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东部E油田水源水与地层水配伍性研究
2021-04-25李晓亮江安苏延辉
李晓亮,江安,苏延辉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天津 300452)
0 引言
南海东部E油田为中孔中渗稠油油田,因储层面积大、厚度薄,原油流动性差,天然边水能量补充缓慢,投产后产量出现明显递减,需采取注水措施补充地层能量。计划采用深部水层为水源注入主力产层,需开展注水配伍性研究,防止因水源水不配伍对储层造成伤害,影响油田稳产增产[1-2]。笔者通过室内实验分析了E油田地层水及水源水的离子组成,综合运用软件预测、室内模拟实验等手段[3-5]完成注水配伍性研究,研究成果为该油田注水开发提供依据,也可为南海东部其他类似油田提供借鉴和参考。
1 水中离子含量分析
地层水及水源水中离子含量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地层水及水源水均为CaCl2水型,从水型上看,配伍性良好。两种水最大的区别是水源水中硫酸根含量偏高。注水过程中,理论上可能产生碳酸钙、硫酸钙结垢及少量硫酸钡、硫酸锶,需开展详细分析预测及实验验证。
2 结垢预测分析
采用Scalchem结垢预测软件对该油田注水过程结垢情况进行预测,该软件通过输入水质分析及温度、压力数据,可以通过一系列内部计算,输出预测理论最大结垢量(以mg/L给出),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和认可。根据E油田现场实际情况,预测温度范围选为75~120 ℃,压力范围13~25 MPa。将水源水与地层水按不同比例 (1∶0、3∶1、2∶1、1∶1、1∶2、1∶3、0∶1)混合之后开展预测。
在该温度压力范围内,结垢类型预测主要为碳酸钙,不会产生硫酸钙。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碳酸钙的预测理论最大结垢量结果如图1所示。
软件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水源水与地层水不同比例混合后,随着地层水在混合水中比例的增加,结垢量总体呈现逐渐下降趋势;混合水样温度越高,预测结垢量越大,最大值为260 mg/L;在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结垢预测曲线均呈现比较规律的斜线,表明两种水样配伍性良好,结垢都是水样自身产生,不会因为混合增加额外的结垢量。
表1 水中离子含量分析
图1 不同比例水源水与地层水混合后结垢量预测
另外,还进行了钡锶垢结垢预测,由于地层水中钡离子较少,硫酸钡的总体结垢量预测值为5 mg/L左右,硫酸钡预测值仅为碳酸钙预测值的1/10至1/20,结垢风险较小。预测不会产生硫酸锶结垢。
由于软件预测的局限性,只是给出理论最大结垢量,但实际上水源水自身在120 ℃条件下的地层中是非常稳定的。软件预测只能作为结垢规律和变化趋势的参考,水样的真实结垢量还需再通过开展室内模拟实验进行验证。
3 结垢模拟实验
本实验用水为用孔径为0.45 μm的混合纤维素脂滤膜精细过滤后的现场水样,将水源水与地层水按不同比例(1∶0、3∶1、2∶1、1∶1、1∶2、1∶3、0∶1)混合。水源水注入地层时温度约为100 ℃,设为本次的实验温度。参照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6]中滤膜法测定悬浮物含量的相关标准开展实验。
以单一水样的结垢量为基准,计算不同比例混合水的结垢量为计算垢量。如果实验实测垢量高于计算垢量,说明水样混合后有新沉淀产生,即两种水样不配伍。
结垢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实测结垢量相较软件预测值明显偏低,单一水源水沉淀量53 mg/L,单一地层水沉淀量为12 mg/L,说明现场水样稳定性较好,不会出现软件预测理论最大结垢量;实验实测垢量基本与配伍的理论计算垢量相同,说明水源水与地层水水样配伍性良好;结垢量总体属少量垢,注水过程中结垢造成损害的潜在风险较低。
4 岩心伤害模拟实验
为研究水源水与地层水混合后,因结垢对储层岩心造成的伤害情况,开展了岩心伤害模拟实验。实验温度设置为100 ℃。先用与地层水相同矿化度的KCl盐水测试渗透率,代表岩样的初始渗透率Ki。再以相同流速注入不同类型的实验水,持续注入50PV(孔隙体积(pore volume,PV))之后,再次用与地层水相同矿化度的KCl盐水测试渗透率,代表岩心注水结垢伤害之后的渗透率Kr。渗透率保留率=Kr/Ki×100%。
岩心伤害模拟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由实验结果可知:随着水源水在混合水中所占比例的降低,岩心伤害程度也呈现降低趋势;四组实验伤害率均<10%,属弱伤害。因此,该油田水源水注入目的层时,因结垢对储层渗透率造成的伤害较小。
表2 不同注入水与模拟储层岩心配伍性评价结果
5 结论
南海东部E油田水源水与地层水的水型配伍,预测结垢类型为碳酸钙垢,随温度升高,结垢趋势增加。结垢模拟实验表明现场水样稳定性较好,结垢量最高值53 mg/L,属少量垢,结垢对岩心伤害程度均<10%,属弱伤害。
结垢潜在损害风险较低,暂时可不必考虑防垢措施,油田可正常开展现场注水试验。建议现场注水试验过程中,密切关注注水受益油井结垢情况,如有必要,及时制定和调整防垢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