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2021-04-28夏晓佳陈香玉

时代汽车 2021年8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课程

夏晓佳 陈香玉

摘 要:新形势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延伸,汽车行业也开始向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却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程与实践脱节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影响了学生“特色化”的发展,并且还在很大的程度上,不利于学生职业化与多样化的延伸。因此,本文首先提出了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之后,结合现状,针对性的制定出科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措施。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分析重点,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 混合式教学模式 改革

1 问题的提出

从一定的程度上看,《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属于职业化的基础课程,不仅涉及的内容较为广,并且涉及的领域较为广泛与复杂,信息量较大[1]。很多知识点抽象化较高,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理解。随着信息化技术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新能源汽车也开始向着更高的方向实施发展,并且对新能源汽车服务的技术技能人才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新能源汽车主要部件电机、电控和电池需要用到大量的电工电子知识,但是,在《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实践的过程中,不少教师还在使用传统的“讲为主、练为辅”的教学方式。此种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学习起来比较的困难,并且学习兴趣还会出现下降的趋势,甚至最后的学习效果也不理想[2]。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还出现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也需要在“理实虚、教学做”一体化课堂的基础上,秉承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想,满足线上和线下“课前导入、课中实施、课后拓展”的混合式课程的发展需要,为下一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还需要跟随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脚步顺应时代的发展路径,加大后续电控系统、车载网络等内容建设[3]。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认知整体的工作过程,提升学生的认知,加大实践性,增强学生的职业化核心竞争力。鉴于此,如何开展电工电子技术的育训结合的教学模式建设?如何更好的衔接后续课程?就成为了目前形势下,众多职业化教师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

2 混合式教学改革的需求

2.1 知识目标和技能需要细化

从目前的形势上看,此门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程,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并且难度较大,例如:直流电、交流电、半导体等内容。这些课程中,大部分知识的衔接性不足,并且相互处于独立的状态[4]。只有学好这些内容知识,那么才可以为后续的课程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此时,不仅需要掌握电工与电子电路的基本知识的相关基础技能,还可以学会使用本课程的知识点,分析问题,并且有效的解决问题。从知识目标的角度看,需要掌握直流与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保持有效的基本方式分析。理解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低压电器、半导体器件、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等部分知识点的逻辑性。从能力目标的角度看,需要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的基础上,学会基本电学量的测量,正确的读图,并且完成对应的计算计划。

2.2 需要融合“理实虚、教学做”一体化课堂与在线学习

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最为基本的要求就是“必需、够用、实用”,为了增加自身的认知,保持合理的知识目标延伸,加大能力目标建设。在课程建设之前,教师可以使用动画视频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将理论知识部分和实际的案例相互结合起来,在真实的实践场景中,进一步延伸学生的应用能力。在一体化课程的基础上,统筹发展,加大基础建设,保持理实虚一体化的多元化教学方式发展[5]。在实施发展的历程中,不仅延伸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并且增强了对应的知识能力。

2.3 增强教师、学生自主性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延伸,信息化技术为各个领域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此时,教师可以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的方式,结合碎片化的建设和延伸,保持网络教学资源自主化课程有效发展。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现实的需要,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满足纵向与横向的发展计划。重组教学过程,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加大自主的学习与探究,保持独立的设计内容,有效的延伸知识点,提升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

3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路径

3.1 教学活动设计

在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秉承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想,以学生为本,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理的引导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起来,以此来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向着职业化的方向实施发展。学生也可以根据实际价值的行动产品,从整体的角度思考问题。实验教学活动也需要使用实训课程和虚拟实训课程的建设需要,保持合理化的建设,为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提高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学生也可以根据线上的网络教学平台,加大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知识的反馈性,保持内容的可复制性。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测评,保持教学的反馈性,并根据真实的数据评价,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增强知识的互动性。

3.2 教学组织与实施

第一,在上课之前,教师需要导入課程知识。学生在不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下,就完成在线的学习。在动画视频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激发。例如:电机的结构原理部分,就可以使用动画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抽象的内容转变为直观的课程知识。之后,教师就可以根据文本、挂图等内容的补充,引导学生实现能力测试,并且在网络平台中,更加直观的反馈过来。此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反馈情况,针对性的制定出科学的解决措施。第二,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使用案例导入的方式,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学生就可以在“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路径建设中,分析基本的技能,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在汽车电器、电控等典型应用中,分析“为什么学?学什么?”例如:在学习直流电相关的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汽车电路特点进行有效的导入。之后,还可以使用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方式,将理论和后续的知识相互结合起来。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分析后续的知识脱节问题,并提高综合性知识的应用,引入实际的汽车案例[7]。最后,可以进行讲解与讨论结合的方式。转变传统理念下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学生的综合性素养。在实际案例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的思维,在思考中达到举一反三的境界。可以使用实物演示的方式,针对于继电器、二极管、三极管等内容实施有效的建设,学生也可以使用认知,加大感官的激发。然后,可以使用仿真技术的应用的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案例中,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加大难度的理解。例如:在讲解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三极管放大电路相关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仿真或者是理论知识的部分,加大图形的简化性,提升图形的辨识度,用直观的图形、动画演示其工作原理,这就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可以使用课程小结的方式,也就是使用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改革,提高学生对知识重点的强化。第三,课外延伸的环节。需要选择汽车的典型案例,强化综合性的理解能力,在独立的单元测试中,使用网络平台,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基础准备。建立完善的教学资源库,构建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完善的教学保障条件,通过实验加深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

4 总结

随着社会的进步,在实施《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混合式改革的历程中,需要教师秉承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想,转变传统的认知和理念,对教学内容实施合理的重构,建立“企业要求、岗位需求”的发展目标。结合一体化课堂与在线学习,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汽车为基础,使用汽车典型实际案例、虚拟仿真等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合理的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保持课程的有效衔接性。在汽车类职业培训的基础上,增强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对应的应用性价值,并向着智能网联、无人驾驶等技术的方向实施延伸和发展。发挥学生的个性,彰显了职业教育的特色。

参考文献:

[1]江敏,周琴,齐龙.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施——以“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为例[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20(06).

[2]张峰玉.深化“三教”改革《汽车客户关系管理》新形态教材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  内燃机与配件. 2020(11).

[3]王文兰.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式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高职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03).

[4]毛风华.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综合改革探索与实践——以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智库时代.2018(46).

[5]梁晓东.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落地生根——以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云商学院改革探索为例[J].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8(06).

[6]袁妙琴,高昀.通信行业下的高职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 现代职业教育.2016(24).

[7]杨磊,姚道如,曾凡灵. 信息化背景下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汽车实用技术. 2020(15).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混合式翻转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外语师资的要求及建设策略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媒体广告制作》课程中的应用
浅谈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声乐课程教学的应用与实践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