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0.34%)相比,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

3 讨论

梅毒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性传播疾病。我国将梅毒列为乙类防治管理病种。此病对人体具有较高的危害性,同时可经母体胎盘传播给胎儿,造成流产、早产和死产等严重后果[2-3]。尽早对此病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的诊断并及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对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临床上根据感染梅毒螺旋体的时间将梅毒分为早期梅毒和晚期梅毒。早期梅毒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生殖器和淋巴结损伤。晚期梅毒患者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异常。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早期梅毒患者的病情在经规范治疗后可得到根治。值得注意的是,在初次接受梅毒治疗后,患者常会产生吉海反应(强效药物大量消灭病原体后其崩解产物引发的全身反应, 具体表现为嗜中性白细胞增加、心搏过速、寒战、高热和头痛等,部分患者可伴有轻度低血压、皮损加重等现象)。有研究表明,处于妊娠期的女性发生吉海反应, 可导致其发生胎儿宫内窒息和早产。世界卫生组织主张在进行梅毒治疗的前一天让患者服用相关药物,以防止其发生吉海反应[4-5]。青霉素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梅毒的首选药物,其中以苄星青霉素最为常用。苄星青霉素是一种敏感性极强、血药浓度较高的二苄基乙二胺盐类长效青霉素,在临床治疗梅毒中具有廉价、使用方便的优势[6]。头孢三嗪属于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和半衰期长的特点。此药可有效杀灭细胞外的梅毒螺旋体,稳定β- 内酰胺酶的水平。有研究指出,此药具备较强的组织穿透能力,可以有效灭杀侵袭中枢神经系统的梅毒螺旋体[7]。为了分析用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三嗪治疗梅毒的疗效及安全性,笔者对万宁市人民医院2019 年1 月至11 月收治的68 例梅毒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苄星- 头孢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2.31%)高于苄星青霉素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72.41%),P<0.05。治疗后,苄星- 头孢组患者RPR 结果的转阴率(87.18%)高于苄星青霉素组患者RPR 结果的转阴率(62.07%),其住院的时间〔(7.51±2.02)d〕短于苄星青霉素组患者住院的时间〔(13.21±4.53)d〕,P<0.05。苄星- 头孢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7.69%)与苄星青霉素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0.34%)相比,P>0.05。

综上所述,对梅毒患者采用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三嗪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显著提高其RPR 结果的转阴率,且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三嗪梅毒青霉素
猪青霉素过敏怎么办
细菌为何能“吃”青霉素
青霉素的发明者—莱明
三嗪—罗丹明型铁离子荧光探针的合成及性能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新型三嗪类氮-硅成炭剂的合成及其热稳定性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内含双二氯均三嗪基团的真丝织物抗皱剂的合成
三嗪型二苯乙烯荧光增白剂的研究进展
注射青霉素前为什么要做皮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