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的双向研发路径
2021-04-27
面料企业应该建立可以获取终端消费场景信息的数据系统,以及材料创新机制
当下,时装市场库存严重,但消费者却永远感觉“缺少”一件衣服,如何挖掘并满足消费的需求正是市场契机所在。场景应用与材料创新,二者相向而行,互为合力,是拉动市场需求的关键。
面料设计应触达消费端
纺织面料企业的设计端依据需求、流行趋势、风格、品类特性、功能特性等实现商品端的呈现。专项品类设计是面料企业设计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这符合绝大多数面料企业针对专一品类或者单品类进行设计、生产的行业特征。此外,创新设计也是面料设计的重要工作。这两部分在面料企业中应有明确的设计目的导向,但在很多企业都将两者混为一谈,造成的后果就是:面料企业只能靠基础产品赢得市场份额,而没有意识到要依靠创新引导专一品类流行趋势的发展。这也导致了一种现象,一家面料企业依靠“拳头”产品起家,经历一个面料周期后(3~5年),陷入价格战,企业开始逐渐走下坡路。
面料企业的创新根基究竟是什么?这里首先要想清楚三个问题:
1.纺织面料企业的商品呈现只能是面料吗?
2.纺织面料企业能否直接参与到服装款式的产品与商品设计中?
3.纺织面料企业应该建立怎样的商品设计机制?
这三个问题实际上也指向了三个惯性行业思维,它们分别是:
1.做纺织面料就应该好好地服务于服装ODM、品牌企业,为他们提供好的面料商品。
2.在纺织面料企业的产品设计思维中,服务用户、为用户创造价值就仅仅是为ODM、服装品牌公司服务。
3.面料企业就是呈现面料,然后结合品牌公司的需求做好对应产品的开发。最终服装等商品的呈现与其关系不大。
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问题呢?其实,纺织面料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人为地给自己设置了一个天花板。而这个天花板,已经限制了其触达消费端的意愿。
最终导致了以下结果:
1.纺织面料企业的设计机制不为商品研发所用,无法有效突破行业限定的天花板和思维习惯。
2.在这样的设计机制下,纺织面料企业想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突破性设计创新企业是不可能的。
3.由于创新需要下游服装品牌企业的采用与市场需求认可,而推广费用和时间成本都不是一般纺织面料企业所能承担的,导致目前纺织面料企业很难在设计上实现突破。
这对于纺织面料贸易公司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因此,贸易公司基本都是被压缩到一个既定的规模后,维持在“温饱”状态。
最终的解决方案还是指向了设计。为了做好设计,该制订怎样的设计机制和设计场景?
建立有效串联的数据系统
纺织面料企业需要解决的是:设计需求的场景从哪里来?也就是指能通过什么样的渠道把这些需求场景抓取过来,因为需求场景是商品设计的核心。
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建立数据信息化系统。但是,面料因为无法第一时间触达终端的消费者,很难获取相关数据。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事实上,关于纺织面料企业应用数字化、信息化系统的案例有很多,但是这些并不是我们想要的真正意义上能够帮助纺织面料企业数字化的信息系统,它们最多只是生产过程监控与库存管理、结算核算的系统。
所以,设计场景具体数据围度的实现,还是需要明确到我们该如何在研发、设计、生产、一阶客户(服装服饰品牌公司、ODM 企业)、二阶客户(服装品牌商与零售公司)、市场消费者之间建立有效串联的数据化信息系统。并且,这个数据化信息系统除去该有的基础服务特性外,更为主要的是市场需求场景的呈现,是为研发设计服务的。
最终,核心的问题是面料企业该怎样建立触达终端消费者的场景需求,并且把这种切实的需求落实到如何导向研发设计。
在这方面,其实已有纺织面料企业拥有成熟案例。比如日本东丽,在中国也有近十几家企业能够达到这个要求的企业,如魏桥等,这些案例不一一赘述。企业只要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设计需求场景数字信息化,基本上就构筑了自己的一条护城河。
不同的纺织面料企业,因为专属纱线、面料的不同,其设计需求的呈现场景在信息数据系统中的呈现方式是不同的,客群需要在系统中被分层,而分层的标准来自于企业接触消费群体的细分结果。可以肯定的说,需求端的颗粒度越分细,对设计端商品的设计方向就越精确。
很多纺织面料企业认为,信息数据系统只需建立到服装服饰合作的公司端即可,因为,客户知道自身的需求,并且能充分和纺织面料企业分享在市场终端市场上的数据信息。其实,这种认知是不正确的,或者说是相对的,原因有两点:第一、很多服装服饰品牌公司不可能和面料企业分享这个方面的信息数据;第二、国内目前头部服装服饰品牌公司的信息数据围度、内容都不是健全的,甚至几乎所有的服装服饰品牌公司都没有明确的需求信息数据机制与系统。所以,这个认知本质上是不成立的。在目前的品牌经营管理水平上,能够和面料企业分享的,无非就是服装服饰品牌公司设计团队的需求信息。这种信息实际上也是不健全的,大多基于服装品牌自身的观点认知。
精准设计避免资源浪费
除了获取终端场景的消费信息外,在环境问题日趋严峻的背景下,面料企业还需要进行材料创新,更好地平衡设计才能有效地减少人类对地球的过度索取。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所以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物质源泉。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工业及生活排放的废弃物不断地增多,使大气、水质、土壤污染日益严重,自然生态平衡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和破坏,许多资源日益减少,并面临着耗竭的危险;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也日趋严重,粮食生产和人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所以,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在自发热纤维这个领域,日本企业的材料创新已走在了前列。
第一个是远红外纤维,日本钟纺合纤的Ceramino 技术,小松精练的DynaLive,富士纺的INSERARED,可乐丽LONWAVE,已经占据全球几乎所有市场份额。
第二个是近红外纤维,原理方面也是吸收自然界的光热,而居于统治地位的同样是日本企业,尤尼吉可的Thermotron,三菱人造丝的Thermocatch,再加上东丽的Torayheat。
第三个是电发热,通过导电纤维和内置能源产生热量,这项技术上限较高,将来有可能挑战-100℃左右超低温的环境。
第四个是相变调温技术,利用物质相态转变时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原理,在环境温度较高时吸热,然后在环境温度较低时放热。目前只有一家公司的产品处于领先地位,德国奥特海姆集团在北美注册生产的Outlast纤维。
第五个是吸湿发热纤维技术,居于领先地位的依旧是日本公司,日本东洋纺开发的eks纤维,在温度20℃,相对湿度65%的条件下,吸湿能力可以达到棉纤维的3.5倍,吸放热量是羊毛的整整两倍。除了eks纤维,日本东洋纺还有更高端的N38 产品线,日本东丽的Softwarm纤维,Warmsensor纤维,日本旭化成的Thermogear纤维,日本三菱化学的Renaissα纤维,也都位列全球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