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教会”“勤练”“常赛”
2021-04-25读者QQ群
读者QQ群
研讨背景:体育课堂教学中,“教会”“勤练”“常赛”是落实“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基本要求,也是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考验。对于体育教师而言,如何“教会”,如何知道学生“学会”,采用什么手段实现“勤练”,“常赛”应注意哪些问题,等等,都是新时代体育教师应思考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期研讨针对此话题,与全国体育教师一同探讨,请研讨教师结合所在地区或学校的教学现状、实践“教会”“勤练”“常赛”的路径和方法等提出自己的见解,集思广益,从而更好地为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和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服务。
话题一:体育课堂教学中,判断学生“学会”的外显特征或标志是什么?
学生“学会”的外显特征或标志:1.面部表情丰富,表现出喜悦和自信;2.能够熟练地做出技术动作;3.学习积极性较高;4.能基本说出动作要领;5.学生间合作学习配合协调;6.能掌握技术动作的使用方法并合理运用。
——安徽李厚余、山东田凯瑞
“教会”就是学生的“学会”,是体育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学生要能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在学练中能掌握动作,能表述清楚动作的顺序与脉络。“学会”是“会学”的基础,学生只有“学会”了,感悟到了知识技能的规律,从感知觉上,学会判断,学会理解,学会基本的动作与方法,也就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
——内蒙古常德玉
从技能掌握的阶段理论来看,“学会”的特征可能就是建立正确的基本技术动作概念,基本了解完成动作的顺序、肌肉的协调用力、动作操作的时间与空间、速度与准确性的关系。个体在练习中无需有意识地去考虑具体在做什么,在完成动作的同时还能做另一件事。例如,在运球时可以把注意力放在路线和方向选择上,而不是注意怎么做动作;同时操作者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恰当地调整和纠正。
——安徽罗传伟、湖北熊昌军
“学会”的外显特征是能做出来,能参加比赛,能拓展应用,能讲出来教别人,能做出来教别人,能发现同伴的错误动作,并能给予恰当的帮助、指导与纠正。
——江苏赵美娟
体育课堂教学中,判断学生“学会”的外显特征或标志应该是针对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或教学内容而言。一节课结束之后,学生可以说出所学动作的技术动作要领、动作顺序;可以在他人帮助下完成或独立完成所学的技术动作;在学练游戏或比赛中,表现出积极参与、勤于练习、顽强拼搏、敢于挑战的精神品质。如,学生学习完跳高后,最基本的要求:能说出跳高技术动作有助跑、起跳、过竿、落地四个部分;能大致做出跳高的完整动作;在训练或游戏的过程中,敢于尝试过杆并积极练习,有挑战新高度的勇气。
——浙江王玲、湖北段明强
“学会”是针对一个教学单元来界定的,而不是一节课而言。“学会”是一个过程,其外显特征应该是具有一定的运动实用性和运动观赏性,也可以说是具有从事某一项运动的基本能力。课堂教学中,判断教师“教会”和学生“学会”的标志:一是基本体育常识的了解程度;二是基本技术的掌握程度;三是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达成程度。
——陕西陈相吉
“学会”的外显特征之一就是日常教学中经常运用的相互纠错,学生间相互纠错要建立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基础上:1.掌握了技术要领;2.能够具有思辨力地发现同伴的错误;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對同伴进行纠正。
——江苏张琪
“学会”不仅指技能上的学会,也包括德育思想品质方面的学会;技能绝大部分是外显的,教师可以根据一定的评判标准判断学生是否学会;而精神上的学会是隐形、潜移默化的,这就需要教师做到关注每一名学生。每一名学生都是发展的人,都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教师应对学生内在的学习(德育品德方面)进行积极的引导。
——四川李程建、浙江方文广
“学会”的外显特征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初步掌握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等建立运动表象,从而模仿动作,掌握动作技术,学生在教师的口令或者保护与帮助下能够完成动作。第二个阶段是熟练应用阶段,这个阶段学生已经可以脱离教师的帮助,自主完成动作,并且能将这一技术动作熟练应用到学习生活中。如,在学习过前滚翻动作后,学生知道在有坡度的地方摔跤时可以采取低头团身等动作保护自己。
——安徽杨星星、江苏朱云笙
“学会”应该包括三个方面:1.技术动作的掌握;2.强化以及完成技术所需要的体能练习手段;3.单个技术动作在完整运动项目中的灵活运用。
——湖北陈常悦
学生“学会”的外显特征,其实就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表现,主要体现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过程与方法的运用情况、情感态度价值的发展情况,“学会”就是抽象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化表现,落实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三个方面。
——江苏林通、浙江李康钊
体育课堂教育中的“学会”应该融入技能运用这一层面,放到运动当中应是融会贯通、相辅相成的。如,篮球:学会三步上篮,也需学会见准时机、高命中率地上篮,在比赛中能够随机应变,能够指导同伴在实践中更好地操作。“学会”是将汲取的知识变为自己的东西再将其输出的过程。
——浙江徐濛
话题小结: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动作技术时,对动作技术环节的了解、对动作技术的熟练、对动作细节的把握就是“学会”程度的重要考量。最为显性的“学会”是外在的熟练连贯的技术动作,学生能够娴熟地完成成套动作,动作清晰、到位、准确。“学会”的标志是运用,最好的状态是在比赛(竞赛)中运用,并增强内在的自信和勇气。
——江苏张建
话题二:在每一节课中落实“勤练”应把握哪些原则?您采取了哪些路径和方法?
“勤练”需要学生对所练的内容感兴趣,教师需要增加练习形式,让学生有新鲜感。“勤练”的方法:1.精讲多练,一般时间多于25min/课。2.循序渐进,手段多样化,每一层次练习以5~10min为宜。3.技能和战术教学区别对待。以高一零基础女生正面双手垫球为例,为了改善学生直臂击球,使其协调用力,我要求学生先垫高低球(低低高节奏),低球约3m,高球约4m,以5min为一循环,练习两组后分层,进阶组尝试垫球后进行屈膝手触地练习,一节课下来,练习密度和效果较好。
——山东李文军
在单一动作练习时,增加动作练习的趣味性,如肩上投掷沙包时,可以让学生对墙投掷纸球比反弹远度。在组合动作练习时,可以将组合内容多样化,供学生选择,这样既可以因材施教也可以多样化。
——安徽韩彤、杨星星
“勤练”的路径和方法:1.首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枯燥无趣的练习学生哪怕是受迫于教师而练习,也达不到“勤练”的效果;2.不同阶段练习的手段方法不同,低段可能是游戏化,中段兼顾游戏与技能,高段技能化;3.要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要既能满足愉悦性又能满足锻炼性;4.要科学系统地练习;5.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体育的重视程度;6.注重家校配合,提高家长体育意识。
——四川李程建
“勤练”的路径:首先一定立足于课堂,课堂是保证人人练的主阵地;其次以学校体育活动为载体,开设与课堂教学或教材相应配套的锻炼手段(大课间、小型竞赛、社团活动等),最后是课后进行练习,适宜的课后锻炼仍然是“勤练”的有效路径。
——浙江方文广
1.趣味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兴趣就会自主学练;2.安全性原则,在练习时一定要注意场地、器材的安全,并适时适当进行保护与帮助;3.表扬与激励原则,多表扬与鼓励学生,为其定准目标,使每一名学生都能“跳一跳就够得到”;4.合作学习原则,同伴是最好的榜样,在同伴的帮助、保护、鼓励与促进下,学生进步更快了,这也省了教师不少精力。
——江苏赵美娟、安徽赵杰、浙江徐濛
“勤练”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三勤:1.练习时间要多,要多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分组要多,密度要大,强度要高一些;同时注意练习的趣味性,多用比赛或竞赛游戏等。2.勤指导,指导学生练习时,教师要注意减少打断集体练习的次数。3.勤激励,多激励学生,提高学生练习兴趣。
——河北陈华、山东姜建明
“勤练”首先要遵循效果最大化原则,要想效果最大化,应先对学情进行基本分析(学会的标准分析),再分层练习(勤练的具体实施)。要把“学会”和“勤练”结合起来,并始终能紧密结合朝同一方向前进,从而实现课堂教学一体化。
——浙江王明亮
体育课堂中“勤练”的路径:1.练习方法可以一次性告诉学生;2.尽可能不去集体纠错;3.固定两人一组练习,可以增加效率;4.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练习;5.不要为了练习体能等环节而减少了练习时间;6.练习方法要合理、层层递进。
——浙江陈英
“勤练”就是增加练习的密度。练习密度提高了,学生练习也就勤了。提高练习密度,可根据学生数量及其学习能力分配成若干组,这样可以提高每个学生练习的次数,达到勤的要求;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分成强、中、弱组进行练习情况。这样的“勤练”要遵循学生的整体、个体的掌握情况和差异,保证学生能够在自己学会、学好的能力下完成“勤练”;另外,“勤练”也可以是增加学习的课次,让学生不断重复训练,提升练习的勤,还可以提优补差,开展第二课堂等。
——黑龙江潘杰
目标引领原则:以耐久跑为例,在跑进过程中,相对枯燥、乏味,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呢?可以用目标(固定时间)来激励。可以设置不同的成绩目标(由低到高的要求且目标差距相距不大),促使学生实现目标。组间休息时,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跑进中的感受,并讲解跑进技巧(如深呼吸、加大摆臂、提高步幅等),让学生再进行试跑,激发学生敢于突破自我的勇气。
——江苏周福礼
话题小结:落实“勤练”应把握的原则:因材施教原则、自觉积极性原则、成功体验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练习与思考相结合原则、安全可操作性原则、合理运动负荷原则、趣味性原则、可普及性原则、适宜性原则、个体差异性原则、多样性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等等。通过这些原则,采取以下路径:分组分层、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递进式教学,“勤练”没有太多的捷径,只能在保证应有原则的基础上不断练习、尝试。
——浙江孟凡东
话题三:“常赛”应遵循哪些原则?
“常赛”遵循的原则:常态化原则、全员化原则、多样化原则、规范化原则、趣味性原则。在日常教学中,“常赛”应该是定期或不定期举行的,其对象也应该是大多数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内容可以与日常教学内容相统一,比赛形式也应当多样化。
——安徽罗传伟、江苏周福礼
“常赛”要遵循下列原则:1.安全性原则,安全是一切活动的基础,首先要注意比赛场地、器材、组织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2.更多人参与的原则,把精英赛制改为普惠赛制,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各种比赛中,享受竞赛的乐趣。3.鼓励性原则,计分多采用加分制,使每一名学生都能感受到他是群体中不可或缺的。从“教会”到“勤练”再到“常赛”,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以赛促练,以练促学,以学促进步,学生会了就想练,熟练了就期望举行比赛、检验自己的学习情况。4.长期坚持原则。5.创新性原则。
——江苏赵美娟、浙江王玲
“常赛”能提高学生习练的积极性,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競赛是激发学生学练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竞赛的方式教学,能激起学生练习的欲望。教师应运用多样化的、富有挑战的竞赛练习,以相互展示、帮助、竞赛的形式,巧妙地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设计教学情境。学生喜欢挑战,喜欢竞赛,那就以生生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练中探究,在竞赛中体验,以积极的心态学练。通过多元的情趣化的竞赛呈现和学练手段,调动每名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练习成为苦中求乐、乐中求趣,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在学练中满足学生的需要,学生的求知欲就会被调动起来。
——内蒙常德玉
遵循的原则:1.全员性原则(以提升学生整体体能或技能);2.计划性和目标性原则(课内或课外的比赛都应该有目的性);3.阶梯性原则(最好根据学生学情设置有梯度的比赛,让学生都敢于挑战);4.趣味性和多样性原则(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促进学生运动参与)。
——浙江朱彩凤、甘肃金智宏
“常赛”要遵循基础性、层次性、全员性和选拔性的原则。基础性是易于组织、易于参加。层次性是针对学生特点组织进行不同层次的比赛和不同项目的比赛。全员性是全体学生能够参与。选拔性是在以上基础上为竞技体育选拔优秀的运动员。
——江苏朱云笙
要想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落实“常赛”,就需要建立一套竞赛的规则和专门设置一个竞赛的时间,让学生对比赛充满期待,这有助于“学会”和“勤练”,这就是常赛的“常规性”;想要对“常赛”有持续的渴望,那就要对竞赛的规则及时作出改变,若经常变化游戏规则,学生对游戏就会更加感兴趣,这就是“常赛”的“规则可变性”;想要发挥“常赛”环节更多的育人功能,那就要让学生在“常赛”过程中体验不同的角色,如裁判员、运动员、教练员、队医等,这就是常赛的“育人性”。
——浙江李康钊
1.根据学情分层比赛,如足球比赛可以有甲级、乙级等等。2.育人性,比赛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相互帮助合作、团队力量、公平竞争、遵守规则、文明用语等的德育渗透。3.合理改变规则,如,课中若专门训练行进间上手投篮,在比赛中就可以改变规则:行进间上手投篮进球算4分,其他方式1分。由此,在比赛中学生就会多运用这个技术动作进行比赛,这样就较好地达到了本节课比赛的目的。
——山东田凯瑞、江苏赵芸
“常赛”应该有前提做保障,前提就是“学会”。首先应该是技能熟练掌握的才可以“赛”,能竞赛的才可以考虑“常”。遵循的原则:1.安全性原则,要在保证器材、场地、学生身体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比赛。2.公平公正原则,开展竞赛,重要的就是公平公正,学生只有感受到公平,才会喜欢竞赛;3.对等性原则,人数对等、技能对等、年龄对等都是“常赛”的必要条件;4.层次性原则,包括学生学习的程度、学习时间的长短、学生性别的差异等。
——黑龙江徐刚
话题小结:体育课堂教学与训练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包括:合理安排原则、经常性原则、区别对待原则、全面发展原则,常态化原则、多样化原则、规范化原则、公平公正原则、趣味性原则、育人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安全适宜性原则、目的性原则、有序组织原则、全员参与原则、适量原则。
——甘肃张永璟
话题四:从“教会”到“勤练”再到“常赛”,三者是如何融合兼顾的?
1.在“教会”的基础上进行“勤练”,通过“勤练”巩固“教会”的内容。2.学生在“勤练”的基础上进行“常赛”,通过“常赛”进一步巩固“学会”和“勤练”的内容。3.“学会”“常练”和“常赛”三个环节要互相促进,不能孤立。“会—练—赛”应该跟体育教材的排列方式类似,直线式排列、递进式发展的同时,也要螺旋式排列,这样可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安徽李厚余、江苏严立洋
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学会说、会用来体现,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能够“教会”学生。由于运动技能的学习是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的,所以学生必须通过“勤练”才能掌握。“勤练”是保障、是实施,是整个动作动力定型的关键环节;而“常赛”是动作技能得以巩固提高的重要途径。“常赛”是检验、是延伸,是“教会”“常赛”的一种检验和展示,也可以说是应用或价值体现。“教会”“勤练”“常赛”“教会”是前提、是基础,需要掌握的是基本的、正确的动作技能;“勤练”是保障、是实施,是整个动作动力定型的关键环节;“常赛”是检验、是延伸,是“教会”“常赛”的一种检验和展示,也可以说是应用或价值体现。“学会”“勤练”“常赛”是体育教学过程的有机结合体,也是体育教育教学过程的有效手段和依据,三者是一体化的、不可分割的。
——山东宋晓露 、黑龙江潘杰
赛就是为“学会”“勤练”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学会”是基础,“勤练”是保障,比赛是关键,是一体化的完整过程,目的就是让学生享受运动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提高学生体育学科的关键能力。
——上海蔡海军
“教”是传授运动技术的主要途径,是教师的教学和引导。“练”是运动技能掌握的重要环节,是具体操作方法,“赛”是运动能力形成的关键手段。每一个运动技能都是通过“练”来稳定,再借助“赛”提升的过程。“赛”在一定意义上来讲,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练”,或者称为更高级形式的“练”,达不到“勤练”和“常赛”,学生就难以强化练习,锻炼习惯也就无从谈起,运动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三者层层递进、相互融合。
——浙江刘洋
“教会”“勤练”“常赛”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有会说,才能会做,熟练后才能参赛。如篮球双手胸前传球,学生首先要知道双手胸前传球最开始是屈肘持球于胸前,传球时伸臂翻腕拨指,然后在练习过程中努力结合所学知识练习、巩固这个动作;最后在比赛过程中,在不同的体位或者突破等紧急情况下,能做出双手胸前传球的动作。
——浙江王玲
1.要有一个统一的目标,教什么就练什么、练什么就赛什么。2.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掌握动作,通过大量的练习改进和提高技能,通过比赛运用达到养成习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3.三个环节要互相促进,不能孤立。在“教会”的基础上进行“勤练”,通过“勤练”巩固“教会”的内容,在“勤练”的基础上进行“常赛”,通过“常赛”进一步巩固“学会”和“勤练”的内容。4.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基于学情,简化规则,改造器械,缩简人数。5.通过“勤练”,使学生感悟“学会”,通过“常赛”的激励检验,使学生在反思中激发兴趣、养成良好习惯。
——山东罗兆杰
“学会”后要及时增加练习次数,以巩固技术动作,并通过比赛进一步巩固动作。例如,篮球教学在初步学会了基本的传接球、运球和投篮后,就可以进行简单的教学比赛了,在比赛中可以巩固基本的技术,在下次的教学比赛前,可以加强基本技术练习,使技术动作熟练和完善。“学”“练”“赛”三者缺一不可。“学会”掌握,“勤练”巩固,“常赛”提高,但最终还是要回到“勤练”上来。
——安徽张蒙蒙、安徽裴立
从一个单元角度来看,这三个内容可以按1∶3∶1的比例来安排课时;从课时教学角度来看,这三个内容可以按8分钟、15分钟、7分钟的时间来安排。虽然现实教学中并不一定要在每一节课中都体现这三个内容,否则就过于教条,但是教师必须要学会从这三个方面内容去设计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
——浙江李康钊
“教会”是基础,特别是体育教师应着重把“教会”作为重中之重,让学生明白动作技术的正确性,为后续“练”、“賽”打基础。“勤练”是在掌握正确技术动作的基础上进行熟练化,有利于动作的自动化,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学校或在家里进行练习了,只有练熟了才能在运用的时候“不掉链子”。“常赛”是“教会”、“勤练”的目的,只有在比赛中很好地运用了才是最终目标。
——山东田凯瑞
话题小结: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学懂、会用来体现,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能够“教会”学生。由于运动技能的学习是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的,所以学生必须通过“勤练”才能掌握。“勤练”是保障、是实施,是整个动作动力定型的关键环节;而“常赛”是动作技能得以巩固提高的重要途径。“常赛”是检验、是延伸,是“教会”“常赛”的一种检验和展示,也可以说是应用或价值体现。因此,“教会”“勤练”“常赛”是一体化的、不可分割的。
——吉林曲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