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画里钟馗

2021-04-26郑朝辉

艺术品鉴 2021年4期
关键词:吴道子钟馗徐悲鸿

中国画不乏以著名历史、神话人物为题材进行创作的,而最富传奇色彩的,当首推钟馗题材。

钟馗绘画在中国绘画史上经历了三个高峰阶段。

上图:元 颜辉《钟馗月夜出游》 长卷 绢本 水墨 24.8×240.3cm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下图:南宋 龚开《中山出猎图》长卷 纸本 水墨 32.8×169.5cm 弗利尔美术馆藏

第一个高峰

钟馗画始于唐开元年代,最早的钟馗像出自画圣吴道子之手。

吴道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画家,也是唐朝画家第一人,被画界尊称为“画圣”。吴道子少年学画,习有所成,被唐玄宗所赏识,召入宫中任职,历任供奉、内教博士、宁王友等,成为了唐玄宗的专属画师,没有诏令不能随意作画。《钟馗捉鬼图》就是吴道子奉唐玄宗之命所画的作品。后唐玄宗命大臣将吴道子所画的《钟馗捉鬼图》镂版印刷,并将画卷和缘由广颁天下。吴道子《钟馗捉鬼图》由此流入民间,甚至流传于世,为后人所称道。钟馗也因为这个故事,在中国历史上有了第一个艺术形象:门神。

郭若虚言:“昔吴道子画钟馗,衣蓝衫,革敦一足,眇一目,腰笏,巾首而蓬发,以左手捉鬼,以右手抉其鬼目。”

这是钟馗画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第二个高峰

钟馗画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是五代及两宋时期。随着李唐王朝的覆亡和绘事的不断发展,吴道子的“钟馗样”画风已渐被打破。五代黄筌对人物动作神韵的理解十分考究,既表现了对前人画迹的珍重,也突破了吴道子“钟馗样”的束缚,树立了自家风貌。同时代的画家王道求、周文矩,宋代的石恪、蒲生、孙知微、李公麟、梁楷、龚开、颜辉等人都对钟馗画情有独钟,他们不仅改革发展了钟馗画的表现技法,还大大丰富了钟馗画题材和内容。如王道求的《挟鬼钟馗图》、周文矩的《钟馗氏小妹图》、李公麟《钟馗嫁妹》、梁楷《簪花钟馗图》、龚开《钟山出游图》、颜辉《钟馗月夜出游》等。

他们笔下的钟馗不仅限于捉鬼的情节,而扩展到了钟馗的家事和生活方面,钟馗形象从此被生活化、现实化了,也由“神性”到“人性”化了。换言之,离老百姓的希冀更贴近了,更可亲可敬了。

宋代,更多的文人参与钟馗画的创作,钟馗成为文人画的重要题材之一,且形式多样,寓意各异,虽未流传下来,但多被收之于画品著录。随着在民间的广泛流传,钟馗画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为祥瑞题材,同时也寄寓了人们迎福祯祥、追求平和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钟馗怀才不遇却含冤而死在两宋时期也引起了文人的共鸣。于是,在文人画的推动下,钟馗开始忙碌了起来,他不仅要抓鬼,还要嫁妹、醉酒、出猎、钓鱼、遛鸟……

较为有名的就是宋末元初的画家龚开的《中山出猎图》。这幅画画的是钟馗和小妹在鬼卒使女的前呼后拥下,乘舆出游中山的热闹场面(中山即终南山)。画中钟馗俨然一副悠闲的文官打扮,小妹和使女也脂粉敷面,温情惬意。与前人钟馗的刀光剑影相比,别有一番情致。

上图:南宋 龚开《中山出猎图》局部 下图:关良《钟馗》 1983 年作 镜心 设色纸本

龚开在题诗中说:“阿妹韶容见靓妆,五色胭脂最宜黑。”

意思在鬼魅的世界中,若是化妆则以墨代替胭脂,这是对现实世界中,黑白颠倒的绝妙反讽。

龚开生活在宋末元初,活动时间大约为公元1222—1304 年,他曾在宋理宗景定年间任两淮制置司监职,在李庭芝幕府中曾与陆秀夫为同僚。

祥兴二年(1279),在崖山之役中,陆秀夫背负帝赵呙投海而死,南宋正式灭亡。龚开的悲痛可想而知,他入元不仕,以卖画维持生计。在元朝时,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比乞丐、妓女还要低下,我们熟悉的“臭老九”一说,就来源于此。对于这样的社会现实,龚开一类的艺术家当然是极端不满的,他痛恨统治者,厌恶污浊的社会。因此,龚开笔下的钟馗,不仅是对当时极度扭曲、黑白不分现实的反讽,也蕴含了他本人祈求社会公正、复兴宋朝的理想。

第三个高峰

明代始至清末民初,钟馗画进入第三个繁盛期。

明代,无论文人画还是民间年画,钟馗图层出不穷。诸多画坛名家,如明代的文徵明、戴进、朱见深(明宪宗)、陈洪缓,特别是陈洪绶,拓展延伸了人物画的含义,表现出强烈的社会批判性与民主意识,强调文人画的象征性与表现性,钟馗画中亦有体现。

具有代表性最为人熟知的是宪宗皇帝朱见深和他的《岁朝佳兆图》。

明 朱见深《岁朝佳兆图》 纸本设色 59.97×35.5cm 1481 年 故宫博物院藏

清 任伯年《钟馗饮酒图》

晚明时期的朱谋垔,为明太祖第十七子朱权七世孙,他于崇祯四年所编撰的《画史绘要》中记载称:“宪宗皇帝尝写张三丰像,神彩飞动,超然尘表。”

由此可见宪宗在人物画方面有较高的水准,他不仅能够刻画出人物外貌特征,还能够描绘出其精神气质。他画技全面,除人物外,也能作阔笔写意花鸟。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这幅充满吉祥寓意的《岁朝佳兆图》是宪宗皇帝的重要代表作。该图为绢本、设色,纵59.7 厘米,横35.5 厘米,款署“成化辛丑文华殿御笔”。成化辛丑年即是公元1481 年,这时的朱见深已是一位34 岁的成熟中年人了。他在画幅右上方题写道:

“柏柿如意。一脉春回暖气随,风云万里值明时。画图今日来佳兆,如意年年百事宜。”

画中的主人公钟馗,确实如朱谋垔所说的“神采飞动”,他手中的如意指向前方,目光如炬,在通往幸福前方的道路上迈着坚定的步伐。一旁的小鬼,有几分丑萌,手捧盛放着柿子和柏枝托盘。柏枝、柿子、如意,取谐音意味着:“百事如意”,空中翩然而至的一只蝙蝠,也代表祝福之意。

在朱见深时期,在春节悬挂钟馗像以驱鬼辟邪已形成一项重要的民俗,这幅作品更像是一幅宫廷年画。

他画中的钟馗形象与前文所述吴道子的样式至少有三处不同,一是没有袒露一只胳膊;其二是穿着布靴,而不是脱去兽毛的皮鞋;其三是,画作内容,钟馗带着的小鬼显然是他的跟班,而不是像吴道子搞得那么血腥。

与元朝的画家们相比,明代的人物画更倾向于世俗化,内容也变得更具节日祝福的意味。比如曾在宣德年间任宫廷画家戴进,就作过多幅钟馗图,大多寓意和平与吉祥。

戴进 (1388-1462 年),字文进,号静庵,又号玉泉山人,钱塘 (今杭州)人。他是明代早期声名卓著的画家,也是画史上正式命名的第二个画派——浙派的创始人。作为明朝中前期最具影响力的画家,戴进在人物画方面远师吴道子、李公麟。他的人物画题材主要有神仙、道释、历史故事、名人隐士、樵夫渔父等,所画神像威仪、鬼怪勇猛。

故宫博物院所藏戴进的《钟馗夜游图》运用“钉头鼠尾”描法,线条劲健,顿挫有力。众鬼面目狰狞,形容猥琐,而钟馗目光犀利,有威严镇慑之态。背景大面积以淡墨渲染,突出夜色,并且衬托出山石积雪的状态。描绘了钟馗在众鬼卒的簇拥下夜游的情景:四个小鬼抬着椅子,一小鬼撑破伞,身后有二鬼卒跟随,行进在山间小路上。画中,钟馗慑人的目光、浓密的虬髯、俯身催行的神态,可使四处流窜的鬼卒惊骇而顺服于威猛气势之下,甘心服侍于身旁。背景描写紧扣“夜游”题意:寒山嵯峨、荒草萋萋、白雪皑皑、寒气袭人、枯树怪枝,气象萧索,一派令人胆寒的阴森气氛。其中细节的描绘,如一把破伞、一柄宝剑、几根抬轿绳索、钟馗头巾上的白色小花、山涧数叠流泉等,无不强化了人物的境况和环境的幽冥。

明 戴进《钟馗夜游图》轴绢本 设色190×120.4cm

辽宁省博物馆藏纸本水墨 148×67cm清 高其佩绘《怒容钟馗图》轴

清人郑绩在《梦幻居画学简明》中说:“画鬼神前辈名手多作之,俗眼视为奇怪,不思古人作画,并非以描摹悦事为能事,实借笔墨以写胸中怀抱耳。”清代的顾见龙、高其佩、赵之谦、任熊、任伯年、吴昌硕皆是钟馗画高手。其中,高其佩尤其善作钟馗画。

高其佩,字韦之,号且园,是清代官员、画家、指画开山之祖。他年轻时,学习传统绘画,山水、人物受吴伟的影响,中年以后开始用指头绘画。据《国朝画征录》所载:“高且园善指画,画人、山水、花鸟、鱼虫、鸟兽,天资超迈,情奇逸趣,信手而得,四方重之。”

高其佩喜作钟馗指画,有文钟馗、武钟馗,有游历钟馗,有怒容钟馗,还有各种骑鬼钟馗、降魔钟馗等。每年到端午时节,高其佩都要用手指画朱墨钟馗若干幅。这幅《怒容钟馗图》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是其晚年指画中的精品,作于雍正六年(1728),时年68 岁。1727 年,高其佩因得罪了权臣年羹尧,被免去刑部侍郎一职,第二年端午节,他画出了这幅《怒容钟馗图》。画面中,钟馗作怒发冲冠之状,怒气冲天,气势逼人,画家心中许多不平之气,借助怒不可遏的钟馗,发挥得淋漓尽致。

左图:范曾 《钟馗扬鞭》 设色纸本 68×136 cm

右图:徐悲鸿《钟馗》1938年作101×62cm 中国嘉德2015秋季拍卖会 成交价:RMB 12,650,000

现代的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李可染、关良、范曾等,也都画过钟馗图。徐悲鸿这幅《钟馗》画于1938 年6 月2 日端午节,画中钟馗头戴官帽,身着官袍,脚踩黑靴,腰佩宝剑,侧身回望。右侧的小鬼头顶果盘,手提酒壶,其矮小猥琐、低眉顺眼与钟馗的昂首挺立、高大刚毅构成强烈的对比。钟馗之造型生动逼真,比例适度,神态饱满,尤其是面部的刻画,枣红色的面庞上,浓眉大眼,宽口阔鼻。

根据徐伯阳、金山合编的《徐悲鸿年谱》记载:1937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央大学开始搬往重庆,11 月中央大学美术系在重庆复课。1938 年1 月13 日,徐悲鸿住进中大宿舍。当时日寇侵占了我大半个中国,国土沦丧,生灵涂炭,徐悲鸿悲愤难忍,这一时期钟馗图常见于徐悲鸿的笔下,此画根据题款可知是作于端午节,传统习俗这天是要挂钟馗或者画钟馗以驱鬼辟邪。徐悲鸿此时作此钟馗图,或是借作品聊抒忧愤,寄托自己的爱国情怀。

范曾于1979 年所作的《钟馗稚趣图》,堪称当代钟道画中的佼佼者。画中钟馗童心未泯,在一堆泥土旁席地而坐,惬意玩乐,满脸的憨厚可爱。此画笔墨简练,勾勒、泼墨、细笔、润笔掺用,挥洒自如。特别是钟馗的眉目处,刻画得童趣盎然,实是点睛之笔。

猜你喜欢

吴道子钟馗徐悲鸿
“大奇至美
——徐悲鸿经典作品展”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全显光作品(钟馗题材)
“画圣”吴道子
钟馗嫁妹
鉴赏
钟馗千年【百变秀】
万世之功郑国渠
画圣吴道子
徐悲鸿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