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传播下城市文化在地铁场景中的应用
2021-04-24滕夙宏李伟佳刘韦伟
滕夙宏,李伟佳,刘韦伟
(1.天津大学 建筑学院,天津 300072;2.天津大学 仁爱学院,天津 301636)
截止到2019年底,中国内地已有40个城市开通地铁,运行里程达6730.2公里①。城市地铁交通无疑已成为城市主流人群出行的高频选择。新媒体的应用改变了地铁车站单一沉闷的形象,激活了地铁空间,设计并营造出有吸引力、给人以精神体验的文化场景。城市文化在地铁中的应用与传播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多元、及时和生动。新媒体技术为地铁空间的文化赋予了“魂”,让文化化作新鲜血液,搭乘地铁网注入到城市动脉,为城市赋予能量和价值。
一、地铁空间特征概述
(一)地铁受众特征
地铁受众的属性特征对文化内容的选择、传播以及地铁空间的设计营建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地铁的受众主要是乘客,据调研汇总:地铁乘客人群性质相对集中,人群平均年龄在34岁左右,以20~35岁年轻人为主,75.1%的人拥有大专或以上学历,职场白领居多,因此,地铁乘客是一群高学历、高收入的中青年白领,是城市建设的中坚力量和主力军;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说,地铁人群是互联网传播的活跃因子,且相互之间的相识度较低,因此每个受众背后都自带多个社交社群,有利于文化信息的扩散传播。
地铁内部空间相对封闭,人们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地铁空间里的信息具有高回忆性和高再认率,有数据显示:多数户外广告的人群注意率仅有17%,而地铁媒体的受众接触率在75%以上②,关注度呈指数攀升,能够最大程度吸引乘客,不得不说地铁是城市文化传播最有效的物化资源。
(二)地铁媒介特征
在城市文化传播的视阈下,城市本身就是由各式各样小的媒介构成的大媒介体。按照麦克卢汉的观点,城市里的道路、节点、标志物等各种地理要素,能够形成城市景观、构筑城市空间的都可以视为广义的媒介。地铁作为城市空间的一部分和城市传播的符号,本身也具备媒介属性,并且随着城市信息手段的更新,其作为“媒介”的作用和意义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通过文献整理和实地调研,并结合城市文化层次理论,将地铁站内城市文化按展示方式分为文化设施类和文化活动类两大类,见表1。
文化设施类包括:媒体设施、公共艺术和新媒体艺术。地铁站内最常用、铺设最广的媒体设施有:十二封灯箱、四封通道海报、车厢海报、阶梯(电梯)贴、柱贴、广播、电视(车载移动电视、车站固定电视)等;公共艺术是为了更好地保留城市文化记忆,传承文化精神,地铁公司与文化机构、艺术家或者高校开展合作,将文化中所承载的精神风貌、民俗风情、价值理念等通过艺术化物像,以公共艺术的形式呈现,创造出精神势能和文脉的延续,常见手法有:雕塑、浮雕、壁画、艺术品和艺术装置;随着人们对地铁传播价值的重视,地铁媒体呈现方式也不断创新,引入了新媒体如全息投影、互动影像、虚拟仿真、交互装置、轨道影视、新媒体广告等体验技术,通过新媒体技术手段让受众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官产生全方位的直接体验,沉浸在场景中。作为地铁中新兴的艺术形式,新媒体艺术丰富的表现形式和感官体验为城市文化形象的展示增添了审美情趣,为地铁站域赋予了更贴心的人文情怀。
表1 地铁站内城市文化展示方式划分
地铁站内文化活动包括展览活动、表演活动、教育活动和体验活动等。地铁站内特殊的空间形态和氛围为活动的展开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受众在主动参与或互相配合活动中积极获得文化信息,活动可以调动参与者的行为,参与活动使乘客不单是文化信息的接受者,更是主动的参与者和文化传播者。
二、城市文化在地铁场景中的应用
作为正在崛起的媒介空间,地铁不仅仅有发布公共信息、传递商业资讯的功能,更承担着倡导公益风尚、传播城市文化的责任使命。
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历史积淀和民族记忆,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之一。城市文化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彰显了城市的独特性和典型性,奠定了城市总体的价值取向,塑造了城市内在的精神特质,并在根本上决定了一个城市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和持续发展的动力。
(一)公共艺术装饰空间,演绎地域文化
在空间场所的物化装饰上,公共艺术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地铁站域的公共艺术以受众人群的感官功用和审美体验为契合点进行设计,将城市文化形态与区域思维模式形象化,融入地铁场景中。
“六朝古都,石头金陵”,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的南京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南京开通地铁后,地铁文化墙便成为传承宣扬南京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便是主题为“六朝古都”的鼓楼站:六块铸铜朱红金印镶嵌在石墙中,每块印章分别用甲骨文、小篆等6种字体书写“东吴、东晋、宋、齐、梁、陈”6个朝代的名称,并配以相应时期的龙虎肖像,充分突出了南京市的传统文化和悠长历史。
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地铁站内公共艺术在表现形式上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产生了公共艺术的跨界形式——新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是一种借助于信息传播技术进行艺术表达的媒介形式,集图像、声音、影像、公共艺术、装置等于一体,促成了视、听、触、嗅等多重感官体验,带给受众多元、共鸣的新体验,从根本上触发受众对文化的渴望和探求。
上海汉中路地铁站,是一座三线换乘的大站,换乘大厅总面积12000平方米,利用宽阔开敞的空间优势,上海地铁集团与国际新锐艺术设计资源平台明日大师及青年艺术家合作,打造了大型灯光艺术品《地下蝴蝶魔法森林》(图1),开创了新媒体艺术进入国内地铁空间的先河。2015只彩色蝴蝶构成“蝴蝶墙”,象征2015年上海地铁发展的里程碑,绢蝶、蛱蝶、凤蝶和斑蝶四个蝶类品种象征了上海地铁四个蜕变发展历史。在新媒体光电数码技术的配合下,每只蝴蝶变幻出18种光色,时而翩翩起舞时而消失不见,展现着上海大都市的时代动感,也给人留下了温暖希望和无限的想象空间。
图1 上海汉中路地铁站《地下蝴蝶魔法森林》
(二)新媒体技术营建空间,促进文化交流
新媒体技术参与地铁公共艺术,通过互动技术与文化艺术的结合,让作品呈现“动态性”,借助VR现实技术、虚拟影像、3D技术等高科技手段,以更平和而亲切的接受方式让受众参与到文化互动中来,给文化传播营造高度交融的氛围和生动且富有交互性的表现形式,使人们更容易理解并加深文化感知,让文化传播更富有包容性和参与性。人们在与艺术的交流、对话过程中察知城市文化、体悟城市精神、重拾城市记忆。
台北地铁站《相遇时刻》(图2),站内有三个代表不同寓意的装置。第一个装置是一组由10×10的方块矩阵构成的互动脸谱,每个方块正面有一个面部肖像图,反过来组成一张大的肖像图,屏幕分成左右两部分,分别展示老年人和小孩的照片,传递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文化精神。第二个装置是一个体感雕塑,展示人的面部特写,让人们体会岁月在人脸上留下的痕迹。第三个装置注入了文学要素,是四位台湾著名作家以家庭、民族、历史和未来为主题创作的文字内容被放置在地铁站精细的玻璃盒子中,装置通过自动翻页供人们阅读,人们在互动式新媒体设计中进行着文化体验。
图2 台北地铁站《相遇时刻》
(三)文化活动激活空间,引发情感共鸣
地铁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这个庞大的“地下城”里,文化恰如纽带,将乘客与城市密切相连。政府、商家通过在地铁举办主题活动、文化节等活动,将文化润物无声地带到人们身边。
2017年网易云音乐和杭港地铁合作发起了《看见音乐的力量》主题活动(图3)。专业资深团队从网易云音乐UGC网络平台筛选出转发率和点赞率最高的有温度、有情感的85条关于爱情、亲情、友情的优质乐评作为广告文案,铺设在杭州地铁1号线的车厢及江陵路地铁站内,地铁本就是年轻人日复一日在疲惫生活中穿梭着追求理想、奋斗不止的熟悉的生活场景,加上地铁内铺满整个车厢的白字红底给人的视觉冲击,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有故事”的人,大家纷纷在微博微信上拍照上传、评论转发。此次活动是地铁文化传播的一次全胜。
图3 杭州地铁1号线车厢和江陵路地铁站《看见音乐的力量》
三、结论
地铁是我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重点投资建设项目之一,它改善了城市交通,彰显着城市魅力,也传播着城市文化。随着地铁的高覆盖率和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地铁媒介空间的价值和优势将越来越明显并不可替代。
各城市通过打造地铁“文化之窗”“文化长廊”“文化专列”等方式,践行“城市文化进地铁”,让市民在流动的空间中放慢脚步,与文化面对面。然而,想要文化有效学习、迅速传播,光靠图幅尺寸大、铺设范围广是不够的,文化资源缺乏精挑细选、媒体技术缺乏互补融合、地铁场景缺乏营造构建,都会成为市民与文化“对话”的阻碍。因此,新媒体传播下的城市文化在地铁中的应用,是从用户需求和空间体验角度塑造地铁场景,提升受众积极性和参与感,与受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让受众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从看得见到感受到,从眼球享受到精神感悟,提升文化自信,增强正能量,为市民文化素养的提高、城市的建设和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注释:
①数据来源: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② 数据来源:CTR 2010年度15城市地铁媒体受众研究基础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