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渭源县下寨村连片采石场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
2021-04-25刘在铭贾升霞
刘在铭, 贾升霞
(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甘肃 兰州 730020)
1 引言
下寨村连片采石场位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属温带半干旱气候,雨量较少,南部为温带半湿润气候,阴湿寒冷,雨量稍多。项目区地处莲峰河右岸,属西秦岭山脉西延部分,为中低山地带,海拔高2 500~3 500 m,山坡陡峻,沟谷狭窄,多呈“V”字形,切割深度达400~600 m。由于多次褶皱断裂上升和侵蚀切割,往往形成独立山峰,属土石山地带。矿区范围内无耕地,矿区附近河谷两侧为耕地。下寨村连片采石场矿山开采面及渣堆对当地地形地貌破坏严重,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进行生态环境治理对策研究非常有必要。
2 地质特征
在大地构造位置上,调查区处于祁吕贺兰山字形构造体系的西翼。区域构造表现为:中东部及北部活动平缓,以整体升降为主,构造形迹不发育;南部近南屏山—乌鼠山造山带,该构造活动强于中北部,断裂褶皱发育。经实地踏勘,项目区及附近未发现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项目区出露地层成因类型多样,根据形成时代可分为,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物、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物、第四系上更新统马兰黄土以及新近系一套红色的碎屑岩沉积。项目区相对海拔较高,主要土壤类型有黑垆土、风沙土和高山亚高山草甸土,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草地、林地。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
3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特征
项目区有鸿达采石场和宏宇采石场2处采石场,属于政策性关闭矿山企业所遗留的矿山。2处采石场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造成基岩面裸露临空,坡度较陡的现状,此2处采石场改变了山体的结构及应力平衡,易引发崩塌灾害,有部分矿山弃渣堆放于河道中。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表现为采矿活动产生的矿业废弃地数量众多,对土地资源、地形地貌景观、植被资源、地下水含水层的破坏。现将上述环境地质问题的现状、影响因素、空间分布规律及评价如下。
3.1 采矿活动对土地资源的破坏
根据本次野外调查,项目区2处采石场周边无基本农田,土地类型主要以草地为主。现针对上下片区采石场存在的土地资源破坏问题如表1所示。
表1 采石场现状对土地资源破坏情况
可见,项目区2处采石场破坏土地类型均为草地,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 0223—2011)附表E.1(表2),现按照采石场破坏草地总面积描述本次项目区2处采石场采矿活动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表3)。认为本次项目区2处采石场采矿活动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引起了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程度为严重。
表2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表
表3 采矿活动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及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表
3.2 采矿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
项目区内因采矿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主要为掌子面及采石废渣堆填形成的高陡边坡两类。现分别对矿区内存在的`掌子面及高陡边坡进行描述并定性判别其稳定性。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 0223—2011)附表E.1,评价因采矿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
(1)掌子面。项目区2处采石场中均存在开采掌子面,掌子面高陡,基岩出露,坡度陡立,掌子面整体稳定性较好,但部分掌子面经爆破等开采手段后存在一定的危岩体,有一定的崩塌危险。一旦发生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将对项目区内珍稀植被资源造成损害。
(2)不稳定边坡。项目区内因采矿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表4)。
表4 采矿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一览表
由上可见,本次项目区2处采石场中,因采矿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开采形成的掌子面及采石废渣堆填形成的不稳定边坡)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为严重。
3.3 采矿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
项目区内2处采石场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可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 0223—2011)附表E.1,采矿活动对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的程度、对各类自然项目区、人文景观、风景旅游区、城市周围、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可视范围内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程度来判定。现针对2处采石场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分述如下(见表5)。研究表明,本次项目区2处采石场中,采矿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为严重。
表5 采石场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一览表
3.4 采矿活动对含水层破坏
项目区内采石场将引起沟谷河道局部水体的悬浮物浓度增加,影响水体感官性状;泥沙中吸附的重金属等污染物质的解吸,也可能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大量吸附在河底泥沙上的污染物质解吸,使局部水域中的悬浮物和污染物质增加,给河水环境带来不良影响。
根据调查,项目区及周围主要含水层水位下降不明显;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 0223—2011)附表E.1,现状条件下,区内采矿活动对含水层的影响和破坏程度较轻,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为较轻。
4 矿区生态环境发展趋势
渭源县项目区上下连片2处采石场生态环境恶化主要表现为土地压占及水土流失强度不断增大,生态环境条件不断变差;场地外围区,植被较发育,水土流失强度虽然较低,水环境变化较小,但可能受到采石场生态环境影响,有逐渐变差的趋势。在现状条件下,项目区主要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土地资源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水质破坏等几个方面,若不采取果断而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和恢复,随着人类工程活动的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的速度将明显加快,影响范围逐步扩大。
5 治理方案
(1)自然恢复(撒播草籽)。对采石废渣堆进行覆土、撒播草籽等人工方法促进修复,达到尽快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2)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场地整平+覆土+绿化)。对2处采石场场地进行整平处理,即对零星采坑利用场地内废弃渣堆进行回填,对渣堆进行放坡处理,使场地平整度与矿区周边地形地貌相协调。对平整后的场地进行覆土、撒播草籽等。通过人工生态修复辅助的方式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