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卓应用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实践探索

2021-04-24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21年4期
关键词:乐山流程图安卓

(乐山师范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机系 四川 61400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式各样的传统文化展现方式(比如民风民俗活动、表演演出艺术、传统常识与技艺,还有相关联的器皿、实物、手工艺品等)。和各族人民世代相传、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空间[1]。在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下,大量优秀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保护与传承困境,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直至消逝。计算机技术数字化与影像化的特征,不仅能维持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性和科学性亦具有中国艺术创造性,且对完好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建设生态空间设计具备十分重要研讨价值[2]。本文将安卓技术运用于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际工作中,通过初步建构相关模型达到保护本地非遗资源,维系地方文化多元性的目的,并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贡献力量。

1 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乐山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勤劳智慧的嘉州先民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留下了众多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据实地调查得出,乐山市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208 项,包含民间文学19 项、传统民族音乐22 项、传统舞蹈34 项、传统戏剧4 项、曲艺1 项、杂技1 项、传统工艺美术6 项、传统技艺60 项、社会风俗3 项、人生礼俗2 项、岁时节令2 项、民间信俗18 项、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34 项、传统医药1 项、其余2 项[3]。可见,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多样且级别较高,具有极大的开发与利用价值。

表1 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

2 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目前,乐山市通过系列措施大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取得一定成绩。①开展非遗普查活动,初步厘清本地非遗资源并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保护体系;②将文化遗产融入旅游景点,创作出夹江年画、沐川草龙、小凉山彝族手工刺绣、井研农民画等文化创意产品;③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先后建立非遗传习基地11 个;④组织非遗项目参加成都国际非遗节、四川农民艺术节等活动,开展非遗现场展示、展演、展销,提高乐山非遗知名度;⑤举办“中国四川峨眉国际武术节”、“五通桥龙舟文化节”等文化旅游节活动,充分展示、宣传、推介乐山非物质文化;⑥建立乐山非遗展厅、夹江手工造纸博物馆等文化场所对非遗进行展馆陈列式保护[4]。

3 安卓应用技术保护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

在地方政府努力下,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一定保护,但仍面临知名度不高,利用方式单一等问题。随着数字化时代到来,安卓应用技术为非遗保护与利用开发带来了新的可能。

3.1 安卓应用技术概述及应用架构分析

安卓诞生于2007 年,中文译为“机器人”,是由谷歌公司开发的基于Linux 平台可开源使用的手机操作管理系统,底层是Linux 系统、中间层有软件包,上层有Java 应用程序[5]。

当前,安卓应用技术在国内已非常成熟,各领域人们在空余时间习惯使用智能手机上网看世界。在安卓技术支持下,可以把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收集起来并进行数字化整合,通过前端展示、后端控制技术将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智能手机呈现在用户面前,缩短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们的距离。APP 前端将通过乐山非遗相关资讯、乐山周边旅游、非遗相关视频、我的信息等板块进行设计;APP 后端将采用Sqlite 本地数据库进行信息存储并同网络云服务器连接进行实时交互,让用户自主学习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渊源脉络。

3.2 利用安卓应用技术保护与传承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缺点

安卓应用技术将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信息和视频讲解以数字化方式展现在用户面前,给予用户直观全面的了解,让用户足不出户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专业视频讲解让用户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但这种保护方式具有双面性:优点在于。首先,可操作性高,采用市面流行的安卓系统APP,界面简洁交互友好,这种方式的高度可操作性可激发用户兴趣,产生了解乐山非遗的欲望。其次,可携带性强,安卓手机具有小巧和便携的特点,配合5G 网络使用户能随时随地学习了解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高速发展,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已不仅局限于博物馆等特定地区,通过信息网络技术的优势人们也能快速了解到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理论知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在网络的帮助下可达到传播范围广、速度快的效果。缺点在于,首先,信息技术及硬件更新较快,软件开发后期维护将成为关键问题;其次,随着软件不断投入与壮大,许多数据在管理时容易丢失;最后,用户信息安全维护也是考虑的重点问题。

4 安卓应用技术保护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流程

4.1 设计目的

作为嘉州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今面临无人问津的窘境,为了更好维护与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与艺术价值,利用安卓应用技术开发软件将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呈现在安卓手机上以供学习和观赏。

4.2 功能

用户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乐山非遗内容,并可以创建、收藏和分享自己的兴趣单,应用应以用户的兴趣单位为基本线索展开。用户可以导入手机通讯录和微信通讯录,在应用内的交友圈分享非遗知识。乐山非遗APP 中包含乐山非遗资讯与视频、乐山旅游攻略等。

4.3 性能

非遗视频页面:可以根据用户兴趣单来推荐非遗讲解视频,并实时更新视频观看排行榜。

我的资料:显示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用户兴趣单、用户收藏单、最近观看的资讯与视频、我的好友、我的交友圈等。

设置:可以对应用进行设置,开启和关闭夜间模式,切换账号,查看版本信息等操作。

4.4 安全与保密

收集用户信息:

(1)用户在注册账号时或者使用APP 服务时,需要提供信息。

(2)用户通过该应用向第三方提供共享信息,以及手机存储信息。

(3)需要收集、汇总、记录的信息,如日志、位置、设备等信息要及时与服务器端进行交互和更新。

(4)用户在注册账号时需要提供基本注册信息或登录信息,包括手机号、验证码,并创建自己的账号、用户名和密码等基本信息。

4.5 与其他系统的交互

用户可通过分享将该应用内的内容生成链接分享到其他平台,如QQ、微信等。

4.6 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1)总流程图(图1)

图1 总流程图

(2)非遗资讯流程图(图2)

图2 非遗资讯流程图

(3)非遗视频流程图(图3)

图3 非遗视频流程图

(4)乐山文旅流程图(图4)

图4 乐山文旅流程图

(5)我的信息(图5)

图5 我的信息

4.7 软件设计要点

复原最真实的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它们的相关知识展现在用户眼前,以更好维护与弘扬乐山非遗为目的进行程序设计,在设计过程中,选择最能吸引用户的地方进行着重优化,例如视频讲解和交友系统等环节,并注重系统的交互。

注重操作的便捷性,将非遗特色最直观地在用户面前展现出来,让用户用最简单的方式了解最真实的非遗文化,按钮的设计和数据库表的设计做到准确并与相关跳转链接一一对应使其能最快跳转到对应页面,程序编写采用多线程,使软件的运行效率达到最高。

4.8 软件开发框架

该软件开发前端采用Android+Sqlite 数据库后端则采用Mysql 数据库+SSM 框架结构进行分析数据的交换和存储,程序设计语言为Java,并通过json 进行参数的交换和读取,将前端和后端连接起来。

4.9 应用效益分析

在系统应用方面,我们前期随机抽取了乐山市民进行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中一共发放问卷1500 份,回收1342 份。无效的问卷为31 份,本次问卷调查重点为市民对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据统计数据显示,51.6%的人明确表示对乐山非物质文化历史遗产的相关理论知识还不太了解,26.7%的人表示一般了解,21.7%的人表示对比较了解。根据数据可以得出现在乐山市民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非遗知识的掌握明显不足,而青年一代更是知之甚少。

对安卓应用的调查显示,65.5%的人对安卓应用程序比较感兴趣,24.3%的人表示一般感兴趣,10.2%的人表示不太感兴趣。对安卓应用软件感兴趣的人大多位于16-28 岁这个年龄阶段,安卓应用软件作为一项高新技术,相对于老年人,年轻人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少年是弘扬和发展它们的中流砥柱。因而将安卓应用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相结合是大势所趋。

5 安卓应用技术保护方式的应用领域

利用安卓应用技术保护和传承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用户可以足不出户随时随地了解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线上学习技术保护方式不仅可以应用于博物馆之中,也可以在软件中进行3D 建模,让用户能全方位立体地感受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理论知识和独特艺术魅力。同时,该软件也可以用于学校的基础教育之中,让学生从小就开始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并切身感受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历史、科学价值,并且可以加深广大人民对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民族自豪感。

6 结语

利用安卓应用技术保护和发扬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可行且必要的,该方式让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入人们日常生活,利于非遗文化与知识的普及,培育更多热爱传统非遗的年轻人群加入非遗保护与传承中,吸引更多的游客通过乐山非遗安卓应用了解嘉州文化,提高旅游体验度,实现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双赢。

猜你喜欢

乐山流程图安卓
文化遗踪——峨眉山—乐山大佛
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介绍
iPhone不卡的秘密曝光:安卓也能享受
文物表情包
食在四川,味在乐山
《赠乐山五言律诗轴》
一种基于安卓系统的手机侧抓包分析方法
宁海县村级权力清单36条
安卓L未至安卓M来了!安卓首泄漏M系统
《天津医药》稿件处理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