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态”教育理念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1-04-28王素红
王素红
[摘 要] 教师根据“T态”教育理念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横向的跨学科、融学科的资源发掘;另一方面是纵向的学科资源的深度发掘。在“T态”数学教学中,横向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广度,纵向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深度。
[关键词] 小学数学;“T态”教育理念;融创教学
“T态”教育是指“在数学教学中横向广泛联通资源(记作‘—),纵向逐步推进任务(记作‘丨),并进行纵横复合(记作‘T)的一个过程”。基于“T态”教育理念,实施数学“融创教学”,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横向的跨学科、融学科的资源发掘;另一方面是纵向的学科资源的深度发掘。在“T态”数学教学中,横向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广度,纵向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深度。
“T态”教育分为四个环节:定向、筹划、实施和展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进行深度研究。
一、定向:聚焦研究内容,确定研究主题
定向要聚焦研究内容,从而确定研究课题。这种课题的确定,不仅是名称的简单落实,更是通过课题将研究的脉络、意蕴等展示出来。研究主题是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灵魂。
确定研究的主题可以基于单元教学来实施,也可以跨单元、跨学科,形成一种综合性的课题研究。比如,在学习“圆柱和圆锥”后,笔者发现,教材中对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进行了深度研究,对立体图形的侧面积、表面积也进行了深度研究,但是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关系却缺乏有效的沟通研究。聚焦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笔者设计了一节数学课“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引导学生深度探究,一方面能填补教材的空白,另一方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事实上,立体图形可以由平面图形变换(如平移、旋转等)而来,而平面图形也可以看作立体图形的一部分。有了明确的研究主题、研究定向,教师要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让学生熟练掌握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同时要有意识地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主题教学奠基、渗透。搭建学生基于主题的研究框架,甚至可以将研究的内容细分为诸多研究任务。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学生一起商讨研究主题。只有当研究主题成为数学学习的一种内在需求,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课题研究中。
二、筹划:明确学习任务,小组合理分工
明确学习任务,合理进行分工,可以采用两种分组方式:一是同质性分组,就是将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等相当的学生放到一组;二是异质性分组,就是同一小组中有着不同水平的成员。一般而言,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往往采用异质性分组,这样便于组内交流和组际互动。当然,学生的角色在小组中可以发生改变。比如,学生在收集材料的时候,可以相互协作,将实验材料准备到位;在操作的时候,为了准确,也为了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学生可以轮流操作;在记录的时候,为了保证数据的精准,小组成员可以对记录的数据进行互相检查;在总结的时候,小组成员可以互相补充。基于“T态”教育理念,小组分工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在小组分工阶段,每一位学生都能明确自己的职责,也明确小组的职责,他们都能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学习的准备中。
小组的任务应当是整体性的,对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有着规范、引领等作用。当教师出示学习任务后,所有的小组成员都能积极筹划。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明确自己的职责,在分工时,能顺利转换角色,发挥团队精神。
三、实施:引领抱团发展,促进合作学习
基于“T态”教育理念的数学教学,不仅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探究,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更要注重引导学生“抱团”发展,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T态”的数学合作,学习小组不能像一盘散沙,是基于学生自主学习上的合作。学生对数学学习任务可展开组内、组间的交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导学单”引导学生。
“T态”数学教学任务的设计有三种:一是链式的任务设计;二是枝式的任务设计;三是环式的任务设计。通过任务设计,教师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在“T态”学习中,教师能主动调用自身的已有知识经验、生活经验等,从各个方面对数学新知予以探究。在实践探索中,有小组成员展示了长方形、正方形、直角三角形、半圓、直角梯形等可以旋转的模型。通过“转一转”活动,平面图形转化成立体图形,从而让学生明白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联。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数学知识,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可以先猜想后验证,也可以一边猜想一边探究。有小组成员根据体积的推导过程,用长方形纸卷成圆柱的侧面、折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侧面,从而建构起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的侧面积;还有学生通过“叠一叠”的方式,将许多圆叠加成圆柱体、将许多长方形叠加成长方体等,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在与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笔者还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动态展示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底面周长,通过平移形成侧面积的过程,从而建构了侧面积的统一公式,即“底面周长乘以高”,学生能够感悟到“连线成面”“积面成体”的数学规律。
四、展评:延伸任务需求,扩大融合范围
“T态”教育以“学必博采,行必笃达”为教育理念。“T态”的教育理念,需要以任务为先导,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展示,从而扩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学生汇报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倾听、交流,从而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更加显著、成果更加丰硕。在展示的过程中,学生们求同存异,因而能让他们对所学的知识形成“大概念、大观点”。
在“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展示课中,有学生在将长方形纸卷成圆柱体、将长方形纸折成长方体的过程中,认识到长方体、圆柱体等直柱体侧面积计算的内在一致性;有的学生在卷长方形纸的过程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用同一张纸折成、卷成圆柱体,是用宽作为底面周长的圆柱体体积大,还是用长作为底面周长的圆柱体体积大?”有的学生在旋转展示的过程中提出:“长方形纸是等底等高的直角三角形面积的两倍,为什么旋转起来形成的圆柱体的体积却是圆锥体体积的三倍?”通过展示,学生的认知范围逐渐扩大,形成了新的更有深度的探究任务。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合作学习的态度等进行评价,从而不断地激励学生开展自主性、合作性的学习。通过展示,学生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会走得更远,同时增强了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
在创新“T态”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已知转向未知,从复杂转向简单,从抽象转向具体,从而保障学生学习数学的连续性、联动性。这样,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就不是机械的碎片,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打破学科界限,数学教学才能真正地融会贯通,实现“T态”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光磊,于伟.教育文化研究:走向教育生活与教师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16):3-7.
[2]丁念金.中国教育文化中的最高价值[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2):11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