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特写风物美,画面妙串线索清
2021-04-25唐煜
唐 煜
图书信息
书名:《淘气大王董咚咚·藏在竹雕里的宝贝》
作者:许诺晨
内容简介:一个泛黄的笔记本、一件摔碎的蛇王竹雕,百年宝物重现于世。 才华横溢的孤傲哥哥、神秘莫测的“隐形”师父、孤立无援的女孩,百年竹雕老店里继承人大战一触即发。
藏在竹雕里的宝贝(节选)
许诺晨
巧遇朱西西
学霸左拉拉一边逛一边给大家科普:“咱们脚下的这条屯溪老街, 和北京的国子监街、苏州的平江路齐名,可都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
我跟着大伙儿一起东张西望,只觉得处处新鲜有趣,街两边捏面人儿的、斗蛐蛐儿的、画糖画儿的小摊,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街边遍布着竹雕店、木雕店、砚台店、毛笔店、字画店……里面的东西也十分别致,过往的人们纷纷驻足观看。 街边还有飘散着香喷喷味道的炸鸡店。
欧阳圆圆突然用力扯了扯我的衣脚,我不耐烦地撇撇嘴:“想吃鸡腿了? 小胖墩儿,人在吃,秤在看……”
话音未落,我就被欧阳圆圆打断:“快看! 前面两点钟方向是谁? ”
我们四个立刻顺着欧阳圆圆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家装修古朴的竹雕店门前,挂着一对红灯笼,灯笼下有一个瘦削的身影,头发微鬈泛黄,穿着洗得发白的运动服,这不是朱西西又是谁?
蒋美丽揉揉眼睛:“我该不会眼花了吧? ”
左拉拉坚定地说:“你眼花没花我不清楚,不过作为裸眼视力5.1 的‘千里眼’本人,我可以确定,那人就是朱西西没错。 ”
我喃喃道:“奇怪呀,不是说同行是冤家吗?朱西西难得有自由时光,居然跑来看竹雕? 这难道是比试前的临时抱佛脚? 走,咱们去看看。 ”
神秘的师父
徽州竹雕是传统的雕刻艺术之一,与砖雕、木雕、石雕一起,并称为“徽州四雕”。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竹雕这门手艺的传承人大多生活在黄山地区。 我们在屯溪老街溜达了不到半个小时,就看见了十几间竹雕店,它们规模大小不一,风格情致各异,足见竹雕在当地的盛行程度。
朱西西进的这家店很有特色。 除了门口的红灯笼很打眼外,店门上的匾额居然是无字的。这就好比考试考了高分,试卷上却没写名字,勾起人们强烈的好奇心。
欧阳圆圆疑惑道:“起个名字就这么难吗?莫非这老板跟我是同类?”
蒋美丽眯起眼:“哪方面的同类? 吃货? 胖子? ”
欧阳圆圆镇定地说道:“学渣。 ”
既然匾额是无字的,我们只能叫它“无名店”。
这家无名店面积不大,和“一刀芳华”不相上下,只是东西摆放得比较整齐,给游客们留出一条出入自由的通道。
店内两边和正中各摆了一张木质长桌,长桌上竹篾编织成的浅筐里装着精致的竹雕。 最醒目处摆着一只古色古香的八面柱体的竹茶壶,壶身面面有雕刻,其中四面为画,雕着各类花草, 三面为字,分别刻了“客到相待时”“茶来渴者多”“竹壶世间少”,一面装有壶嘴,意趣别致。 戴小红帽的游客们没见过这么新奇的小玩意儿,叽叽喳喳议论个不停。
我踮起脚向里张望,似乎只有一位十七八岁的小哥哥在看店。 看他接待游客时那局促不安的样子,应该是刚到这里上班不久。
我和小伙伴们发挥个头儿小的优势,在人群里左冲右突,终于越过包围圈,进入小店深处。 我四下打量一番,确定朱西西已经不在店里,于是将目光锁定在通向后院的那扇虚掩着的木门上。
看店的小哥哥手忙脚乱,根本顾不上我们,我冲着大伙儿比画了个手势,大家便挨个儿溜进了后院里。
这老街上的店铺都是前店后坊,推开门就是一座院子。 这家店的院子里有棵桂花树,花香沁人心脾,令人精神愉悦。 除了桂花树,令我感到
欣喜的是,我们果然没找错地方——我看见朱西西沿着角落的楼梯缓缓向上, 沉重的脚步透露出她的心事重重。
也好在她心事重重, 才没发现我们这四个业余盯梢的小尾巴。
桂花树的树冠成了最好的掩护,我透过茂密的枝叶,看见朱西西在二楼的一扇门前停了下来, 恭敬地敲了三下,片刻后,才推门进去。我们怀着一种一探究竟的热切心情,蹑手蹑脚,跟上了二楼。
老式建筑隔音效果差,我们四个像壁虎一样趴在墙上,竖起耳朵听。
最先传来的是瓷器碰撞的清脆声响,接着是汩汩的水声,我看见欧阳圆圆吸了吸鼻子,露出满足的表情。我严重怀疑他是属狗的,鼻子灵光得不像话——他已经深深吸了好几口气,我才闻到一股怡人的茶香。
房间里安静片刻后,朱西西的声音传来:“师父,您喝茶。 ”
我和小伙伴们面面相觑,实在没想到,朱西西看起来孤苦无依,居然还有个师父。 有师父就有师父呗,为什么还要搞得神神秘秘的?
又是一阵难熬的沉默,我几乎以为我们已经暴露了,但就在这时,屋里忽然传出一阵低沉的声音:“你眼下的手艺,绝不是寒雨的对手。 他虽然好大喜功,近些年取得了一些成绩,更是骄傲自满了点儿,但手上的功夫却是没耽搁的。 我看过他最近的作品,已经不输你父亲鼎盛时期的作品。 ”
朱西西的声音里有压抑的愤怒:“姑姑很少指点我,爸爸走的时候留下的笔记,我看了也只是一知半解。多亏有师父您的谆谆教导,可惜我能来的时间有限——被姑姑知道了,一定会把我赶出家门的!可是师父,我已经很努力了! 师父,我不想输! ”
朱西西的师父叹了口气:“你爸爸离开老街之前, 把你托付给我,让我照顾你,希望有一天你能继承‘一刀芳华’。 我原以为还有大把时间可以培养你成才,却没想到你姑姑她这么心急。 ”
朱西西已哽咽起来:“师父,我知道姑姑请您做见证人,我不求您偏向我,只恳请您指点迷津。当年爸爸匆匆离开家乡,我始终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这些年我一直用功读书,没日没夜学习竹雕技艺,就是奔着有朝一日能为爸爸正名!我知道您是我爸爸最好的朋友,除了您,再没有人会帮我了! ”
蒋美丽惊讶得睁大了眼睛,指了指屋内。 我知道她是想说——老街上的人际关系真是错综复杂,朱西西这位秘密的师父,居然就是朱小娟请的见证人,还是朱西西爸爸的故交。
但是听起来这位师父很公平, 大概不会因为感情的亲疏而有所偏向。
更让我讶异的是,朱西西和她师父居然都默认了,当年朱匆匆背井离乡这事另有蹊跷。
这位神秘的师父思索片刻后说:“学习竹雕技艺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硬碰硬,你绝对赢不了你哥哥。 但也并不是没有其他可能。 ”
朱西西恳求道:“请师父指点! ”
果然还有峰回路转的机会。我和小伙伴们紧张得汗毛都跳起了广播操,竖起耳朵继续听……楼下忽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吵嚷声,似乎是几个游客和看店的小哥哥发生了争执,居然拉拉扯扯地进了后院。
从读到写
这段文字将曲折动人的情节一目了然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使人仿佛身临其境,享受“如在画中游”的奇妙感觉。 这里巧妙运用了“镜头式”的写作方法,把原本没有直接联系的生活片段巧妙地连接起来。 运用这种方法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突破时空,灵活自由,变而不乱,视感强烈。
一、紧扣线索,镜头特写
作文中所选的镜头,无论是人物描写,还是景物描写,都要围绕线索切换。
只见一家装修古朴的竹雕店门前,挂着一对红灯笼,灯笼下有一个瘦削的身影,头发微鬈泛黄,穿着洗得发白的运动服,这不是朱西西又是谁?
这段人物特写,向我们展现了主人公朱西西,紧扣巧遇线索,引出下文。
这位神秘的师父思索片刻后说:“学习竹雕技艺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硬碰硬,你绝对赢不了你哥哥。 但也并不是没有其他可能。 ”
围绕神秘的师父这条线,用正视现实之句植入人心,肺腑之言给予力量,饱含师父满满的爱。
同学们在写作中也可以运用“镜头式”写法,比如黄云涵同学的习作片段,睡梦中的她被惊醒,跟随她的目光,我们看到了工作勤恳、爱她的爸爸,感受到了伟大的父爱。
半夜,万籁俱寂,我被一阵咳嗽声吵醒:原来爸爸为了陪我做手抄报而耽误了工作,现在正伏案疾书,他桌上摆满了一份份文件,把台灯压得很低,生怕刺眼的灯光惊醒我。
要想运用好“镜头式”写法,平时就得做生活的有心人,我们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积极思考、多练多写。
二、 画中有“话”,活泼灵动
欧阳圆圆突然用力扯了扯我的衣脚,我不耐烦地撇撇嘴:“想吃鸡腿了? 小胖墩儿,人在吃,秤在看……”
将镜头拉近,我们仿佛看到了欧阳圆圆扯“我”衣脚的动作,听到了“我”的肺腑之言,普通的生活画面、平面化的少年形象顿时变得立体起来。 特别是“我”化用尽人皆知的“人在做,天在看”,写出“人在吃,秤在看”,语言灵动,妙趣横生。
最醒目处摆着一只古色古香的八面柱体的竹茶壶, 壶身面面有雕刻,其中四面为画,雕着各类花草, 三面为字,分别刻了“客到相待时”“茶来渴者多”“竹壶世间少”,一面装有壶嘴,意趣别致。
别具一格的竹茶壶,吸引了读者眼球。 四面为画,面面皆美图;三面为字,字字皆不同。
上面节选的文字以画为“话”,传递传统文化,浸润、熏陶着读者。 美妙瞬间的细节描写,组成一幅幅真实的画面,集中了场面和笔墨,突破了时空局限,灵活自由,使文章内容更充实,主题更突出,带给我们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