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外科日间化疗病房三维一体系统优化管理效果观察

2021-04-27马艳丽马家齐郭春蕊

护理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系统优化床位病房

马艳丽,马家齐,郭春蕊

1.山西省人民医院,山西030012;2.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统计报告数据显示,目前严重威胁我国女性健康且发病率位居首位的恶性肿瘤依然为乳腺癌,全球新诊断乳腺癌病例中我国约占12%,同时以2%的速度递增[1]。随着乳腺癌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医疗资源供给不足以及分布不均等因素的限制性影响愈加显著[2],医疗机构床位紧张困境在短期内无法得到根本性缓解。为避免化疗病人由于等待床位延误治疗等情况出现,日间化疗作为一种人性化医疗服务模式[3],与现代医学模式倡导的“医学-心理-社会”三者协调兼顾的诊治理念一致[4],在越来越多的医院应用[5-6]。日间化疗可以在24 h 完成1 次完整的化疗过程[7],与普通住院治疗模式比较,日间化疗在减少治疗时间、提高诊治效率、减轻病人经济负担等方面的优势体现得尤为显著[8]。与此同时,日间化疗可以帮助病人创造“白天住院化疗,晚上回家静养”的客观条件[9],有利于病人从家庭中获得更好的心理抚慰与生理照料[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乳腺外科医疗服务面积约2 000 m2,划分为常规病房区、医学科研区、日常办公区、护理服务中心等主要功能区域,共设置外科床位78 张。为有效缓解床位紧张,提升化疗周转率,保证肿瘤病人在手术后能够得到及时的化疗,科室于2018年3 月增设日间化疗区,收治符合日间指证化疗,且无化疗禁忌证及严重并发症、重要器官功能良好的病人。2018 年3 月—2020 年3 月日间化疗病房共收治6 575 例次,其中女6 573 例次,男2 例次,年龄22~69(46.5±7.8)岁。

1.2 方法 为了持续优化日间化疗病房管理,进一步提高病房运行效率与管理效能,科室结合其运行状况,对其进行了系统优化,主要涵盖了资源维度、运行维度及信息维度。

1.2.1 资源维度优化 乳腺外科日间化疗区共设置床位16 张,分为特需输液和普通输液两个区域,增设呼叫系统、管道氧气等常规医疗设施,并配套候诊区、饮水间和卫生间等服务性设施。为提升日间化疗服务的高效性与便捷性,科室创建了配套的准时制生产方式(just in time,JIT)诊疗检查区,主要进行乳腺常规检查,包括乳腺钼靶X 线摄影检查、B 型超声波检查等,通过预约服务制度与调度计划管理的协同优化,基本实现了诊疗检查准时制。为了更好地提供高质量医疗、护理服务,消除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日间化疗区构建了一站式综合治疗模式[11],改变了传统诊疗过程中由于多学科交叉而产生的局限性,创新性地将和乳腺癌治疗相关的各科医生整合到多学科诊疗协同平台[12],目前该平台共配备医护人员11 人,其中乳腺外科医生3 人,超声科医师1 人,影像诊断医师1 人,放疗医师1 人,内科医师1 人,病理医师1 人,固定配置通过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及临床实训,具有“化疗准入”资格的责任护士3 人。

1.2.2 运行维度优化 乳腺科日间化疗采用“线上+线下”双线三端预约机制,符合收治指证的病人可通过电话、微信、门诊3 种方式预约,预约成功后即预留特定时段床位,生成宣教告知书,指派当日责任护士与病人进行沟通衔接。依托乳腺科多学科诊疗协同平台,集中研究讨论病人的具体治疗细节及其实施进程等,为乳腺癌术后病人提供精准、规范的化疗方案及人文关怀预案,同时采用日间化疗结构化病历,有效提升医生诊疗效率。基于业务流程重组理论,将病人日间化疗全周期分解为前置期、入院期、后置期3 个阶段,并对病人、医生、护士在不同阶段的主体行为进行清晰划分[13],有效提升日间化疗病房的运行效率。

1.2.3 信息维度优化 为进一步统筹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日间病房运营效率,科室创建“乳腺诊疗中心”公众号,设有“若初医助”“科普专场”两大板块,可为病人提供日间化疗分时段预约、乳腺知识科普宣教、多学科综合治疗化疗方案推送、报告诊断解读咨询等服务,病人可以随时通过公众号查询自己的化疗时段、主治医师、责任护士、注意事项等相关治疗信息。为了更好地为病人答疑解惑,科室建立了“乳腺候鸟”微信群,病人可以在第一时间提出自己的疑惑或问题。同时,医护人员可以利用微信群询问查验病人检验数值是否存在异常,更好地识别病人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稳定状态,以便在健康宣教阶段可以向病人推送针对性更强的视频、图片等形式丰富的多媒体资料,从而有力推动医护患三者之间形成互联、互通、互动的良好氛围。

1.3 效果评价 ①比较系统优化管理前(2018年3月—2019年2月)及系统化管理后(2019年3月—2020年3月)出院例数、入院前等待时间、平均住院日、按期化疗率。②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人-机-料-法-环”系统思想设计问卷,让病人对医护人员、医疗设施、流程平台、病房管理、病房环境5 个方面满意度进行评价。

2 效果

2.1 系统优化管理效果 系统优化管理后护理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无病人投诉和医疗事故发生,运行效率显著提升,床位周转率大幅提升。结果见表1。

表1 系统优化管理前后相关数据

2.2 病人满意度 系统优化管理前后病人对医护人员、医疗设施、流程平台、病房管理、病房环境5 个方面的满意度评价结果见表2。

表2 系统优化管理前后病人满意度 单位:%

3 讨论

3.1 全维关怀助力医疗服务提质增效 日间病房的本质是基于“高标准”质控与“高精度”管控的协同创新,为病人创造舒适的诊疗环境[14],其中便捷的治疗流程有助于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15],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利于病人保持身心健康[16]。通过创建“乳腺诊疗中心”公众号与“乳腺候鸟”微信群,实现“零等待、零距离”的人文化全程关爱,推动医护患三者之间形成互联、互通、互动的良好氛围。乳腺外科通过创立“爱生坊”人文关怀基地,邀请已康复的乳腺癌病人组建“同行同伴”志愿者联盟[17],为新确诊病人进行答疑解惑与情感支持。

3.2 学科协同提升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日间化疗病房的一次完整化疗周期包括临床收治、检查化验、诊疗路径、宣教随访、方案制定、药物配置输注、化疗后观察等多个环节,病人需在24 h 内完成入院、出院,在保证诊疗规范性与安全性的前提下缩减住院时间,必须不断增强乳腺外科多学科诊疗平台所形成的协同合力为基础保障,利用该平台一次性解决日间化疗病人的全部治疗需求,在提升病人的舒适度与满意度的同时,更好地实现多学科之间的认知融合,有效提高治疗方案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3.3 诊疗、护理联合推进智慧病房项目建设 为了实现医疗资源利用率大幅提升,乳腺外科病房正在积极推进“智慧日间化疗病房”项目建设,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医疗智能软硬件融合[18],实现诊疗信息实时查验,监测信息及时预警[19],通知信息准时传递,打破病房信息孤岛局限,实现医疗设备互联互通[20],为医生提供及时、精准的诊断依据,为护士提供高效、周全的辅助支持,真正营造出“将时间还给医护人员,送医护人员回归病房,让病人安心治疗”的和谐、包容的医疗氛围,为社会创造更多医疗服务价值。

4 小结

乳腺外科日间化疗病房管理优化,构建了涵盖资源维度、运行维度、信息维度的三维一体优化策略。基于资源维度,创建了JIT 诊疗检查区、一站式综合治疗模式,整合了多学科诊疗协同平台;基于运行维度,建立了精确预约机制、精准方案制定、实施精细流程管理;基于信息维度,创建了“乳腺诊疗中心”公众号、“乳腺候鸟”微信群。通过上述优化策略,有效提升了乳腺外科日间化疗病房的运行效率及科室管理效能,统筹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为病人提供了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

猜你喜欢

系统优化床位病房
PS卧式转炉送风系统优化与实践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上海市医疗机构床位分类研究: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医院何以床位论英雄?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ETC系统优化探析
区域养老床位预测方法探析
火电厂循环水处理及系统优化探讨
便宜的病房
某萤石矿开拓系统优化
养老床位欠缺与闲置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