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研究

2021-04-26张奇张海凡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15期

张奇 张海凡

作者简介:张奇(1991-),男,汉族,山东青岛人,硕士,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黄山京建投资建设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公司治理;张海凡(1993-),女,汉族,硕士,山东青岛人,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公司治理。

摘 要: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框架体系日臻完善的背景下,各大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仍旧问题频发,我们不得不思考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发挥作用了吗?内部控制制度怎样才能得到有效落实。本文以我国施工企业单位近十年来内部控制出现的大小问题为切入点,详细我国上市施工单位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反思得以启示,探究加强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多方面措施,以促进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充分其发挥。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审计否定意见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5.042

内部控制作为上市公司治理机制,应在规范企业管理,防控风险,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及持续增值或盈利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随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一个规范、三个指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形成,我国各大上市公司都已建立了适合自己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并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和内控审计。据统计截至2020年6月30日,在上交所和深交所挂牌上市的3199家公司中,共有3011家公司披露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其中仅有1.59%,即48家公司披露其内部控制评价结论为非整体有效,看似整体效果不差,实则企业内部控制作用发挥差强人意,鉴于此进一步探究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

1 我国施工单位内部控制失效原因分析

1.1 公司治理不健全

审计委员会在公司内部控制中具有重要的监督作用,尤其在公司管理层遵守法规、道德行为、利益冲突等方面负有监督职责。我国施工企业在2016-2019年四年的年度报告“董事会报告”章节中显示,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由3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2名,委员会主任由独立董事担任。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原因之一就是公司治理层没有真正重视内控控制的实施,审计委员会不健全,监督失职。

1.2 公司风险管控未奏效

在2014年第一份否定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曾明确指出由于施工企业未严格执行内部控制程序,对客户资信等级评估的执行存在重大缺陷,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达50%以上,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20%水平。应收账款不能按期收回。公司在业务处理、交易决策时,就应当识别风险,然而连对被投资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财务因素的分析都没有做到,可见公司风险管控体系并未建立或实施,公司风险控制管理委员会形同虚设,导致公司缺乏有效的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这对于我国施工企业在激烈的竞争流中生存与发展是重大隐患。

1.3 对子公司及控股公司监管不足

在施工企业近10年7次内部控制失效的事件中,4次均是因为其子公司及控股公司所出现的问题导致集团公司内部控制失效。施工企业缺乏一套严格完善的子公司管理体系,并且由于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各项业务都有着审批的职责,子公司各项业务均需由母公司审批通过后方可执行,那么在审批过程中航天通信集团公司的内控漏洞或失效,就给了子公司可乘之机或敞开方便之门。

1.4 證监部门处罚过轻

多次受到地方证监局和财政部门责令整改或调查的施工建设公司,频频地上榜,仍屡屡犯错。其根本原因在于,即使公司内部控制游走在国家制度规定底线的边缘,对于集团公司屡次内部控制失效,浙江证监局下发的都是整改措施而不是行政处罚,集团公司的违规行为几乎是“零经济成本”,企业内部控制对公司多项业务的放水却给公司带来极大利益。所以就出现了面对利大于弊的形势和处罚力度不强的证监部门,集团公司都无法停下内部控制频频失效的脚步。

2 我国施工单位内部控制问题的启示

尽管我国大多上市公司越来越重视和完善内部控制建设,但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仍有诸多上市公司被爆出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错弊、财务造假行为时有发生。可见,让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真正落地,在上市公司中充分发挥作用任重道远。通过航天通信集团公司内部控制问题案的分析启示如下。

2.1 从施工单位自身方面完善内部控制

2.1.1 应加强监督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建设

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治理层面的组织架构,其完整程度会直接影响公司整体的组织架构,并且对于公司治理结构的设计,涉及独立董事制度的设立、董事会专业委员会的设置及设立董事会秘书三大模块,是上市公司经营运作的核心,亦承担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责任。因此,强制性监督公司健全治理结构,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和发展战略要求,也符合公司管理控制要求及内外环境要求,不仅能给公司内部控制的实施带来有效监督,也能其提高竞争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2.1.2 应建立内部控制信息及时传递系统

面对“万物互联”的趋势,公司内部控制管理也应逐步从现今点、线、面、体的传统模式,向链、网、云、雾转变。在公司内部建立内部控制网,并将其与“互联网+”相结合。使公司各职能部门及下属子公司与集团公司之间能够及时共享。针对传统的内部控制管理体制,公司监管层获取信息的途径及时效较为单一、延迟,要建立及时传递系统能最大化的发挥公司监管层的监督效力,并调动公司员工相互监督的积极性;并且将内部控制渗透到日常工作中,从而尽可能避免出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情况,使员工认识到内部控制并不是某职能部门或某组织的工作,而是与大家及公司未来息息相关。

2.1.3 应建立有效风险管控体系并实施

风险评估作为内部控制五大要素之一,是内部控制发挥作用的重要环节。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应当在兼顾全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对易于导致内部控制失效的环节作为公司风险管控的重点监督对象,以便及时发现风险并采取措施遏制。有效的公司内部控制不仅仅是一种防弊纠错的机制,更是一种管理方法、战略实施工具,内控部门要严格管控风险,保障实现公司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