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
2021-04-25张惠春
张惠春
摘 要:推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是当前一项迫切且艰巨的任务。文章分析当前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推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策略。要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公益性,制定完善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同时完善幼儿教师管理制度,推动农村学前教育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幼儿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01-0040-02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基数大,让农村地区幼儿接受良好的教育,能够有效阻止贫困代际传递,从根本上打赢脱贫攻坚战。当前,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并不乐观,无论是教育规模还是教育质量,都与城市的学前教育存在差异。因此,推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使农村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成为一项迫切且艰巨的任务。下面分析当前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推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策略。
一、当前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部分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存在普及率较低、入学费用贵、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质量较差、小学化倾向严重等问题。
1.部分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普及率较低、入学费用贵
调查发现,当前农村学前教育资源仍旧未能满足适龄幼儿的需求。一些城市地区适龄幼儿的入园率已经达到100%,但有的农村地区只有60%左右,而一些较为偏远、贫困的地区入园率还不到52%。部分农村地区缺乏惠普性教育,存在幼儿入学费用贵的问题。虽然推进农村学前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公办幼儿园仍旧较少,而民办幼儿园则占农村幼儿园一半以上,没有达到农村惠普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目标。
2.师资力量薄弱
调查发现,当前存在幼儿教师数量不足、教师专业水平不高、缺乏稳定性等问题。首先,数量不足。充足的教师是推动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保障,但当前部分农村地区幼儿教师待遇较低、办公条件较差、教学压力较大,出现幼儿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教师少,幼儿多,使得师生之间互动少,影响幼儿教育质量。其次,部分教师专业水平不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受过良好的专业训练的教师才能满足幼儿发展要求。虽然农村地区幼儿教师总体水平在上升,有着研究生、本科学历的幼儿教师在逐渐增加,但就当前情况来看,部分农村地区专科以下学历的幼儿教师仍占41%左右。因此,提高幼儿教师队伍学历水平,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养,成为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最后,幼儿教师队伍缺乏稳定性。由于多种因素,部分幼儿教师缺乏持久的工作热情,流动性较大,这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
3.教育质量较差,小学化倾向严重
调查发现,部分农村地区幼儿教育质量较差,小学化倾向严重。有的幼儿教师教学水平较差,课程安排及幼儿一日活动安排设计缺乏科学性。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幼儿教师在环境设置、生活保育、游戏引导等方面表现出的能力较低,不善于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对幼儿综合能力的提高造成消极影响。另外,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日趋严重。部分幼儿教师缺乏素质教育理念,不顾幼儿的个性特点,机械地灌输知识,不注重游戏化教学,偏离正确的办园方向,影响幼儿健康成长。
二、推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策略
1.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公益性
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智力和非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推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不仅能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还能推动农村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让幼儿接受良好的教育,使其能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能够有效阻止贫困代际传递,从根本上打赢脱贫攻坚战。因此,政府相关部门要真切地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公益性,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切实履行相应的职责。要将学前教育纳入经济发展规划中,根据现有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做好科学安排,不断扩大惠普性教育资源,为每一个农村适龄幼儿都能接受教育提供保障。同时,要注重学前教育内涵式发展,不仅要保证每一个适龄幼儿都能接受教育,还要保证每一个入園的幼儿都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要侧重于幼儿园内部条件的改善,为其提供适宜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2.制定完善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
制定完善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能够保证学前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应在坚持省级统筹的基础上,落实以县为主、乡镇参与的管理制度,明确县级政府在学前教育中应负的责任,并承担起幼儿园的规划建设、师资配置、经费投入、业务指导等工作。同时,还需要明确乡镇政府在学前教育发展中应承担的责任,如落实建园土地、保证幼儿园周边环境质量等。
3.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农村地区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一些农村居民的家庭收入主要用于维持日常生活开销,用于学前教育的资金相对较少。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农村地区实际经济情况,联合社会力量,建立合理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以促进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因此,政府相关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针对学前教育的特点制定详细的教育经费标准以及拨款标准,并保证经费拨款及时到位。财政部门应针对幼儿园建设的实际需求设置专项经费,用于改善幼儿园办学条件,提升幼儿教育质量。一些农村地区经济比较困难,省级政府部门可以加大支持力度,制定贫困儿童资助体系,保证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儿童都能接受学前教育。政府还应积极联合企业、慈善组织,建立合作机制,发挥社会力量在农村学前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4.完善幼儿教师管理制度
调查发现,当前幼儿教师总体上还处于弱势化的生存状态中。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建立完善的幼儿教师管理制度,通过管理制度为农村幼儿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首先,应明确幼儿教师的地位,从法律层面认同幼儿教师的身份。其次,要提高幼儿教师的薪资待遇,妥善解决其后顾之忧。针对幼儿教师的职称评审问题,可考虑将其从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中分立出来,设立单独的幼儿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最后,加强幼儿教师的培训,逐步提升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和素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骨干队伍。
三、结语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特别是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是刻不容缓的任务。针对部分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存在的普及率较低、入学费用贵、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质量较差、小学化倾向严重等问题,相关部门要深入分析原因,研究推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策略。要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公益性,制定完善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同时完善幼儿教师管理制度,以更好地推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芳.农村学前教育的师资问题及发展对策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6).
[2]孙美红.改革开放40年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变迁与政府责任[J].学前教育研究,2019(01).
[3]陈秋珠,余一夫.基于SWOT模型的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问题研究[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06).
[4]何艳超.西部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4(S1).
[5]崔国富,耿海英.学前教育的基础性与农村幼儿园小学化、城市化的矫治[J].现代教育管理,2013(09).
[6]黎平辉,蔡迎旗.从同一到融合:论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价值主体的价值取向[J].当代教育论坛,2019(03).
[7]田园园.我国区域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的比较研究——基于15省市的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文本分析[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04).
[8]洪秀敏,赵尚艺.西部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成效、瓶颈及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