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脐血维生素D与婴儿早期湿疹的相关性研究

2021-04-28唐学武王文革

空军航空医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脐血湿疹婴儿

唐学武,王文革

随着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居住环境等因素改变,婴儿湿疹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婴儿湿疹多表现为红斑、丘疹、干燥、脱屑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渗出,主要分布于患儿颜面、四肢、外阴等部位,可伴随有严重的瘙痒感[1-2]。湿疹是儿童最早出现的过敏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可逐步出现哮喘、过敏性鼻炎、食物过敏等其他过敏疾病,此为过敏性进程[3]。维生素D(vitamin D,VD)作为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必需的营养素之一,其经典作用是对钙磷代谢的调节,但随后科学家发现VD在靶细胞内与其受体结合后对相关靶基因的转录和表达以及免疫系统进行调节,从而发挥其生物学效应。有研究发现,5岁以下儿童VD水平可能与湿疹的发生密切相关,当VD不足或者缺乏时湿疹发病率增加[4],此外也有研究指出VD参与免疫调节,VD缺乏引起免疫失调和皮肤屏障功能障碍,从而导致儿童湿疹的发生[5-7]。早期发现易患人群和致病的风险因素并及早采取预防措施是降低婴儿湿疹发生率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进一步明确上述研究观点,笔者探讨了脐血VD水平与婴儿湿疹的关系,为临床防治婴儿湿疹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收集2018年10月—2019年6月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妇产科155例新生儿脐带血。纳入标准:在我中心产科出生的足月健康新生儿;出生体质量 2 500~4 000 g,胎龄37~41+6 周;法定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本研究参考施萍[8]、Harvey等[9]所提到的脐血VD水平标准:15 ng/ml为缺乏,20 ng/ml为不足,>20 ng/ml为正常。根据脐血VD水平分为3组:缺乏组112例、不足组26例,正常组17例。155例新生儿脐血VD浓度中位数为14.73 ng/ml,平均值为(14.54±6.21)ng/m1。根据患儿42 d时有无湿疹,分为湿疹组(127例)和无湿疹组(28例)。排除标准:先天畸形;出生后有胎粪吸入、缺氧缺血性脑病、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出血症等新生儿疾病;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异常者;患儿家长在研究过程中不愿意继续进行,向主管医师提出中止要求的或随访无法完成的。在新生儿出生时收集脐带血标本4 ml冷藏于-- 4 ℃冰箱,在24 h内离心(3 000 r/min离心,5 min),分离后获得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脐血VD的含量。本研究已获得了空军特色医学中心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进行了登记。在进行本项研究之前,所有新生儿的监护人均已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①问卷调查:出生后24 h内记录新生儿及母亲的相关信息,包括新生儿的分娩方式、胎龄、性别、出生体质量、出生身长,及母亲孕期体检情况(孕期正常,孕期不正常:妊娠合并贫血、甲减、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年龄和既往过敏史。②检测方法:用自动多功能酶标仪、恒温水浴锅、微量振荡器、半自动洗板机等设备通过ELSIA测定脐血VD,VD试剂盒(产品批号:J44753)购自英国艾迪斯公司。

1.3 随访分析 所有受试者42 d来我科做体检时检查患儿,进行有无湿疹的诊断,同时对家长进行现场问卷调查。湿疹的诊断采用《湿疹诊疗指南(2011年)》[10]的诊断标准,并记录母亲哺乳期是否食用海鲜类食物(虾、蟹、鳕鱼等)、婴儿出生15 d后有无补充维生素D等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及风险评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湿疹发生的危险因素。应用Medcalcv 19.0.4医学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目的是评估脐血VD对婴儿湿疹发生的预测价值;利用GraphPad Prism 8.0.2.263作图软件进行作图。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影响脐血VD水平相关因素的分析 按VD水平分层后,分析新生儿和孕妇的基本信息与脐血VD水平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胎龄、母亲既往过敏史可影响脐血VD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

表1 影响脐血VD水平相关因素的分析[例(%)]

2.2 与脐血VD浓度的关系 经相关性分析,脐血VD水平20 ng/ml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45,P<0.05),并且经风险评估分析显示脐血VD水平20 ng/ml是婴儿发生湿疹的危险因素(RR=1.615;95%CI:1.026~2.542),说明脐血VD水平不但与婴儿湿疹密切相关,而且当其缺乏是可能是湿疹的危险因素之一(表2)。

表2 在42 d湿疹组和正常组与脐血维生素D浓度的关系[例(%)]

2.3 影响婴儿早期湿疹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婴儿42 d有无湿疹作为因变量,以新生儿性别、分娩方式、母亲哺乳期是否食用海鲜、脐血VD水平和出生后是否补充VD为自变量,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脐血VD低水平、哺乳期食用海鲜可能是婴儿湿疹发病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婴儿早期湿疹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4 脐血VD水平对早期婴儿湿疹的预测价值 脐血VD的ROC分析结果显示,脐血维生素D对婴儿湿疹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1)。

图1 脐血维生素D水平与42 d婴儿湿疹预测价值的ROC曲线

3 讨论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过敏性疾病,在婴儿中的发生率较高,最早出现时间为出生1个月左右[11-13]。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其可能与遗传因素、免疫功能、家庭环境因素等因素有关[14]。经研究证实VD除有经典的调节钙磷平衡和维持骨骼健康等作用,还与许多疾病都有一定相关性,而其中免疫调节作用与儿童过敏性疾病密切相关[15-17]。VD作为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近年来其对人体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有学者指出,VD具有免疫调节功能,能够有效抑制炎症因子的活性,具有一定的抗过敏、抗炎作用[2,18],当机体内出现炎症反应或过敏反应,VD会逐渐减少[18]。VD对机体的免疫系统[19]和皮肤屏障功能[20-21]均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VD不仅可促进巨噬细胞产生抗菌肽,从而减少树突状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而且还可以促进CD4+T细胞分化为调节性T细胞,进而调节Th1/Th2的平衡,抑制Th2分化,减少B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和IgE,降低湿疹的发生[22]。同时,国外研究显示,在跟踪随访的239名儿童中,出生时脐血VD水平与婴儿湿疹的发病率呈负相关[23]。有研究发现,当新生儿脐血VD水平20 ng/ml时,早期湿疹的风险增大,而VD含量每增加4 ng/ml,则发生湿疹的风险将下降13%[24]。本研究中脐血VD水平与婴儿湿疹具有相关性(P<0.05),脐血VD低水平也可能是42 d内婴儿发生湿疹的风险之一,这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24-25]。本研究中脐血VD水平对婴儿湿疹的ROC曲线显示,显示脐血维生素D含量低对婴儿湿疹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国内研究显示,70例湿疹患儿均口服VD制剂,检验治疗前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的水平改变情况,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明显减低,而且患儿湿疹样症状有所改善[26]。此外,也有研究显示,临床上婴儿补充VD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湿疹的发生[27],并且发现婴儿每天摄入超过4.309 mg的VD,湿疹的发生率显著降低[28]。有研究指出,VD也能够诱导调节T细胞,而T细胞具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增加VD的摄入能够降低机体的免疫反应,增加皮肤的屏障作用,改善湿疹症状[29]。本研究显示,脐血维生素D对婴儿湿疹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上述充分说明VD与婴儿湿疹密切相关,脐血VD缺乏会增加儿童湿疹患病率,因此,为了降低婴儿湿疹发生的可能性,母亲妊娠期和出生后婴儿适量补充VD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研究亦发现母亲哺乳期食用海鲜是婴儿湿疹发生的危险因素,这与Akelma等[30]、宾博平等[31]的研究结论一致,这可能是海鲜类食物中的高过敏性大分子物质可随着母乳进入婴儿体内,从而引起湿疹的发生。因此,在哺乳期少食用海鲜对预防湿疹及其他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脐血VD水平与婴儿湿疹的发病密切相关,并且脐血VD低水平可能是婴儿发生湿疹的危险因素之一,且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同时发现脐血VD水平普遍偏低,建议母亲应在孕期适当补充VD,进一步升高脐血中的VD含量,从而降低婴儿湿疹的发病风险。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纳入的研究对象数量较少,没有详细记录婴儿出生后补充维生素D的频率及剂量,后续研究将扩大样本量,补充湿疹与维生素D相关因素的研究,进一步探讨婴儿湿疹的发病机制。

猜你喜欢

脐血湿疹婴儿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艺术家婴儿推车
儿童湿疹治疗和护理方法早知道
脐血白细胞介素6水平对早产儿脑损伤程度及后期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影响研究
总有过敏、湿疹,可能是太讲究卫生惹的祸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分娩方式对重度妊高症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的新生儿脐血血气指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婴儿为何会发笑?
脐血铅浓度与新生儿端粒长度的相关性
婴儿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