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民歌地域性特色研究
2021-04-26张婧媛
张婧媛
自从有人类文明活动以来,无论任何时代、地域、民族,在不同的语言背景、地理地貌、气候环境、文化的影响下,都会不期然地产生一些人类文明活动或生活实质的写照与记录。众多的文化形态中,民歌作为一种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它们会以不同的形色传递着人类的历史社会生活、文化礼仪、情感的爱与憎。
如果对我国的民歌溯源,其历史异常久远。原始社会时,我们的祖先在狩猎、祈天等活动中就开始了他们最初的“歌唱”。“断竹,续竹;飞土,逐肉。”1,就十分形象地描述了原始时代狩猎劳动的过程。简单的八个字,生动地展现了一幅原始狩猎图,为我们了解和认识远古时代人们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安徽地理环境特殊,长江、淮河贯穿中心,为长江三角洲下游。通海接江,东邻浙江、江苏,西毗河南、湖北,南靠江西,北接山东。安徽地理多变不同,也为文化区域提供了孕育土壤,滋生成长了独具魅力的文化。河流自古就是生命聚居的地方,它孕养了一代又一代人,长江流域的文化与淮河皖南文化融合,又吸收周边各地中原吴越文化,就形成了安徽文化包容、兼容并蓄的特质。安徽位于中国版图的中腹部,正是南北文化的接壤地,既有北方的粗犷豪迈也有南方的温婉柔美。在平原丘陵低山较多的安徽,水田旱地造就了发展集中的农耕文化、多彩多样的民俗形式。在乡间人们劳作耕地时有感而歌,婚丧嫁娶时人们因仪式而歌,在丰收时人们因喜悦而歌,音乐填满了劳动人民的生活。不同的文化分区中音乐的特征、形式尽然不同,笔者拟以皖南、皖西、皖北三个分区来分析安徽民歌的地域性特色。
一、旖旎婉转、丰富多变的皖南民歌
皖南位于安徽南部,地形主要由皖南平原和皖南山区构成,黄山、九华山位于其中。长江的芜湖、铜陵、马鞍山等市也属于此地区。皖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为徽州文化,同时它也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其中的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就展示了徽州文化浓厚的书香文化底蕴。同时,其民间艺术形式也是异彩纷呈。
地域性语言特色,是形成民歌多样性的主导因素。皖南,由于重峦叠嶂,交通不便,进而导致其民间语言的多样性。正符合了“十里不同语,隔山不聊天”。在音乐风格上,皖南民歌风格多婉约、内敛、朴实且真诚,描述了一幅幅农民日常劳作的景象图画,展现了劳动人们的精神风貌,赞美了勤劳朴实的劳动情操。其歌词大多简单易懂,传唱方式为口口相传,旋律线条明朗欢快,节奏较为规整,有时结尾有些拖腔。比如,笔者曾多次录制、演唱过繁昌民歌《水乡五月耘田忙》。这首作品原是口口相传的民间小调,近年在皖南民歌的拯救与开发活动中,后由作曲家改编,进而成为一首完整的、立体的、具有代表性的皖南民歌作品。作品展示了一幅皖南春日插秧图,听完作品,给我们的听觉感受并不是劳累辛苦而又全身泥泞的沉重场景,而是一派清新、隽永的江南秀美的音乐风格。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皖南的繁昌县属于皖南语系和长三角吴语混杂的独特语系,其发声特点是咬字靠前、发声较轻,而且语调抑扬且丰富,所以,发声语言的特点也赋予了这首作品的独特的艺术特色。笔者曾经做过尝试,用普通话和繁昌方言分别演唱了这首作品。但是,听者反馈,虽然普通话演唱易懂,但是就作品艺术风格的诠释来说,方言演唱更能体现作品最初的、最本真的地域风格。可见,民歌这种艺术形式,一旦脱离了民俗语言的支撑,会很大程度地锐减其艺术感染力。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地域性的语言孕育或者催生了地域性民歌的发展。
二、激越悠扬、情感丰富的皖西民歌
皖西,安徽西部的简称,这一地域多处于海拔千米以内的山地地貌,独特的地形孕育独特风格的民间艺术形式。这一地区劳动人民的劳作方式,多以砍樵、薅秧、放牧、收割为主体。所以,其民歌的内容与形式,多以此为创作素材。独特的地貌,也造就了当地人民独特的性格特征,直爽、率真,且情感丰富。所以,此地区的民歌,多为曲调悠长,节奏松紧自由,拖腔较短,咬字夸张,旋律线条的进行态势较为平稳,属于民歌中的平腔山歌。
对于民歌流传地域的界定,皖西,大多以大别山区的金寨、六安为中心。此地区的民歌小调多与农作、民俗有关。比如,大别山区农民扬鞭赶牛时心血来潮,便会即兴唱起了旋律悠扬的、节奏较自由的山歌“慢赶牛”,就是最为代表的民歌作品,作品速度自然舒缓,犹如农者在田里山间闲庭信步地赶着牛,对着对面的山坡纵情歌唱,若有所呼、所有所唤的,无忧无虑的农耕生活状态。皖西金寨民歌《慢赶牛》就是一首非常具有皖西民歌特质的作品(如图1)。
图1 谱例:《慢赶牛》
这是一首流传于皖西金寨地区的民歌,歌词为规整的七言四句结构,节奏规整,旋律朴实。乐句中有较长的拖腔,演唱时以真假声结合为主。作品属于典型的民族羽调式,无任何调式偏音和装饰音,符合利于传唱的民歌特点。作品中具有特色的音程关系是民歌中最常见的小三度下行进行方式,凸显柔美、动情的民歌特色。
《慢赶牛》这首作品在皖西版本很多,最初的歌咏对象为自然、亲情与爱情,后因时局,被后人填词为不同的版本,比如文中的这首,就是以打倒土豪劣绅,建立苏维埃政权为主题,这也符合民歌在流传中自身衍生的特点。
皖西大别山地区,有着丰富的社会文化、礼俗文化和风土人情,这种文化土壤所孕育的民谣民歌,均展现出鲜明的地域风格和原生态特性,蕴含有丰富的历史学、社会学和艺术学价值。
三、俊朗高亢、直率泼辣的皖北民歌
皖北,安徽北部的简称,地形平坦、地势较低,拥有广阔的淮北平原,淮河贯穿其中。淮河文化是皖北地区的代表文化,由于皖北文化地处中原文化的边界地区,其吸收了吴楚文化的豪迈粗犷,这种文化背景孕育了皖北人豪爽、率真性格的同时,也造成了皖北民歌高亢、直率的音乐性格。
淮河以北的平原地区,一马平川,如此的地貌,体现在音乐风格上,首先表现在其音区不高,节奏比较规整,好似与北方的农田一样整齐划一;其次受北方民俗语言、文化背景、生活习性和审美习惯的影响,这一地域民歌旋律既有级进,也有小跳,偶尔也会出现六、七度的大跳。从传统语系划分意义上来说,我们通常把淮北地区划归为安徽北方方言区,也就是民间俗称的“北侉南蛮”之说中的“北侉”,“侉”的语言风格体现在音乐上,也就是用本地区方言演唱的“侉腔调”,其在演唱时主要用真声,辅以少量假声,这样显得自然、朴实、生动;再者音乐的结构多以二句体的、工整的单乐段结构为主,这一点显然也符合北方文化背景以及北方的人文性格。
《摘石榴》为皖北民歌的经典代表,虽为男女声对唱形式,但是由于作品具有很强的叙事性,节奏平稳,旋律线起伏平缓,拖腔短,再辅以皖北侉腔的语言去演唱,皖北人那种俊朗、直接、泼辣的性格,跃然纸上。
《摘石榴》调式属于徵调式,这一点有别于皖西和皖南的很多民歌,它们多为羽调式、角调式,符合婉约、秀美的人文特点,而皖北民歌中的宫调式、徵调式,多表现为硬朗、直率的音乐性格。《摘石榴》属于民族七声雅乐调式,其中的变化偏音#4的出现,犹如皖北语言中的一个“语折”,用音乐的方式把当地方言的侉味儿描写的贴切,直接。这种“音”“语”结合的创作手法,在皖北民歌《淮北汉子》 《淮河渔歌》等作品中都有类似体现。独特的劳作习俗、民俗礼仪,造就了独特的皖北民歌的音乐性格。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民,有孕育出各自具有独特音乐性格的民间艺术形式。一斑窥豹,民歌就是这种文化的一个缩影。安徽如此丰富的民歌文化,该如何挖掘、保护与传承,是现代民族音乐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和首任。
笔者认为,当代音乐专业的大学生要立足脚下,学习专业知识,增强专业技能,更多地去学习本地域的文化特征,了解本土的民俗历史,搜集调研民歌。立足于自身所修专业,和民间艺术家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学习原汁原味的民俗民间音乐,进一步挖掘、整理当地民间音乐,并从民俗学、历史学、社会学、音乐理论学等方面,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民歌,身体力行地深入田间进行田野采风工作。力求从民歌的衍生、流派和沿革等方面入手,保护并传承最“地道”的安徽本土民歌。
注释
1 《弹歌》选自《吴越春秋》,东汉赵晔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