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推进湖北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1-04-24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顺利召开,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机关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性新特点新任务,不断提高审计履职效能,努力推动“十四五”时期审计监督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从“六个新”着眼,深刻理解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核心要义
学懂弄通是做实的前提。审计干部必须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从“新”着眼、学先一步、学深一层,准确把握全会精神的精髓要义和丰富内涵。
(一)新发展成就充分彰显了中国之治的优势。全会高度评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国取得重大进展,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了一场气壮山河的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再次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也让世界见证了中国政府的坚定决心,见证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力量,见证了中国制度的强大优势,见证了中国之治的蓬勃生命力。
(二)新发展阶段揭示了我国所处的时代方位。新发展阶段的提出,表明我国即将胜利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阶段的历史任务,进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进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期,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又一个大跨越。同时,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迎难而上、困中求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三)新发展目标描绘了未来五年宏伟蓝图。《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六个新”的近期目标和2035年“九个方面”的远景目标,明确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国内市场、深化改革、乡村振兴、区域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等重点领域的思路和重点工作。两个目标充分考虑了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潜力,规划了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壮丽景象,充分指明了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机遇优势以及发展优势,具体阐述了经济社会发展诸多有利条件,只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完全有信心、有底气、有能力谱写“两大奇迹”新篇章。
(四)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方向。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面临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但发展质量上依然有矛盾和问题集中凸显。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客观需要,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五)新发展变化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然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变化。一方面,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等逆全球化趋势抬头,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世界政治格局东升西降,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也由此“碎片化”,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面临重新调整。另一方面,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会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复杂。要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在实践中求真知,在探索中找规律,不断形成新经验、深化新认识、贡献新方案,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六)新发展格局明确了“双循环”改革重点。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对我国客观经济规律和发展趋势的正确把握,是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在当前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国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会更明显,必须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不断释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适应我国发展阶段新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塑造新竞争优势,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强劲可持续的发展。
二、从“四个坚持”入手,突出“十四五”时期审计工作重点
新形势需要新担当、呼唤新作为。审计机关要紧扣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辩证看待“变与不变”,清晰把握、准确施策,推动湖北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的根本保证。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做到忠诚于党。把贯彻落实中央审计委员会决策部署作为根本政治任务,坚决执行省委审计委员会工作规则、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工作细则等制度办法,落实好省委审计委员会决定事项、工作部署和要求,做到党指向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严格执行重大工作情况请示报告制度,完善审计委员会议事协调、监督贯通协作机制,健全完善审计委员会决定重大事项、主要领导指示批示精神的分解落实和督办检查工作机制,强化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着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实。
(二)坚持突出审计监督重点。五中全会指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提高审计监督的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聚焦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疫后重振、“六保”“六稳”等重点工作,主动服务和融入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汉江生态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和中央一揽子支持政策,加大财政绩效、政府投资、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等审计,助推我省打造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管服、生产要素配置等制度改革,持续加大政策跟踪审计力度,揭示改革过程中的紧迫性问题和战略性问题,增强改革动力和活力;聚焦社保、就业、教育、住房、医疗、扶贫等民生大事、难事、急事,加大社保基金、乡村振兴、住房保障、灾后重建等审计力度,严肃揭示侵害群众利益违纪违法问题,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助力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
(三)坚持创新驱动审计事业发展。全会《公报》中“创新”一词出现15次,堪称公报最大亮点之一。要坚持把创新作为推进审计事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实现审计动力变革、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创新深化“九大融合”审计理念,不断破除与新时代要求、融合发展不相适应的思维定势,指导新时期审计实践。创新制度规范,推动审计工作机制上下统一、系统联动、全面协调、整体推进,加快形成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工作格局。创新精细化管理,细化岗位、个人职责目标,实行审计执法标准化管理,加强效能考核,保证高效协同运转。创新审计方式方法,优化“1+N”组织模式,积极推广大数据审计、非现场审计、无项目审计,加快金审三期建设,探索“人工智能+”作业模式,推动审计工作向智能集成型转型。
(四)坚持提升审计治理效能。“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审计机关要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实践经验和“治已病、防未病”作用,从体制机制层面有效破难题、补短板,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监督效能和治理效能。围绕“精准高效”做文章,加强项目立项、计划统筹,着力做到底数清、选点准、导向对,真正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严肃查处重大违纪违规问题,加大审计整改力度,扩大审计维护发展和安全的“含金量”。加强审计情况综合开发,健全成果运用转化机制,让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的审计成果进入党委、政府视野,服务宏观决策。坚决贯彻“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坚持客观审慎评判审计发现问题,积极运用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支持改革发展,不断增强审计促进治理的履职效能。
三、从“四大建设”发力,夯实审计事业发展根基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审计事业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能否助推“两个目标”全面实现,最根本的是要从审计发展的内在需求出发,扎实推进“四大建设”,全面夯实审计事业发展根基。
(一)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没有脱离政治的单纯业务,也没有脱离业务的抽象政治,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必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从政治高度看待审计、谋划审计、实施审计。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准确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审计工作的新要求,推动审计职能与党中央决策部署相结合,把审计事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把审计工作的谋划和推动与全国、全省各项事业规划部署相结合,不断提升和拓展审计服务中心大局的视野境界。
(二)加强工作能力建设。“十四五”时期的新目标、新任务,对审计干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三立”要求,研究制定审计人员能力建设标准和人才培养计划,创新实施优势培训、以审代训、特色培训、审计实务导师制等方式,不断提升审计干部能力素质。坚持把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精神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标准,把实践作为审计干部的第一跑道,让更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审计干部脱颖而出。
(三)加强工作作风建设。细微之处见精神,细微之处见风气,作风建设无“小事”。要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权力观和政绩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敢治、狠治、重治、根治机关一些“庸懒散软”行为,教育处理少数不在状态和第三种状态的干部,严惩歪风邪气,对不良行为和恶习,露头就打,着力打造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向上向善的机关生态,全面提振审计干部精气神,以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开展审计工作。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是治党治国的永恒课题,也是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履责底线。要层层压实责任,构建严密的责任网络,确保党风廉政建设网络无死角;注重“严”和“实”,着眼“常”和“长”,把党风廉政建设融于日常,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深入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以及审计“四严禁”“八不准”,加大廉政纪律巡查,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让清正廉洁成为审计机关鲜明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