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主席“教”我把镜头对准人民

2021-04-25宋海燕

新传奇 2021年12期
关键词:对准摄影艺术谷子

“应该照这儿!”毛主席当时所指的“这”,虽然只是一块具体的谷子,但是它的含义却远远超出了谷子的范畴。早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他就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现在又具体要求摄影家的镜头,要对准生动的建设实践,对准劳动人民亲手创造的劳动成果,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在喜迎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一名有着70年党龄的老党员宋海燕回忆了亲眼见过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以及主席“教”他把镜头对准人民的光荣经历。而这名老党员正是根据这一亲切教导,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摄影界率先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主旋律理论”。

毛主席“教”我把镜头对准人民

1958年8月7日,毛主席来到河南襄城县农村视察工作。当时我(宋海燕)是《河南日报》的新闻记者,跟随采访这次视察活动。当天上午8时许,毛主席来到双庙乡郝庄村西边一片烟田里参观。这块烟田有12亩,地头插着一块三角形小木牌,上面写着每亩计划产量和增产措施。毛主席看完木牌就向烟田深处走去,先向东,后又折向南。当他从这块烟田走出来时,露水打湿了他的衣服,双脚也沾满了泥巴。我赶忙举起相机,抢前一步,定格这一瞬间。

就在这一刹那,毛主席用手指着身边一块丰收在望的谷子对我说:“不要光照我,应该照这儿。”说着健步走进那块谷地里。我马上举起相机连拍了几张。毛主席把陪他视察的中共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吴芝圃和省委书记处书记史向生叫到身边,说:“咱们在这里照个相,叫北京人看看你们这里的庄稼。”我马上举起相机,拍下这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画面。

考虑到毛主席让在这里照相的目的,主要是让别人看“这里的庄稼”,为了突出谷子丰收的景象,我又拍了一张照片——毛主席头戴大草帽、身穿白衬衣,站在丰收谷地里。

“应该照这儿!”——毛主席当时所指的“这儿”,虽然只是一块具体的谷子,但是它的含义却远远超出了谷子的范畴。早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他就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现在又具体要求摄影家的镜头,要对准生动的建设实践,对准劳动人民亲手创造的劳动成果,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根据对毛主席这一指示的理解和实践感受,我写了一篇摄影评论文章——《当我给毛主席照相的时候》,这是我有生以来写的第一篇摄影评论文章,强调摄影家的镜头必须遵照毛主席的指示,时刻对准人民群众。也就从那时起,我一手用照相机拍照,一手执笔写评论文章,并有了当摄影理论家的梦想。

主旋律理论在斗争中诞生

1986年5月15日,我(时任许昌市文聯副主席、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参加了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的“第二期全国摄影创作读书班”。通过认真读书,我对当时摄影界正在流行的号称“新观念”的多元化理论,产生了不同看法。那时,摄影艺术创作正是在“多元化”这个“新观念”的鼓噪下,把专拍“土、旧、老、破、丑”当成时髦。也有人认为艺术就是“表现自我”或“宣泄个人”。更有甚者,还把西方现代派奉为中国摄影艺术的发展方向。他们从反对理性到宣扬人性,由美化本能到鼓吹兽性,将摄影把握现实的问题推向了荒谬的极端。

这时,毛主席“应该照这儿”的话又在我耳边响起。面对不断弥漫的不良风气,我毫不犹豫地亮明自己的观点。讨论会上,我把当时的摄影创作因多元化而造成的混乱现象概括为16个字:“照片拍摄,五花八门;理论研究,七音无主。”所谓“五花八门”,是指开拓与保守并存,新鲜与怪诞联结在一起。所谓“七音无主”,好比弹钢琴,七个音符一起响,没有主旋律。弹钢琴的比喻一出,一种创作灵感立马从我脑子里“蹦”了出来。“主旋律”从此成了我的艺术理论新概念。

1986年9月12日,我与他人合写了论文《浅论摄影艺术“新观念”的“新”》。文章强调: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基本方针。新时期的摄影艺术创作,在坚持多角度、多层次、多色调地反映现实生活的同时,必须抓住“现代生活的重心”,突出“我们时代的主旋律”。主旋律,这一音乐专用名词,第一次作为文艺理论概念在摄影论文中使用。

时间肯定了主旋律理论

主旋律理论提出后,在文艺界引起强烈反响。有的报刊开辟专栏,展开讨论。众说纷纭之中,支持者寡,反对者众。甚至还有人说违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是理论上的“错位”和“失误”。

1988年10月,“第四届全国摄影理论年会”在厦门召开。会上,主旋律与多元化两种理论观点发生了公开论战。我在大会上宣讲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摄影艺术的“主旋律”》。文章提出:在改革开放形势下,摄影家必须树立强烈的主旋律意识:第一,从思想内容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摄影艺术,必须占据主导地位;第二,创作题材方面,在坚持多样化的同时,应以“四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为中心;第三,“双百”方针也是有主旋律的。贯彻“双百”方针,应该提倡现实主义,多拍振奋之作;第四,坚持雅俗共赏。

论文宣讲结束后,我遭到“多元化”论者们的群体攻击,说我是在“划框框”“定调子”。还把我的主旋律理论称为“僵化”“教条”“保守”的产物。双方针锋相对,相持不下。1989年3月10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文艺的若干意见》在《人民日报》上全文刊登。《意见》明确提出:新时期的文艺创作“要有主旋律”。

随着争鸣的逐步深入,主旋律这个同时具备批判和创新品格的理论,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就在主旋律理论提出的第二年,国家广电部电影局把主旋律列为电影创作的指导思想,并依此对全国电影创作团队提出创作要求。1989年出品的《开国大典》,成为体现主旋律精神的标志性作品。1994年1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宣传思想工作要唱响主旋律”被明确提出。

(《炎黄春秋》2021年第3期,宋海燕/文)

猜你喜欢

对准摄影艺术谷子
爸爸拍的“丑照”
心里有个放大镜
剪彩带
杭州印象(一)
晒谷子(外一首)
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入选名单
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福建入选作品
论摄影艺术
寻妻
林玲摄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