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叛逆期”遇上“更年期”
2021-04-25
总感觉我妈是在更年期,心情如同过山车般忽上忽下。现在只要到临近放假回家的时刻,我是既幸福又忐忑。你们和妈妈的相处模式是不是也这样“变幻莫测”?你们都是用什么方式和妈妈相处的呢?
我和妈妈的相处永远如火一般——有时是爱得火热,有时则是吵得火热。我平时是住校的,一到校我就特别想她,隔几天就得给她打个电话,偶尔还会眼泪汪汪,她也每次都是“囡囡长囡囡短”的状态;但一旦回家相处,我们俩就变成互相嫌弃的状态,比如元旦放假这几天,她一会儿吐槽我乱丢衣服,一会儿埋怨我只知道玩手机,不听她的话,说我真叛逆。总感觉我妈是在更年期,心情如同过山车般忽上忽下。现在只要到临近放假回家的时刻,我是既幸福又忐忑。你们和妈妈的相处模式是不是也这样“变幻莫测”?你们都是用什么方式和妈妈相处的呢?关于和老妈相处,你有什么妙招?
——杭州市萧山区第八高级中学 治 愈
总有那么些小“办法”
蝴蝶公主:就像电视剧《少年派》里说的那样,每次回家我和妈妈总会合作着唱三出戏——第一出是喜相逢;第二出是两生厌;第三出是惜别离。在关系比较紧张的时候,我会陪妈妈出去散散步,聊聊天。其实有时候我发现,一些冲突是与压抑的室内环境有关系的,也可以用幽默风趣的话语来调节一下氛围,比如你妈妈如果想让你放下手机,你就可以说:“好!遵命!母亲大人!”
叶卓琰:我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夸我妈妈,然后去悄悄问问她的朋友、同事,我妈妈这周有没有什么错事,帮她分析一遍。这样我妈妈回去就不会再说我,反而会反思自己的错误。虽然我的文学水平不高,夸人还是可以的——今天夸她温柔贤惠,明天夸她歌喉像百灵鸟,反正每周回家都有新的措辞。
威威:随着叛逆期的到来,妈妈一开口我心里就烦,有时候还和她顶嘴。但吵过之后冷静下来一想,好像自己不应该这样做。可再一想,是妈妈自己不对,唠唠叨叨几年了,内容就没变过。于是,我总在这种“一会儿觉得妈妈是好的,一会儿又觉得妈妈不好”的烦恼中摇摆……向妈妈认错吧,我又好面子不愿意主动开口。后来我想到了写纸条的办法,把想和妈妈说的话写在纸条上,悄悄地放到妈妈床头。时间呢,就挑妈妈上班早的那几天,毕竟我怕尴尬,这样可以避免妈妈看完纸条后我俩“面面相觑”。
长大的我们VS逐渐孩子气的爸妈
钱成:我们在长大,但父母反而越来越像孩子了。我现在特别喜欢夸他们,我记得以前夸爸爸,他会矜持一会儿;现在我夸他的时候,他总是愉快地承认,笑得可開心了。所以相比于以前的据理力争,现在的我反而会更容易向父母妥协。比如前几天放假,我就和父亲在“住不住校”这件事上有争议,他希望我回家,而我觉得在学校比较方便,考虑了父母的感受后,我选择了听爸爸的话。
沈诗怡:我们是第一次离开妈妈住校,其实妈妈也是第一次离开我们。我们在“断奶”的同时妈妈也在断奶。妈妈们感情都比较细腻,对于孩子的离开也需要一定时间适应。
并没有那么多“应该”
邢书语:我妈为了照顾我,成了家庭主妇。没有了社交圈的她变得抑郁。那时我正读初二,和她的矛盾特别激烈,又撕书又扔东西的。后来,我鼓励她出去工作。现在的她是一名保育员,空闲时会去跳广场舞。生活重心不全在我身上,妈妈变得开朗了,我也变得放松。加上我也逐渐长大,我看到了妈妈对我的付出,妈妈也会心疼我学习累,我们看到了彼此的好,一旦有了矛盾,也会等双方都冷静了再谈。
钱致远:我猜这个同学应该是还不适应住校生活,或者校园生活过得并不开心,而这种不适应和不开心会不断地美化她对家庭幸福生活的想象,也就会越发想念妈妈。然而一回家,相处时间长了,回归现实,幻想就会破灭。也许先解决学校里的“不开心”和“不适应”是关键。大家总会把自己真实的脾气展现给关系最亲近的人,会在心里要求父母:“我和你这么亲近了,你就应该对我怎么样。”但我觉得其实没有这么多“应该”,改变父母之前不如改变自己,别人是强求不来的,不如改变自己来缓和关系更有意义。
整理:方北辰 | 感谢杭州市学军中学、安吉高级中学的同学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