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广东醒狮》电子书界面设计中的扁平化风格*

2021-04-26黄肖铭邓宇珩

艺术品鉴 2021年2期
关键词:狮头扁平化粤剧

黄肖铭 邓宇珩

中国传统民间舞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多彩,多蕴含祥瑞之意。大部分传统民间舞蹈借助道具作用完成,多使用动物模具,模仿各种动物的形貌和习性,具有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其中狮舞和龙舞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狮舞分为“北狮”和“南狮”,“南狮”盛行于广东、广西及东南亚各国,其中广东醒狮最为流行,主要指佛山市、广州市、遂溪县的舞狮文化。融合了舞蹈元素后,狮舞逐渐在中国人的生活里生根,既是一项传统的运动,又是一门精美的艺术展现形式。本文以广东醒狮的造型工艺为切入点,探讨《广东醒狮》App电子书界面的扁平化风格在推广传统文化中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国际的交流合作不断紧密,依托互联网技术,电子邮件、数字网站、虚拟社区、手机软件等新媒体技术,具有全方位的数字化、交互性、超时空性和即时性特点,我们使用新媒体向各社会群体及时传播各类信息,大众可以随时给信息进行评论或分享,大大增加了信息的传播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都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在2013年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讲话提出:“中华文化是我们进步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是我们进步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道路。要使中华民族最基础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和谐,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法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出国家、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良文化又弘扬时代精力、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流传出去。”在这种背景下,具有通俗性、时代性和互动性的《广东醒狮》电子书对传播中国岭南传统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广东“南狮”造型文化

南方舞狮在明末时期逐渐有了岭南地域特色,从南狮的外部形态构成来看,色彩鲜艳斑斓,装饰造型夸张。广州博物馆所藏的一件明代广东佛山石湾窑三彩狮子可提供一定参考,该狮子造型以广东民间所舞的独角狮为原型,呈蹲坐姿势,左足踏球,头有一角。南狮的外部造型最明显的特征是头上有一独角,形似竹笋,成为“鳌头”,由头顶长出,向前弯曲,寓意独占鳌头。南狮独角的造型并非凭空独创,我国很多传统具有吉祥寓意的动物头顶都有角,如龙、貔貅等,其中天禄是独角,因此,醒狮头顶的独角极有可能是铁犀或者天禄的特征。南狮额头高凸但窄,称“寿星额”;两眼巨大,位置不是在额头下方,而是居于额头两侧,距离较远,外眼角向脑后延伸;醒狮的眼睛虽大,但瞳孔相对北狮而言却并不大,其“眼球”能转动;鼻梁根部深凹,俗称“杏鼻”;狮嘴延长略似鸭嘴,人中部分略向上翘起,口大带笑,明牙震舌,可隐藏可外露,明牙直接画在颚上而非立体,上下颚都没有突出的尖牙,表现了南狮威猛正气的精神气质。南狮形象还受民间对佛的崇拜以及对瑞兽的敬仰影响,复合多种形象而生成,栩栩如生,具有强烈的美术感和装饰效果。

“南狮”狮舞在本土化的过程中,渐渐从粤剧艺术中汲取诸多养分,它的形象明显地朝着拟人化的方向变化,它拟的是粤剧艺术创造或传承理想中的人物形象。醒狮以粤剧中三国历史人物的开面(传统粤剧中称脸谱为“开面”)为造型基础,有刘备狮、关公狮、张飞狮等之分(图1)。南狮狮头早期多以黄、红、黑三色为主,黄脸白须的狮子舞蹈幅度不大、花样变化不多,但沉着刚健,威严有力,民间称为“刘备狮”,如今新型的刘备狮多是黄脸黄须;红面黑须狮,人称“关公狮”,舞姿勇猛而豪放,气宇非凡;黑脸黑须狮,“铁角、青鼻、牙刷须”,舞姿气势逼人,动作粗犷,俗称“张飞狮”。现在多数颜色鲜艳突出,务求吸引观众,多以金、银二色为主。

除了造型拟人化之外,南海醒狮的头部装饰十分明显地借鉴了粤剧角色的头饰,比如狮头的“天庭”借鉴了粤剧的“太子盔”,嵌上铜镜或金胶片,舞动的时候光彩夺目。狮脸饰有大量规格不等的球缨,最大的球缨居于鼻翼两侧,其色相与所饰的狮子的色彩相似,刘备狮以黄底红点球为主,关公狮以红底黑点球为主,张飞狮以白底黑点球为主。醒狮形成了地方特色浓厚的造型艺术,显示出戏剧化、拟人化特征。

图1 刘备狮、关公狮、张飞狮——佛山龙狮文创馆

二、扁平化界面设计的优势

App界面扁平化设计会让用户的操控条理更清晰,最重要的一点是它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将扁平化用在移动系统上,不但界面美观、简洁,而且还具有降低设备的功耗和提高运行速度的优点。新媒体时代,被越来越多的设计师采用扁平化的电子应用界面设计,这逐渐成为新的趋势。

图2 《广东醒狮》电子书首页

年轻用户是数字时代的生力军,更愿意接受简洁、明快和时尚的设计风格。扁平化是视觉传达设计行业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设计风格,表达出简约的美,但并不是表面的装饰,而是更多依赖精心选择的扁平化元素。扁平化的核心意义是去除厚重、繁杂和冗余的装饰效果。设计师希望人们的注意力从过分聚焦在界面元素的状态,回归为重视内容的本质。具体表现是去除阴影、渐变、透视、纹理等多余的元素,没有三维效果,把信息视觉核心化。在界面的设计元素方面则强调极简化、符号化和抽象化。

本课题通过新媒体传播,对“醒狮”这一传统文化主题进行再创作,适合当代年轻人的阅读需求;狮头实际绚丽多彩,造型冗杂,但在《广东醒狮》电子书创作中,运用了扁平化设计,在视觉上提炼了刘备狮、关公狮和张飞狮的颜色和图形特征,冲破了原有的束缚,增加了受众,拓展了表现的空间(图2)。

三、《广东醒狮》电子书的信息架构

(一)内容层级的扁平化

图3 《广东醒狮》电子书“锣鼓”过渡页

图4 《广东醒狮》电子书目录页

锣鼓是粤剧戏曲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节拍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和音乐之间的启、承、转、合作用,《广东醒狮》把主要内容信息以目录的方式呈现,目录设计使用了“锣鼓”元素作为视觉导览和进入不同层级的提示声音(图3),主要划分为四个内容版块:故事、简介、种类、纹饰(图4)。用户在点击进入每个信息层级的时候都能感受狮舞动态的节奏,制造了狮舞表演的气氛和内外节奏,再配上辅助的颜色,一目了然的目录信息,减轻了用户在操作上的工作量,简化App操作的层级。

(二)交互路径的扁平化

交互操作包括点击、摇一摇、滑动、触摸等达到某个特定信息层面。《广东醒狮》App的信息层级较多,内容主要以狮头造型分类(刘备狮、关公狮、张飞狮)展开,在转场信息层次的时候,作者在进入每个层级内容时都使用图标式的点击。因狮头的结构复杂,当用户进入醒狮“简介”时,内容划分为:彩绘、颜色、天庭、狮角、狮鼻、狮嘴、狮耳、装饰、狮眼、狮毛、狮须(图5)。以上内容使用与目录图标相似的按钮,提高用户操作效率,也使结构变得更清晰,设计不同的引达路径会直接影响用户对产品的使用体验。

图5 《广东醒狮》电子书进入“简介”页面

四、电子书界面视觉扁平化风格

《广东醒狮》界面应用了矢量化图形元素,使得“扁平化”的视觉与繁杂的狮头造型相结合,强化狮头的造型特征和它每个组成部分的由来。随着醒狮的职业化、竞技化的发展,民间狮头造型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改变,写色花纹多用火纹、云纹、花纹等,颜色鲜艳夺目,夸张并具有个性。制作的材料也使用了镭射、荧光和珠片布。装饰的是五彩绒球、金边、彩带、镜片等。《广东醒狮》电子书的创作目标是希望更多的国内外用户,都能直观并很好地了解岭南传统文化,所以“扁平化”的设计作用在此App显得尤为重要。扁平化设计旨在弱化醒狮造型复杂的“容器”,强化“内容”,从本质上讲更关注交互层面的东西。扁平化运用视觉隐喻,对抽象概括的图形和色彩进行设计,使用户可以更加轻松地获取信息。在电子书的内容文化延展方面,还设置了让用户自己diy制作狮头,可以根据用户自己的喜好给狮头的每个部位写色和选择头饰。(图6)

图6 《广东醒狮》电子书“狮头”diy页面

五、结语

传统舞狮文化具有“尚武”“坚韧”“拼搏”“顽强”、的思想和内涵,诠释着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传承着岭南民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醒狮展现的是中华民族的勇敢和智慧,其背后蕴含的社会精神力量十分巨大。

改革开放以来,在全球化发展的推动下,醒狮的跨地域传承与传播渐渐成为一种以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为核心的醒狮文化创意与产业开发。醒狮积极寻求适合当时状态的生存之道和传承方式,既在生活中保留了传统且不固守传统的方式,又适应逐渐开放、多元的社会需求,我们应该不断创新醒狮文化传播方式和传承路径,让更多人通过新媒体了解醒狮文化,从而使岭南传统文化得以推广和发扬。

猜你喜欢

狮头扁平化粤剧
现存清代粤剧剧本初探
The light of Cantonese Opera粤剧传唱洒暖阳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佛山彩扎狮头传承调查研究*
新时代粤剧的遗产保护与现代发展
黎家狮上《非凡匠心》秀传家宝 再现狮王风范
非遗进校园
扁平化的球星Ⅱ
扁平化的球星
扁平化的球星
扁平化的球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