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现实主义在现代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21-04-26刘光柏邸国宁
刘光柏 邸国宁
一、超现实主义的概念及现代展示设计的现状
超现实主义最早起源于20世纪的法国,依据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一书,让梦与现实这两者以一种全新的视角进入人们的视野。超现实主义主张将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融合,主张打破理性与意识的禁锢,追求原始冲动和意念的自由释放。它将文艺创作视为纯个人的自发心理过程,不断发掘人类深层心理中的形象世界,揭露社会的真实,反思与自己内心世界相互驳斥的现实。在探索“真我”的过程中,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一般专注于自己的主观世界,进行“我”与世界的思辨过程。将无形的、抽象的潜意识具体化,并把与现实相违背的梦境具象在现实画面中,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目前,超现实主义作品更多地存在于绘画、影视、文学作品中。但由于科技手段的不断发展,渐渐地,其精神内涵与现代展示设计有了不自觉的沟通,同时展示设计也需要更加多元的设计手法加入其中。如今大多专业的展馆展示设计因其受制于展馆展品的展示高度与距离,对于展馆内的灯光、材料及参观模式也有一套固定的设计模式。虽然在这种固定的模式下可以保证展馆展览的顺利进行,但是也限制住了展馆展示设计的创新,使得越来越多的展示空间趋向模式化。如何突破自身条件的限制,以更加新奇的感观刺激与情感体验来提高展馆的展示效果,成为现代展示设计的新挑战。
二、超现实主义在现代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把超现实主义的理论主张及表现手法应用于现代展示设计中,能为现代展示设计提供更加多元的展示方式,从而更有效地拓展展示设计的发展空间。超现实主义在现代展示设计中的应用,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超现实主义流派提倡突破理性,追求将人类的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融合。一般的博物馆、展览馆等展示场所均有针对时空形式上的展示内容,往往就要求设计者要突破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结合声、光、色等手段将另一时空中的内容在现实空间中再次营造出来。湖南省博物馆的马王堆汉墓展区,打破了博物馆的一般叙事方式,整体仿照古墓墓坑的发掘样式进行营造。随着参观流程的指引参观至三层平台时,俯身向下观看会让观众产生一种置身于墓坑之上的错觉。辅助以全息影像的灯光秀投置在“墓坑”的四周,使整个场景不再是一个简单还原的展示空间,更像是置身于千年前辛追夫人下葬前的震撼景象。
(二)虚与实的对立
每当我们置身于展馆,参观展示作品时均会期待能与展品有更深入的交流体会,但大多数展品均孤立于展柜之中,拒绝我们于警示线之外,难免会使观众与展品之间产生一种隔阂,缺乏互动性。由于超现实主义理念要求突破逻辑与实际的现实观,同时利用高科技手段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将梦与意识内的观念凝练出实际的效果,并借助数字媒体、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将其具化出来。随着全息影像与VR技术的日益成熟,逐渐解决了超现实主义对潜意识与梦境的表现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难题,也为展示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通过视、听、触摸等一系列的交互体验将虚转化为实。在中国华融大厦艺术中心美术馆的2019年明代仇英《清明上河图》真迹沉浸特展通过借助一系列AR+VR+AI全息互动投影技术以及部分场景装置,模拟出仇英在画中所描绘的苏州城远近郊区、城内、宫城等清明时节的景象,将行走的闹市,流动的江水活了起来。使观众置身于一个既立体又虚幻的古代三维空间中,将观众与画融为一体,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参与感。
(三)打破理性与秩序
超现实主义反对理性与秩序,但依旧借用理性的手段通过熟悉的事物质询熟悉的系统。20世纪90年代中国实验艺术开始迎来新的发展,在经过20世纪70年代与80年代的不断摸索之后,已经开始由集体经验转向个人实验,融入了艺术家更多个人的思想,力图打破以往的艺术材料与风格,而且当涉及艺术展览的形式与功能时也常常颇具新意,并不自觉地将超现实主义的某些观念融入其中。
例如,在宋冬的作品《父子·太庙》中,通过三个肖像投影到太庙大堂的三根柱子中央,使三根柱子作为一个展览的载体。其中两侧的图像是宋冬和他的父亲,各自念诵着一生中的重要事件。第三个“肖像”位于中间,它将宋冬与父亲的脸合成为一张图像,但是宋冬并没有简单地将两侧柱子上的影像相互叠压,而是将父亲的形象投射到自己脸上而拍摄制作成第三个图像。同时这张合成肖像依旧背诵着一系列传记事件,这一系列传记事件也正是融合了父子二人生命中的事迹。在作品层面,该作品不再以象征的手段表现抽象的人物,更多的是关注艺术家与其父亲之间的关系和商洽。在展览层面,打破了展品与载体的常规形式,使固有建筑与其影像作品之间也产生了相应的联系,使建筑本身成为作品的一部分。而《是我》展览在展览的当天由于某些原因被要求“因故改期”。在之后的总结中,策展人将室内未能进行开放的太庙展区划分为“内展厅”,被阻挡在太庙前未能参观的观众,其一系列交流、玩闹行为,及记者的采访行为等等被归结为“外展厅”。透过这场实验艺术展览来看实验艺术活动并不只局限于展览作品,展览活动的本身也被归列为一件实验作品。将浏览的观众,发生的行为作为展览的一部分,这些纳入其展览范畴的偶发事件也无疑是一次打破理性与常规的实验。
(四)合理运用声、光、色等手段
通过声、光、色的夸张运用,营造一种既梦幻又合理的设计氛围。在材料的选择上可以通过利用镜面物品、轻纱帐幔等透明或半透明材质,透过光影的投射,利用光影的情感,如蓝色光代表着忧郁、暗光代表着静谧等等一系列的情感体验,模拟出超现实主义所追求的意识形式及梦境内容。夸张场景的造型,将常规的装饰材料进行解构与重构,例如将镜面打破重组成不规律的平面,形成一种凌乱魔幻的感觉,位于北京的梵高星空艺术博物馆中的“钻石之眼”便是将众多镜面进行不规律的重新排列组合,结合光影效果营造出一种钻石闪耀的质感,给人仿佛进入到一颗巨大的钻石之中,既梦幻又奇妙。
在色彩上,不同的颜色传达出不同的氛围。由于颜色的色彩倾向带有情感倾向,不同的颜色传达出不同的氛围,因此通过颜色的明暗、冷暖对比并结合灯光及材料的特质,再配合相关的音效。例如生化危机5中的一个场景,通过高亮的白色屏幕加之以泛灯光的点饰降低照明度,再结合相应的线条装饰拉长纵深感,当主角穿过通道到达一个现实的场景中营造出一种矛盾对立的超现实主义氛围,即使这是在电影中模拟的一种视觉场景,但是在真实的展示设计中也可以运用此类方法,以期达到虚、实对立的情感体验。
(五)扭曲变形与夸张怪诞形体的使用
现实中规律的圆形、正方形等等常规的几何形体,都可以在展示设计中进行创造性的扭曲变形、夸张、放大。突破展示空间中的固有认识,引导观众使用偏离常规的认知方式。日本女艺术家草间弥生在其系列作品《无限空间》中将整个空间的墙壁、地板、天花板,通过运用黑色、黄色、红色、白色以及大量的波点形状,再借助镜面的折射表达出一种宇宙无限的视觉效果。
三、结语
超现实主义作为一场文化运动,是文人与艺术家的一次大胆尝试,他站在理性的对立面强调梦与潜意识,构建起了一种新的思维形式与艺术形式,在现当代的艺术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感官上的冲击,更有内心深处的质询,只有当人在正视描绘自己的潜意识时才会真正地认识客观世界。因此在当代展示设计的设计过程中融入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有助于策展人发散其思维,突破常规的设计理念,借助一系列非常规的手段,打破原有的设计规则,引导参观者前往更深层次的精神享受,使参观者与作品、环境之间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灵魂上的交织,行为上的呼应并将展览的核心理念传递给参观者,产生一定的影响力,从而为当代展示设计开拓出一系列新颖的展览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