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新类型公共艺术对乡村文化的立体式介入模式
2021-04-26薛靖楠
薛靖楠
发展乡村文化是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但许多乡村过度追求经济发展,忽略了文化发展和进步,导致乡村文化大量流失。为了推进乡村文化发展,提高该区域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积极构建乡村文化的艺术介入模式,通过引导新类型公共文化的有效介入,推进乡村文化发展。
一、乡村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乡村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文化是城市文化的根基,具有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虽然,在工业发展进程中,农村大量消失,但是乡村文化并未消亡。不过,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之下,乡村文化所受到的来自现代文明和工业文化的强力冲击却不容忽视。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迁移使得乡村社会结构发生了转变,也为乡村文化建设带来了压力和紧迫感[1]。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而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拥有充足的经济动力,更要具备蓬勃发展的文化支撑,只有有效构建乡村文化体系,才能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奠定基础,也才能打造具有地域性特征的乡村文化,让乡民们的文化满足感、自豪感和幸福感得以提升。建设乡村文化,在其中引入公共艺术,都将使乡民的精神状态更为饱满和充实,可以基于文化来实现强民、乐民、育民和富民,实现乡村生产生活状态的健康发展。
二、新类型公共艺术介入乡村文化建设可行性
公共艺术并不单指某一种艺术形式,它是一种精神和态度,可用于展现大众审美与社会文化。因此,公共艺术的形式极为多样,还具有极强的功能性、开放性和参与性。相比于纯粹的艺术,公众艺术更具烟火气息和世俗味道,所以在公共艺术发展中鲜少出现“曲高和寡”的情况。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公共艺术的形式和类型也在逐渐演变,科学技术的进步更是催生出了新类型公共艺术。所谓新类型公共艺术,就是可基于传统或非传统媒介,与公众进行互动的社会性艺术。这种艺术是面向社会大众的,所以让新类型公共艺术介入乡村文化建设将会为该项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在此环节,新类型公共艺术的介入,能在保留乡村原有文化气息的基础上,对已缺失的传统乡村文化进行补全,将发挥重塑和继承乡村文化的作用。同时,新类型公共艺术的介入,还将会为乡村公共空间提供充足的美学力量支持,可迎合当地需求因地制宜地打造乡村文化建设路径。公共文化的介入,将提高乡村文化建设的互动性、艺术性、地域性和公共性,可让乡民的精神世界更为富足。
三、新类型公共艺术对乡村文化的立体式介入模式构建方法
新类型公共艺术的创作大多基于长效机制而开展,而且在此过程中十分注重共情培养和在地性实践,它将在创作和应用环节追寻历史文脉,发扬场所精神。随着国人精神文明追求的提升,新类型公共艺术迎来了蓬勃发展期。各地区的新类型公共艺术活动极为多样,走进乡村的脚步也从未停止,为构建新类型公共艺术对乡村文化的立体介入模式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但是,为了能切实保障新类型公共艺术对乡村文化建设有效介入,真正以这种大众性文化带动乡村文化继承和发展,相关工作人员必须确保新类型公共艺术的持续深入和全方位介入。
(一)完善新类型公共艺术发展机制
从乡村发展现状来看,劳动力大量流失、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经济发展潜力不足以及缺乏核心竞争力等问题十分突出。在巨大的经济发展压力之下,许多乡村忽视了文化建设,也没能意识到文化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所以,为了确保新类型公共艺术对乡村文化建设立体式介入,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转换思维,让新类型公共艺术成为当地发展的新动力,使其发挥出改变落后生产力和乡村风貌的作用。基于此,我们必须保证新类型公共艺术的介入是长久且持续的,更要为推进新类型公共艺术与乡村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而制定具有完善性、长效性和实用性的发展机制[2]。
在实践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借鉴国外乡村文化建设的优秀经验,将其中的运行机制引入国内,并根据我国国情对其进行因地制宜的革新,进而为新类型公共艺术对乡村文化的立体式介入奠定基础。比如,借鉴日本的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利用艺术策划来吸引艺术家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在乡村地区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和环境。在这一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充分发挥新类型公共艺术和乡村文化的共性,扩大面向大众的艺术和文化影响力,让当地民众踊跃参与,并基于政府、艺术机构、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合作,建立起完善的协作运行机制,为新类型公共艺术介入乡村文化建设提供明确的方向指引。虽然,国内也存在西河村粮油博物馆改造等公共艺术介入乡村文化建设的案例,但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国内的新类型公共艺术进村活动缺乏生命力,大多有始无终,甚至许多活动为乡村文化以及区域发展带来了极大破坏。所以,在实际作业环节,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意识到这一问题,并全力提升新类型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工作的长效性和持久性。比如,打造政府主导与民间组织协作的长效运行机制;建立专职部门和岗位做好监督管理;提升新类型公共艺术的造血功能,发挥艺术的生产、教育、推广作用,建设成长型介入机制等。
(二)保持新类型公共艺术多元性
对于新类型公共艺术而言,根植于社区、大量民众参与和重视在地性是其发展过程中的显著标志。这种艺术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大众审美,提升民众欣赏品味,打造舒适、优雅和富有艺术气息的宜居环境。所以,新类型公共艺术早已渗透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它利用多种艺术形式调动人们的感官体验,在区域内营造出了可对社会大众的审美情趣和思想内涵造成影响的艺术氛围。比如,新类型公共艺术以新媒体、雕塑、灯光、景观规划、剧场等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艺术宣传和教育作用。
从这一点上我们不难看出,新类型公共艺术的多元性是保证其有效参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键。所以,要推进新类型公共艺术介入乡村文化建设,就必须保证新类型公共艺术的多元性,使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与乡村文化的融合,推进乡村文化活动的转型[3]。比如,基于花卉园、动漫展、泥塑等多元化新类型公共艺术活动,为乡村文化建设注入新的灵感,基于艺术途径在乡村文化建设环节打造立体式的新类型公共艺术介入模式。
(三)保证新类型公共艺术的在地性
在地性是新类型公共艺术发展的一大特点,这种特性也是新类型公共艺术可以有效介入乡村文化的基础。事实上,在地性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本质与核心,在乡村文化建设中也是如此。这不但要求新类型公共艺术的介入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从多种维度上考量艺术发展和文化融合的在地性。基于新类型公共艺术的在地性发展,新类型公共艺术将会与乡村文化实现深度结合,能让艺术活动真正地展现地理空间、文脉历史的特点,新类型公共艺术的介入能让乡村文化变得更为充实且丰富,地缘文化的反哺也将为新类型公共艺术提供新的方向。
我们以云南弥勒东风韵艺术小镇的建设为例,这个镇子既展现了新类型公共艺术对乡村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展现了新类型公共艺术对乡村文化建设的介入和引导。东风韵小镇在设计环节严格遵守互动性、记忆性、参与性、地域性和开放性原则,万花筒、半朵云、农垦工作室、牛哆啰音乐农庄、印章房等都是当地的代表性建筑,是工程项目与艺术的结合体。从这个小镇中,我们可以清晰窥见新类型公共艺术的介入痕迹,它的设计者——罗旭先生并非对当地的文化有着深入研究,所以利用新类型公共艺术的在地性实现了乡土意识和乡村文化的重塑,也实现了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四)保障新类型公共艺术的平等参与性
新类型公共艺术形式多样,但并非所有的艺术形式都能与乡村文化融合,若强行植入文化智慧破坏当地的文化氛围和生活环境,甚至会导致文化建设工作出现断层和空白。因此,要实现新类型公共艺术对乡村文化的立体式介入,相关工作人员既需要激发艺术家们的参与积极性,为当地乡民提供领略多种艺术特色的机会;又需要保持平等参与性,避免因多度或不当介入而破坏乡村原有文化生态。在此环节,艺术家们应该绝对不能以指导者的身份出现,也不能将新类型公共艺术强硬地加入到乡村文化中,而是要基于欣赏眼光找到新类型公共艺术与乡村文化的契合点,进而推进二者的有机融合,以平等的态度参与到乡村文化建设中,让新类型公共艺术得以全面介入。
四、结论
综上所述,以新类型公共艺术介入乡村文化建设十分可行,可以丰富乡村文化内涵、优化乡村文化建设。在实践工作中,为了构建新类型公共艺术对乡村文化的立体介入模式,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新类型公共艺术的特点,完善新类型公共艺术的发展机制,并保障艺术的多元性、在地性和平等参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