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术教育服务三农创新实践
——评《“三农”工作机制创新》
2021-04-26周庆伟
《“三农”工作机制创新》作者:解安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ISBN:9787302314264
“三农”问题是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与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对的关键性问题,其中加强农村教育、提升农村居民文化素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所以目前许多农村地区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都是服务“三农”,致力于提高农村居民基本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和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生态美术教育作为一门与自然生态环境有密切关联性的艺术教育课程,对于增强艺术文明素养、提高艺术创造力和环境保护意识都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开展生态美术教育提高农村学子的艺术文化素养,可以更好地实现“三农”创新实践。笔者通过对《“三农”工作机制创新》一书的全面阅读,了解了部分地区乡村建设工作机制和“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策略,进一步分析与探讨生态美术教育服务“三农”创新实践的作用及策略。
《“三农”工作机制创新》是由解安等人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发行的一部农村经济问题研究图书,共六章。该书主要以南平市部分县级地区工作实践作为参考指导,重点介绍了南平“三农”工作机制、南平机制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情况、与海外“反哺”路径的综合性比较、南平机制理论分析和南平机制推广等内容。与此同时,该书基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结合了新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通过对南平市随机六个县市进行数千份民意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与“两个反哺”视野对当地基层经济建设进行优化与完善,致力于实现地区人力资源及相关资源的有效配置,以推动当地乡村经济、文化、生态、党建、社会等多方面跨越发展,最终构建围绕“人力资源反哺”而展开的农村建设工作全新机制。
生态美术教育的有效作用。我国农村地区教育改革发展是影响农村现代化文明发展的重要问题,随着农村地区经济的有效发展,其教育发展战略重心也逐渐由低向高转移,在农村教育体系中应兼具文化、艺术、体育等多种教育内容,从而满足不同受教育者的多元教育需求。开展农村生态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大量实用型美术人才,他们可以成为当地生态美术的传承人,维系农村生态美术教育的长效发展,为当地经济建设与美术文化发展做出贡献。此外,农村地区宁静优美的自然景观与田园风光为生态美术教育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和办学条件,所以在培养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增加农村就业机遇以及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和文化建设等工作中,生态美术教育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与使命。
生态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一)对美术教育不够重视。大部分农村居民对生态美术教育缺乏正确的观念认知,他们认为生态美术教育课程对于农村教育事业发展而言无关紧要,所以在教学课程的选择和安排方面往往会忽略生态美术教育,教师在开展农村教学活动过程中,也会将更多的教学精力集中在语、数、外等重点课程方面,这样不利于农村学生美术兴趣和艺术技能的培养,制约了农村生态美术教育的发展。(二)美术教学资源匮乏。目前大部分农村地区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在生态美术教育工作中的可投入资金较少,由此导致了美术教学资源匮乏,缺少规范的美术教室以及画板、画笔、颜料等专业的生态美术教育设备。部分农村地区只能依靠教师口述和板书讲解来进行生态美术教学,甚至于一些地区直接放弃开展生态美术教育工作,从而难以落实生态美术教育服务“三农”的实践工作,严重限制了我国农村地区生态美术教育教学的发展与提高。
第三,美术教师资源不足。由于农村地区条件比较艰苦,教学经费时常处于紧张状态,无法吸引更多优秀的专业美术人才;农村地区的现职美术教师,大多实际专业水平和教学经验不足,而且由于缺少系统、规范的管理机制,导致生态美术教育课程难以顺利开展,严重影响了生态美术教育质量以及工作发展进程。
服务“三农”的创新实践。首先,农村地区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大力加强有关生态美术教育的宣传,让广大农民朋友都能够正确认识并了解生态美术教育的内涵及价值,积极开展生态美术教育课程。同时,可以将一些民间艺术、人文风俗融入农村生态美术教育教学中,增加生态美术教学内容,激发农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美术创作的积极性。其次,农村生态美术教育机构可以和地方企业开展联合办学,基于职业需求和能力标准的教学模式,以校企结合的方式培养更多专业、优质的技能型美术人才。在企业教育资金的支持下,农村生态美术教育将具备专业、完善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资源,为生态美术教育发展提供良好条件。最后,农村地区可以通过开办美术教师短训班,让当地教师在边教边学的过程中强化专业基础、积累教学经验,以提高生态美术教师团队的专业水平。同时,完善农村生态美术教育教学管理机制,提供优质的办学条件吸引更多专业美术人才,推动生态美术教学工作,达到生态美术教育服务“三农”创新实践的工作目的,促进现代化农村建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