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0年,这些“坑”你踩过吗

2021-04-23

农家参谋 2021年1期
关键词:红外线柳絮谣言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全球,新冠病毒肆虐,无数人因此丧命。比病毒更可怕的,是与之相伴的谣言:吃大蒜可预防新冠肺炎、新冠病毒系人工合成……在举国抗疫之时,它们却在制造恐慌。涉疫谣言之外,在2020年新冒出的谣言依旧不少,它们或危言耸听,或夸大其词。它们伴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的提升,披着所谓“科学论证”“专家指出”“最新研究”的外衣,在网络尤其是朋友圈中广泛传播开来,甚至在一次次转发后,成为了一种“健康共识”。人不信不立,谣不治无安。值此年终岁尾之际,本栏目盘点出2020年十大谣言,为你擦亮双眼、解疑释惑。

吃蒜、喝酒可预防新冠肺炎

谣言: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伊始,网上就传出“喝酒可预防新冠肺炎”。随后,网上又传出多吃大蒜可杀菌,预防新冠肺炎。

真相:二者皆无此功效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表示,她曾向公众科普“浓度为75%的酒精能够杀灭冠状病毒”,这一言论被曲解成“喝酒可以预防新冠肺炎”。

“医用浓度为75%的酒精,可用于消毒医疗器械,但喝酒并不能防治新冠肺炎。”李兰娟解释道。

对于“吃大蒜能预防新冠肺炎”,中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研究员高超表示,大蒜富含糖类、蛋白质、氨基酸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癌的功效。不过,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食用大蒜可预防新冠肺炎。

蚊子、柳絮传播新冠病毒

谣言:2020年春夏之时,随着气温升高,我国南方地区蚊子数量逐渐增多,而北方地区柳絮也开始漫天飞舞。随之,有传闻称,蚊子和柳絮会传播新冠病毒。

真相:缺少特定条件,不具传播可能

对于“蚊子传播新冠病毒”一说,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新冠病毒在高温环境下的存活率比较低,夏季到来后,该病毒的活跃度会下降。蚊子叮咬可以传播很多疾病,比如疟疾、登革热等,这些病在非洲地区比较多见。但截至目前,尚无任何证据表明,新冠病毒能够通过蚊虫传播。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陈晓光认为,新冠病毒进入人体后,虽然有可能进入血液,但蚊子并不能传播人类血液中所有的病毒。蚊虫要与某种病原体长期相互作用、相互适应后,才能传播该种病毒。病毒对宿主特异性的要求很高,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冠状病毒可以感染蚊子,并通过蚊子传播。

对于柳絮是否会传播新冠病毒,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鼻科副主任王成硕表示,根据现有科学研究,尚无证据表明柳絮中存在新冠病毒。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中心主任李琦表示,新冠病毒生存,需要特定的温度和湿度,离开这些它们难以存活,而且它们也不会在空中停留过长时间。即便病毒停留在柳絮上,也不足以达到构成使人感染的浓度。

新冠病毒系人工合成

谣言:2020年2月,网上一篇名为“俄罗斯政府文件:新冠病毒非天然形成”的文章在网上流传,文中称新冠病毒或为人工合成。

真相:新冠病毒源于自然界动物

对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官网发布报告,报告表示目前所有证据表明,新冠病毒源于自然界动物,并非由人工合成。

该报告称,从人类早期感染病例中获得的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以及从世界各地获得的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均表明,新冠病毒的生态起源可追溯至蝙蝠种群。

2020年5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教授史卫峰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科研团队在美国权威学术杂志《细胞》的子刊《现代生物学》上发表研究成果。这一成果证实,新冠病毒是蝙蝠和其他野生动物中存在的病毒的多重自然重组的结果。

红外线测温仪会灼伤眼睛

谣言:出于防疫需要,在很多公共场所,红外测温仪都成了标配。各种谣言也随之而来,例如频繁接受红外线测温仪检测,会伤害视网膜。红外线测温仪真会损害身体健康吗?

真相:仅接收红外线热辐射,对人体无害

对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冯录召表示,红外线测温仪的工作原理是当人体的红外热辐射聚焦到检测器上时,检测器把辐射功率转换为电信号。这个电信号在被补偿环境温度之后,以温度为单位显示出来。因此,红外线测温仪并不是向人体发射红外线,而是接收人体发出的红外线热辐射,对眼睛和身体其他部位都是无害的。

人工降雨想降就能降

谣言:2020年2月13日,在燃烧了足足210天之后,澳大利亚大火终于熄灭了。这场大火让澳大利亚损失惨重,数亿只动物丧生,1170万公顷土地被毁。有网友因此提议,要是早用人工降雨的方式,这场火早就灭了。那么,人工降雨真的想降就能降吗?

真相:自然云已降水或近于降水是前提

人工降雨也被称为人工增雨,一般在自然云已经降水或者近于降水的条件下,人工降雨的方法才能发挥作用。简而言之,人工降雨并非凭空造雨,而是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景晓琴博士介绍道,人工降雨主要有两种方法:暖云催化和冷云催化。暖云是指温度高于0摄氏度的云,主要依靠云滴的碰并机制触发降水,0摄氏度以下的冷云想要降雨则需要适量的冰核。如果没有这样的物理条件,即便天气形势再好,水汽条件再好,也很难实现降雨。

人工降雨的过程并不复杂,常见的方式是将装好催化剂的炮弹打入云团。景晓琴总结人工降雨有“三适当”,即适当部位、适当剂量、适当时机。

庚子年、白元年易出现灾害

谣言:2020年6月以来,我国南方迎来强降雨,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引发广泛关注。同时,一则信息开始在各大微信群被大量转发:“2020年,真正的天道轮回,我们遇到了60年小轮回的庚子年,更遇到了180年周期的白元年。太阳、地球、木星、土星和银河面并到了一条线,让地球引力场、磁场紊乱,太阳风、等离子流会更猛烈地扑向地球。接下来几个月是并线最高峰,还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灾害……”

真相:属伪科普逻辑,缺乏科学依据

对此,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杨军回应称:“从目前来看,这一说法缺乏科学依据。太阳是太阳系的主宰,能对地球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只能是太阳,土星、木星的影响微乎其微,来自银河系的影响更不值一提。”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林隽说,目前,太阳整体上处于一个非常稳定的阶段,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大约50亿年里,也将保持这样的状态。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认为,把两个不相干的事实扯在一起,引出一个谬论,是一种典型的伪科普逻辑。

猜你喜欢

红外线柳絮谣言
红外线应用在体检人群的效果探讨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柳絮
柳絮娃娃
不信谣言 科学防“疫”
物品寻找器
爆燃的柳絮
你被养生谣言忽悠过吗?
谣言π=4!
同样的柳絮,不同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