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出说明文的“语文味”

2021-04-25王利

课外语文·下 2021年1期
关键词:教什么语文味

【摘要】在平时的说明文教学中,注重落实说明文知识已形成固定模式,“语文味”尽失。如何上出说明文的“语文味”呢?一要明确“教什么”。课文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是语文教学的原点。要在把握单元目标的前提下,围绕课文设计教学内容。二要明确“怎样教”。要上出“语文味”,要重视文本的品读与咀嚼。三要明确“为什么教”。说明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用“课文”来教“语文”,教“语言”,说明文教学必能上出浓浓的“语文味”!

【关键词】说明文教学;语文味;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教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03-0068-02

【本文著录格式】王利.上出说明文的“语文味”——以《大自然的语言》为例[J].课外语文,2021,20(03):68-69.

前段时间,笔者听了两节同课异构形式的公开课——《大自然的语言》。这两节课,乍一看教学环节的设计既各有创意,又都把各项说明文的知识落实得很扎实,似乎是很不错的课。但是从教学内容上看,这两节课却呈现出了高度的一致性,无外乎理清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理解文中准确而又生动的语言这些环节。

在平时的说明文教学中,像这样的模式化教学屡见不鲜。因为目前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考核内容,大部分省市还是在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种文体的基础上选择两种文体进行考查。这样的阅读考核设置,一定会导致教师指向考试常见题型进行课堂教学的现象,特别是内容相对来说稍显枯燥的说明文。甚至很多经典课例,也无外乎这些固定环节:本文说明了说明对象的哪些特征?说明思路是什么?赏析某个词语的表达效果……这样的说明文教学,文体知识充分体现,但“语文味”尽失,那么,如何上出说明文的“语文味”呢?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要上出“语文味”,教师要明确“教什么”

作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种常见文体,教师明确“教什么” 是说明文上出“语文味”的前提。那么,说明文教学究竟要教些什么呢?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阶段(7—9年级)学生要能够“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并且在阅读科技作品时,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由此可见,初中阶段的说明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就和以往传统的说明文教学有所不同。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能够在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语言风格或者写作切入角度等方面,就一点分析作者是怎样说明事物特点或原理的,并体会文本中所蕴含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方法和人文精神。

《大自然的语言》是统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事理说明文,语言朴素优美,带有科学小品的特点,在传递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带给读者美的享受。

物候学是一门综合运用气象、地理、生物、农学等方面知识的学科,而《大自然的语言》这篇介绍“物候学”这一综合学科的事理说明文,就很好地体现了多学科知识联系这一特点。所以,这一单元的单元导读中就明确指出,要在理清说明顺序的基础上,筛选文章的主要信息,理解其中阐述的事理;还要学习分析、推理,初步了解科学探索的方法,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材的单元导读,是整组课文教学目标的指向,而这,也明确了《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和目标。所以,教师备课时要关注它作为说明文的文体特点,但是,也要认识到我们的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知道课文说明的事物和事理,也不仅仅是让学生弄清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语言特点……而应该深入研读教材,引导学生去提取和筛选有关“物候”的科学知识;训练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读懂有关“物候学”知识的能力;通过语言文字本身的逻辑性,来感受作者思维的科学性。并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立足点,引导学生从内容中品读语言,从语言中学习表达,从拓展延伸中联系实践。从而,提高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并逐渐养成观察的习惯,培养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

二、要上出“语文味”,教师要明确“怎样教”

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就应该有不同的特点和策略。教师要根据课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准确把握课文呈现出的语言文字魅力,才能上出“语文味”,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说明文教学中,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呢?

《大自然的语言》中讲的“物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习见习闻的现象,易于激发兴趣,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激发兴趣,引导他们探索科学奥秘。比如,曾有老师以“朋友圈里身处两地的朋友晒各自养的迎春花,姿态迥异,这是为什么”入题,很快就将学生引入到课文信息筛选上。

对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常见的说明方法等,学生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学习本课时只需深化引导,不要刻板地强调事理说明文这一文体,特别是不要脱离文本抽象地讲“文体”的条条框框。重在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诵读课文,先有感性认识,然后自主探究、总结,最后尝试运用。

比如:课文开头两段,作者运用“草木萌发、风雪载途、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四字词语和“大地……苏醒过来”“ 杏花开了……传语……桃花开了……暗示……布谷鸟开始唱歌……”一类的拟人笔法,将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却又极其简洁典雅。教学中,要通过引领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体会语言的特点,并明白这一段講的是人们习见的现象,因此不用数字也不用抽象概念,而是将道理寓于形象之中。

作为一名气象学家,作者竺可桢在写这篇文章时不是为了卖弄文笔,而是为了让内容更通俗易懂,易于普通读者接受,体现的是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比如:在说明物候现象的时候,先分说“植物”和“动物”,再概说“生物”,用词处处都经过推敲。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认真研读课文的前三段,分析此处的描写和举例是为了说明什么问题,从而明白物候和物候学涉及的是“动植物”,是受到长期气候特点影响的,而且必须和农事有关。而在说明影响物候现象的四个因素时列出了精确的数字,举出了确切的例子,并把例子加以比较,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给出物候记录中确定的时间段、考察对象和精确的比较结果,说明物候的经度差异。

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研读品析,不仅强化了对说明文的一般特点(如运用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语言严谨清晰,体现科学精神)的认识,还能体会到说明语言的运用,要根据说明内容的特点来决定。这样,不仅使得文章内容理解得更为深刻,而且领悟了句子以及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还通过学习、模仿、运用的过程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提升了思维水平,做到了“言语形式探究与课文内容理解和谐统一”。

三、要上出“语文味”,教师要明确“为什么教”

语文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要求就决定了我们的教学不仅要凸显语言文字的训练,还要关注课文的人文内涵。

作为一篇科学小品文,《大自然的語言》是对“物候学”的介绍,而不是科学研究记录的过程。那么,本课的教学,就应该抓住“科学思考方法”这一核心,引导学生认识到: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与认识的逻辑顺序是基本一致的,这就是贯穿于文章中的科学思想方法。

《大自然的语言》一课,作者在介绍“物候学”这门学科时,善于多方联系,运用众多实例来展现物候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方法,既例证充分又注意到了特殊情况。比如:“……还有古今的差异……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春天提前九天。”物候古今的变化是缓慢的,个人难以察觉,作者为了说明物候的古今差异,用精准的数字说话,清晰地展现结论。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工作者面对纷繁复杂的自然现象,首先需要细致观察,认真记录,掌握科学事实,从中筛选出主要信息。这就是科学的严谨求真精神。

再比如,文中提到“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当学生通过细读文本后,就会发现这一段其实着重强调的是“海洋对物候的影响”,而不是“经度问题”。于是,对作者的观点就会表示质疑,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还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这一论断是仅对我国适用,还是对世界各地都适用?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学习分析推理、理解文章阐述的事理,对科学的方法有自己的体会,并运用到自己的思考中去,自然而然就激发了科学探究的兴趣。

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在丰富学生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的身边,而想要探索它们,就要有科学精神,要有科学知识的储备,要掌握科学方法。

总之,说明文具备着其独有的语言魅力,教无定法,只要教师用“课文”来教“语文”、教“语言”,以“语文”的方式挖掘说明文中的语文元素,说明文教学就必然能够上出浓浓的“语文味”!

参考文献

[1]殷强.语文课应讲求“语文味”[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

[2]杨彦文.彰显语言魅力 品出语文味道[J].宁夏教育,2014(9).

[3]吴宽兵.语文课堂的语文味从何来[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12).

作者简介:王利,女,1977年生,河南获嘉人,本科,中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育教学、班级管理。

猜你喜欢

教什么语文味
当现实性遇到语文味: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评析
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追寻
让高中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