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积极心理学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2021-04-26余明明
余明明
摘 要:中学心理健康教学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新时代的课程改革标准下,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生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方面,需要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思考提高心理健康教学效率的措施。现阶段,采用积极心理学理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教师所采用的一种比较新型的教学模式。文章主要围绕积极心理学理念对学生产生的促进作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以及积极心理学理念下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展开分析,旨在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15-012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5.062
一、积极心理学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
目前,从我国最新的研究大数据及各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心理健康教师团队中真正接受过正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教师不多,所以在中学生的实际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无法建立起有效的联合体系,教育计划创新、实践存在较大困难。只有先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人才,才能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学的有效结合,实现新时代学生培养计划。
(二)体验教学与课时限制的矛盾
我们都知道,在学校教育中有一个关键的环节,那就是课表的制订及安排,不同的科目拥有不同的总课时安排。中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学生实际体验经验为基础的,包括通过专题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的心理测试、集体培训、情景行为、角色扮演、认知活动等内容。虽然这些方式有助于学生整合知识和提高兴趣,但是往往需要极长的体验时间,而且心理测试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进行统计评估和分析,而角色扮演和情景图设计需要更长时间,这就导致16个课时在授课教师的全力组织安排下依然紧张,课时严重不够,最后只能采用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长期发展下去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
二、积极心理学在中学心理健康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现阶段,中学生面临着较大的考试压力,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通常会存在学习赶不上进度、身体原因、学生间矛盾等一系列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大部分中学生会采取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选择逃避。因此,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采用积极心理学理念进行教学,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积极心理学理念开展中学德育教学,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形成自强精神,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学生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影响下,能够确定自己未来发展的目标,肯定自己的能力,能够促使学生从多方面认识自己,从而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合理地制定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采用积极心理学理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巨大的提升,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培养学生乐观态度
现阶段,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采用积极心理学教学理念,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于学生来说,中学阶段是他们发展过程中十分关键的一个阶段。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的社交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学生的学业压力也逐渐增大,这就使得一部分中学生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当代中学生缺乏积极生活以及学习态度。因此,采用积极心理学理念开展心理健康教学,给予学生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道德品质,能够促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与学习态度,从而确保学生健康地发展。
(三)提升学生道德水平
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采用积极心理学理念进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能够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学生在积极心理学影响下,能够增强自信心,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应当注重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格,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此外,采用积极心理学理念进行心理健康教学,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学生间的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三、积极心理学理念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措施
(一)新媒体教育方式
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得了海量的信息。許多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而这其中难免会存在一些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各种信息良莠不齐,如果不加以选择,势必会对学生的心理和思想产生负面影响。所以教师在采用新媒体教学方式引起学生注意时,所选取的内容应该是对学生具有正面影响的,并且要引导学生在通过互联网了解资讯时,要尽可能避免接触不良信息。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此时的分辨能力较弱,其思想认识和心理状态依旧处于发展不成熟阶段,如果不能建设出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教学氛围,那么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就有可能出现偏离正常轨道的危险,造成严重后果。所以,作为心理教师应该警醒,采用积极心理学理念进行心理健康教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结合课堂教学
教师可以组织主题会议,使学生能够在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中摆脱不良情绪,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要设置学生感兴趣的课题,确保学生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讨论,促进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发展,这有助于培养并提高学生与他人的合作能力。教师要通过合理的引导,让学生在教学中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并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健全人格等方面的全面教育,让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全面均衡地发展。让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健康成长。在此基础上,应该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因为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使学生拥有更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而组织课外活动能够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如体育活动、书法或演讲比赛等。学校应该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合理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中,通过组织校园内的文化活动,比如开展有关学员福利、父母配合、红色革命、古韵古香等主题活动,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用良好的情感建立健康的心理。通过积极引导,采取良好的行为习惯、内部关注、心理追求等方式,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当中。
(三)开展教育活动
为了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生命作为教育的出发点。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他们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根据他们的實际生活条件研究他们的心理特征,然后再有条不紊地采用积极心理学理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和道德健康教育真正融入中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通过亲身体验感受不同的心理,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适当组织学生参与课外活动或社会活动,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各项学习能力,争取让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的学校生活中接受能让他们受益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健全的人格。
(四)创新教学方法
现阶段,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班主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必须要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与管理方式,更新教学观念。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应当不断地创新自己的教学内容,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感受心理健康教育。在此过程中,班主任可以采取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建立健全的人格。例如,班主任可以在班内开展诵读活动,让学生找一些关于心理方面的文章,然后在上课的时候开展诵读比赛,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整篇文章,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体会作者的心理和情感,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五)联合家庭教育
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和交流,通过推心置腹的交流,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反复强调,为了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家长应确保所述内容的真实性,不夸大或贬低自己的孩子,在最大限度上“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以便教师更充分地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教育情况。教师了解了学生的家庭情况后,要尊重学生的生活习惯及兴趣爱好,以便制订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与此同时,班主任要注意,在中学教育阶段,中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往往取决于家庭的影响,因此,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融入道德教育的关键也应放在家庭教育上。班主任应提高自身教学质量和业务能力,当好学生与家庭之间的关系“纽带”,例如,定期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加强家校之间的联合互动交流,确保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成长环境,从而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新型人才。
四、结语
文章主要阐述了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策略。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和中学教育所面临的机会与挑战的增加,对心理健康和道德教育的研究成为一项需要中学教师“费心、费力”进行研究的活动,需要所有教师继续探索、创新、深化教育方法,并作为教育实践的一部分。所以,中学生的实际体验显得尤为重要,所有心理健康教学方面的教师需要共同做出更大的努力,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中,以发展和提高中学生的综合技能,确保学生在中学阶段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洋,漆昌柱.基于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锻炼心理学研究进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9).
[2]罗汉红.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3).
[3]黄荣兵,刘孝群.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网络社交及技能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6(9).
[4]王立高.积极心理学取向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J].职教论坛,2016(14).
[责任编辑 李爱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