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儿童绘本创作研究
——以埃米莉·格雷维特的绘本为例
2021-04-24金梦竹
金梦竹
(武汉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武汉 430070)
大量研究表明,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由于心理、生理发育程度不同,对绘本的阅读、理解方式也有所不同。而在儿童绘本成为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现状下,绘本分龄创作已是社会需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提出2~4岁儿童处于前概念思维阶段,此阶段儿童通过符号来接受传递信息,把握认知探索世界,开始学习规则并进行自我约束。当今儿童绘本市场竞争力日趋激烈,绘本应通过自身多元性,结合五大领域,肩负起启蒙和引导儿童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现代公民的责任。本文以被称作“后现代图画书创作杰出代表”的英国绘本大师埃米莉·格雷维特的绘本为例(以下简称埃米莉绘本),探究2~4岁儿童绘本的创作思维。
在绘本创作中体现儿童性极其重要。目前我国市场上原创绘本的受众大部分是大龄段儿童,低幼儿绘本仍主要依靠国外引进来填补市场需求。2~4岁儿童处于认知、情感、发展早期阶段,任何细微的生活细节都能被发掘。幼儿绘本创作中应避免剧本雷同、排版雷同,要利用天马行空的图文符号布局和超乎常态的新鲜故事视角,增强轻松愉快的观看体验,在不知不觉中柔和地进行教育、启蒙,引导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一、形式
儿童画一个圈来代表人,是因为他们画的东西是其内心所感受到的,而不是眼睛直观看到的。儿童性表现为诸多截然不同的人物、情感、思想、真实和虚构故事等提供形式上的形态和结构框架。国内不缺乏拥有优秀绘画功底的画师,但是其创作思维大都被成人化的儿童观所禁锢,跳脱原有的思想束缚成了第一难题。
埃米莉创作时经常通过不同媒介来记录自己的各种灵感,站在儿童的视角观察世界。她的绘本不受现实的拘束,打破常规思维模式,打造意想不到、古灵精怪的绘本世界。埃米莉创作的《大灰狼》与《小老鼠的恐惧的大书》均获得了英国凯特·格林纳威金奖,其艺术形式新颖,艺术品质极高,除此以外她还创作了《兔子的12个大麻烦》《奇怪的蛋》《獴哥的信》等优质绘本。2~4岁儿童顺应能力较强,情感易受影响,很容易沉浸在绘本之中,被绘本内容所影响而塑造新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绘本艺术形象的感化可能伴随读者的一生。
《大灰狼》打造了一个书中书的世界,利用拼接的形式,将局部拼凑成整体(图1),破碎的书以及残缺的动物形象拼凑成全新画面,挑战了读者的想象力。重新拼凑起来的大灰狼形象既没有了凶恶的大獠牙也没有了锋利的尖爪,小兔子的头部与身躯有了巨大的裂缝,这些细节透露出故事结局并不简单。文字讲述了一个结局,画面讲述了另一个结局,文字与画面的结合又创造了一个开放式结局,结局究竟如何全凭读者如何理解想象。埃米莉还利用纸片的正负空间框出结构,虽然没有详细地描绘出三明治的外形,但是其结构骨架的形状在视觉程度上是完整的三明治,对读者进行了心理暗示,令读者从大脑影像数据库中搜索与之匹配的事物形象,锻炼开发了联想能力以及思考能力。
图1 《大灰狼》内页
《小老鼠的恐惧的大书》为了追求绘本世界的真实性,埃米莉请出女儿的宠物鼠帮忙,在纸上啃咬和撒尿,再扫描进电脑进行后期创作(图2),这种做旧痕迹和随处可见的啃痕成功地营造出了真实可信的氛围。画面中啃咬撕下的马桶广告画报用人类使用过的破旧创可贴粘贴固定,符合小老鼠悄悄生活在人类的边缘空间的生活环境背景。小老鼠抱着铅笔用人类丢弃的旧纸记录自己害怕恐惧的东西,这种创作形式将老鼠拟人化,增强了读者的代入感与共鸣感,体现了共性与个性,原来老鼠和我们一样会害怕,会有恐惧的东西。
图2 《小老鼠的恐惧的大书》内页
绘本的传播与理解可能会因为地域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而受到影响。动物是来自大自然的,如果绘本通过拟人化动物形象来讲述故事,反映世界各地人共有的情绪,便有望进行无障碍交流。为2~4岁儿童创作绘本一定要从儿童的本位出发,顺应儿童亲近大自然的天性,借助自然发展进行启蒙娱乐教育,激发低幼儿童的天赋,使其从原有水平进步到更高水平。
创作作品应有尽力排除一切观众、从而排除一切表演的努力。绘本中的视知觉设计可以坚持绘画事实,超越具象,是三明治又不是三明治,即通过感觉直接传达信息。视知觉是非理性的且非智力性的感官逻辑,比如看见小溪形象可以感觉出流水、看见弯曲的树枝可以感觉出狂风。通过可感知的形式将内在意义外显化,形式越抽象,其感染力就越清晰越直接。2~4岁儿童不能依据客观事实思考问题,比较以自我为中心,所以为其创作绘本时要将特定思维概念赋予看得见的形式,突出表现性与可感性。
二、色彩
2~4岁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虽然有限,但能敏锐并准确地感知到身边事物的情绪状态,而色彩是绘本体现美学的重要途径,好的色彩设计可以提高儿童的思维活跃程度和色彩感知敏锐度。绘本可以通过画面选定的色彩基调与色彩使用占比来营造氛围,通过视知觉传递不同的感官情绪,与读者产生共情。美国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提出人的基本情绪的表现不受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由此可见,绘本在文化领域对外输出时色彩依然可以精准地表现情绪。
此外,色彩与心理也有很强的关联性。当看见不同的颜色时,我们会产生对应的纯物理印象以及心理作用,比如看见红色会感觉热情如火,看见蓝色会感觉寂静如冰。儿童接触新鲜事物时会立即产生对应的印象,这是儿童探索世界的一种途径,随着接触数量的增多,其认知系统会逐步完善,完成“从无到有”的过程。
大量研究资料显示,不同社会背景条件下不同年龄阶层的男女有不同的颜色偏好,而儿童的颜色偏好受其身心发展特点与家庭环境影响。2~4岁儿童正处于心理“反抗期”,好奇心强,自我概念开始发展,一切情绪都容易放大化,比较偏爱鲜艳的颜色,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画的儿童画颜色艳丽,色彩夺目,形式夸张。埃米莉创作的绘本故事要么是引人深思的开放式结局,要么是温暖人心的美好结局,画面基本使用了暖色调。
《奇怪的蛋》讲述了一只鸭子和它捡来的蛋的亲子主题故事。值得注意的是,埃米莉设计形象时巧妙地使用了红色与绿色,这对醒目的对比色将鸭子与众不同且尴尬的处境影射出来(图3)。嘲笑、质疑鸭子的鸟妈妈们身上都带有“膨胀色”红色。红色在物理学中频率最低,衍射能力最强,色彩表现性最强,能快速有效地抓住读者的眼光,带动氛围,这种迫近感使读者强烈地感受到嘲讽意味。鸭子与奇怪的蛋身上的绿色是大自然里最常见最普通的颜色,但身处于其他鸟妈妈之中却显得格格不入,十分奇特。奇怪的蛋外表绿色代表了鸭子对新生命的渴望与希望。而在性格色彩中,绿色代表友善,不希望产生矛盾或冲突,将鸭子被质疑、嘲笑后难过的情绪无限放大。背景的黄色缓解了场面的尴尬,它像2~4岁儿童一样,情绪不稳定,容易被影响,和别的颜色在一起容易失去原有意味,单看左页和右页是完全不一样的情绪氛围。
绘本创作中除了可以巧妙运用对比色以外,还能利用同类色营造整体而和谐的氛围,接近自然事物的原有色可以帮助儿童建构色彩与自然生活的联系,增强绘本的真实性与可读性。创作绘本时应多考虑2~4岁儿童心理特点,使用红色、黄色等明度高的颜色,为儿童创建五彩缤纷的色彩世界,奠定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基础。
三、空间
图3 《奇怪的蛋》内页
空白纸张上原本是没有时间感的静止空间,因为图画与文字的排列组合建构出了即时且正在发生事件的空间。绘本空间不应局限于平面二维世界,还可与三维世界相结合,赋予生命的张力,通过事件的填充,表现出情绪,让生命力自由延伸,穿透绘本。例如,《兔子的12个大麻烦》将兔子离开裴波那契试验田的画面设计成了立体折页,当读者打开时兔子们会一涌而出(图4),瞬时可感受到试验田的极度拥挤。埃米莉善于打破传统绘本空间,以激发好奇心,增强探索欲,且让读者体验阅读互动的快乐。她的打破空间不仅仅是把画面从有限制性的内页延伸出绘本的突破,还有在创作惯性思维上的突破。在现有绘本中,已经被总结的创作规律导致了国内绘本创作者通过模仿走捷径而不钻研的普遍现象:熟知创作技巧,快速且大批量产出公式化绘本。在绘本创作中应像埃米莉一样,充分熟悉创作手法且开发不同运用,保留内心冲动,在规律中不产生混乱。
2~4岁儿童处于以机械记忆为主的记忆模式阶段,理解思维模式主要在于爱问“为什么”。在其成长过程中如果在头脑中没有形成相应的认知结构与概念,可能会造成只记住了不理解的符号的情况,绘本空间中的视知觉教育作用即在此显现。例如,《獴哥的信》记录了桑尼为期一周的旅行,每天到一个新地方都会给家里寄一张具有当地特色的明信片(图5),通过绘本空间反复出现不同的明信片,让读者了解到可以通过寄明信片的方式写信,不同地方有图案不同的明信片且每个地方的邮戳也不一样。这种将旅行途中实时情景与所寄明信片同框的画面空间设计,详细地解释了“什么”是“什么”。
儿童的创造性思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2岁不是最低值,3岁时出现回落,但之后逐渐上升,在4岁迅速发展且是发展的关键期。绘本的趣味性空间设计可帮助2~4岁儿童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发散思维,提高思维的新颖性、创造性与变通性。例如,《魔咒》将页面一分为二(图6),六个跨页展现青蛙用魔法变身王子的尝试过程。上下书页不同顺序的翻动组合为读者提供了自由发挥、设计咒语、创造神迹的空间。荒谬越大越要合理化。青蛙捡到魔法书后联想到城堡、王子等熟悉的童话元素不仅为荒谬的变身事件提供了合理的过程,还提高了绘本空间的可信度。空间是无界的,是相对而言的,绘本创作者只有坚信自己描绘的是真实存在的空间,才能更好地建构绘本空间。
图4 《兔子的12个大麻烦》内页
图5 《獴哥的信》内页
图6 《魔咒》内页
四、结语
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埃米莉绘本的创作形式、色彩、空间设计,为国内绘本创作者提供创作灵感与精品创作意识,从而为2~4岁儿童设计出具有艺术性、独特性、继承性、融合性的国际化的优质绘本,填补市场空白,提高国产绘本的整体制作品质,打造国产原创绘本的核心竞争力。2~4岁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第一关键期,根据情感、认知等各方面的需求设计绘本中的符号语言,让其潜移默化地接受美学,提高审美趣味与欣赏水平,从而提升未来中华民族传承人的传承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