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垦利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探索

2021-04-26张秀美中共东营市垦利区委党校山东东营257500

农业工程技术 2021年6期
关键词:垦利建设

张秀美(中共东营市垦利区委党校,山东 东营 2575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着重强调“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进一步明确论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攻方向。现阶段应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时代“三农”思想为指导,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指示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1 垦利区建设美丽乡村的经验做法

1.1 美乡村,提升环境品质

1.1.1 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各区委常委任副组长的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由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组成,高位健全工作体制。

1.1.2 按照“梯次创建,压茬推进,示范引领,全面覆盖”思路,实施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五年规划”。突出片区特色,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和村级治理等全方位整体规划。

1.1.3 全力推进生态人文环境建设。实施农村“五化”改造、综合环境整治、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特色产业培育、移风易俗“N合1”繁荣农村文化品牌创建等7大工程25项工作任务,着力加强对全区117万亩生态湿地的保护开发利用,打造良好生态环境,提升群众人文品质、居住品质、生活品质。

1.1.4 利用土地增加挂钩政策,通过旧屋拆补、宅基地复垦等方式盘活闲置土地资产,实现多赢。

1.2 融产业,助推提档升级

1.2.1 注重顶层设计

垦利区立足农业资源禀赋,把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引入现代农业,突出示范带动、以点带面,重点建设永安、董集两个市级示范片区和沿黄、沿海两个乡村振兴示范带,加快黄河口现代农业融合示范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1.2.2 强化政策支持

先后编制出台《东营市垦利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东营市垦利区乡村振兴样板区规划》《垦利区关于支持现代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意见》等文件,规划实施50个重点项目,抓好6个方面27项重点工作,对规划项目全力给予政策扶持,做到整合“三农”资金,集约发力。

1.2.3 突出解决现代农业发展瓶颈

打响黄河口区域公用品牌,探索应用区块链追溯、种苗繁育等新技术,争创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1家,新认定“三品一标”农产品6个。深入实施海洋强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整合海域资源,实现国有海域保护性开发,打造高质量发展蓝色引擎。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提升森林经济综合效益,根据特优农产品区域分布解决土地流转,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目前,垦利区共有省级知名品牌8个,认证绿色农产品2个,区域品牌2个,总数全市第一。

1.3 强组织,提供强力保障

1.3.1 强化党建的统领地位

制定《关于推行抓党建促乡村振兴“5+15策”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计划的实施意见》,以“党建+好班子”强化村级组织、“党建+好门路”壮大村级经济、“党建+好乡风”深化基层治理、“党建+好环境”建设美丽家园、“党建+好人才”建强基本队伍,推进8个乡村振兴示范带、7个示范片区建设。

1.3.2 推行“四化”工作法

即“清单化明责、项目化管理、融合化推进、常态化巡察”,建立台帐实行销号管理,实施组织力提升工程。

1.3.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选派优秀干部到一线挂职锻炼,形成镇(街)党委书记亲自抓、班子成员靠上抓,工作区、包村干部、村“两委”成员具体抓的党建工作格局。采取外引回流、高端智库论坛项目对接、本土人才重点培养等活动,全方位吸引人才回乡就业创业。

1.3.4 促党建产业融合

以全区一二三产农旅融合项目为载体,采取村集体主导建设、资源参股等方式,探索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1]。

2 问题与不足

2.1 村级班子和农民主体意识不强

目前垦利区工作主要靠政府在推动,村级自治有待加强,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不足,政府、市场、农户间未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机制。

2.2 部分基础建设工程推进相对缓慢

垦利区硬件基础建设起步晚,但有的工程规划完成较早却因纳入政府重点投资项目程序繁琐,或因村庄并居工程等因素,延误了工期。

2.3 乡村综合环境整治不彻底

当前,垦利区农村区域生活污水处理项目村庄仅152个,覆盖率仅达到45%,尤其是畜禽养殖粪处理和庄稼秸秆等可利用原料,综合利用率和无害化处理程度都较低。

2.4 乡村建设融资渠道单一

投入资金多以区镇财政、单位帮扶为主,涉农项目整合、社会资本投入落实难,资金融资渠道不够多元化,政府承担巨大财政压力,易导致“虎头蛇尾后劲不足”。

2.5 产业支撑能力相对薄弱

优质高效经济作物普遍较少,散户传统种植为主,农产品二次加工及精细加工产业几乎没有,农产品品牌和质量意识较为薄弱,在品牌营销、集约规模化生产上存在劣势,严重影响市场竞争力。

2.6 乡村振兴长效机制不健全

总体状况是宣传、发动、部署工作相对到位,责任考核评价机制还不完善,党的基层组织作用发挥不到位,制度落地落细落实效果不理想[2]。

3 政策建议

3.1 完善体制机制,发挥政策保障作用

3.1.1 针对垦利区乡村呈现收缩和空心化的现实特征,加紧落实全域规划编制,理念向绿色型规划转型,强化历史文化和传统村落的保护与管理,尽快出台人才新政、科技创新扶持等体制新政和支农惠农政策。

3.1.2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激励性引导作用,将涉农奖补与乡村振兴、农耕文化传承保护、脱贫攻坚等政策结合,确保财政资金投入结构比例与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相适应,吸引社会资本、技术要素流入农村,助力农业二三产产业链条延伸,有序推进乡村振兴。

3.1.3 依据相关环保法规,配套完善相关制度规范,使外来资本企业有章可循,村民制定自己的村规民约,让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走向正规、长效。

3.2 激活各类要素活力,发挥产业集聚作用

3.2.1 要做实产业项目。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项目不能只有概念性、方向性规划,要在具体项目或产业链延伸上下细工夫。

3.2.2 发挥规模优势。以绿色乡村园区经济为核心载体,优化现代乡村生产力空间布局结构,强化专业化分工,拓展农业多维功能,使乡村产业更具多样性和创新性,着力提高乡村农业生产与经营规模化水平。

3.2.3 提升农民主体素质。政府应当承担教育责任,充分利用当地黄河口讲坛、新型农民学校、创业学院、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等阵地资源,依托黄河口高端智库专家及机构力量,着力培养专业化农民。

3.3 强化党建引领,发挥基层组织堡垒作用

充分发挥党组织帮带机制、承诺机制在农村产业发展、乡风带动中模范先锋带动作用。发挥“百名干部储备培养”“百名干部挂职锻炼”工程作用,让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好干部去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有力保障队伍建设。探索农村组织创新,积极借鉴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烟台模式,把党支部或党小组建在农业组织上,从农业组织中吸纳后备力量,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实现党组织带动区域农业生产经营。

3.4 丰富农业新业态,发挥文创产业带动作用

农业增加创意文化元素,“农业+科技+创意+艺术+民俗”等多种形式,让文创产品成为一种能带走的文化。垦利区可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历史文化馆、图书馆分馆服务体系、文化馆线上线下文化惠民特色工程等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作用,开发民风淳朴的各类题材文创产品,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3.5 创新乡村治理方式,发挥公共产品服务作用

利用信息化手段解决乡村发展及农民实际困难问题,从完善乡村互联网、普及乡村数字化建设等入手,培育农民自治文化,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带动村级治理创新,完善乡村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发展,创建一批智慧型乡村或社区,促进从行政村自治向农村社区自治转型,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3]。

4 结语

垦利区乡村振兴工作成绩斐然,但同时任重而道远。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聚多方合力。党委、政府要做到不缺位不越位,做好规划引领,把好方向,相关部门加强联动,形成统筹协调、效率高效的工作格局,聚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猜你喜欢

垦利建设
垦利街道:有了代表工作站,联系代表更方便
垦利街道:为了群众的安全,人大代表在一线
祝贺《中学时代》杂志社东营市垦利区第一中学记者站成立
在推进“两个机关”建设中践行新使命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强化使命担当 建设“两个机关”
东营市垦利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