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改革将“淘汰”一半农民

2021-04-23

农家参谋 2021年2期
关键词:小农经济承包地产业链

大家都知道,改革是把雙刃剑。如果不能抓住转变机遇、坚持固有发展模式,就可能落后于改革大潮,失去大好时机。那么随着中国农业改革的发展,将会出现以下三种趋势。

首先,小农经济被淘汰。小农经济是规模小且分散,生产出来的产品绝大多数用来自己消费,而不是进行商品交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传统的一亩三分地的生产形式,注定在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力等方面无从参与未来农业的竞争,面临淘汰。

其次,缺乏特色、单一的产业将被淘汰。无论是种植还是养殖都需要在地方条件的基础上,发展地域特色。如果没有足够的地域特色,也没有多元化的盈利点,就盲目扩大规模,前排一排的产品很难有人买账。所以要推动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业转化,就必须做大规模,做优做强品质。

最后,产业链升级,多产业链联合发展。以联合发展实现盈利多元化,合作社或农业企业不能局限于单一种植,要通过与其他组织的联合延长产业链,充分挖掘农业品的附加价值,在基础种植之上发展仓储、加工、休闲旅游等产业链条。

既然我国的农业改革呈现出规模化、凸显特色、多链条的发展趋势,那农民在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更要抓住机遇,尤其这5条出路可以选择:

集中土地进行产业化发展

所谓产业化,就是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现效益为目标,通过专业化服务和质量管理,形成系列化和品牌化的经验方式。要改变小农经济思维,进行产业化发展。

适合人群:不仅要有创新意识,还要具有一定经验的农业生产者。

将土地流转给新型农业主体

把自己手里的土地流转给周围有想法经营新型农业主体(包括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企等)的人,这样自己除了可以收租金外,还可以去城里打工,同时土地的承包权还是在自己手上。

适合人群:已经拿到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常年在城市打工,不想再种地的农民。

土地托管

把土地交给社会化服务组织或者种植大户代为耕种管理,然后就可以按约定分成了。

适合人群:不想再种地,土地托管体系较为成熟地区的农民。

土地入股分工

将土地作为资产入股给合作社等大型农业经营组织,按期取得分红。

适合人群:在外打工的农民工,要注意了!

有偿退出土地

目前很多地方已经开始出台承包地有偿退出政策,但一定要想清楚,以这样方式处理土地之后,相比土地流转、土地托管,你的承包地从此就跟你没有关系,再也收不回来了。

适合人群:已经在城市定居,并且有稳定收入的农民。

改革是好事,把住改革的关口实现自身转型,既顺应改革趋势又实现增收创富,何乐而不为呢?

猜你喜欢

小农经济承包地产业链
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历史作业设计初探
推进内蒙古产业链现代化的思路和举措
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成立
精准扶贫
承包地有偿退出机制出台
承包地有偿退出机制出台 看你是否符合领取补偿的条件
农民发展致富途径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文化纬度对比研究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重庆将重点打造千万亩产业链基地