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与课程发展的基本概念探讨

2021-04-28简楚瑛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基本概念决策课程

简楚瑛

【摘要】在学前教育领域,与课程和课程发展相关的基本概念尚未达成共识。概念的澄清,有助于沟通时的有效交流。本文深入探讨与课程、课程发展相关的基本概念,分析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明确课程发展决策的相关内容,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奠定基础。

【关键词】课程;课程发展;基本概念;教学;决策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21)10-0014-05

概念的澄清,有助于沟通时的有效交流。在学前教育领域,与课程和课程发展相关的基本概念尚未完全达成共识。因此,本文尝试梳理、澄清与课程、课程发展有关的一些基本概念,作为理论与实践之间对话的基础。

一、课程概念

若将课程视为产品,则可将各种教学参考资料、幼儿园自己研发整理的资料册以及幼儿园教师撰写的活动方案等都称为课程。若将课程视为科目、领域、活动或是学习内容,则能理解为什么幼儿园的一日作息表多是以学习内容为重点了。如果设计的课程内容与形成性评量、总结性评量的指标一样,那是将课程视为预期的、有意图的学习结果的概念去理解它了。如果将教师与幼儿互动生成的内容及教师运用教学策略分析后呈现出来的内容均称为课程,那是将课程视为幼儿学习到/经历到的经验的概念去理解它了。综合这些分析可以看出,课程的概念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笔者认为,课程应当具备如下特质。

一是以教育目的、成果或是预期的学习结果为导向。

二是有事先的计划、实施的过程以及对学习结果的评估。

三是内容可以有科目、教学参考资料、学习机会、活动等不同的呈现方式。

二、课程相关名词

随着课程概念的不断发展,一些阶段性或是过程性的课程相继出现。这些相关名词均有特定的含义。

第一种是依课程发展过程将课程细分如下。〔1-3〕

1.意识形态课程(ideological curriculum)

意识形态课程又称为理想/理念课程(ideal curriculum)。这常常是研究者等针对当下教育、课程提出的建议。这些建议反映了他们提倡的特定的价值观及期待的课程取向。这类课程往往强调的是“应然性”,离能在实践中运用的课程还有一定距离,需要经历多元的转化历程才可能有在实践中检验的机会。

2.正式课程(formal curriculum)

正式课程也被称为书面性课程(written curriculum)。这种课程比意识形态课程更具体,旨在促成教育目的的实现。不同的教育情境、层级都会有该情境、该层级的书面性课程。可在各种情境与层级应用的书面性课程则被称为一般性的书面性课程(general written curriculum),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

3.知觉课程(perceived curriculum)

知觉课程是存在于教师心中的课程(curriculum of the mind),因为每位教师对政府或是教育机构发布的正式课程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诠释。

4.运作课程(operational curriculum)

运作课程也被称为传授课程(taught curriculum),是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产生的课程。

5.经验课程(experiential curriculum)

经验课程是指儿童学习到/体会到/经验到的课程,也被称为习得课程(learned curriculum),即儿童在教育机构所获得的技能、知识等。

6.支持性课程(supported curriculum)

支持性课程是指協助课程实施的资源,如教学参考资料等。

7.评价课程(assessed curriculum)

评价课程指的是要被评价的课程。

8.隐性课程 (hidden curriculum)

隐性课程是指教育机构非正式发布的教育措施,如学习环境创设、文化传承等,对儿童的学习具有潜在且深远的影响。

依据课程发展过程,从理念层面至儿童经历到的层面来分别命名课程,确定其含义,能让研究者明确该课程的功能。需要明确的是,这些课程是同时存在的,不是有某一种课程,另外的就不存在了。

第二种是依课程的功能,将课程分成基本课程与充实课程。〔4〕

1.基本课程(basic field of learning)

基本课程指的是所有儿童(至少是90%的儿童)都应当学习的、基本的、重要的内容。这类课程又可分成两种课程形式。

(1)结构式课程(structured curriculum)

结构式课程亦可称为预设课程,指的是学习的内容、顺序、评价等都有事前详细的规划,如单元/主题课程的教学参考资料等。

(2)非结构式课程

非结构式课程是指学习的目标、内容、评价等未经事前详细的规划、安排,也不需要进行精准的评价的课程。生成课程(emergent curriculum)就属于这类。

2.充实课程(enrichment curriculum)

充实课程属于扩充式的课程。笔者将幼儿园的特色课程归为此类。这类课程也可以分成结构式课程与非结构式课程。

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去细分课程,除了上述划分外,还有另外一种五分法,即将课程划分为五种功能(见图1)。

(1)基本教育课程

基本教育课程是为儿童提供的全体儿童都需要学习的课程。

(2)专长教育课程(specialized education)

专长教育课程是为儿童提供促使其开展深入学习的课程,即从事专业工作所需学习的课程。许多滑雪、体操、音乐、舞蹈等职业工作者从小就开始的专业学习课程就属于专长教育课程。

(3)试探教育课程(exploratory education)

试探教育课程是为儿童提供的支持儿童探索自己兴趣的课程。

(4)充实教育课程(enrichment education)

充实教育课程的重点是针对儿童欠缺的给予补充、拓展,或者深化儿童的学习经验,强调的是丰富儿童学习的内容。

(5)特殊兴趣教育课程

顾名思义,特殊兴趣教育课程是指满足儿童特殊兴趣的课程。

依据课程的功能与结构化程度来细分课程,提醒我们思考学习是否应该有一些基本的、核心的内容,比如日常生活知能的培养、基本礼仪的学习等;学习内容的提供是否可以更个性化一些,比如专长教育、充实教育、试探教育等。我们在为儿童安排学习内容的同时,有必要为儿童提供具备不同功能的学习机会。

第三种是按从中央层级到班级层级发展的课程序列细分课程。〔6〕

1.课程政策(curricular policies)

课程政策有宏观政策与微观政策之分。中央层级的课程指引/课程纲要、省/市/县层级的课程实施细则、教育机构的课程取向等均属于宏观的课程政策。如果是由教育机构或是教师决定用整合的方式、分科/分领域的方式还是用个别活动的方式来组织、呈现学习内容,则属于较微观的决策。

2.学习方案(programs of study)

学习方案是指教育机构为儿童提供的完整的、成系列的学习经验, 包括大团体课程、小组课程、活动过渡环节的设计等。

3.学习学科/领域(courses of study)

学习学科/领域是指按分科或是分领域方式组织课程,每个学习学科/领域由几个有关联性的学习主题/单元所组成。

4.学习主题/单元(theme/units of study)

主题和单元常被混着使用,但也有人是将之分开运用的。通常单元是指学习学科或是领域里的一个子集,是一组经过组织的、彼此有相关性的学习经验。一个单元的课程通常持续1~4周。主题则通常持续时间更长,大多是跨领域组织学习内容的。

5.活动(activity)

活动是指以实现少量的行为目标为目的呈现的学习内容。教师组织开展的活动,如果不强调其与其他活动以及与教育/教学/课程目标的关联性,那么这个活动就是独立存在的,很难产生真正、持久的学习效果。

三、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论述的多元化,课程与教学概念的转变也引发了课程与教学关系的变化。〔7〕

一是课程强调的是“教什么”的问题,教学强调的是“如何教”的问题。课程是教育方案、教育计划、教育经验,是蓝图。教学是教育方法、教学活动以及课程(蓝图)实践。〔8〕

二是课程的决策讲究计划性, 教学的决策讲究方法论。〔9〕

三是课程强调的是指标性、预期性的学习目的与成果。教学强调的是教学者与一位或多位学习者间的互动及其过程。〔10〕

四是课程发展涵盖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属于高度特定的活动,焦点在教与学的方法上。教学是整个课程计划、发展中的一部分。课程与教学不是同一件事,但它们的确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联结关系。

四、课程发展特性

课程发展一词,英文为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或是curriculum development。前者意指课程演进的过程以及课程之纵向历史性的演变。 后者表示的是课程横向结构的发展,也是本文所指的,是创造、编制與修订课程的完整过程,包含课程设计、实施/运作与课程评价阶段,是一个循环的发展过程。整体而言,课程发展至少有以下特性。

1.课程发展是不可避免且必须的

现代社会快速变迁,大量知识不停推陈出新,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等也都随之不断改变,使得学习方式日益多元化。课程不再只是一成不变的科目与分门别类的知识,应当依社会脉络、教学情境和儿童需要而修改。因此,课程发展是必须且不可避免的。

2.课程是逐渐发展变化的

教育是人类的一项社会活动,会因为社会、时代的改变而改变。课程是教育的一部分,当然也会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渐变化。

3.课程发展是系统化的

课程发展不只有垂直(中央─地方─教育机构─班级)系统上的规划,还应当包括横向(不同学科/领域间、知情意目标间等)的协调,需要全面考虑并且建立一套有计划、系统性的课程。

4.课程发展涉及的范围是全面而广泛的

课程的范围很广。发展课程时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只注意到某一学科、能力的学习,而是应当从广泛、全面、宏观的角度来整合每一部分课程。

5.课程是在脉络中发展的

课程发展是从现有的课程出发,在脉络(时间、地域、文化)中发展的。课程的发展是建立在已有的课程基础(课程大纲等)之上,依其发展的时间与地域、文化脉络逐渐变化的,而不应当突然、大幅度地改变。

6.课程发展需要众人的参与

课程发展是一项合作性的团体活动,需要众人的参与。只有所有参与者发生改变时,课程才可能有所改变。在课程发展的过程中,每一项主要的变革都需要广泛的参与和支持,不是由课程专家、教师小组或是教务人员独立完成的。从各级政府到出版社工作人员、园长、教师、儿童、家长甚至社区工作人员,每一位都是改变的参与者。

7.课程发展动力是双向的

由上往下与由下往上两种推动课程发展的动力都是必需的。由上往下是指由各级政府和教育机构领导者推动与带领课程发展。由下往上则是指由若干教育机构、教师、儿童一起推动课程发展,进而带动整个教育体系的课程发展。

8.课程发展依循的是相关且合理的教育原理

在课程发展过程中,任何改变都应当依循相关且合理的教育原理。对于课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应当基于教育效力的证据,而非参与者的喜好趋向;应当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才能确定解决方案,而不是由专家提出来后即直接推动与执行。改变应当是系统的、循序渐进的。

9.课程发展是选择与决定的过程

课程发展基本上是选择与决定的过程。课程设计者在课程发展的过程中,在哲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层面上需要做许多选择。例如,在课程比重上偏重艺术,还是偏重数学/认知,即为学科/领域取向的一种选择。不同的选择决定了儿童在各学科/领域中会获取什么样的学习经验。

10.课程发展需要丰富的资源支持

课程发展需要许多条件的配合,除了课程参与者全员投入之外,还需要适宜的教学参考资料、教具,也需要时间,包括教师用于观察和反思的时间、课程参与者讨论课程发展的时间、设计与准备教具的时间以及教师参与专业培训的时间等。

11.课程发展是动态的过程

课程发展是充满挑战的过程,而不只是一张蓝图。在课程发展的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困难与问题。课程发展不是线性的过程,而是动态、多元、生成的过程。

12.课程发展需要行政领导者的支持

行政领导者在课程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了解上述课程发展特性,有助于我们在课程发展工作开始前做好准备工作,在课程发展过程中面对问题时及时思考对策,及时反思和调整课程发展方向。

五、课程发展决策

课程发展有中央─地方─教育机构─班级等不同的层级。从理论上看,层级越高,所提出的课程计划越抽象,越能涵盖下层级的计划,越具指导性。通常中央层级提出的是课程纲要,或称之为课程指导方针、课程指引。地方层级依据中央层级的指导原则、指南或指引,再根据地方的特性,制定实施细则。教育机构层级则在中央及地方层级的课程纲要及实施细则的基础上,制定校本课程计划,突出自身特色。教师则根据以上的课程纲要、实施细则及教育机构要求,确定年级、班级计划。课程发展决策的层级不同,职责范围也不同。事实上,未必每个层级都会提出衔接上一层级、指导下一层级的课程计划,也未必会在课程计划中衔接、落实较上层级的计划。这往往是课程改革成效不彰的原因之一。

在课程发展过程中,课程发展人员有很多决策要做,要同时解决很多问题。

1.目标

不同课程决策层级的权责与功能不同。中央层级应提出国家层面应达到的教育目的。地方层级应在中央层级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明确具有地方特色的较具体的教育目标。教育机构层级应在中央层级的教育目的和地方层级的教育目标的基础上确定更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在上述三個层级的框架下确定各项活动的目标。

2.内容

课程决策者需要确定儿童学习的内容,包括学习的事实、概念、态度、信念、技巧等。

3.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选择用什么方法让儿童学习,可以是提问法、探究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师教学策略的选择,取决于特定教学情境中教师想要达成的目标。

4.评价目的

评价是为了了解儿童究竟学到了什么,以及学到了什么程度。需要确定的内容包括用哪种方法评价,如何进行测验、观察、访谈等评价活动,如何搜集与分析儿童的学习过程与成果等。

5.教学资源与材料

课程决策者需要确定用什么教学资源来协助与促进儿童的学习。

6.实施方式

学习活动实施方式可以是大团体的、小组的或个别的。课程决策者需要确定编组的原则(根据儿童的能力、兴趣分组,还是儿童自愿分组)与每一组的人数。

7.时间与空间

课程决策者在进行课程决策时,最基本、最需要先行考虑的客观因素就是时间与空间。

有学者将儿童在幼儿园的时间分成七类。〔11〕(1)在园的全部时间,指的是教育机构规定的儿童入园到离园的时间。(2)在园实际时间,指的是儿童从入园开始到离园的时间。一日生活皆教育时间。儿童在教育机构的时间都是学习的时间。(3)可参与的时间,指的是扣除午餐、点心、午睡、如厕、过渡的时间后所剩余的时间。(4)有计划的学习时间,指的是由教师有意规划好的学习时间,如教师组织开展以30~40分钟为一个时段的学习活动。(5)实际开展学习活动的时间。这和教师事先规划好的学习时间会有所出入。(6)儿童参与学习的时间。这和教师事先规划好的学习时间也会有所出入。儿童可能会因为迟到等原因导致无法完全按照教师规划好的时间参与学习活动。(7)儿童真正专注、深入学习的时间。这才是最接近儿童学习的时间。

空间包括户外的与室内的空间。有的幼儿园还有功能活动室(或特色活动室)。课程决策者需要决定活动室的区角规划、户外运动空间的规划, 还需要决定何时由哪个班级使用哪个空间。这些都与课程发展、课程决策有直接的关系。

不论哪一个层级的课程决策者,在做出决定之前,都在有意或无意的情况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国家教育的历史背景、个人的教育观与哲学观、社会文化变迁等。〔12〕这些因素虽然不一定会对特定的课程决策带来直接的影响,但无疑是影响课程发展与决策的隐形因素。

参考文献:

〔1〕GOODLAD J L,et al.Curriculum inquiry:The study of curriculum practice〔M〕. New York: McGraw⁃Hill,1979.

〔2〕〔4〕〔6〕GLATTHORN A A,BOSCHEE F,WHIT⁃

EHEAD B M,et al.Curriculum leadership: Strategies for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M〕.5th ed.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2018.

〔3〕GLATTHORN A A, JAILALL J M, JAILALL J K.The principal as curriculum leader:Shaping what is taught and tested〔M〕.4th ed.Thousand Oaks:Corwin Press,2017.

〔5〕TANNER D,TANNER L N.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ory into practice〔M〕.4th ed.Upper Saddle River:Merrill/Prentice Hall,2007.

〔7〕霍秉坤,夜慧虹,黃显华.课程与教学:区隔与联系之间的探讨〔J〕.全球教育展望,2010(6):25-30.

〔8〕〔9〕GORDEN W R,TAYOR R T,OLIVA F F.

Developing the curriculum〔M〕.9th ed.Upper Saddle River:

Person,2018.

〔10〕MORRIS P,ADAMSON P.Curriculum,schooling and society in Hong Kong〔M〕.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10.

〔11〕WEINSTEIN C F,MIGNANO A J.Elementary classroom management:Lessons from research and practice〔M〕.6th ed.New York: McGraw⁃Hill,2014.

〔12〕DOLL R C.Curriculum improvement:Decision ma⁃

king and process〔M〕.9th ed.Boston,MA:Allyn & Bacon,1996.

A Discussion of the Basic Concepts of Curriculum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Jian Chuying

(China Women’s University, Beijing, 100101)

【Abstract】In the field of preschool education, agreement has not yet reached on some basic concepts related with curriculum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larification of the concepts helps to discuss effectively in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further discusses some basic concepts related with curriculum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and clarifies related contents in order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dialogue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Keywords】curriculum; curriculum development; basic concept; teaching; decision making

猜你喜欢

基本概念决策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动画艺术的审美特征探讨
电视综艺节目的制作管理剖析
利用线性方程组直观理解线性代数的基本概念
关于抗美援朝出兵决策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