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朵不需要“挠痒痒”

2021-04-27王果

人民周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鹅毛耵聍耳道

王果

作为一名耳鼻喉科医生,工作中经常会遇见这样的场景:

病人:“耳朵奇痒、流黄水、听力下降,有时疼痛难忍。”

医生经过一番检查和询问病史,发现患者有采耳经历或自己掏耳朵的习惯,于是叮嘱患者:“不要掏耳朵。”

患者说:“痒所以才掏。”

医生又说:“掏了发炎才痒的。”

患者继续委屈地说:“不掏痒得难受,忍不住!”

那么耳朵到底是先痒才掏还是掏了才痒呢?

采耳,即为掏耳朵。采耳师傅利用各种采耳工具,如竹耳扒、竹鹅毛棒、铜丝鹅毛棒、鸡毛棒、铗子等,对耳洞内外进行刺激。且不说这些工具是否经过严格消毒,单对外耳道黏膜的刺激就足以使耳道肿胀、发炎、流水。除了采耳,很多人还有掏耳朵的坏习惯,觉得掏得越干净越好,隔三岔五给耳朵“搞卫生”。

实际上,大部分人的外耳道都是十分洁净的,根本没有想象中那么多分泌物需要我们定期清理。

外耳道表面覆有一层皮肤黏膜,内含毛囊、皮脂腺和耵聍腺,其分泌物与脱落的上皮及塵埃混合后形成耳垢。分泌物可以使外耳道呈酸性状态,能抵御空气中常见的细菌和病毒。分泌物有一定的气味,可以避免让一些小虫子钻进我们的耳道内。耳道内适当的耵聍可以阻挡部分声波的能量,避免鼓膜因冲击过大而受伤。

我们脆弱的外耳道黏膜在被采耳工具刺激之后,会充血肿胀,并有炎性的水性分泌物渗出,于是在这样潮湿且富有营养的培养基上,各种细菌真菌滋生起来。在临床上,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难治性外耳道炎病人,耳道内充满各种炎症渗出物及分泌物。同时,耳道皮肤内感觉神经末梢丰富,当患有炎症时会异常瘙痒疼痛,病情易反复,且难根治。

如果不掏耳朵,耳内分泌物会不会越来越多,甚至将耳朵堵起来?其实,我们的耳道有自我清洁功能,它可以通过说话和咀嚼等动作,把耳道内的分泌物排出耳道。当然,有一部分人的耳道分泌物比较油,容易结成大块而不易排出,堵塞外耳道。遇到这种情况,直接去医院做冲洗即可,切勿自己掏挖。如果平时耳朵里确实有点痒,可以用酒精棉棒轻轻擦拭两下,酒精可以使耳道清洁干燥。

猜你喜欢

鹅毛耵聍耳道
耳内插葱治不了耳聋
鹅毛杀洗衣机事件
耵聍栓塞怎么办
再见初雪
大雪飘飘赛鹅毛
剪鹅毛
声学头模耳道入口处的声场仿真分析
掏耳后听不清,是耵聍栓塞吗
我国成立耳道数据与3D打印服务中心
犬垂直耳道切除术2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