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见习授课中的教师教学心理研究
2021-04-27路朦源
路朦源
摘要:小学音乐见习授课中教师教学心理研究十分重要,它能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教学中的心理变化及其成因,从而更好地进行音乐教学。教师教学心理研究可以使教师在授课前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设计出独特有创意的教学活动;在授课中能够自如地应对课堂问题,随时调整课堂氛围;在授课后总结到自身的授课不足之处,并归纳总结出其相应对策。
本文将小学音乐见习授课中的教师教学心理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阐述小学音乐见习授课中教师教学的心理,如授课前的自信、自卑、失控、逃避心理;授课中的焦虑、畏惧心理;授课后的思过、应对心理等。
关键词:音乐见习授课;音乐教学心理;音乐见习教师
第一章 小学音乐见习授课中教师教学心理研究
(一)小学音乐见习授课前教师教学心理研究
笔者以及其他音乐教育专业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南昌大学附属小学红谷滩校区进行小学音乐课见习,授课年级为二年级和四年级,共历经约三个月。笔者通过自身授课以及听课经历,记录下每一位音乐见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便于接下来的音乐见习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考虑到这些问题,并提前思考其对策。在此基础上,笔者从授课前的认知心理,授课中的行为心理,授课后的动机心理三个方面着手,对小学音乐见习教师授课中教学心理进行研究,根据不同心理所表现出不同的行为风格类型汇总为问卷的形式展开深入调查,调查人数为101位2017级音乐教育专业的音乐见习教师,使得数据更有说服力。
1.见习教师授课前的心理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音乐见习教师授课前的认知心理大体分为四种:自卑心理、自信心理、失控心理、逃避心理。
自卑心理:少数音乐见习教师授课前心理为自卑心理,这一心理教师表现出:1.畏惧直视学生,授课前无法调整自身状态,对上课失去信心;2.在授课前不停地用语言否定自己。造成这一心理的原因是:1.音乐见习教师专业基本功相对较差,日常操练不到位,没有足够的自信展现给学生;2.担心课堂上示范做得不够好,使得自身压力更大,因而感到自卑。
自信心理:72%的同学根据平时的课堂训练总结出的经验,表现为:可以在音乐见习中克服自身的焦虑紧张心理。产生自信心理的原因是:这部分同学做到将平时的课堂训练视为见习课,并多次进行教学反思,因此在音樂见习授课中可以相对自如地进行授课。
失控心理:对于教师授课前的失控心理而言,授课前思绪混乱,时常表现出:1.表情僵硬、言语不清晰2.由于紧张导致心跳加速,双手抖动会导致无法控制自身歌声、琴声3.对自身设计的教学过程不清晰。对于音乐见习教师的失控心理,总结出相应原因:1.自身角色的转变;2.自身不具备足够的信心;3.过于注重教学过程的步骤;
逃避心理:少部分见习教师在授课前出现逃避心理,该教学心理体现出:1.想要放弃授课;2.被迫授课,自身处于被动状态,备课时状态敷衍,应付。出现这一心理的原因是:1.见习教师对小学生不够了解;2.缺乏责任心,将见习授课视为任务,没有认真备课,不以学生为主体。
2.见习教师教学风格
调查数据显示,教师的教学风格大致分为自然亲切型、灵活创新型、情绪激昂型、谨慎细致型、诙谐活泼型等。
自然亲切型:该类教学风格特点授课前的心理表现为平和,自然;教师讲课声音虽然偏低,但神态温和,使学生容易接近。
灵活创新型:这一类教师授课前思维较为活跃,教师利用智慧创新出不同的授课模式,及教学方式、课堂互动活动等,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吸引学生的眼球。
情绪激昂型:教师授课前的心理为激动,采用这种教学风格的教师语言、动作较为夸张,在音乐课中表现为歌唱时歌声洪亮、表情夸张、动作幅度大。大多数学生会被教师的神情、语态带入课堂中去。
严谨细致型:这种教学风格的教师授课前心理为谨慎、反复在脑海里过教学过程,该类教师授课思路清晰,可以将教案中的教学过程按部就班地进行。
幽默活泼型:这类教师在授课前心情放松;课堂相对活跃,整体氛围不拘谨,可以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且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课堂。
3.影响教学风格的因素
(1)性别的差异:通常来说,男性音乐教师比例大大少于女性音乐教师。对于音乐学科而言,男教师比女教师受欢迎程度高,在学生心理威信度更高。①男教师更多属于理智型,女教师属于情感型,及男教师较为容易控制个人心理情绪,女教师在授课中更加人性化;②男教师通常谨慎、果断,但通常缺乏耐心;女教师比男教师更热心且富有情感,但易于感情用事,缺乏客观处理事物的能力。③更多男性教师敢于冒险,女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强、情感丰富、善做耐心细致工作等方面比男教师虽然更具有优势。
(2)性格的差异:①外向型教师时常表现为:热情奔放、精力充沛,这一性格是教师应具备的,具备这一性格的教师善于融入学生的氛围中去,从心灵深处与学生产生沟通;②内向型教师时常表现为:温和待人、心地真诚,这一性格使师生友好相处,团结友爱;③独立型教师时常表现为:耐心细致、镇定自如,可以尽自己最大程度的有耐心的完成教学任务;⑤消极型教师时常表现为:粗暴、情绪冲动、心胸狭隘等。这些消极心理与行为是教育的大敌,具备这一性格的教师有损教师形象且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
(3)教学经验的差异:①课前计划的差异:有教学经验的教师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主体,有预见性;②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有教学经验教师会制定明确的课堂要求,坚持执行;在维持学生纪律上有一套完善的方法;并且在教材内容呈现上,有经验的教师专注于回顾先前知识;③课后评价差异:有经验的教师会从多角度反思自己,并修改自身教学方法,再下一次授课中进行调整。
(二)小学音乐见习授课中教师教学心理研究
对于小学音乐见习授课中教师教学心理研究,笔者从三个方面进行调查:语言表达心理研究;动作神态心理研究;课堂控制心理研究。
1.语言表达心理研究
小学音乐见习教师授课中的心理,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调查表明,学生更加喜欢言语缓慢亲切、抑揚顿挫、幽默的教师;不喜欢唠叨、语言乏味、无幽默感的教师。
在传统教学思想感染下,教师对学生习惯性地用命令式的音调去要求学生,这使得老师和学生之间经常有一种距离感,学生会远离教师,避免与教师的正面沟通。小学生的音乐课堂在于“熏陶”,通过教师的音乐技能示范和音乐感知的引导进行音乐美的感受、想象、理解等。
2.动作神态心理研究
音乐课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在于,除了共同的需要传授知识外,音乐课还需要唱,弹,跳,创新等多种授课内容。神态是一个人的神情态度,关系到人的思想和情感。
教师与学生沟通互动现象:在授课过程中,若上音乐鉴赏课,教师对播放的音频表现出相应的神态,使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音乐,与音乐产生共鸣,这时教师与学生均有思考并且有相互的神态交流,使得学生与见习教师之间更亲近,教师心态更为放松,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
3.课堂控制心理研究
课堂控制对于初登讲台的见习教师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在教学过程中,随时会出现突发事件,这些突发事件是不在教学计划内的,因此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自身的课堂管理来维持学生合适的行为措施。课堂管理融会于教学过程的整个过程,限制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有利于制造优越的学习氛围,为学生进行学习自我约束提供帮助,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小学生注意力相对分散,容易走神,因此教师要通过自身课堂管理使得在教学过程中持久地维持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始终保持在课堂学习中,最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三)小学音乐见习授课后教师教学心理研究
音乐见习教师授课后要进行反思,在学校的反思安排为两个流程:个人反思与班级交流反思。个人反思,即在授课后及时对自身授课过程进行回顾,思考是否教会学生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等多项教学任务,并倾听听课教师给予的授课意见进行思考,并找出相应调整方式,进行总结归纳;班级交流反思,即在个人反思后总结出的自身授课时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与同学进行交流,并归纳出解决方案,使同学们提前对备课有正确地认知,避免出现同样的困扰。
1.见习教师授课后的反思心理
见习授课后教师会产生强烈的反思心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教学时间把控反思:这一问题表现在课还没有讲完但已打下课铃、教师已讲完授课内容但离下课还有一段时间。这是由于见习教师没有合理规划教学计划导致的,需要见习教师授课前进行计时来模拟课堂练习。
(2)个人专长与综合音乐教学素养反思:音乐见习教师均为音乐教育专业的大四毕业生,对于见习教师的自身专业相比小学音乐课所学习的歌曲较为简单。因此,大部分见习教师在备课中较少注重练习歌唱、弹唱等示范部分,更多地注重于教学过程。
(3)教学活动的应变反思:大部分的见习教师授课后发现,实际授课状况与想象或模拟的教学课堂是有区别的。通常是由于教师应变能力较弱,无法及时应对变化的教学情境导致的。见习教师面对意外的教学情境,会因外界的改变而影响自身心理,出现思绪混乱等现象。因此,需要教师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做到随时应对各种课堂问题。
(4)教师引导方式反思:对于新知识的教授,教师可以将问题设置在先,以问题来引导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索出结论,解决问题并且可以学以致用。这一方法最终实现了教学目标,学生不仅认识学会了该节奏型并且可以将其运用到歌曲中,这一教学方法得到了其他见习教师的认可与帮助。
(5)创编活动实施反思:音乐课堂要让学生体验创编的乐趣,对于音乐课堂而言,创编有很多方式:创编舞蹈、创编节奏、创编旋律、创编歌词等。创编能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根据自己的思想进行创作,可以将自己的独特之处通过创编展现出来;其次创编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感受音乐的魅力,同时来丰富学生的情感。
参考文献:
[1]杨红林.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心理特点及教学技巧探析[J].成才之路,2020(35):44-45.
[2] 林海亮,杨光海.教育心理学—为了学和教的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8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