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力及压力性尿失禁疗效的影响

2021-04-27邹丽

医疗装备 2021年7期
关键词:生物电盆底肌力

邹丽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 (江西南昌 330006)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一组由盆腔支持结构缺陷、损伤、退化或功能障碍等因素导致盆底支持薄弱的妇产科疾病,临床多表现为慢性盆腔疼痛、盆腔脏器脱落、压力性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疾病包括手术和非手术2种方法,手术治疗虽有一定效果,但费用较高,且并发症多、创伤较大;非手术治疗因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经济无创等优点日益受到临床关注。盆底肌训练是一种患者掌握后可自行在家训练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十分便利。生物电刺激是一种通过对患者进行电刺激并接受患者的肌电反馈信号达到改善肌肉紧张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可有效治疗肌肉松弛。鉴于此,本研究探讨生物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力及压力性尿失禁疗效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于我院就诊并完成治疗与随访的78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7例)和试验组(41例)。试验组年龄32~48岁,平均(38.71±3.23)岁。对照组年龄30~46岁,平均(38.25±3.1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1];入组前未接受过盆底康复相关治疗;治疗依从性较好;无盆腔手术史。排除标准:存在电刺激治疗禁忌证;精神疾病;凝血功能异常;肝肾功能不全。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盆底肌训练:评估患者的盆底肌力,为其讲解盆底肌训练的意义和方法,并指导其训练,使其正确掌握盆腔肌训炼方法;患者取坐位、站立位或平卧位,保持正常呼吸,缓慢收缩阴道、肛门及会阴,最大力时持续8~10 s,然后放松10 s,15 min/次,3次/d。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生物电刺激治疗:为患者制定被动中高频电刺激治疗方案,应用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仪(法国杉山,国械注进20153541809,型号:PHENIX USB4)进行治疗,设置频率为30~40 Hz、波宽为200~500 μs 进行试探性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刺激8 s,放松8 s,然后根据患者耐受范围和可明显感到盆底肌肉收缩的电流强度调整治疗仪电刺激强度,15 min/次,3次/周。

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治疗结束后继续在家进行10周盆底肌训练。

1.3 观察指标

(1)盆底肌力: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采用法国杉山PHENIX USB 4盆底康复治疗仪检测两组Ⅰ类盆底肌力、Ⅱ类盆底肌力。(2)尿失禁生命质量问卷[2](incontinence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I-QOL)评分: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采用I-QOL 评价两组生命质量,问卷共22个问题,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表明生命质量越好。(3)压力性尿失禁疗效:显效,患者尿失禁症状、压力性尿失禁体征基本消失;有效,尿漏次数减少≥50%;无效,尿漏次数减少<50%,尿失禁症状无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盆底肌力

治疗前,两组盆底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Ⅰ类盆底肌力、Ⅱ类盆底肌力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盆底肌力比较(级,±s)

表1 两组盆底肌力比较(级,±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

Ⅰ类盆底肌力 Ⅱ类盆底肌力治疗前 治疗3组别 例数个月后 治疗前 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 41 1.86±0.68 4.31±1.25a 1.81±0.56 4.19±1.32a对照组 37 1.84±0.72 3.26±1.07a 1.82±0.58 3.08±1.02a t 0.126 3.964 0.077 4.123 P 0.900 0.000 0.939 0.000

2.2 I-QOL 评分

治疗前,两组I-QO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I-QOL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I-QOL 评分比较(分, ±s)

表2 两组I-QOL 评分比较(分, ±s)

注:I-QOL 为尿失禁生命质量问卷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3 个月后 t P试验组 41 55.72±6.73 90.54±8.22 20.987 0.000对照组 37 56.15±6.81 78.37±8.96 12.010 0.000 t 0.280 6.256 P 0.780 0.000

2.3 压力性尿失禁疗效

试验组压力性尿失禁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压力性尿失禁疗效比较

3 讨论

女性怀孕、分娩、衰老、肥胖等均可能导致盆底肌损伤,从而导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有研究报道显示,我国37.8%~45.2%的已婚已育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该病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仅有25%的患者可以及时就诊。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Ⅰ类盆底肌力、Ⅱ类盆底肌力及I-QOL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生物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可提高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盆底肌力,改善压力性尿失禁症状及生命质量。盆底肌训练具有操作简单、经济便利、无明显不良反应等优点,可改善患者阴道肌肉紧张状态,使盆底肌肉恢复弹性及力量,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治疗尿失禁症状,同时还可改善直肠及阴道区域的血液循环状况,使轻症患者手术时间平均延迟5年[3]。采用生物电刺激治疗,一方面可对神经肌肉起到直接电刺激作用,另一方面可对阴部神经起到反射性刺激作用,使机体感受器被唤醒,加强盆底肌群收缩力,从而使尿道外括约肌、肛提肌发生间歇性收缩,有效改善患者控尿情况;同时,该刺激也启动了排尿中枢的反馈机制,有效抑制逼尿肌兴奋性,从而稳定膀胱逼尿肌,扩大膀胱容量,使患者储尿功能得到增强;此外,生物反馈可提示盆底肌肉活动是否正常,进而通过反馈,引发盆底肌肉被动性训练,影响盆底肌肉纤维主动收缩,使患者盆底肌力、张力、耐力整体得到提升,盆底承托功能协调性得到较好恢复,达到改善脏器脱垂的作用[4-6]。

综上所述,生物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可提高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盆底肌力,改善压力性尿失禁症状及生命质量。

猜你喜欢

生物电盆底肌力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活立木生物电智能移动终端查询系统的设计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生物电刺激治疗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肌力减退的比较研究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揭秘“生物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