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锡火车站设“无健康码通道”获赞

2021-04-27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老年人数字时代

2020年10月6日,一位网友发布了一条微博,内容虽只有简单的三个字“无锡。善……”和一张指示牌的照片,却无意间让无锡这座城市引发了全国网友的关注。原来,这位网友晒出的照片是无锡火车站“无健康码由此进入”的指示牌,即对因为使用老人机、没有微信、不会操作、手机没电、没有手机等原因,而导致无法出示健康码的旅客,无锡火车站单独开辟了一个服务通道。

这条微博在一天时间内引发了网友近4万次转发和近20万次点赞,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大 V”账号也先后转发。既不放松疫情防控要求,又给无健康码的群体特别是老年群体提供了具体的解决办法,无怪乎网友要为无锡点赞,称“一座城市的温度就体现在它如何对待那些被‘遗忘’的人”。

多维解读

“无健康码通道”诠释城市善意和温暖

尊重和善待那些被“遗忘”的人,为小众需求提供出口,“无健康码通道”善莫大焉。现代化进程的滚滚车轮,在带给我们巨大福利的同时,它卷起的灰尘也遮掩了一些弱势者的身影,它隆隆的声响也覆盖了一些弱势者的叹息。不少“慢了一拍”的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然而在一个流动的时代里,他们也有出行的需要,不能提供健康码的他们,又该去哪里寻求社会支持?哪怕是深受互联网影响的年轻人,也同样存在难以出示健康码的尴尬时刻。正视不能提供健康码群体的利益诉求,想方设法为他们排忧解难,“无健康码通道”见证了公共服务的品质与成色。

好风景不仅在于自然风光,也在于精神之美和人文之美。正如网友所说:“许多城市花巨资做城市宣传,不如把细节做好。”对于火车站、地铁、机场等方面而言,设置“无健康码通道”难免会增加运营成本,然而,这样做的社会效益却难以用财富来进行衡量。无锡火车站用一句“无健康码由此进入”的提示,产生了无声的符号互动效果,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和口碑,“无健康码通道”的投入显然是值得的。千姿百态的社会流动,让每一个在外行走的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温柔相待。通过公共服务的精细化、人性化来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与幸福感,通过细节彰显境界,一座城市就会在老百姓心中更有位置、更有分量。只有懂得对弱势群体和特殊情形“温柔相待”,城市才会更有温度、更有希望。

时代飞速发展,别让弱势群体掉了队

疫情防控常态化,一“码”走遍天下。但是,那些没有智能手机的人怎么办?不会使用微信怎么办?手机没电了怎么办?甚至有些人连手机都没有,又该怎么办?揆诸媒体报道,一些老年人因不会操作智能手机,无法“倒腾”出健康码而举步维艰,这也引发了大家的思考:没有健康码,难道连出门的权利都要被剥夺吗?无锡火车站的指示牌之所以令人交口称赞,就在于他们能够站在弱势群体的立场上正视与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一座城市有没有人文精神,不能光看有没有高楼大厦,也不能光盯着经济是否发达,更要看有没有对弱势群体进行关爱,有没有诚意站在困难人员的角度思考问题,有没有向边缘群体伸出援手。值得欣慰的是,类似无锡火车站的这种指示牌,在河南郑州、福建福州、陕西西安等地也有同款。一些地方还可以由社区或定点医院出具纸质健康证明,效果等同于健康码。这样的举措,多多益善。

其实,健康码只是一个符号,生活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有太多人因无法接纳新事物而“气喘吁吁”,他们不是不想拥抱时代,而是无力拥抱。他们所遭遇的难题,绝不只是不懂得操作健康码,还包括形形色色的其他方面。对此有关部门应集中深入思忖,如何有效帮助他们,让他们也能享受技术红利,让他们也能跟得上时代,让他们尽量生活得更有尊严一些。不仅一座城市的温度体现在如何对待那些被“遗忘”的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更是如此。

备考素材

94岁老人在银行被抱起做人脸识别

为了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也为了让群众高效办理业务,很多银行都添置了多功能柜员机,简单的业务都能自助办理。然而,2020年11月21日,有网友发视频爆料称,湖北广水市一位94岁的老人,为了激活社保卡,在银行柜员机前被人抱着进行人脸识别。视频中,老人在银行办理社保卡相关业务,由于身材矮小,办理期间又需要进行人脸识别,家人只好将老人抱起来,使其膝盖弯曲,双手撑在柜员机上,勉强完成人脸识别。

视频发出后,引发网友热议。许多网友认为,应该对特殊人群提供特殊服务,可以给老人提供一个凳子,或能够优先去人工柜台办理。11月22日,中国农业银行湖北广水支行发布情况说明,称工作人員已及时赶到老人家中道歉,“此事的发生,暴露了我行服务宣传不到位、服务意识不浓的问题,我行对此表示诚挚的歉意”。

素材点拨 什么样的技术才可以称之为是一个好技术?对此的评价,得有两个尺度。一是高度,技术先进,具有独创性,主要是行业认可;二是温度,使用方便,人文关怀,主要是社会肯定。应该说,健康码也好,移动支付也罢,扫码点餐也好,自助服务也罢,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但就更高标准而言,尤其是考虑到人群多样化、社会多元性,显然还有提升的空间。高度与温度兼具,才能最大限度彰显技术带来的美好。

国务院发文着力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

2020年11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就进一步推动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作出部署。

《实施方案》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七类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提出了具体举措要求:一是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状态下对老年人的服务保障,二是便利老年人日常交通出行,三是便利老年人日常就医,四是便利老年人日常消费,五是便利老年人文体活动,六是便利老年人办事服务,七是便利老年人使用智能化产品和服务应用。

素材点拨 针对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数字扫盲是需要的,但就技术本身而言,也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如何聚焦人这个核心,满足包括老幼在内的更多人的需求,这是一个永远的课题,但也需要把问题想在前面,尽量解决在前面。国务院专门发文来着力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就是一种把问题想在前面、解决在前面的举措,值得点赞。

老人冒雨交医保被拒收现金

2020年11月23日,一则“老人冒雨交社保被拒收现金”的新闻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相关视频显示,一位老人独自冒雨来交医保,工作人员却告诉老人:“不收现金,要么告诉亲戚,要么你自己在手机上支付,就这两种方式。”而老人则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据悉,事发地点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茅坪镇西楚社区。11月24日,秭归县委宣传部官方微博发布情况通报,表示事情发生后,秭归县相关部门工作人員已上门为老人办理了居民医保,相关调查正在进行中。

素材点拨 每个人都终将老去,你我一样,总会有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那一天,难道那时就只能接受这样的尴尬与困顿吗?无论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还是商业服务的提供者,都不应忽略老年群体。新技术运用应提供更多选择,而不能简单做“减法”。网络支付、人脸识别等技术能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加强推广无可厚非。不过,在这些技术运用中,要充分考虑各群体的接受习惯和实际困难,特别是对那些缺少技术条件或者技能的人群,给出可行的解决方案,这应成为新技术运用的基本理念。

考题预测

试题设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淘宝购物配送、美团外卖点餐、高铁刷脸进站、网上挂号看病等成了我们生活的日常。然而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却成为“数字时代的难民”。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调查数据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老人中有将近两亿人从未接触过网络,购物难、出行难、看病难成为老人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人口结构越来越“老”,数字化形态越来越“新”,我们如何才能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呢?数字时代,如何让老人们优雅而有尊严地生活呢?

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这道作文题目的问题指向是明确的,要求写作者针对“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成为‘数字时代的难民’”这一现象,回答“人口结构越来越‘老’,数字化形态越来越‘新’,我们如何才能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呢?数字时代,如何让老人们优雅而又有尊严地生活呢”的问题。文章写作的重点在于提出解决方法,而非陈述社会现状,也非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但是,解决方案一定是依托于社会现状和问题产生的原因的,因此在写作时应该由果溯因、从因到法,这样行文会更具说服力,文章的层次感也会更强。

具体来看,材料分为三层,每层各有侧重。第一层主要叙述数字时代的到来,数字化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已经慢慢渗透到衣、食、住、行、就医等各个方面,它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生活、生产效率。第二层主要通过援引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调查数据,叙述数字化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成了“数字时代的难民”,“购物难、出行难、看病难”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而这关乎民生的三个问题也是亟须解决的问题。第三层是对前面材料的概括,是对当下社会结构和现状的一个延伸认识——人口结构老龄化与数字化更新换代都在增速,这个矛盾若得不到解决,那么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数字化反而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质量。

不难发现,这道作文题的写作重点在于第二层和第三层。写作者可以补全第二层的内容,即对数字时代老人为什么会成为“难民”进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回答材料提出的问题。原因必然是多方面的,解决方法也必定是多维的。首先,从老人自身的角度看,有一部分老人是可以通过学习使自己融入数字时代的,但他们习惯了先前的生活,不愿意改变自己,因此要解决问题必然要调整这部分老人的心态,转变这部分老人的思维。其次,从社会的角度看,对于那些因年龄太大、文化水平不高、接触不到网络等原因而无法通过主动学习融入数字时代的老人,社会各界应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比如:为人子女者需耐心为老人进行“数字反哺”,软件开发者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应尽量简化软件的操作流程或开发适用于老人的软件,医院、地铁站、超市、银行等公共场所应保留一部分人工服务台,老年大学应开设相关课程以提升老人使用智能手机、软件的能力……

佳作展评

数字时代,请带上老人

文/施?婕

近年来,数字化革新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从网购到外卖,从滴滴打车到网上挂号,线上操作应用广泛。诚然,技术的创新为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生活模式的迅速变化也将许多老人推向窘境。

由于身心特点、思想观念、知识结构等多方面原因,老年人尤其高龄老人接受智能手机等新事物的能力较弱。但正如古希腊著名政治家索伦所说:“活到老,学到老。”自我努力才是优雅而有尊严生活的前提。孔子所处的时代,礼崩乐坏,但这丝毫不妨碍他年逾花甲而志于学,也没有磨灭他实现经世理想的决心;年迈的洛克菲勒面对南北战争与经济的巨大衰退,不仅没有丧气,反而绝处逢生,稳固了其石油帝国;晚年的陈寅恪先生,虽目盲体衰,却以口述的方式完成了皇皇巨著《柳如是别传》。由此可见,老人不应自我设限,而应以自学的精神、积极的心态去接纳新事物。

协助老人迈过“数字鸿沟”更需要家庭成员的尊重与“数字反哺”。尊重是“数字反哺”的必要条件,只有抱着尊重的态度,才能有效地实施“教学”,才能让老人真正乐于接受,打破其“不愿学”的壁垒。如,一名女大学生用手绘的方式给奶奶制作了微信操作指南,一笔一画抛却了不耐烦,尊重的温度把这一切熔铸于奶奶的心里,也打开了老人自学的大门。

与此同时,服务机构可以提供多元化服务。纸币与网上支付并存;自动售票与人工服务共生;在滴滴打车的同时,线下出行也能畅通无阻……多元化的服务覆盖社会不同群体,适应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线上线下并行,能为那些接触不到网络或无法熟练使用网络的老人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当然,社会的助推和转型也至关重要。在老龄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一帆看来,老年人的数字参与热情高,但缺乏必要的数字参与能力和知识素养,未来要建立教养结合的学习型健康城市,充分利用高校和社区的智力资源,形成混龄的终身学习型社会,创造数字时代“年龄友好”的氛围。软件本身可以专门设置 “老人模式”,通过简单明确的图标和提示音指导老人使用;在安放有自动售票机、自动挂号机、自助点餐机等设施的场所,专门安排志愿者来协助老人完成操作;老年大学开设网络课程,开展智能手机培训以及网络防诈骗宣传,让老人在安全的环境中提升数字运用能力。

老年“数字鸿沟”不仅是老年人的问题,更是全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帮助老人赶上数字时代的步伐,这不仅是人口结构越来越“老”的客观需要,更是让数字化形态越来越“新”的基本需求,更是推动一个社会前进的每个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

数字时代,走在数字化前列的我们,请别忘了带上老人。

点评

文章结构清晰、思路明晰,分别从老人、家庭成员、社会成员三个维度进行分析。老人自我努力,家庭成员给予尊重、方法指导,服务机构提供多元化服务,社会助推和转型等举措多管齐下,指向“智慧助老”,清晰有力地回答了材料提出的问题。此外,在分析过程中,作者用到的很多例子,如给奶奶手绘微信使用说明书的女大学生、老龄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一帆的言论、老年大学等,都能够紧贴现实,足见作者平日里对现实生活的关注程度。

猜你喜欢

老年人数字时代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