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洲龙城卢布尔雅那

2021-04-23深灰酱

环球人文地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斯洛文尼亚奥地利教堂

深灰酱

在歐洲,斯洛文尼亚无疑是一个小国家,两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土上,仅有200万人口,而首都卢布尔雅那作为其中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更是斯洛文尼亚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斯洛文尼亚语中,“卢布尔雅那(Ljubljana)”意为“受人爱戴”的意思,足见当地民众对其热爱程度。

的确,这座城市地处阿尔卑斯山山麓的河谷盆地之中,静谧雅致;绿水微澜、波光粼粼的卢布尔雅尼察河穿城而过,淌过巴洛克风格的教堂与城市广场,淌过中世纪和近代的流离纷乱,赋予卢布尔雅那温婉而灵动,古朴而深远的气息;遍布河畔的咖啡馆,是人们休闲浪漫的理想场所,随意走进一家,在醇香弥漫的空气中,便不经意间寻回了久违的心灵栖息地……试问,这样一座优雅、古典、闲适、浪漫的城市,有谁不会爱上呢?

漫步中世纪旧城再现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之美

公元前1世纪,罗马军队翻越阿尔卑斯山,驻扎在临河而建的城镇中,将其并入殖民帝国的行政省。公元6世纪,斯拉夫人迁居于此,休养生息。公元12世纪,这座位于亚得里亚海和多瑙河之间的小城首次以卢布尔雅那之名被记录,纳入哈布斯堡王朝的版图之中,在奥地利皇帝的统治下走过漫长的中世纪。卢布尔雅那旧城的时光与淌过城镇的河流一样缓慢,数百年后,漫步在古城青砖之上,垂杨石桥之间,人们不禁错觉逃离现代生活,回到了文艺复兴风尚中的市井生活里。

登上卢布尔雅那西南的城堡山,旧城的风光尽收眼底。城堡始建于11世纪,在1511年的地震中被毁,如今人们所触碰到的灰白砖墙,主要是16世纪重建时砌成的。正值哈布斯堡王朝中前期,卢布尔雅那成为奥地利试图夺取匈牙利的据点之一,所以这座建于神圣罗马边陲的城堡最重要的功能,便是抵御奥斯曼帝国的入侵,维护基督教世界。因此,城堡建筑群还包含天主教堂与瞭望塔。小巧精致的圣乔治教堂是城堡最古老的一部分,穹顶绘有各类家徽与《使徒行传》叙事图像等,空白处被涂蓝,仿佛一片永远湛蓝澄清的天空。沿着铁梯爬上瞭望塔,今日游人鸟瞰城市时,不会再有中世纪时期信仰冲突、军事碰撞的紧张心境,而是闲观山下小镇鳞次栉比的砖红屋檐,享受悠远宁静的旧城风光。

走下城堡山,缓慢的河水声从北传来,圣尼古拉斯大教堂依山而立,与卢布尔雅尼察河仅一街之隔。它是卢布尔雅那教区的主教堂,亦被称为卢布尔雅那大教堂。教堂始建于1262年,原本是罗马式哥特建筑,塔身细长,塔尖高悬。1700年,文艺复兴之风终于东渐,越过亚得里亚海吹入巴尔干半岛。在意大利修士的主持下,圣尼古拉斯大教堂被重建成今日的巴洛克式教堂,外部加上了绿圆顶,新建的两座钟楼点缀着金苹果,制式更接近奥地利境内的教堂钟楼。教堂内壁以大理石筑成,辉煌庄严,青铜大门饰有细节生动的浮雕。穹顶绘有受西斯廷影响颇深的礼拜壁画,描绘着圣母加冕和礼赞圣尼古拉斯的景象,四周还有圣灵和天使环绕。

市政厅毗邻大教堂,同样立于城堡山下,在文艺复兴风格的影响下,于18世纪初由哥特房屋改造为通体洁白、雕刻精美优雅的巴洛克建筑。市政厅前的城市广场修有小小的三水喷泉,是孩童和鸟禽嬉戏的好去处。

顺着窄矮的街道往河畔走,著名的三重桥横跨于此。它同样出于18世纪意大利建筑师之手,深受文艺复兴影响。三重桥由一座拱桥与两侧步行辅桥构成,故而得名。三重桥桥身宽阔,桥面平直,有两个拱门与一个栅栏,清晰地倒映在缓慢流淌的卢布尔雅尼察河面。今日三重桥的拱门下装上了灯光,暮色时分,桥灯点燃碧波荡漾的水流,行人秉烛夜游,可以享受卢布尔雅那动人的夜景。

从历史灰烬中重生的龙城走向独立的波折之路

和巴尔干半岛上的其他国家一样,斯洛文尼亚走向现代民族国家之路的波折甚多。卢布尔雅那曾是欧洲最后的帝国——被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的奥匈帝国卡尼奥拉地区的首都,属于上奥地利地区。而巴尔干半岛上的其他重要城市,如克罗地亚的首都萨格勒布则属于匈牙利。彼时,卢布尔雅那温顺地接受了维也纳的辐射,城市著名的三重桥上便刻有献给奥地利大公的铭文。

19世纪以来,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着一个非常传统的二元帝国,奥地利对匈牙利宣示主权,但其统治也仅限于此。维也纳不得不容许巴尔干半岛上宗教和语言的多样化,并对这一地区频繁发生的民族主义运动无计可施。由于地理位置与民族主义运动的相对弱势,斯洛文尼亚人夹在保守但强势的奥地利与野心勃勃的匈牙利之间,对一个更大的斯拉夫国家的成立犹豫不决。1914年,萨拉热窝的塞尔维亚青年点燃了巴尔干半岛这个欧洲的火药桶,卢布尔雅那作为卡尼奥拉民族主义的活动中心,难以独善其身。1918年,一战以奥匈帝国的解体为终点,帝国从中欧的土地上无声消散,卢布尔雅那从此进入了南斯拉夫时期。

龙是卢布尔雅那今日家喻户晓的象征,就是因为于帝国末期修建的龙桥。龙桥位于圣尼古拉斯大教堂东侧,是一座石桥。1900年,龙桥在奥地利工程师的主持下修筑,石桥两头的四个柱子上,分别立有一只绿色的青铜龙雕,足踏石墩,振翼欲飞,气质卓然。青铜龙雕取材自当地传说——希腊神话中的英雄杰森和他的伙伴盗取了国王阿提斯的金羊毛,之后他们穿过黑海,经由多瑙河来到卢布尔雅那河。这里居住着一条恶龙,不让任何人从此处通过。经过激烈搏斗,杰森最终打败了巨龙,并在此建立起卢布尔雅那。后来,卢布尔雅那人便将巨龙作为城市的守护神,让它永远驻守在桥头。

1907年,龙桥建成,献给了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以纪念他在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40年,而此时,哈布斯堡王朝正为了帝国各类政治危机与统治僵局焦头烂额并不断妥协。也许,龙桥可以被称为这座城市接受的哈布斯堡王朝最后的遗产。

二战后,南斯拉夫在铁托的努力下成为了一个共和国,但文化气质更接近西欧城市的卢布尔雅那,与一战前就更激进的反奥地利自由主义者渐行渐远。斯洛文尼亚人意识到,南斯拉夫主义并未给缺乏激烈政治取向的国家成功制造自己的民族,所以决定退出这个想象的共同体。1991年,斯洛文尼亚宣布独立,卢布尔雅那作为这个小国的中心,由此步入了新的世紀。

在三重桥旁,有一座普列舍伦广场,它是以斯洛文尼亚伟大诗人普列舍伦命名的。1991年,随着斯洛文尼亚的独立,普列舍伦的诗歌成为国歌歌词,普列舍伦广场与纪念碑也被宣布为独立的象征。广场上立有普列舍伦的青铜雕像,沉思的诗人头上是手持月桂树枝的女神。每年6月的独立日,人们都会来到广场,驻足在青铜雕像前,回顾过往,展望生活。

欧洲绿色之都艺术、咖啡和所有夏天的回忆

21世纪的卢布尔雅那是一座文化事业发达、艺术氛围浓厚的城市。在那些还能一窥中世纪城市规划,感受近代欧洲风云变幻的街道景观旁,卢布尔雅那人开启了自己色彩鲜明的现代生活。

今天的卢布尔雅那人热爱艺术。这座被群山环抱的城市属于盆地气候,夏季温暖,全年湿润,七八月正是城市最热情的时候。卢布尔雅那节从六月下旬开始,与夏天一同结束于八月底。这八周里,一般会有70多项舞台表演在国家剧场等地呈现,被椴树环绕的露天剧院是人们最常前往的地方。夏日的傍晚不需要太多准备,一方舞台就能给现代卢布尔雅那人带来足够的美学享受。

卢布尔雅那节是斯洛文尼亚乃至巴尔干地区首屈一指的文化盛典,每年,国际知名的歌舞团队会被郑重邀请,一同创造盛夏的舞台艺术。从维也纳爱乐乐团到俄罗斯芭蕾舞团,从古典艺术到先锋主义,曾经彼此仇恨的民族、相互批判的学派,在卢布尔雅那夏日的黄昏里变得和乐融融。

除了艺术,咖啡也是卢布尔雅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沿着卢布尔雅尼察河闲逛,众多咖啡馆散落于历史景点与林立的博物馆之间,成为行人休憩赏景之地。卢布尔雅那的咖啡馆大多提供丰富的选择,啤酒和葡萄酒也应有尽有,其中,产自本国地中海气候区葡萄酒庄园的佳酿,是斯拉夫传统菜肴的最佳佐餐。夏日的河岸是一片热闹的缓坡,河堤并不刻意通往远方,仅仅存在于此,提供一处阴凉的庇护。河畔小屋白日是咖啡店,日落以后摇身变为酒吧,是卢布尔雅那人日常生活的纵情之所。

卢布尔雅那也被称为“欧洲绿色之都”,植被覆盖率极高。今天,这座城市鼓励更健康、贴近自然的生活方式,所以,城市马拉松和绕城骑行都是备受欢迎的户外活动。不少人会选择从城市南部出发,此处视野开阔,一路上,伴着地中海温和湿润的海风,远眺可见阿尔卑斯山山颠冰雪未融,山上浓绿的植被与街道的绿树遥相呼应,绿荫掩映之中,是卢布尔雅那古老的历史痕迹。人文与自然,历史烟云与鲜活的现代生活,就这样恰到好处地交融,带来一种和谐之美。也让人感叹,这座从古典时期蹒跚而来的城市,它的美一直深藏阿尔卑斯山山麓,未曾蒙尘,只待每一个走进它的人去细细品味。

猜你喜欢

斯洛文尼亚奥地利教堂
2017年斯洛文尼亚奥赛不等式试题的推广
教堂
消防员 ——克雷恩(奥地利)▲
关键时刻
火药桶
居高临下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