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 助推成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04-25包亭亭
包亭亭
摘要: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吸纳人口就业的主渠道、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载体。甘肃省作为西北欠发达省份,GDP一直以来处于全国垫底位置,究其原因,主要是全省县域经济普遍弱小,缺乏持续发展能力。本文以陇南市成县为例,从其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入手,分析成县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推动成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县域经济 成县 新发展理念。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是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保证,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2017年以来,甘肃省委立足“只有强县才能强省”的战略定位,着眼“脱贫、富民、强县、奔小康”的总体目标,做出了“培育壮大县域经济,增强持续发展后劲”的决策部署。2021年甘肃省提出了“加快培育壮大县域经济,逐步形成多点发力、多元支撑的县域经济发展局面”。随后,《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考核办法(试行)》颁布,引导各县市区加快培育壮大县域经济。立足成县发展实际,我就如何壮大成县县域经济谈一些自己的思考。
一 、成县“十三五”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成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中东部,位于徽成盆地西端,全域面积1676.5平方公里。辖14镇3乡,15个居民委员会,245个村民委员会,全县户籍人口27万人,常住人口24.41万人。是陇南市经济、交通、文化、教育、旅游、能源中心。
“十三五”期间,成县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51.11亿元增长到65.6亿元,年均增长5.1%。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9.53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6.48亿元,年均增长达到8.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6年的9.88亿元增至2020年的14.3亿元,年均增长9.6%。大口径财政收入为7.55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2015年的18948.4元,6494元增加到2020年的达到26272.9元,10064.6元,分别是增长了38.7%和55%。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18.2:34.4:47.4调整到2020年的10.6:44.3:45.1,经濟结构更为合理。
全县市场主体由2016年的1.34万户增长到2020年的1.71万户,增长23.78%。全县游客接待量与“十二五”末相比增长48.19%,旅游综合创收9.56亿元。全县1.51万户5.5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0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从25.47%降至0,高质量、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
目前,全县逐步形成以铅锌为主导,以建材、白酒为优势,农副产品加工和装备制造为辅的工业体系,以核桃为主、以农特产品为支柱的农业特色产业,以旅游、商贸、电商、物流等为主的第三产业,经济多元化的格局基本形成。
二 、成县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成县县域经济在“十三五”期间取得了重大进步,但与全国、全省发展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一)经济基础还不够坚实,经济总量相对较小。经济总量较小,2020年GDP仅65.6亿元,离百亿大关还有很大的距离,与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最好的玉门市相差121.2亿元,全县人均GDP仅有27152元,低于全省人均34059元,更是低于全国人均72447元;大口径财政收入2020年仅为7.55亿元,始终难以摆脱“吃饭型财政”的困难局面,各类建设资金短缺,经济发展缺乏内生动力。
(二)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经济转型步伐较慢。经过多年的努力,成县基本形成了一产以核桃为主,二产以矿冶、建材、白酒为主,三产以电商、旅游为主的产业体系。但产业链条短且产业协作水平偏低,农产品及矿产资源精深加工企业较少,龙头企业和名优品牌尤为缺乏。长期以来主要财政收入依托于矿产资源,中小微企业及非公经济发展缓慢,融资难题还未完全破解。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缓慢,城乡居民持续增收面临较大难度。商贸流通对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还不十分明显。“一产不优、二产不强、三产不大”的结构性矛盾仍将是影响经济增长的最大制约因素,全县产业培育、结构调整的任务艰巨。
(三)城市建设水平较低,聚集人口的吸引力不强。成县县城规划面积为20平方公里,目前建成区约为12平方公里。由于资金投入有限,一些旧城改造、新区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项目进展缓慢,对城市管理也有很大制约。征地拆迁受环境不优的影响,一些城市项目无法落地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不够充分,城市功能品质、承载集聚和带动能力亟待提升,新型城镇化相对滞后。
(四)全县人口规模较小,消费拉动发展乏力。成县2020年有常住人口24.41万人,城区常住人口10万人。2020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亿元,人均5858元。随着成武、十天高速的通车和电子商务的勃兴,人口流动加速,外地人流滞留县城时间相对缩短,本地群众到外地消费、网络消费的趋势明显增加。就居民消费总量而言,虽然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但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反映出消费对县域经济的拉动不足。
(五)开发区建设滞后,聚集效应还未发挥。经济开发区是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平台和基地,陇南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在成县。近年来,陇南经济开发区成县园累计投入资金1.7亿元用于园区综合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园区承载能力,落户园区企业11家,推动形成了农业产业从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但聚集效应还不明显,辐射带动作用还不强。
三、成县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优势和机遇
(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成县地处甘肃省唯一的长江流域,是进陕入川的重要通道,随着近年来国家重大项目的实施,全县基础设施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成武高速、十天高速公路在成县交汇,陇南成县机场通航,开通11条国内航线,在建的天水—陇南铁路纵贯全县,是国内为数不多有“铁公机”交通的县区之一,全面拉近了成县与周边中小城市、省会城市及全国中心城市的空间距离,“空港时代”即将到来。随着全县脱贫攻坚任务的全面完成,245个村实现了村村通硬化路目标,成县的区位优势将全面凸显,为县域经济的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长期积聚的基础优势。成县地处长江流域上游,属暖温带气候,植被良好、降水充沛,是甘肃省发展基础最好的县区之一。近年来持续深入实施“两个率先”、“三化”发展战略,产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旅游全域化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人均GDP迈过3000美元大关,城镇化率达到41.7%,城乡发展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同时,随着城乡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千年古县的独特魅力优势更加突出,加快绿色、共享发展的后发优势更加明显。
(三)机遇叠加的政策优势。从国际发展形势来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各类衍生风险给全球产业链带来冲击,也带来新机遇。从全国发展大势来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双循环”活力日益增强。同时,国家“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深化东西部协作等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成县全方位开放开发带来了难得机遇。
综合分析,未来五年我县正处于多重机遇交织叠加的凸显期,能不能把握机遇,抓住机遇,是我们赢得主动、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
四、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成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充分把握成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和短板弱项的基础上,必须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握发展机遇,发挥各种优势,实现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
(一)立足发展基础,创新县域经济发展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科学正确的发展思路将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县域经济是特色经济,成县的发展基础相比全市其他县区相对优越,具有错位发展的先天优势,如优越的地理环境,有拓展城市和发展工业经济的空间;即将形成的“铁公机”立体交通网络和区域交通中心,为发展壮大产业格局提供了独特优势;调控甘肃东南部电力供应的330变电站、兰成渝石油分输站座落成县,中贵石油天然气管道穿境而过,各类资源要素集聚;全市唯一的高校陇南师专坐落成县,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基本健全,必将促成多重战略叠加效应加速释放。在成县现有发展的基础上,要跳出成县看成县、跳出陇南看成县、站在全国看成县,才能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发展出路。作为市域经济中心,就必须承担全市经济发展的“领跑者”角色,要争取积聚一切有力因素助推县域经济突破发展、高质量发展,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地”。
(二)加快调整转型,着力夯实工业发展基础。产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和支撑。要树立大抓产业的鲜明导向,紧抓实体经济,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不断健全完善具有成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成县工业基础比较坚实,陇南经济开发区是产業集聚的主要载体。强县域就必须强化园区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升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推动各类要素向园区集聚、着力把园区打造成科技创新的引领区、优化营商环境的试验区、对外开放的先行区、新旧动能转换的集聚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坚持市场化导向,建立政府放权与园区承接能力相适应的权责清单制度,切实提升园区自主权。积极推进园区扩区升级,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力度。聚焦铅、锌、水泥等重点产业上下游,打造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依托陇南机场,借助东西协作的有利条件,以发展空港物流为重点,规划建设空港物流中心,吸引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入驻。强化企业培育,积极引导一批龙头企业持续做大做强、争当行业领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
(三)突出产业培育,着力提升特色农业效益。要立足形成的“一主四辅两补充”多元产业发展体系,扎实落实特色产业倍增行动,重点在品牌培育、标准引领、科技推广、市场营销上下功夫,不断提升成县特色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要以龙头企业为牵引延伸产业链,按照“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群众”的思路,采取引进和自育相结合的办法,培育引领产业发展、带领群众致富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坚定不移走现代山地特色农业发展路子,坚持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精细化管理、品牌化营销,大力创建农(林)业现代化示范区和产业园。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力度,推动更多优质产品加入“甘味”品牌阵营,以品牌化引领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让更多成县特色农产品品牌得到市场认可,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成渝、青岛市等大型终端市场和周边大市场及陇南机场航线所及地域的经贸协作往来,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畅通产业内循环体系。
(四)立足生态禀赋,大力培育文旅康养新业态。要立足于陇南、成县生态良好的资源禀赋,大力推进文旅康养产业,努力把成县建成陇东南生态旅游度假示范区和生态宜居康养地。要依托自然生态、特色产品,积极培育健康养生产业、精品民宿产业,丰富乡村旅游内涵,着力打造一批“体验+旅游”“康养+旅游”等新型业态。要支持美丽乡村、传统村落、休闲农庄、田园综合体创建A级景区,打造开放式无门票美丽乡村、休闲乡村。要挖掘观光、康养、度假、红色等特色,重点建设一批特色风情小镇,丰富旅游要素,创建全域开放式景区。要打响“千年古县”文化品牌,深化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用好成县“三色资源”(红色资源、绿色资源、古色资源),加大西狭颂文化、杜甫草堂文化、红色历史文化、“非遗”民俗文化等传统优秀文化开发和保护力度,大力实施旅游精品工程,进一步完善提升重点景区的开发层次和水平。实施文旅交通提升、接待提升、智慧管理提升、购物提升工程,全面提升文旅服务品质。要聚焦数字科技赋能电商,不断健全电商生态体系,推动成县电商创新发展,更好融入双循化,做实内循环,擦亮“成县电商”金字招牌。
结语
中国经济是强政府主导模式,一个城市或者区域经济管辖权太小,会严重阻碍各方面的发展。为激发区域活力,促进经济增长,加快成县“撤县建市”的步伐,成县作为甘肃省陇南市的经济、交通、文化、教育、旅游、能源中心,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在主体功能定位上摆脱农业为主的县域发展模式,争取在行政区划改革中需求新的动力。如果能够实现撤县建市目标,将有利于将成县打造成为陇南经济发展的一个区域中心,成为吸引人流、物流、技术等资源要素的新高地,真正为陇南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撤县设市以后也可以获得更好财政、税收、项目审批等支持,再逐步完善基建、交通、教育、医疗等设施以吸引更多的人口,小县城变大城市的过程,经济自然会不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