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体验与叙事
——中国首制邮轮的设计方法分析
2021-04-24田壮崔笑声通讯作者
田壮,崔笑声(通讯作者)
(清华大学 美术学院,北京 100084)
一、引言:作为体验消费场域的邮轮空间
面对现代社会传统文化的缺失,设计师有责任运用设计将传统植根于人们的生活中,从而提高人们的民族文化自信。邮轮作为典型的消费文化场所,近年来在我国的休闲旅游和消费娱乐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邮轮市场在国际版图上的东移,我国在邮轮旅游业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与国内的高端服务业之间呈现出巨大的差距。邮轮作为一种“舶来品”,其室内空间的营造与设计一直是由以欧美为首的国家占主导权,国内并未形成邮轮室内设计的方法和体系。目前,国内有关“邮轮设计方法”的研究内容基本围绕在智能布局、信息设计方法研究、外观造型设计研究、结构与机械设计原理研究等方面,而鲜少有关于邮轮室内设计方法的深入探讨。回顾西方邮轮历史,邮轮室内空间的面貌一直深受建筑设计运动和流行文化风潮的影响,表现出阶段性与地域性的形式差异。因此对我国首制邮轮室内空间设计方法进行研究探讨,一方面应当符合现阶段的消费需求与文化趣味,另一方面可结合本土地域的文化底蕴与美学倾向。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经济模式和重心已继农业、工业、服务业之后向体验经济方向发展。不同于服务业,体验与消费者之间是持续互动的零距离关系,体验消费完成的核心是消费者的感知与内心。正如约瑟夫·派恩所说“体验是在一个人的心理、生理、智力和精神水平处于高度刺激状态时形成的,结果必然导致任何人都不会产生和他人相同的体验。每一种体验都源自于被营造事件和体验者前期的精神、存在状态之间的互动。”可见“营造事件”是催生体验的重要前提,因此在邮轮这一典型的体验消费场域中,空间设计应以叙事性的表达为重要手段。
图1 叙事逻辑与工作路径(来源:田壮自绘)
与此同时,我国民众的生活方式呈现出世俗化、多样化与个性化的趋势,消费文化表现出以符号象征为主的特征。现阶段人们的消费选择与购买行为更看重产品给人带来的社会与文化价值,如地位的彰显、感官的体验、区隔与差异等。且这种以符号主导的消费文化不仅体现于日常生活所需的商品之中,还体现于生活环境与生活品位当中,在邮轮这种以体验消费为导向的休闲空间中更甚。因此,现阶段我国首制邮轮的室内设计应重点围绕物质与图像的象征含义,以符号学为依据展开具体的空间设计。
二、空间体验设计的两条路径:叙事与符号
中国文化与传统美学是我国首制邮轮设计的灵感源泉与设计宝库。但是邮轮空间中的体验呈现并非是传统元素的直接截取与挪移,而是全新的叙事逻辑编排之后的元素转换与重组。其最终的设计结果应当是一种创新性的空间表达形式,一方面要符合当代大众的审美预期,另一方面也要回应全新场景中的空间问题。如图1所示,这种全新的叙事逻辑是以传统或地域元素为资料库,首先对原始信息进行整理、对元素进行分类,其次尝试在这些信息间直接建立联系、树立知识框架,之后面对当代需求在典型元素之间寻找新的路径,并最终将这个路径应用于新的场景中。
因此,叙事学和符号学是我国首制大型邮轮室内设计方法探究中的重要理论依据。以下文章将沿着这两条路径探索并提出对邮轮室内设计具体可行的设计方法。每一条路径的阐述将包括原始理论梳理及邮轮设计中的应用体系和原则这两方面内容。
(一)基于空间叙事的设计方法
叙事学是文学、戏剧、音乐、电影、绘画等领域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并非是建筑学与设计学科的典型研究方法与实践方法。但是,近年来随着技术与媒介手段的不断更新与进步,大众流行文化与娱乐文化随之得到最大程度的扩散,建筑学与环境设计的实践领域中开始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叙事学的设计方法,其中以舞台设计与展示空间(博物馆空间)的设计应用领域为主。邮轮空间作为兼具消费、体验、展示、表演等多种功能与需求为一体的娱乐环境,很显然是叙事学应用的适宜领域。
1.中外空间叙事源流
20世纪80年代初,叙事开始作为一种设计方法被应用到现代空间设计中。这一创举始于英国建筑联盟学院的伯纳德·屈米(Bernard Tschumi)与尼格尔·库特斯(Nigel Coates)的教学实验与课程设置,他们率先引导叙事在建筑与文学、电影、表演空间之间的跨学科探索实践。之后,由库特斯率领的“当今叙事建筑(Narrative Architecture Today)”研究小组借用了一些情境主义城市的思想和拼贴的表现手法继续推进着空间叙事作为设计方法的构想。屈米更是将空间叙事的方法应用于设计实践中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叙事概念与逻辑架构。他的早期研究和理论宣言(如《曼哈顿手稿》的图纸)进一步促成了屈米的里程碑之作——拉维莱特公园。他在《建筑:概念与记号》(Architecture:Concept &Notation)一书中探讨了表述建筑空间的新模式——“记号”并以此对空间、运动与行为之间的互动进行转译。此外,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索非亚(Sophia Psarra)比较系统地理清了叙事与建筑的关系,其著作《建筑和叙事——空间与其文化意义的建构》详细阐述了叙事对于建筑认知、空间秩序和社会文化意义建构的价值,标志着叙事成为建筑学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
相较之下,中国文化中的叙事性可谓源远流长,不仅根植于山水文人画的传统创作理念中,更是江南园林的营造要义与核心。建筑界一代宗师童寯曾在《东南园墅》《江南园林志》等著作中全面分析园林营造的细节与技法,并深刻解读中国园林的精神与内涵。他认为“中国古典之园林,实为三维中国画卷”,即是说中国园林的外化形式生动地映射了造园者的日常生活习惯、艺术精神情趣、历史长卷中的事件场景以及地域性的文化风貌。承托于山水绘画和人文情趣中,古典园林的空间体验中则移步即异景、处处有故事。如今,研究我国古典园林与绘画的学者不在少数,但是基于传统空间叙事观而进行创新实验的并不多见。王欣、金秋野在《如画观法》《乌有园》等系列著作中,通过教学课程设计、案例分析以及理论评述等方式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空间叙事理论进行了延展与创新。王澍更进一步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和宁波美术馆等作品中践行着古典叙事理念,并探索出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现代空间设计语言,他坚信每一组建筑的建造都是一个世界的建造,并称“我从不相信,这个世界只有一个世界存在。”可见,在中国的语境下,不论是建房子还是造园子,不仅是一个空间的想象,更是一种对世界观的重构和一次叙事性的创作。
2.叙事在邮轮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体系和原则
(1)信源
在历史回溯中可以看出,不论中国还是西方、传统还是现代的空间叙事都有一个灵感来源或参照物,我们称之为信源,这些繁杂的信源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化知识库。信源作为邮轮空间叙事的基础,具体说来有图像、文本和遗产这三种信源形式。
图2 四种叙事模式分析图(来源:田壮自绘)
图3 Storefront(来源:httpintroarqucvpsr.blogspot.com)
1)文本作为信源
文字或语言是最为直接的叙事源头,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为空间叙事带来源源不断的灵感。不仅西方现代建筑学的创作绕不开“语汇”与建筑物之间的转译,中国传统园林的营造也是借助文本完成了幻梦与真实世界之间的穿越,文人士大夫的诗词往往是园林叙事的基石。另一方面空间构建的结果也反哺于文学家的创作。例如博尔赫斯在《巴别尔图书馆》的创作中借用图书馆的空间形态进行了其对于人生、宇宙的精神性探索;卡尔维诺则借助文本的描述完成了一系列有关“看不见的城市”的想象。
2)图像作为信源
图像或影像是叙事过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信源,只是中外设计师解析图像的方法各不相同。例如:王欣指出“如画观法作为一种设计方法,其核心要素是视线”,这就要求他的学生们在分析中国山水画的过程中必须将自身置于画面的情境中去,用以感受“周遭的世界”从而推动之后的空间设计创作。相较之下,屈米则是借助于对电影图像的研究,通过从空间、动态、事件三方面的剖析来作为设计创作的原料和素材,其中“事件的策划”是其空间叙事的核心。
3)遗产作为信源
遗产作为信源则本身就带有了时间向度与文化向度,绘画、文学作品、手工艺品、古典园林、建筑物、老城老街等都可以是叙事再创作的来源。例如:《苏州补丁七记》的创作是叙事者以苏州旧城为观察与再造对象,融合了中医的治疗手法,对老城的空间进行了叙事性地“修补”。英格兰莎士比亚故居则是以莎翁的童年时光记忆和建筑物质遗产为线索,对这个木桁架的二层小屋进行了修复,从而完成了其作为博物馆的全新叙事。
(2)空间
空间作为叙事的本体,其联结着叙事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体验与认知脉络,即是说空间中符号系统的建构方式与结构模式直接决定了叙事内容的表意结果。空间叙事的结构往往指场景之间的关联关系或符号系统的组织方式,换言之,可以理解为这些场景与符号的时空顺序,具体分为以下四种叙事模式:(图2)
1)线性叙事
传统叙事中常用到线性叙事的方法,顾名思义指一条路径和特定的游览顺序。
2)等级迭代叙事
在主线路径下添加多条分支游览路径,叙事呈现出多层次等级分化和多维度迭代的特点。
3)多极叙事
从空间起点到空间中心有一系列可选择的路径或拥有若干个空间结点,其间的叙事空间以不同的线索、顺序相互关联,体验者可更加自由地选择叙事路径,而非叙事者预设好的某一条路线。
4)蒙太奇
“蒙太奇”原意指“构成”“装配”,作为电影术语意指“镜头的组接”,即从叙事主题出发将影片内容分解为不同段落,然后借助于艺术性的手段将这些段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具体应用于空间叙事中,蒙太奇可被理解为一种场景间的转换或连接方式,其结果是生成“新的表象”。
(3)映射
空间叙事的映射是人的感官于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应用、再现与反馈。空间在没有人参与之前始终是一种静止的状态,只有人的参与才能使空间回归到现实之中。日常生活中人的行为参与是叙事空间完整表达的重要环节,唯有人的参与才能创造出时间痕迹,从而形成第四维度的场景空间。
当故事发生、场景变幻,身处其中的人们便不止是观赏者的客体身份而同时兼具了表演者的双重身份,通过行为的参与将人们从对物质环境的认知认同上升到情感与意义的体验认同。常用的方式之一是将空间通过可变的构造来诱导参与者的行为发生,例如霍尔和埃康斯(Vito Acconci)在纽约街头合作设计的橱窗墙(Storefront),只有当人去使用或旋转墙面时空间才被赋予新的意义。(图3)
其次,还可根据空间中人的行为习惯与文化氛围进行事件的策划,从而引发参与者对于空间叙事的再编辑甚至对空间氛围的改变。例如香港都市转型下的“妙想毡开”西营盘计划(图4)就是通过影像叙事与社区参与的方式,为街坊市民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激发潜能、改变空间的开放平台,以期在香港市区重建和社会两极化日趋严重的进程下,重新串联起人与人、人与都市空间之间新的联系。
总而言之,叙事过程中人的参与不仅激发其本身的体验感知,更能帮助物理空间进行特定情境与环境意象的再现,最终的身体反馈将重新回归到叙事的逻辑之中完成其最终的表达与应用。
图4 Storefront“妙想毡开”西营盘计划(来源:httpswww.iso.cuhk.edu.hkchinesepublications)
图5 符号三角结构关系(来源:崔笑声自绘)
(二)基于符号结构的设计方法
符号学设计方法是建筑学和设计学科中典型的研究方法,实践中对于符号学的应用也十分活跃。邮轮室内空间作为建筑设计的一个细分领域,符号学方法无疑可为我国首制邮轮的设计提供有效的经验。其次,法国学者鲍德里亚以“符号”的理论分析消费社会中诸多现象,他认为物体先要变成一种符号才能进入消费关系当中,这无疑为研究体验与消费需求中的邮轮空间设计提供了启示。
1.符号的基本概念与模型
符号学应用要从一般符号学的角度认识一下符号的基本属性。美国学者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被视为广义的逻辑学。他将符号学归结为一种集感觉、经验、属于精神存在方式的三位一体的三角形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符号的三种关联要素,1.媒介关联物(M),2.对象关联物(O),3.解释关联物(I)。
基于每个符号所具有的三位一体的关联关系,可得出一种判断:没有表现出这三种关联要素的事物,就不能被认为是一种完整的符号。因此对符号的进一步认识便是:它应是一种物质的或抽象的对象,其有一定的意义能够被认识或解释,并能够被进一步传播,单独具有某一部分属性仅仅是符号的一部分。在皮尔斯的研究基础上,本泽将符号关系表述如下:Z=R(M、O、I),在这种三位一体关系中,符号的排列关系不能够被打乱,即媒介关联物化为第一项,对象关联物作为第二项,解释关联物作为第三项。其方式可以写作ZR=[(M=>O=>I]或ZR=[(1.=>2.=>3.]。在皮尔斯和本泽的理论研究基础上,可以将符号的三位一体结构深化如图5、图6所示。
2.符号在邮轮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体系和原则
根据彼得·艾森曼与格雷夫斯在建筑符号学方面的研究观点,基本上有两个方向的分野:句法学(语构学)和语义学。艾森曼的设计是切断一切文脉的句法学研究,建筑构件与空间形体的组合是他关注的重点,对艾森曼而言建筑的意指是建立在特定的语法结构之上的,例如:墙面、柱网、窗户、门、楼梯、走道、坡道等以及这些单元体不同的组合形式。与之相反,格雷夫斯的语义学创作核心是“文脉”,他从大自然和原始时期的住宅中寻找建筑形成的依据,认为起初人类对于自然利用的方式停留在直接利用并发展出物质存在的功用,例如用岩洞当作庇护所,用树枝当作支柱。随着人类主观能动性的提升,对自然改造的方式也更加深入,而现代建筑物作为人造物的结果实则是对原始语义“遮蔽物/庇护所”形式上的延伸与演化。
文章研究的符号学理论与应用应灵活地根据当时、当地的状况来进行,并将邮轮室内设计符号学方法的实践定位在“单一符号—指示符号—命题符号”与“性质符号—图像符号—名辞符号”的层面(即所谓“语义学”和“语用学”层面)。在符号学认识中“语义学”被认为是符号与所指事物的关系,即符号如何传播意义;而“语用学”被认为是符号与人的行为反应之间的关系,即符号的意义。这样一来可使邮轮空间中的符号形式可读性强,易于被理解、认识,也更加便于推广、传播,特别是在符号产生的阶段其手法会更加多样,而不是一种枯燥的数学方程式。这对于设计师而言将是具有吸引力的方式,并且是十分有效的措施。
具体来说,邮轮空间的设计内容不仅涉及建筑构造和室内环境的装饰与营造,包括平面符号、连接符号、围护符号、屋顶符号、限定性符号、家具符号、装饰陈设符号,还应包含语用学的范畴,重点体现在人与空间的互动意指上,即行为符号。人作为空间中的活动符号,其行为与空间其他符号体系的对应则成为空间符号体系的最后环节。邮轮空间是强调体验、消费和使用的,人的行为正好是邮轮空间符号体系中一个优美因子,设计要关注对于使用者行为的引导。符号系统中文化的精髓、行为的劝导是行为符号有效介入空间的保障。
三、邮轮空间体验中的设计方法
基于上文对叙事理论与符号模型的阐述与解析,可以看出叙事和符号在邮轮空间设计中的具体关系如同骨骼与血肉之间的关系,前者常用于构建空间的宏观逻辑,例如:空间中的行为指向以及功能组团之间的排列关系;而后者则多用于描绘空间的微观形态,例如:室内环境的装饰与营造(平面符号、连接符号、围护符号、屋顶符号、限定性符号、家具符号、装饰陈设符号)。最终两者都需要回归到日常生活世界中,不论是叙事还是符号的表达都需要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完成用户的参与、情境的再现与知觉的反馈。可见,叙事与符号作为两种设计路径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空间体验的内核。如果在叙事路径的主要框架上嫁接符号路径的概念模型,则可以搭建出图式结构。(图7)
图6 符号三角关系的结构变化(来源:《广义符号学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图7 空间体验设计模型(来源:作者自绘)
在实际情境与应用操作层面可从脚本、方法与意义方面提出具体的设计策略与工具。脚本的编写始于空间体验的前端构建阶段,脚本的创建主要受信源库与空间语言两者的影响与启发,使用工具后的产出多为灵感的激发与信息的整合。具体来说主要有设计手绘、思维导图、图像收集、场景拼图、角色画像、空间速写与时间轴线等几个设计工具适用于这一阶段。第二阶段进入到具体的设计方法,相较第一阶段,这个阶段的设计工具更倾向于空间的实现与表达,包括头脑风暴、文学逻辑、形态筛选、组团分区、动线组织、视觉焦点、三维建模、物料板等。当空间体验的物质或虚拟形式基本成型,则进入最终的意义反馈阶段。这一阶段的工具使用情境为信源,在经过空间形态转译后进入日常生活世界的回音,包括人物追踪、田野调查、图像切片、文献检索、情感测量、知觉地图、情境地图、SWOT等。这一阶段的反馈信息会再一次回到初始脚本的再构建当中,从而形成整个空间体验设计的工作流程闭环以及对设计结果的多次矫正与修复。
四、结语
基于以上提出的设计方法与工具包,适应于我国当下消费现状的体验式邮轮空间已呼之欲出。邮轮设计师可借用截然不同的传统文本作为信源来适应多元化的用户群体、服务等级与市场需求,从而呈现出千变万化的空间形式、气质氛围与娱乐体验。在互联网时代各种新型技术的冲击下,未来空间体验的重点会从眼球注意力的抢夺转向肉身在场的必要性。因此感官的刺激与叙事的代入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邮轮空间体验的关键,无论是符号元素的重构还是叙事脚本的编撰都将成为邮轮设计师的重要工具。传统的空间设计方法会在未来邮轮的使用情境下彻底失灵,邮轮设计师的角色也将从单纯的室内装饰者转变为空间编剧。邮轮空间会越来越像一个日常生活空间中的舞台,设计师要做的就是编写一个以身体为主体以游戏为主题的剧本来引诱乘客上船入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