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制度下的公共艺术2.0时代研究

2021-04-26马艺菡

艺术品鉴 2021年2期
关键词:当代艺术雕塑艺术家

马艺菡

自20世纪以来,与政治有关或以艺术化面目说教的主题艺术屡见不鲜,这些艺术形式充斥着各个角落,强势占领了城市的公共空间。但事实上,这些艺术不具备成为公共艺术的条件。艺术在20世纪下半叶的发展和变革超过了过去数千年的总和。如果套用计算机领域的话术,可以认为在当代艺术进入公共领域后,就正式开启了公共艺术2.0时代。因此,对博物馆制度下的公共艺术2.0时代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博物馆与公共艺术的概念和具体体现

(一)博物馆与公共艺术的概念

博物馆是地区文化的重要载体,能够对地方文化和发展情况进行展示。收集、保藏、研究、娱乐和教育是博物馆的主要目的,与此同时,还能满足人们的精神娱乐需求。博物馆担负着传承和发展人类历史文明的责任,作为地方文化的聚集地,其构建需要利用诸多要素,公共艺术作为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反映博物馆的品质和文化内涵。

在博物馆中,公共艺术具有功能性的特征,属于博物馆环境功能机制不可或缺的部分。公共艺术可以使博物馆内各项要素相互协调。能否同时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是衡量一个博物馆是否优秀的重要条件,而公共艺术的融入,就如同画龙点睛一般,使枯燥、单调的公共空间环境变得生动活泼,因此,探析博物馆制度与公共艺术之间的关系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二)公共艺术在博物馆中的具体体现

雕塑属于重要的艺术形式,在博物馆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在博物馆中展出的雕塑,可以与观看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是艺术家设计雕塑的主要目的。但由于博物馆空间有限,雕塑在设置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正因如此,博物馆雕塑拥有与众不同的文化。如果一个雕塑拥有独特的精神内涵和表达形式,这个雕塑就可以对博物馆的形象进行代表。以北京自然博物馆中展出的铜质雕塑为例,该雕塑的形状为半圆形,属于地球的形状,在自然博物馆中放置,体现了不同生物在地球中繁衍生息的过程。这一雕塑与自然博物馆主题相呼应,同时凸显了时代的质朴感。

二、当代艺术进入公共空间的缘由

将艺术作为导向,对公共空间进行改造可以追溯到1959年,卡尔·普兰特作为雕塑创作营的发起人,在奥地利的一处荒废石场内与8位雕塑家共同组织雕塑活动,通过对废石场中材料的应用,雕刻出精美的雕塑作品,并保留在这个废弃石场之中,为当地视觉环境改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雕塑也成了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内容。德国艺术家博伊斯所实施的公共艺术作品《7000棵橡树》,使世界公共艺术创作思路受到了冲击,该作品的实施时间为1982年,博伊斯希望让公共艺术成为一个与人事有关的公共议题,而并非一项活动或一处公共景观。在这个公共艺术作品中,呈现作家抽象意图的载体就是橡树和石条,这些石条象征着生活在大千世界的人们,平凡人和普通人,取代了英雄形象,正式进入公共视野,在这个阶段,公共艺术进行艺术叙事的方式转变为了日常面貌[2]。

中国公共艺术发展的契机,是上述两种公共艺术思想的涌入,与国外相比,国内公共艺术起步时间较为滞后,以雕塑为载体的公共艺术1.0时代于20世纪80年代兴盛,在这一时代下,公共艺术实现了长足的发展,非理智时代束缚被成功摆脱,国民思想愈加开放。以广州解放纪念碑为契机,潘鹤提出保留工作委员会的职能,发挥委员会监管广州市及周边地区城市雕塑的职能。在这种制度下,珠江三角洲实施了《珠海渔女》《拓荒牛》等项目,这些项目均在日后成为所在地区的地标,承载了民众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珠江三江洲的尝试,对中国公共艺术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媲美英雄主义纪念碑的建设,为中国公共艺术2.0时代的开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个阶段,艺术家意志与城市内涵的结合程度逐渐加深,博物馆公共艺术和公共空间产生了密切的关联,探究其本质,得知这种关联属于相互依存的关系。比如:《珠海渔女》,这个雕塑的所在位置是废石场,作为当地自然景观的有益补充,使所在地的属性发生了变化,采石场也由无人问津的废地,变为了以艺术品而闻名的公共空间,每天都会有大量游客前来欣赏雕塑作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公共艺术实现了飞跃式发展,但学术讨论却陷入了停滞不前的状态。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并非是艺术品数量匮乏,反而是因为公共艺术在珠三角的发展,使全国各大城市争相模仿,导致劣质公共艺术大量涌现,舆论声讨也随即出现,从未停止,且始终没有被遏制。截至2011年,北京地区人口的地标设计和河南省大型宋庆龄雕塑的争议依然存在。对其进行思考,可以发现公共艺术的泛滥,在当前时代可能不会被遏制,究其原因,主要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需要通过公共艺术,对城市空间进行改造,以此来创造就业机会,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打造城市文化。事实上,这种弯路是公共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经之路,不是我国特有的现象,属于公共艺术领域的共性问题。简言之,城市发展使城市空间不断扩大,政府和人们对公共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趋势下,公共艺术必然会快速发展,但其质量却很难得到保障。但考虑到艺术家审美情趣与普通公众审美情趣存在不兼容的特点,如果对主观艺术过分强调,可能会导致艺术作品丧失公共价值,这样的艺术作品不具备成为公共艺术的资格,只是艺术家浪费公共资源和空间以及宣泄个人情感的不当行为。以《倾斜之弧》为例,这个作品由艺术家理查德·塞拉创作,雕塑位于纽约联邦广场,通过对大型钢铁铸件的使用,冲击人们的视觉感官,促使其产生强烈的心理波动,但这件作品却起到了反作用,具体表现为钢铁幕墙将整个广场一分为二,与周边环境已有元素形成了非常强的艺术呈现形式,艺术家的内涵目的得到了完整地呈现。但政府部门考虑到公共安全后,于1989年将作品拆除。该事件在发生后,学术界对公共艺术在雕塑领域之外进行了深入的思索。认为公共艺术不能仅局限在雕塑材料之中,应具备多元化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走入普通人的生活之中,成为被公众所接受的艺术[3]。

三、博物馆在公共艺术2.0时代的意义

基于传统意义而言,博物馆并不属于公共空间,至少在文艺复兴之后近百年的时间内,博物馆只是达官贵族和知识分子所构建的图像知识学体系,可以满足贵族阶层的视觉和艺术追求,艺术应有的内涵,也被视觉愉悦和陈列所压倒。博物馆与博物展览制度结合后,为艺术品的展出和创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博物馆在对外开放后,是否会成为新的公共空间,成为公共艺术领域的热点话题,但在国家和政府部门的经营视野下,博物馆与公共空间之间的关系并不紧密。在查阅资料后得知,目前,进入博物馆的群体,依然以高收入和高学历人群为主。以美国博物馆为例,美国博物馆每年所吸引人数占城市总人口的30%以上,但在参观人数中,有50%以上属于高收入阶层,而75%以上参观者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而收入和学历水平较低的参观者,其人数仅占5%左右。与美国相比,国内博物馆在2008年之前,依然存在收费的现象,这些费用成为阻挡多数人进入美术馆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学校或公司组织,部分人可能一生都不会踏入博物馆。在这种情况下,博物馆与民众和公共艺术之间的距离逐渐被拉大。

在2008年后全国博物馆实施免费政策,为中国公共艺术2.0时代的到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也使博物馆经营者和管理者面临新的问题,长期以来,当代艺术在博物馆内展出,所受到的阻碍较少,艺术家还会以博物馆为载体,对艺术边界进行拓展,从而推动艺术的发展。艺术家和博物馆都清楚,不管是什么艺术,如果仅在博物馆这一狭小的空间内展出,对于全球艺术文化发展而言,都只不过是杯水车薪。因此,博物馆和艺术家需要对展品、收藏和专业观众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入探索。但在博物馆对普通群众全面开放后,就会导致新的公共空间产生,此时,博物馆需要对旧有制度进行优化和完善,通过这种方式,加强艺术家与博物馆之间的互动,从而推动公共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四、结论

综上所述,公共艺术无疑是当代艺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公民社会尚未形成的情况下,任何与大众审美不符的公共艺术都会受到口诛笔伐,这也是当代艺术迟迟无法融入实体公共空间的重要原因,导致雕塑、壁画等传统公共艺术形式依然是现阶段的主要公共艺术。中国博物馆免费开放有助于公共艺术的发展,并开启了公共艺术2.0时代。在这一时代下,公共艺术创作者应该将目光投向博物馆,通过对现有制度的利用,促使观众对公共艺术,形成正确的思想认知观念。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现代艺术家与博物馆的有效互动,会成为推动公共艺术发展的重要力量。

猜你喜欢

当代艺术雕塑艺术家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陈文令当代艺术作品选
巨型雕塑
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
我的破烂雕塑
日本当代艺术的“三剑客” 上
写实雕塑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自然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