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问题与改善措施分析
2021-04-25赖玲玲
赖玲玲
(梅州市生态环境局蕉岭分局,广东 梅州 514100)
环境监测主要指环境监测相关机构使用相应的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对可能影响或者已经影响人们正常生产生活的环境质量情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监视、测定活动。通过环境监测所得结果有助于帮助相关工作人员来了解被监测环境受污染情况,明确环境质量情况的优劣以及环境质量变化情况等,对现行环境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为后续治理以及防污染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但是目前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采取科学合理的改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1 环境监测工作特点分析
科学合理的环境监测及环境质量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为了能够对区域环境质量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工作人员需要使用多个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和技术设备,如生物、化学等,对监测区域的水环境、空气环境、土地资源等进行全面监测。同时还需要最大程度上保证环境监测质量以及样本选择的合理性。环境监测工作主要包括下述两大特点:
首先,具有目标明确的特点。环境监测工作并不是漫无目的展开的。对空气质量、水源环境等进行监测,不但需要明确监测具体地点,同时还需要保证监测指标制定以及样本选择的确定性。因为环境质量影响因素较为复杂,任何一个流程不规范都可能对结果造成影响。因此工作人员需要保证各个流程目标的明确性。其次,具有较多的不确定因素。环境监测工作不确定性较强,比如说大气环境监测工作中,监测数据极易受到其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如风力变化、雾霾天气等。除此之外,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对监测结果有较大影响,导致工作过程中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出现无用、重复工作,进行大量数据收集和样本检测,导致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和滞后性[1]。下表为环境监测主要内容。
环境监测工作主要内容
2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2.1 环境监测同经济建设发生冲突
因为我国市场经济起步发展时间较晚,至今只有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在这一段时间内,虽然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是也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对环保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并推行了一系列环境监测措施,但是想要保证满足环保标准要求,仍然有很长的道路要走。部分地区政府过于追求经济效益,而对环境保护重视不足,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只是流于形式,如果环境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存在冲突,做出让步的往往是环境保护,因此对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严重阻碍。
2.2 环境监测体系不完善
对环境监测机构来说,具备完善的监测体系才能使其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对环境中污染物含量、浓度等进行全面测定,了解被监测环境情况,对其未来变化趋势进行预测,采取科学合理的处理措施。但是结合现状分析,很多地区环境监测体系不完善,不具备专业性监测机制,例如一些政府虽然设置了环境监测机构,但是不具备质量控制部门,或者部分政府设置了质量控制部门,但是没有对其职责进行明确划分,很多工作流于形式,导致监测设备及技术手段无法发挥其作用,对监测整体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2.3 环境监测技术相对滞后
因为我国环境保护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对于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较晚,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具有较大的差距,表现在环境监测技术较为落后,同时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环境监测结果难以全面体现实际环境质量情况。首先,因为目前环境监测工作多使用单因子分析法,导致监测结果分析工作不全面。其次,因为监测指标不具有良好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所以监测数据结果的说服力明显不足,并且受到资金、人员、设备技术、监测频次不足、投入力度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监测结果准确性不佳,不符合标准要求,不能客观体现被监测区域环境情况[2]。
2.4 专业人才匮乏
环境监测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同时对专业技术水平有较高的要求,需要专业型人才开展工作,只有专业型人才才能够满足工作需要,熟练使用各种设备仪器,高效完成工作任务。但是我国环境监测机构普遍存在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高等教育跟进不及时导致人才供应严重不足,其次地方政府缺乏重视也导致人才引进难度提升。因此很多机构存在职责重叠、交叉等不良情况,或者一人身兼数职等情况。人才匮乏直接对工作效果产生影响,环境监测准确性低下,质量控制水平难以有效提高。
3 改善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问题的有效措施
3.1 强化方法控制
首先,监测人员需要结合污染物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情况,优化监测方法,选择合理的监测方式,最好能够通过最少的监测点得到最具典型性的监测信息及数据;其次,为了能够降低外界其它因素对监测质量造成的不利影响,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责任意识,监测结构需要做好组织管理工作,保证相关工作措施的有序进行,安排专业工作人员负责监测方法及技术方案,从组织管理方面保证相关方法、方案的有效落实。
3.2 提高对仪器设备的控制水平
首先,管理人员需要全面检查所需仪器设备,对其进行抽查、校准和维护保养处理,为了能够进一步确保设备仪器的精准性,还需要配备专门的自检校准仪,在无人的情况下实现对其自检和自校。其次,还需要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更新,如今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只有保证设备具有先进的性能才能有效提高环境监测水平。
3.3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需要全方位强化监测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使其能够全面掌握监测设备仪器使用方法,保证监测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其次,需要注重对工作人员职业素养的培养,使其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能够坚决反对弄虚作假行为,如果发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需要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3.4 提高过程控制水平
在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的采样阶段,采样前需要对器具进行全面清洗,准备好样品瓶,对仪器进行校准,明确使用的固定剂,保证采样时间与点位的典型性。如果受外界其它因素影响程度较大,则需要适当增加采样点位以及监测频率。在样品运输和交接的过程中,监测人员需要重视防止交叉感染,不同类型的药品应该分别进行运输和存储。在实际交接过程中需要结合采样记录以及任务书要求等,对样品类型、数量等信息进行核对,以防样品发生错位、错放的情况。在进行样品分析时,需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分析方法,首先要做好方法的明确工作,对样品进行测试分析时,还需要做好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工作。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分为室内质量控制和室外质量控制。室内质量控制中空白实验能够明确检验方法的不合理因素;平行双样实验收集的环境监测样品在分析过程中需要进行二次验证,并通过验证结果对数据误差进行全面控制。相较于实验室内控制,实验室外控制更加严格,比如,采样过程中环境控制及审核机制的全面落实。在这一前提下,企业可以通过三级审核机制的方法确保监测数据的精准性,在采样过程中互相审核与监督,采取优质采样记录处理方法,在实际操作环节,严格遵守质量控制基础原则,得到数据后通过专业人员审核,通过审核后上报。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要做好监测数据有效位数取舍工作,对异常值进行评估和剔除,误差计算应与标准规定相符。进行测定值计算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近似计算规则展开计算。数值修约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则进行。最后,在监测报告编写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其格式的规范,同时报告能够真实、客观地体现出监测依据原理、使用方法、监测人员相关信息。如果报告需要对外发布,则需要利用审核机制,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和严谨性[3]。
4 结论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是环保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其监测结果能够直接体现环境质量情况,是对环境情况进行科学合理评估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的依据,因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对于提高环境保护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加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