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特产品物流创新探索
——评《农产品冷链物流》
2021-04-26苗晓红
《农产品冷链物流》作者:李建春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ISBN:9787512118843
近年来,我国农特产品生产数量呈稳定上升趋势,并在农村交互性增强情境下销量大增,但因物流链建设有限,大多农特产品虽有广大市场空间,但却无法对生产地周边以外的地区与城市进行输送,严重影响农特产品销售。随着高新技术普及与应用,促进了农特产品物流方式的创新,丰富了我国农特产品物流形式,为提高农村社会经济水平奠定了基础,因此,农特产品物流体系的建设与发展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将结合李建春主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分析我国农特产品物流体系构建现状,探讨新时期农特产品物流的创新路径,为创建现代化农特产品物流运行模式贡献绵薄之力。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年4月出版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提出物流业在构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意义与作用,其发展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农产品作为支撑社会经济发展必要基础产业,自然也与物流业发展密不可分。所以,本书将农产品冷链物流作为研究、论述的主要对象,详细阐述各类农产品冷链运输设备与方式,进一步引领读者深入了解农产品冷链物流相关知识信息,为完善农产品物流系统提供理论支持。本书是以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冷链物流管理人才为目标,强化冷链物流管理人员综合理论素质与实践能力为阅读意义的优质书籍,可作为培育物流管理、技术人才的教辅书籍。此外,本书始终坚守理论结合实际论述原则,根据社会对农产品物流管理人才的要求与标准,培养物流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以实现培育高素质、高水平物流管理人才,快速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的目标。
新时期,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特色农产品资源,加大投入建设农特产品物流体系,力求创建符合现代农特产品流通贸易需求的物流链条。同时,国家还针对农特产品物流体系构建要求,编制专项规划方案、发展目标,制定并实施对应政策、战略,为扩宽物流渠道、增强物流效率提供制度保障。在国家政府大力支持下,我国农特产品对外流通得到良好发展,建立全新高效有序的农特产品物流体系,对将更多优质农特产品推向广泛区域具有重要推进意义。由此可见,农特产品物流业发展进程快慢,影响农特产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前述内容虽明确展示我国农特产品物流良好发展势头,但从农特产品物流现阶段发展状况来看,仍存以下问题:
首先,农特产品原始售价低,平台售价则高。因农村经济消费水平普遍低于城市,其所生产产品销售定价以当地消费标准为主,再加上销售未产生任何物流成本,所以农特产品线下销售价格较为低廉;可若通过网络销售平台销售农特产品,商家须多承担一部分物流成本,这使其不得不将农特产品价格上调,以保证经济利益的获取,这大大促使农特产品销售价格上涨。
其次,物流中转次数多,无法保障农特产品质量。农特产品流通必定经过多次中转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这时,各中间商难免在产品运输、转手等环节产生疏忽,以至于产品受到程度不一的损害;同时,某些渠道商甚至为获取自身所得利益不惜实行违规操作,如暴力装车、不及时更新物流状态,致使农特产品质量与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最后,产品流通成本高,基础性设施与设备落后。因农村物流企业少,农特产品流通需依靠乡镇地区物流企业,这无形中增加了农特产品物流成本,所以,农特产品的畅快流通需付出较高经济代价;再加上农村物流业不发达,政府难以认识物流发展重要性,进而不关注物流基础设施与设备的优化建设问题,以至于难以带动物流业发展。
从上述内容可知,提升农特产品物流效率,解决物流问题,必须创新农特产品物流运行体系。第一,发展农村地区物流行业,培养核心物流企业,以增加农特产品集中度、改善物流企业不足问题。有关部门既可通过构建物流企业,为促进当地物流业发展打下基础,也可利用合作、入股、收购等方法吸引物流企业入驻农村,并通过多元手段选择性培养核心物流企业,以降低产品物流成本,提高产品物流运转效率,营造现代化物流运作环境;第二,搭乘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转变产品流通模式,建立一体化物流体系。农特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完善过程中,可将电子商务理念融入其中,并借助电子商务技术优势创建农特产品销售平台,扩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并在选择科学、合理配送形式条件下,依靠政府与社会支撑建立一体化物流系统,保证农特产品流通得以持续发展;第三,加大基础设施与设备建设力度,借助先进技术创建物流枢纽中心。政府与社会组织应充分认识到全面掌握物流业发展必要性,了解农特产品流通需求,进而投建对应基础设施、引进多元设备,为农特产品储存、流通提供坚实基础保障。同时,还可通过大数据实时掌握不同农特产品销售情况,并借助冷链物流技术储存更多产品,建立现代化物流枢纽中心,以保证农特产品物流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