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锡常一体化背景下建设无锡枢纽经济中心城市的路径研究
2021-04-29唐古力张宝贤陶蕴彬朱敏杰王国新唐古力张宝贤陶蕴彬无锡太湖学院会计学院朱敏杰中共锡山区委改革研究和促进中心王国新无锡交通产业集团
唐古力 张宝贤 陶蕴彬 朱敏杰 王国新(唐古力、张宝贤、陶蕴彬,无锡太湖学院会计学院;朱敏杰,中共锡山区委改革研究和促进中心;王国新,无锡交通产业集团)
■ 前言1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苏锡常一体化发展战略布局是适应经济结构转型、增速换挡、驱动转换的科学决策,尤其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苏锡常一体化发展思路愈发得到重视。2020年4月,首届苏锡常一体化发展合作峰会召开,三方进一步明确了区域协同发展、优势互补的战略合作方向,以期实现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及科技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在此背景下,无锡结合自身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数字经济赋能、总部经济引领、枢纽经济支撑的发展思路,其中建设枢纽经济中心城市是无锡打造要素集聚力、强化产业竞争力、塑造区域影响力的关键举措与有益探索。鉴于此,本文立足苏锡常一体化的建设背景,探究无锡建设枢纽经济中心城市的路径,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无锡建设枢纽经济中心城市的内涵剖析
明确无锡建设枢纽经济中心城市的内涵是科学、高效、精准探究苏锡常一体化背景下建设无锡枢纽经济中心城市路径的基础与前提。本文立足交通、产业、辐射带动能力三个维度,构建无锡城市枢纽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期阐述无锡建设枢纽经济中心城市的内涵。
(一)交通维度:交通枢纽基础设施和综合交通体系
四通八达的交通要素是现代化枢纽经济中心城市的基础要求,因此无锡建设枢纽经济中心城市的首要内涵是要强化交通枢纽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立体、高效、科学的综合交通体系。再以交通枢纽基础设施和综合交通体系为一级评价指标,分别设置区位优势、设施设备、通达范围、运输便捷度、运量规模、综合交通运输成本为二级指标及下属23个三级指标,以期衡量无锡建设枢纽经济中心城市的水平,这也为如何建设枢纽经济中心城市指明了方向。
(二)产业维度:枢纽产业发展
产业是枢纽经济中心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与底层逻辑,因此无锡建设枢纽经济中心的核心就是要大力发展枢纽产业,以期实现区域经济的高效创新、科学协同及优势互补。本文设置了枢纽产业发展的一级指标,具体包括产业规模、产业集中度、产业关联度三个二级指标及下属11个三级指标,科学衡量无锡建设区域枢纽经济中心城市的产业集聚水平。从产业维度来看,未来无锡枢纽经济中心城市的建设路径可以围绕枢纽产业发展来展开。
(三)辐射力维度:枢纽辐射带动能力
辐射带动力是衡量枢纽经济中心城市的重要指标,因此本文基于苏锡常一体化的发展方向,结合无锡市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及区域发展定位,形成枢纽辐射带动能力一级指标,下设经济总量、辐射力、影响力三个二级指标及8个三级指标,从多个层面来评价无锡市在区域经济中的经济影响力、产业辐射力、发展带动力,无锡建设枢纽经济中心城市也应该以此为思路,优化自身的路径选择与战略规划。
■ 苏锡常一体化背景下建设无锡枢纽经济中心城市的路径
基于前文对于苏锡常一体化背景下建设无锡枢纽经济中心城市的内涵分析,结合无锡自身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的发展实际与主要方向,综合考虑无锡在苏锡常一体化协作中的定位与优势,笔者围绕枢纽中心城市的“交通圈”“经济圈”“创新圈”内涵,从无锡交通体系建设、支柱产业培育、辐射能力建设三个层面探究无锡建设枢纽经济中心城市的路径。
(一)发挥苏锡常地理中心的区位优势,构建集海陆空地为一体的“交通圈”
发挥苏锡常地理中心的区位优势,构建集海陆空地为一体的“交通圈”,这是苏锡常一体化背景下无锡建设枢纽经济中心城市的首要内容。交通强国是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与有益探索,在《交通强国江苏方案》中无锡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定位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交通重要程度仅次于省会南京。在苏锡常一体化的合作备忘录中,无锡在区域交通的互联互通中不仅有着先天的地理中心区位优势,而且在大交通体系融合中也有后发优势。鉴于此,无锡要将建设海陆空地为一体的“交通圈”放在首位,不断完善海上、空中、陆上、地下四个维度的立体交通架构,优化京沪铁路、沪宁城际、京沪高铁、宁杭高铁等铁路运输;优化保障措施,加速丁蜀机场建设,实现与苏南硕放国际机场的互补等;最终为无锡建设枢纽经济中心城市塑造高效的交通环境。
(二)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打造以数字经济为中心的“经济圈”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打造以数字经济为中心的“经济圈”,这是苏锡常一体化背景下无锡建设枢纽经济中心城市的核心步骤。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核心,无锡打造枢纽经济中心城市必须要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聚,真正形成自身的产业影响力、竞争力、号召力、辐射力。综合无锡产业发展现状、未来产业发展前景及苏锡常产业协同方向等要素,无锡应该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以物联网产业为龙头,发展具有前景的云计算、区块链、集成电路等新兴信息技术产业,不仅具有极高的科技含量,能够带来产业链条上的高产品附加值;同时也为无锡经济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目前,无锡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产业链条上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但仍必须高度重视的是,无锡在人才、资金、龙头企业的引进等层面仍存在短板,必须高度重视短板的补齐,通过优化营商环境、转化政府职能、出台优化政策,吸引优质人才、头部企业、发展资金,助力无锡新一代信息产业做大做强,打造以数字经济为中心的“经济圈”,为无锡建设枢纽经济中心城市奠定扎实的经济基础。
(三)依托苏锡常一体化协同创新资源,塑造以总部经济为支撑的“创新圈”
依托苏锡常一体化协同创新资源,塑造以总部经济为支撑的“创新圈”,这是苏锡常一体化背景下无锡建设枢纽经济中心城市的重要补充策略。苏锡常一体化协同创新发展是无锡集聚创新要素资源的战略性机会,面对长三角一体化、珠三角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等区域经济规划的激烈竞争,无锡要注重总部经济建设,要经济吸引科技创新企业和各行各业的头部企业将总部落户无锡,加速创新要素、资本要素、人才要素的高效集聚。为更好地落地总部经济,无锡应该进一步在财政扶持、税收优惠、配套设施等方面狠下功夫,强化优惠政策的落地效率与效能,真正让头部企业感受到无锡效率、无锡速度、无锡服务,从而提升无锡的知名度、影响力、美誉度,真正塑造以总部经济为支撑的“创新圈”,提升无锡作为枢纽经济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
■ 研究结语
总而言之,苏锡常一体化是苏南地区适应经济新常态,应对经济全球化竞争、引领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与战略探索;而建设枢纽经济中心城市是无锡明晰自身在苏锡常一体化战略中的区域定位、发挥自身资源禀赋、实现区域协同互补的必然选择与科学尝试。无锡要构建枢纽经济中心城市,必须立足交通、产业、辐射带动能力三个层面实力的强化,具体来说就是:在交通层面应该发挥苏锡常地理中心的区位优势;在产业层面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在辐射力层面要充分利用苏锡常一体化协同创新资源,最终构建集海陆空地为一体的“交通圈”、打造以数字经济为中心的“经济圈”、塑造以总部经济为支撑的“创新圈”,最终建设成为影响区域、带动全省、辐射全国乃至世界的枢纽经济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