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懂与不懂
2021-04-26殷宇敏
殷宇敏
艺术是非常的多元化的。从它的表现形式、表达内容、流露情感以及与作者所处的环境、所感所闻所思等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实艺术源于感性,源于生活。懂与不懂其实不是唯一的标准。对于绝对的“懂”和绝对的“不懂”都不是对作品理解的标准。对于“懂”来理解,我认为的是读者在对作品的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环境有所了解,对他的绘画喜好、绘画风格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对作品的表达形式等进行研究,再加上自己的自我理解、自我感受和自己的解读甚至是误读,都是对作者作品的一种懂的感受。对于“不懂”来理解,不懂就是当欣赏者站在作品面前,只看到作品表面的形式,因为一般大众读者可能没有特别高的艺术素养,所以他们看到的艺术作品只是表面的、肤浅的、难懂的,所以他们在面对天价的艺术作品,心里的感受是看不懂的就是艺术。其实并非如此,艺术作品之所以称为艺术品,那是因为这幅作品是历史沉淀下来的艺术作品,是人类文明的果实,它付出了时间、创新、经历等。所以艺术作品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和文物价值。
不懂艺术的人总是在讽刺艺术。比如米罗的艺术作品看起来给人的感受就是颜色非常的艳丽、丰富,而且他的很多作品运用了很多几何符号,画中的人物、动物、景物都是抽象的,但是却充满了童趣,不懂艺术的人总会说,这样的作品没什么难度啊,我多加练习也可以的。其实深入去了解米罗的艺术作品和他的生平经历,确实在1919年的时候他的艺术作品无人问津,但是幸运的是认识了毕加索,毕加索买了他的自画像收藏,直到后来1925年他的《哈里昆的狂欢》在皮埃尔美术馆举行的第一次超现实主义展览,之后他的作品被称为梦幻绘画。他的作品就是像儿童一样信手涂鸦,充满童趣。很多人鼓吹艺术无用论,如果生活中没有了艺术,那我们的生活用品大多都只有圆形、方形、三角形。我们用品的颜色也只有灰色,没有了好看的造型、没有丰富的颜色,那么我们整个世界将不再五彩缤纷、绚丽多彩。
看不懂的才叫艺术?这其实都是人们的一种误区。艺术源于生活,我们中国一直有自己的艺术品位和标准,只是可能会被西方艺术素养的价值标准所冲击、取代、混淆。看不懂的艺术作品对于西方而言可能是专业隔阂,而对于中国的观众而言,除了有专业的隔阂以外,还有思维方式的差异。艺术作品有时候就是离我们生活太远,无法探索,不可理解的。其实生活中也不缺乏有很多的作品我们可以直观地去感受到它所要表达的感情,所用的艺术手法和所要传递的一些信息,那么你能说这样的作品它不叫艺术吗?答案不言而喻是不能的。所以说如果那些认为看不懂的才叫艺术,这些都是人们对艺术的一种误解。我们“欣赏不了”却不能阻碍那些“奇奇怪怪”的艺术作品的存在。
不懂艺术也许只是角度不同,艺术是感情的表达。20世纪现代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画家毕加索,被称为“人类艺术史上罕见的天才”,代表作品《哭泣的女人》,我们从画面来看,画面是两个女性侧脸叠加在一起,看似像一张脸,感觉又不是一张脸,人物的整体形象给人感觉抽象、荒诞、怪异。再加上红黄蓝绿为主的几何色块,给人的感觉是杂乱无章的,人物的五官都是错位的,同时面部轮廓也是被扭曲的,脸部整体感觉像是被几何形体分割了一样。如果我们换个角度,走进他的情感世界去分析这幅作品,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这幅作品是一幅杰出的肖像作品,给人们呈现的是不一样的肖像面孔,从作品的眼睛,还有泪珠、夸张变形的面孔,以及用的红、黄、蓝、绿、白、黑、紫等几种不和谐的色调的搭配,粗犷有劲的线条表现,将这些有力巧妙地相结合,表达了底层人民的极度无助痛苦和内心不安的情绪的景象。画面中向上倾斜的眉毛、长而密的睫毛、女子的眼睛里有着黑色的星星,画面女子的嘴唇紧皱着,漏出的牙齿紧紧地咬着手帕,看起来表情痛苦,毕加索创作这幅作品大的时代背景是西班牙发生了内战,他的两位情人在他的画室发生了家庭内战,创作这幅作品,作者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这一悲剧的共同哀悼。这幅作品其实在生活中是有着人物原型的,是作者融合了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风格的代表作。当我们再次解读作品的时候,了解了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我们带着情感的解读时,我们对作品有了一种全新的理解和感受。
艺术共鸣的重要性。鲁迅说:“是弹琴么,别人心上也须有弦索,才会出声是发声器么,别人也许是发声器,才会共鸣”。可见,艺术鉴赏中的共鸣,就是艺术家通过自己的作品所传递出的思想情感,强烈地震撼和打动着鉴赏者的心灵,使得艺术家心灵和鉴赏者的心灵产生共鸣。这样的共鸣是很难得的,这种特殊的心理现象,是很难得的,需要鉴赏者能够真实地融入艺术家的所处时代大背景和所生活的时代小背景,以及对艺术家的绘画习惯爱好和心中所感受的大的方向,鉴赏者也并不是和艺术家产生完全相同的感受,而是鉴赏者对艺术作品进行解读、感受、理解甚至是“再创造”,然后所达到的与艺术家要表达的在某个节点上是契合的,同时也获得了高度的兴奋状态并获得审美享受。鉴赏者在鉴赏艺术作品的时候,触发了强烈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本身达到一致。艺术作品本身就有思想内容,作品的本身是具有感染力的,鉴赏者也是有自己的感受,看着艺术作品,有着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情感深入地融入作品中,这样身临其境的感受少之又少,能达到这样的高度契合,那才能真真正正地被称之为是共鸣。
“感受者和艺术家那样融洽地结合在一起,以致感受者觉得那个艺术作品不是其他什么人所创造的,而是觉得这个作品所表达的一切正是他很早就已经想表达的。”——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这样的共鸣是个体共鸣,这也是鉴赏者懂得了艺术家的艺术。不同时代、民族、阶级的鉴赏者,在鉴赏同一幅艺术作品时可能会产生相同的或者相近的审美感受,也可被称为是共鸣。这样的共鸣是鉴赏者和鉴赏者之间的共鸣,也被称之为是群体共鸣,群体共鸣中若达到了更高的广度和深度,群体共鸣形成了最高境界变成了人类共鸣。共鸣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群体共鸣上升到人类共鸣更是少见,但是这样的共鸣确是存在的。这样的艺术作品被鉴赏者鉴赏能够实现一定的社会功能,这样的艺术作品一定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这样的艺术是相近、相似、相通的。共鸣是艺术的一种升华,是心灵的一次沟通,是情感的一种交流,是心境的一种表达。但在共鸣中,也会存在着巨大的空间和细微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可避免,存在有它存在的道理。在艺术美中寻找共鸣,是心灵的碰撞获得,是贯穿在高层次的一种审美活动。
艺术普及,任重道远。现代艺术从诞生开始面临的问题就是看不懂,看不懂作品的真正内容,感受不到艺术作品的真实情感,理解不了艺术品被创作出来后出名成为艺术品的原因,等等。这些都是因为缺少艺术普及造成的。在面对艺术普及应该从小做起,从学校开始,一如既往地、反复地强调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让他们从热爱艺术做起,艺术教育能让学生们更加健康和快乐,艺术能让学生开阔眼界,能够形成独特的自我,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健全他们的人格。艺术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他们的艺术涵养,反映学生的道德品质,体现学生的审美情趣,具有积极的意义。如果面对专业的艺术院校和艺术专业,这样更多的是提升艺术素养、内涵,向内在深层次挖掘,艺术懂的层次更深。学校多组织艺术活动,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正在开放,学生们的思想也在开放着。艺术教育走进课堂,面对艺术学习,与科学知识的学习是不同的,提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引领学生的审美观念,挑选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进行鉴赏,让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去鉴赏艺术作品,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情感或者是否喜欢,以及理由,培养学生的审美行为和审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面对艺术作品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感受能力,艺术作品就是应该融入社会百态、日常生活,逐渐培养学生去挖掘深层次的作品内容,在接触作品后尝试去理解和体会作者的精神世界和审美情趣,去不断地学习在接触艺术作品的过程与作者达到艺术共鸣的层次,面对作品结合自己的心态与价值观所制作出一种物化的形式。同时也要注重对艺术作品的形式分析的培养,要看得懂线条、色彩、形状等等,这样的经验也是需要不断去训练的。艺术教育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让学生的内心世界丰富,减少对艺术理解存在的很大的误区,这样在面对艺术作品中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不再是一种空白,艺术鉴赏也不再是简单地对艺术作品的形式进行分析,而是更加的深入内容。艺术普及除了面向学校、学生、课堂、专业艺术者,更多地也要面向社会人士,社会人士如果具有高的艺术素养,可以让他们更多地去了解读懂艺术作品的内在和情感,去欣赏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同时也学习注重情感的表达。如果社会人士不具有或者说少有艺术素养,可以教育他们学会认识美、感受美,对艺术进行普及。
只有艺术不断地进行普及,让更多的人去认识感受和了解美,真实去了解艺术,懂得艺术,不再有更多的对艺术的误解、理解误区甚至漠视等。懂艺术同时也更加懂生活,懂艺术同时会更加懂得情感世界的表达和理解。现在我们更多的是不懂艺术,无视艺术,误解艺术,所以说艺术教育,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