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思考

2021-04-25谭泽媛

职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新时代高职院校

摘 要:劳动教育是我们党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推动和落实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是应党和国家之需、合职业教育之本、契时代发展之机的重要举措。时代的发展推动了劳动教育内涵的深刻变革,也呼唤劳动教育内容与时俱进。高职院校具有开展劳动教育的独特优势,赋予劳动教育新的内涵,应从管理体制、教育目标和教育实施三个维度进行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推动劳动教育在新时代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 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

课 题: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研究(课题编号:XJK19BZY066)阶段性成果。

一、新时代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一)应党和国家之需

我们党的教育方针非常重视劳动教育,历届国家领导人都提出过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断。深化劳动教育是新时代我国政治经济建设对人才质量的现实选择,是贯彻我党教育方针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点。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劳动教育进行了全面部署和系统设计,为高职院校深化劳动教育提供了政策指导与行动指南。

(二)合职业教育之本

2019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强调“五育并举”,明确指出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办学优势,设计劳动教育目标,细化劳动教育环节,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及教育过程,在实际教学中贯穿劳动教育内容,尤其要突出体现在劳动实践环节中,如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等,体现了过程育人和实践育人的教育精神。高职院校学生劳动素养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学生未来的工作与发展之路,但高职院校目前普遍存在注重专业教育而淡化或忽视劳动教育的问题。研究发现,高职院校在校学生大多数存在劳动情绪低迷、劳动事项推诿、劳动纪律不强、劳动技能较弱的现象。所以,强化劳动教育是高职院校实现育人目标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

(三)契时代发展之机

教育始终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劳动教育必须及时地契合时代发展的要求。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伟大历史发展方位的宣布,我国经济也进入了新常态。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及科技的高速发展,共享经济、数字经济等新经济业态的出现,劳动形态、劳动内容、劳动关系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必然呼唤与之相应的劳动教育发生根本变革。劳动教育必须紧跟时代发展,对学生加强科学精神和创造性劳动能力的培养。进入新时代,职业教育正在深化产教融合的改革,这必然带动和促进劳动教育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二、新时代对劳动教育提出新要求

(一)新时代推动劳动教育内涵的深刻变革

新时代,我国经济经历着巨大变化,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技术、虚拟现实等高新技术广泛应用的科技发展背景下,数字技术、物理技术、生物技术进一步有机融合,交互催生了众多新的经济形式和就业模式,这必将引发新时代劳动教育内涵的深度调整,重点表现在劳动形态、劳动内容、劳动关系的同步变化上。共享经济和新技术应用衍生出了大量的灵活就业形态,这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社会劳动组织关系与主雇方式,例如,非全日制用工、外包服务、劳务派遣、钟点雇佣、远程协助、自雇型劳动、网络平台共享劳动等直接改变了过去标准的劳动关系,减弱了劳动关系的从属与依附,使兼职、多职等多重身份的从业形态,受雇与自雇等多种身份的转换成为一种常态。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大数据等技术在人们生活、工作和社会大生产中的普及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必将削减一些企事业单位的人力成本,给传统的劳动就业样态和人事劳资状况带来很大的变化。总而言之,新时代社会的发展推动了劳动教育内涵的进一步变革。

(二)新时代呼唤劳动教育内涵与时俱进

新时代新经济推动劳动教育内涵发生深刻变革,必然要求劳动教育与时俱进。

一是劳动教育理念要与时俱进。新时代新经济业态的出现,引发了“劳获矛盾”“劳动从属关系的弱化”“劳动者权益的保障”“重脑力轻体力”等问题;同时,随着新时代物质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和多元文化的进一步出现,关于劳动的社会心态也在发生了分歧,塑造诚实劳动的社会风尚,是时代赋予劳动教育的历史责任;此外,时代发展对于创造性劳动要求较高,培养学生的劳动创新意识和劳动创新精神是新时代赋予劳动教育的时代使命。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学习,真正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明确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基本态度、工作方向和教育重点,在教育策略上主动思考、探究、实践劳动教育的内容、路径、方法,做到与时代合拍、与学生合心。

二是劳动教育内容要与时俱进。首先,新时代新经济业态对劳动者的劳动精神、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技能等提出了新要求,在教育中需要重构青年学生的核心劳动素养,使学生能在飞速发展的劳动形态中“以不变应万变”。其次,教育工作者需要顺应时代要求,将科技发展与新经济业态下新的劳动规范、劳动时间制度、劳动权益保障、劳动关系处理、劳动形式类型等相关内容纳入劳动教育范畴,同时对消费教育、闲暇教育、时间管理教育等内容也不可忽视。再次,劳动教育策略应与时俱进。新时代背景下的劳动教育方式要实现从理论向理实一体化的转变、从学校内部培养向社会真实劳动情境培育的转变、从外显的劳动实践行为向内在的在劳动心性升华的转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新时代高职教育鲜明的时代特征,也成了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最佳路径,使学生在真实劳动环境中更好地接受劳动教育。

三、高职教育赋予劳动教育新的内涵

(一)拓展了劳动教育的途径

高职教育除了其他教育所具有的劳动教育特点之外,还擁有独特、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与教育途径。

一是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这类课程占总课时一半以上,既有校内课程实验、集中实训,还有企业见习、顶岗实习,这类实践性课程既是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最重要的途径,也是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最有效的资源和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是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课程。这类课程过去可能与劳动教育结合不紧密,但可以通过加强师资培训、重构课程内容,将新时代劳动价值观,新时代劳动的内容、形式、关系,劳动权益保障等内容融入这类课程,将这类课程打造成为劳动教育的核心载体与主要途径。

三是融劳动教育于课程思政。高职院校应借鉴课程思政改革经验,将劳动教育内容有机融入高职教育课程教学当中,包括基础课、专业课、第二课堂等,充分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挖掘课堂潜能,润劳动教育于学生心田,从而形成劳动教育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格局,如在2020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的参赛文件中,明确要求“融通专业课程与职业能力,弘扬劳动精神”,这既说明了劳动教育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推动了职业院校课程思政教学中劳动教育主题的落实。

(二)丰富了劳动教育的内容

高职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与劳动性,是与劳动领域对接最紧密的教育,其本身最需要劳动教育,在客观上也完善了劳动教育的载体,丰富了劳动教育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劳动价值观教育成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硬核内容。高职院校依托其本身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通过教育环节的精心设计,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摒弃主观偏见,使学生有劳动亲和力,自觉参加劳动,并且能够快乐地从事劳动,进一步增加劳动过程的趣味性。

二是把工匠精神作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理想目标。工匠精神内涵包括“术”与“道”两个维度。工匠精神之“术”是指具备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工匠精神之“道”则是指具有严谨、细致、专注的工作态度,精雕细琢的工作理念,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不同时代(包括手工业时代、机器大生产时代、人工智能时代)工匠精神外显的“术”会不断发生改变,而工匠精神本质的“道”来自心性层面,具有行为主导性、效应持久性、可传承性,这是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重点突破所在。

三是把创新精神作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不懈追求。劳动教育要始终贯穿创新精神的培育,以创新的姿态去适应不断变化的劳动领域实际需求,同时还要增强学生的创新本领,激励学生以创造性劳动去推动时代变化。

四是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劳动常识的教育。高职院校要让学生在走进社会、进入劳动岗位之前,懂得劳动内容的变化、劳动关系的处理、劳动法规的内容、劳动权益的保障等劳动常识,以便学生能尽快地适应角色变化,保障自身权益。

四、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的新思考

(一)建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管理机制

一是成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管理机构,统筹管理并组织实施劳动教育工作。高职院校管理高层要充分认识到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成立以宣传部门、教务部门、学工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劳动教育专门机构,该机构负责学校劳动教育的目标制定、统筹管理、具体实施、效果评价,包括明确相关部门在学校劳动教育体系中的职责任务和具体分工。

二是制定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相关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依章落地。劳动教育管理机构负责制定教育目标、教育实施、教育评价等方面的相关文件和制度,弄清楚劳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实施渠道等路径通道,力争做到科学、合理、有效。如在劳动教育考核评价机制中,可以将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所有课程思政中的劳动教育、课外活动的劳动教育中相关学生的表现都纳入考核,做到考核全面,体现激励导向。

三是完善劳动教育保障机制,提高劳动教育效果。高职院校应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设立劳动教育专职教师岗位,通过全校会议、工作群组等渠道,对全校教师(包括专任教师、辅导员、实训教师等人员在内)加强关于劳动教育的培训,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同时进一步完善劳动教育所需的物质条件,加大投入,丰富教育资源。

(二)树立符合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目标

综合新时代劳动内涵、高职院校办学特点以及学生全面成长的需要,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劳动价值观。通过在高职院校三年的劳动教育过程,使学生增强劳动认同感、劳动参与感、劳动收获感,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同时,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还要学习和体会劳模精神、工匠精神。

二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常识、劳动法规及其最新变化趋势,具备对劳动环境的认知能力。

三是主动探索新时代经济变革中产生的新知识、新技能,使学生具备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本领。

四是通过劳动育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确立高职院校特色劳动教育实施路径

一是建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理论教学体系。加强对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课程的改造,将过去必修的就业指导课程整合为劳动与就业指导必修课程,在创新创业课程中增加劳动教育内容,将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我国劳动合同法、劳动关系处理、劳动安全保护、劳动创新等教育内容纳入该课程。

二是建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利用高职院校丰富的实训资源,重点加强对学生劳动纪律的考核、劳动规范意识的养成、劳动合作能力的提升、劳动技能精细度的熟练掌握,并通过简报展示、竞赛活动等形式强化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渗透。

三是建立劳动教育课程思政教育体系。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将劳动教育融入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基础课程、文化通识课程以及隐性课程当中。

参考文献:

[1]崔学东,曹樱凡.“共享经济”还是“零工经济”?——后工業与金融资本主义下的积累与雇佣劳动关系[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9(1).

[2]谭泽媛.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

(作者单位: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新时代高职院校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