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工程监理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2021-04-25郑盛宽

河南科技 2021年35期
关键词:预制构件工程监理装配式建筑

郑盛宽

摘要:在国家推进建筑产业化的背景下,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形式,凭借其安全、高效、便捷等优势备受瞩目。以某装配式建筑施工为例,分析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拆分方案,提出预制构件施工过程的监理质量控制方法,针对预制构件施工的常见质量问题,给出相关应对措施,为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工程监理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工程监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21)35-0061-03

Analysis on the Key Points of Engineering Supervision Quality Control in Prefabricated Building Construction

ZHENG Shengkuan(Xiamen Honest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Xiamen Fujian 361000)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untry’s promotion of building industrialization, as a new type of architectural struc? ture, prefabricated buildings have attracted attention due to their safety, efficiency and convenience. Taking the con? struction of a prefabricated building as an example, analyzes the prefabricated component splitting plan of the prefab? ricated building, proposes the supervision quality control method of the prefabricated component construction pro? cess, and provides relate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common quality problems of the prefabricated component con? struction,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engineering supervision of prefabricated building con? struction.

Keywords: prefabricated building;prefabricated components;engineering supervision;quality control

某装配式项目主要包含14栋17~25层高层住宅建筑、6栋1~2层公共建筑和1层地下室。本项目总计容面积为165 755.23 m2,其中,8#~10#楼为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计容面积为28 809.63 m2,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为17.38%。

1预制构件拆分方案

1.1预制构件种类及分布楼层

本装配式项目预制构件主要分布于8#~10#楼,采用双向板拼缝方案。其中,预制叠合板厚度为70 mm,单层预制板最大质量为2.5 t,主要分布于2~17层,分布位置为除卫生间、厨房、水电井、楼梯休息平台、公共走道以外的涉板区域;预制楼梯主要分布于2~16层,单层预制楼梯最大质量为2.07 t,分布位置为预制梯段板;预制阳台板厚度为100 mm,单层预制阳台板最大质量为2.3 t,主要分布于2~17层,分布位置为阳台。

1.2預制构件节点连接

预制构件稳固的节点连接可保障装配式建筑的整体性及可靠性。本项目预制构件节点连接主要分为:预制双向叠合板间300 mm拼缝节点连接、预制双向叠合板与现浇板连接节点构造连接、双向叠合板板端支座及中间支座构造连接、楼梯高端与低端支承固定端安装节点连接、预制阳台板端支座构造连接、叠合板底板预留设备孔洞处钢筋节点构造连接等[1]。

如图1所示,预制叠合板节点连接主要分为预制双向叠合板间300 mm拼缝节点连接(JF1区域)、折板接缝连接(JF2区域)、预制叠合板与现浇板接缝连接(JF3区域)、双向叠合板边支座连接、双向叠合板中间支座连接;预制楼梯主要分为滑动铰支座安装节点和固定铰支座安装节点;预制阳台板主要为板端支座连接(ZF1区域)。

2预制构件施工的工程监理质量控制

2.1BIM技术深化设计

预制构件深化设计的深度应满足建筑、结构和机电设备等专业以及构件制作、运输、安装等环节的综合要求。预制构件主要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 formation Modeling,BIM)进行深化设计,以确保深化设计图纸准确无误,通过碰撞检查保证安装顺利。

2.2预制构件进场质量检查验收

检查预制构件是否存在蜂窝或麻面等混凝土缺陷[2];检查预制构件的产品清单、合格证、出厂标号、结构承载力报告、砌体砖材黏结强度、板件外拉件的性能检测报告是否完善;检测预制构件预埋件中预留门窗口的数量、位置等是否正确;加强原材料(水泥、粉煤灰、矿渣粉、硅灰、粗骨料、细骨料)等的质量控制。原材料检查要注意钢筋、钢材、灌浆套筒及灌浆料(全灌浆套筒)等的质量,如图2所示。钢筋材料应对外观质量、抗拉强度及接头工艺等进行检查。

2.3预制构件安装质量检查验收

检查通行道路场地平整情况,复核其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复核预制混凝土构件安装尺寸允许偏差;钢筋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浆锚搭接时,复核灌浆的饱满度和密实度;检查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及浆锚搭接用的灌浆料强度;复核预制构件底部接缝坐浆强度;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时,复核其机械接头或焊接接头质量;外墙板接缝时应检测相关防水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重要工序应进行标准化施工[3]: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部位进行预制构件安装、注浆及封口处理;通过连接件安装或混凝土浇装方式,做好预制构件与现浇结构的节点连接;依据安装质量检查验收意见,督促施工单位调整构件安装细节及相应施工工艺。

3预制构件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

3.1预制构件常见裂缝及成因分析

预制构件常见裂缝有3种:龟裂和方向无规则裂缝、平行于受力钢筋的裂缝及垂直于受力钢筋的裂缝。

龟裂和方向无规则裂缝的主要成因是材质和变形受到约束。例如,骨料含泥(粉)量大、水灰比过大或混凝土坍落度不合理,均可能导致此类裂缝。

对于平行于受力钢筋的裂缝,不同部位的裂缝有不同的形成机制:一是出现在构件浇筑面的裂缝,主要成因是混凝土流动性过大,在塑性阶段形成裂缝,即“沉塑”,修补后构件可用;二是出现在楼板底面和墙板模具面的纵横裂缝,主要成因是保护层过薄,对钢筋没有形成握裹,受力后开裂,修补后构件可用;三是出现在墙板预埋管线、箱盒部位的裂缝,主要成因是管线、箱盒距离受力钢筋太近,受力钢筋没有被混凝土握裹,此种裂缝墙板须重新调整管线位置,然后可修补使用。

垂直于受力钢筋的裂缝分布较为普遍,对结构安全影響较大,原因包括多个方面:脱模时混凝土未达到脱模作业要求的强度;混凝土强度不够,或保护层过大,在正常脱模、吊运荷载下出现裂缝;垫方高度不一,或多层存放,垫方错位,导致构件形成悬臂,梁、柱顶面受拉,因此产生裂缝。

3.2预制构件制作的监理质量控制措施

针对混凝土强度不足的问题,驻场监理工程师应不定期抽查混凝土配合比及养护情况。针对混凝土表面龟裂问题,驻场监理工程师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针对混凝土表面裂缝问题,驻场监理工程师应控制预制构件的养护时间及养护方法[4]:预制构件静养2 h后开始蒸汽养护,脱模后应暂放在厂房内,避免温差过大。在养护过程中,可选用不同的蒸汽养护方法,如养护窑集中蒸汽养护、固定模台蒸汽养护等,严格控制升降温速度及湿度,提高预制构件的养护质量。针对露筋问题,驻场监理工程师应严格控制混凝土振捣作业过程(振捣不能形成漏振,振捣时间应充足),检查保护层的垫块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保护层垫块放置是否正确,保证保护层厚度。针对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问题,驻场监理工程师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保护层垫块间距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建议设计给出明确数据)、保护层垫块放置是否正确,保证保护层厚度。针对外伸钢筋数量或直径不对、外伸钢筋位置误差过大、外伸钢筋伸出长度不足等问题,混凝土浇筑前,驻场监理工程师在验收阶段,应严格检查隐蔽钢筋的规格、数量、位置及外伸长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模具是预制构件成型的重要一环,模具质量控制应注意模具设计图与加工能力的结合。制作出来的构件钢模(叠合梁模具、叠合板模具、楼梯模具等)应当进行首件首批检查,首件验收是预制构件生产过程的前期控制手段。在模具批量生产前,驻场监理工程师应提示构件加工人员生产模具的首个预制构件,对首件模具进行检测的同时应进行一次混凝土浇筑试验。其主要目的是防止预制构件制作时出现成批量的质量问题,如尺寸误差、预埋件定位误差、混凝土表面光洁度缺陷。

3.3预制构件调运存放的常见安全问题及其预防

核查进场的预制构件的完整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和标识情况,其中应明确标识吊点数量及位置、临时支撑系统预埋件数量及位置、混凝土强度及吊点连接件材质、吊点隐蔽记录情况。

预制构件应设置专用存放场地,并满足总平面布置要求。应确保构件起吊强度达到构件设计强度的75%。在选择预制构件存放场地时,应综合考虑垂直运输设备起吊半径、施工便道布置及卸货车辆停靠位置等因素,便于运输和起吊,避免交叉作业。采用地下室顶板作为存放区域时,设计单位需要进行验算,同时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5]。

存放场地应硬化平整,承载能力满足预制构件存放及运输要求,场地整洁无污染且排水良好。预制构件存放区应设置隔离围栏,按品种、规格、吊装顺序分别设置存放区域,不同结构材料、设备不得混合存放,防止搬运时相互影响造成伤害。应根据预制构件的类型选择合适的存放方式,规定存放层数,同时预制构件之间应设置可靠的垫块;若使用货架存放,应对货架进行力学计算,以满足承载力要求。

3.4预制构件实测截面出现偏差的原因

预制构件实测截面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如下:预制构件模具拉杆未锁紧,导致浇捣过程中胀模;对于钢模生产的预制叠合梁,生产过程中未控制梁侧粗糙面高度;未考虑拉毛厚度,浇筑满模具,导致超高;部分情况出现模板安装尺寸偏差,导致预制梁安装不了或者安装后缝隙太大。针对此类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模具拉杆检查,采用和模具匹配的拉杆;若无法控制模具胀模,则要将模具偏差控制在5 mm以内。

4结语

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发展迅速,其施工质量仍是业内关注热点。装配式建筑施工应做好工程监理质量控制,保证预制构件施工质量,减少甚至消除预制构件施工的常见问题,提升施工质量和安全水平,实现绿色节能,切实推动建筑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永君.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监理管理控制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8(24):50-51.

[2]秦平.装配式建筑施工工程监理质量控制要点[J].建设监理,2018(11):71-73.

[3]韦铧.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监理管理控制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4):123.

[4]马战旗,刘旭,李明月.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监理管理控制研究[J].四川水泥,2017(11):335.

[5]樊保中.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四川建材,2021(11):184-185.

猜你喜欢

预制构件工程监理装配式建筑
混凝土预制构件外观质量提升探讨
预制构件的需求与供应策略研究
建筑工业化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思考
伞式模具在大型预制构件中的运用
浅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工程监理对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探讨
装配式建筑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
探究城市给排水施工中的常见问题与处理
关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