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2021-04-25张明清
张明清
会计核算作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核心业务,在整个经济活动过程中都具有重要职能,其可以将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现金流、经营成果充分的体现出来,不过由于现阶段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出现了不少问题,已经无法适应事业内部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所以在当前企业面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会计问题时需要及时提出适当的整改对策,以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会计的正常使用价值。本文先介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原则,继而剖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会计问题,最后探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会计改善对策,以供有关人员借鉴。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与策略
事业单位作为社会服务组织具有公益性的特点,其从事的活动具有多样性,如教育、科技、文化等,在社会服务、社会沟通、社会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会计核算作为重点工作,贯穿于整个经济活动。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会计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在这种情况下,事业单位的财务改革出现了滞后性,现行的会计核算也无法适合新时代的需求,所以当前需要加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变革。由此可见,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原则、会计核算问题、会计核算改进策略三方面进行文章论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事业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该遵循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贯性、及时性、明晰性、配比性、谨慎性、重要性原则,本文针对上述原则进行一一阐述。客观性原则:事业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需要以已经发生的业务或者可以将经济业务充分反映出来的凭证作为参考,在整个经营过程中,可以将内部的财务状况真实、准确地反映出来,确保会计核算结果的精准性。相关性原则: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核算工作应该确保其可以满足会计信息管理需求,在多个方面分析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以及经营情况。可比性原则:依照特定的方法对会计核算进行处理,在会计信息上具有可比性的特点,以便后续更好的进行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经济决策工作。一贯性原则:事业单位在开展会计处理时,所选取的方法应该保持其与程序前、程序后各期相同,通常情况下,不可随意来转变会计处理策略以及程序 。及時性原则:该原则主要是指事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处理应该确保实时性,及时利用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信息。明晰性原则:事业单位在对会计记录、会计报表进行处理时,应该突出其清晰性、简明性,增加会计记录与报表的实用性。配比性原则:事业单位的资金收入与相对应的成本与费用进行科学配合,考虑到一定期间收入、费用之间存在的因果关联,合理确认、计量本期的收入与费用,在配比原则理论支持下,确保计算的精准性。谨慎性原则:事业单位内部在选择会计核算的处理策略、程序时,需要考虑到每种核算方法的应用合理性,分析核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以及所造成的损失与费用,谨慎性原则支持下是指于经济活动中考虑到不确定因素,以谨慎小心的态度将会计核算风险、损失降到最低,尽可能增加事业单位的利润。在大量使用会计信息的情形下,还需要对其引起特别关注,以更好的适对外部经营环境变动,使经营风险规避问题降到最小化。重要性原则:在实施的会计处理过程中,必须根据经营业绩、会计事项等需要做出重大程度的区分,合理选择会计处理策略与程序,在确保会计信息精准性的情况下,需要对会计核算进行简化处理,并开展合并反映。
会计核算中心是融会计服务和管理监督为一体的新型会计管理模式,其基本职能是:在纳入集中核算单位的资金所有权、资金使用权和财务自主权不变的情况下,由会计核算中心代理各单位行使资金结算、会计核算职能,同时又行使财政资金的监督职能,对国库来说,它还行使了一部分支付功能。会计核算中心对各单位的财务收支采取“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的办法。纳入集中核算的单位一律注销银行账号,其各项资金的收支由核算中心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相应科目列入预算,实行内外资金统一管理。单位所有开支在单位领导审核批准的基础上,再经会计核算中心审核后入账,从而保证了各预算单位开支符合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专款专用,可以有效防止资金相互挤占、挪用。所以,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可以加强对核算单位日常的财务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会计集中核算是国库集中收付制的有效补充,可以使财政监督深入到预算编制的各个环节,具体参与和了解预算编制及用款况,情从根本上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其主要职能如图:
关于固定资产,商业银行在完成了存款购置工作时,固定资产数量并沒有发生变化,但是由于固定资产存在的形式上发生了转比,在贷记科目-事业费用中,由于发生了单位费用支出虚置的情形,在最后阶段将这些费用从事业结余账户进行了转移,由于其在参加到单位虚增的结余分配情况,降低了会计核算的真实性。二是事业单位借记、贷记两个部分的分录不具有逻辑性,无法将业务内涵反映出现。除此之外,相较于固定资产而言,没有对提折旧计入,事业单位内部所制定的会计制度,需要开展固定资产更新、维护处理,综合考虑事业收入、经营收入,依据一定的比例进行修购基金的提取处理,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存在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存在价值背离这一问题,从固定资产账面这一角度上进行分析,原值、净值的差值数额可能会随着时间延长进行变化,其中于时间推移下,差额的数值会有所增加,在固定基金处用固定资产账面原值进行反映时,不仅无法将事业单位设备生产能力体现出来,同时于净资产处也出现了虚增的情况。其次,由于提折旧不计导致无法进行完整成本核算,以收入比例作为依据,在进行修购基金处理时,无法对固定资金有效的更新改造处理。针对无形资产而言,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所选取的方法不具有完备性,所以许多事业单位内部的无形资产并没有进入到账本,即使有些单位对无形资产进行入账处理,但是所选择的核算方法、程序不合理,由于无形资产较为复杂,所以会计核算工作无法满足其需求,与此同时,无形资产无法进行有效转化利用,没有对公允价值予以评估 。针对容易损坏的消耗品,其中若使用时间在12个月以上,即可以在固定资产这一科目中开展核算工作,但是在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下,事业单位内部的物品损坏更加频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会计核算量,这时需要增设“低值易耗品”的科目。
会计核算基础包括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两种,前者主要是将权责对等作为主要原则,实施收入、费用的确认处理,确保二者可以进行科学配比,将会计主体的损益状况合理反映出来,所以企业在进行经营成果计算时,权责发生制属于会计核算基础,相较于企业而言,事业单位的主要任务是对单位预算进行合理编制,确保预算以及编制单位决算的合理性、完整性,将单位财务情况真实的反映出来,所以相对而言,事业单位的支出会受到预算的制约,但是事业单位的收支与企业的权责对等不同,将预算批复的最终结果作为依据。事业单位收入不是来自于经营活动,而是财政拨款,将其作为基础进行开支处理,需要尽量做到收支平衡性,虽然《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提出了会计核算收付实现制,但是收入、支出在确认时采用的会计核算制度有所不同,不具有严谨性,其中收入、支出分别采用的是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这样进行处理与会计核算基础原理不相符,若在采用不同会计核算基础的情况下也能够被认可,在年末时,没有将款项收到的情况下进行收入确认,最终的支出就会小于收入,导致结余、结转资金的形成,在分析其是属于的结余资金、结转资金时,会增加财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在有预算指标的情况下,需要科学进行指标下达,若指标未得到科学下达,需要对预算指标进行科学调整。
首先,事业单位没有科学监督预算资金使用率,在进行会计核算集中处理时,针对单位资金核算中心直接进行操作即可,但是其并不了解单位内部的实际状况,仅仅控制资金的支出情况,却没有对资金使用效率进行绩效评价处理,无法有效体现出资金使用效益 。其次,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发现管理权力与会计核算业务相比并没有实施紧密衔接处理,在开展会计核算处理后,于财务管理权限中,预算单位出现了相应的转变,但是责任主体却没有发生变化,许多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重视度不足,最终导致固有资产流失。再次,会计核算阶段监督职能缺失,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仅仅对原始凭证票据是否合法、手法是否齐全进行审核,但是并没有监督事项的真实性。
(一)科学核算资产
针对固定资产而言,在外购固定资产时,需要将固定基金这一科目取消,开展固定资产的购入处理,在对固定资产、银行存款分别进行借记、贷记时,需要以实际支付的所有价款为依据。固定资产中实施折旧计提时,需要将传统基金修购制度废除,对折旧制度进行构建,并且取消相关专用、修购基金科学,在开展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计提时,需要科学选择折旧策略。现阶段事业单位内所选取的主要以直线法为主,科学增设借记、贷记科目,于固定资产处需要将新旧程度科学的反映出来。针对无形资产需要健全核算体系,在管理无形资产时,需要将重心放在成本确定上,对无形资产进行科学管理,为了有效提高无形资产的利用率,在无形资产方面应该对运营引起重视,构建中介机构,争取体现出无形资产的价值,增加事业单位的收益。除此之外,在资产核算中需要增加“低值易耗品”的科目,针对小额的易损物品可以直接列支 。
(二)明确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收付实现制
事业单位无论是采用收付实现制还是权责发生制,各研究学者存在不同的态度,难以最终判断选择哪种制度。此次研究中认为企业在进行收入费用的确认工作时选择权责发生制,在每一个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都需要开展科学的核算,将企业经营管理层的受托责任解除,为信用使用人群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信息。企业内部想要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在财务管理中需要于权责对等原则来进行收入、费用的确认,而针对事业单位而言,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依据部分预算结果对资金使用进行科学安排,确保收支具有平衡性,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以事业单位部门预算作为依据,国家拨出多少财政资金,事业单位就需要利用这些资金来确保支出的平衡性,这时就不需要采用权责发生制度来核算收入、核算支出,直接依据收付实现制即可,若财政部门在进行预算指标下达时,没有按照原有的预算,不需要在考虑收入这一因素进行核算处理即可。
(三)完善会计核算运行机制
首先,必须对支付资金管理体系进行全面建设,以保证其完备性、规范化,具体在支付资金管理体系中,必须对零账户余额、对账制度加以建立,必须明确了支票的领用规定,对国有金库管理中系统数据统计功能加以开发,并且在进行现金支取、现金使用时需要进行规范管理,严格限制大额现金的支取数量,在账户中没有余额的情形下,还必须对现金支付数量加以规范控制,同时各单位还必须以现金支付规定为基础保证使用的合理性 。其次,在支付审核时,若有问题出现应该及时向财政部进行上报,审计阶段出现问题需要及时予以处理,科学开展监督检查。最后,需要对支付的业务流程予以明确,确保信息系统具有配套性,与此同时,需要对资源予以整合,争取实现软件资源共享性。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单位的发展情况,所以当前需要关注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采取科学核算资产、明确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收付实现制、完善会计核算运行机制等策略来将上述问题解决,确保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科学、合理。
[2] 刘娟.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研究[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1(3):123-124.
[3] 刘阳.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研究[J]. 时代报告,2017(26):139.
[4] 石洪媛.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研究[J]. 理财周刊,2021(9):59,61.
[5] 王晶晶. 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研究[J]. 中外企业家,2016(35):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